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學

金君行禮道:“回大王,微臣偶然打造出一把極品好劍,故而特來獻於大王。”

說着,金君令人奉上他昨日隨身佩戴的劍。

熊槐一見此劍,立即就認出來,這就是昨天看到的那把劍。

心思一轉,就知道金君患得患失的心理。

金君剛剛一言不發,是被自己收買了。而成功的轉移衆臣的視線,這就是打算投靠自己,免得被孤立了。

想到這,熊槐微微一笑,從李秋手中接過秋君佩劍,道:“金君有心了,此劍甚好,寡人收下了。”

看到楚王高興的收下自己進貢,金君頓時鬆了一口氣。

其他數位封君見此,頓時對金君怒目而視。

金君這個叛徒,不僅背叛了衆人的盟誓,而且還把自己的佩劍獻給大王,這是要與自己等人決裂啊。

有了金君的打岔,再加上楚王將過錯放在自己身上,繼續之前攻擊景鯉的話題,已經難以爲繼,衆人只能放棄。

熊槐見詹陽君等人一時沉默,於是不再理會他們,轉而對羣臣道:“對於襄成君一事,寡人很痛心,很失望,不僅僅因爲襄成君之死,更是對少不更事太子以及兩位世子的失望,對他們肆意而爲不知輕重不明法理的痛惜。”

羣臣聞言全都把頭低了下去,心中微微一嘆。

太子雖然已經成年,但是初入朝政,無疑還是一個小白,少不更事,楚王並沒有說錯。

見羣臣低頭,熊槐不由搖了搖頭。

身懷利器,殺心自起,慎而重之。

而國家神器,正是天下最鋒芒的利器,不僅容易傷到別人,也容易傷到自己,對於這,需要滿懷畏懼之心。

最令人擔心的就是神器落入肆無忌憚毫無畏懼之心的人的手裡,尤其是已經有自己的思想,但是思想還未成熟的人手中。

不怕人有菱角,就怕手握神器的人不會藏鋒,全身都是刺。

熊槐長嘆道:“昔日孔子曾雲天下有四惡: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說的大概就是寡人吧,襄成君、潘君和安陵君,都是因寡人而死啊。”

“臣等死罪!”羣臣俯首。

“衆卿無需爲寡人開脫,此事寡人深深自責。”停頓了一下,熊槐看着羣臣道:“因此,寡人決定整頓國學,在大學之上,新設太學,對大學的貴族子弟進行考覈,只有其中的優異者,方可進入太學,探究治國之道。”

熊槐說完,靜靜地等待羣臣的迴應。

齊國的稷下學宮,是熊槐一直眼饞的地方,但是直接說自己要招募天下大賢,可能會遭到衆多大臣的反對。

但是借太子的事情,整頓衰敗數百年的國學,趁機夾雜自己的私貨,順便看看羣臣的反應,也不是不可以的。

飯要一口一口吃,事情同樣也得慢慢來。

楚王的話,令羣臣半響沒有反應過來。

國學···

這是許久許久以前的老東西了。

商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周朝建立之初,繼承並發展了國學,分爲小學和大學兩種,小學進行啓蒙,大學則教授文武知識,這是周天子選才的重要基地。

位於國都的國學只是官學的一半,與鄉學一起組成了完整的官學。

三公之一的司徒,其中一項重要職能就是源源不斷的從各地的鄉學挑選出優秀的學子送入國學,然後再從國學中挑選出優秀的學子授予官職。

這一項優秀的選才制度,很快就在世卿世祿制的現實面前完敗,學的再好,也不如一出生就已經預定卿位的君之子,因此,西周還沒有滅亡,官學就已經衰敗,失去了選才的功能,成爲貴族子弟混日子的地方。

到了春秋,一些貴族的衰敗,再加上商人地主階層的出現,於是涌現出一大批的與官學相對應的私學,現在的諸子百家,基本上全是私學。

到了戰國,目前各國官學還能發揮一定作用的國家,那就是齊國的稷下學宮,只不過稷下學宮也不是原汁原味的官學,而是官學私授,也就是齊國國家出錢,幫助諸子百家培養學生。

諸子在齊國並不是齊國的附庸,一旦諸子和齊國鬧翻,啥也不說,自己帶着願意跟自己離去的學生走人。

現在楚王一提到整頓國學,羣臣立即想到了稷下學宮。

難道楚王想在楚國建立一座楚國的稷下學宮?

羣臣紛紛胡思亂想,但是卻並沒有多大的恐懼,這其實就是裝點門面的東西,順帶培養貴族子弟。

說實話,齊國稷下學宮的諸多先生,並沒有對齊國的政局有多大的影響,無論是孟子還是慎子鄒子,名氣雖大,但是都沒有實際官職。

從這方面來說,一座興盛的官學,對貴族來說沒有多大的影響。

況且楚國的私學也不少,楚國是道家的重要活動基地,十年前楚國還是農家的一箇中心基地,至於墨家,現在楚墨的首領已經是楚國的左工了,儒家在楚國的勢力同樣也不弱。

而且楚國這些年還出現了一個被百家同時拋棄的新流派,也不能說是新流派,現在以自家的學說爲根基,而後採納其他學派的精華,發展出新學說已經是一種潮流,慎到鄒衍無不如是。

但是他們全都是立足於本學派,沒有公然宣稱自己的學說同時隸屬兩個學派,但是現在出現一個號稱同時研習百家學說的人,這無疑是清流中的泥石流,一下子就將涇渭不太分明的水攪渾了,這一壯舉的發起者就是正在楚國下蔡看守城門的史舉。

雖然史舉的名氣不太好,以貪婪刻薄苟且偷生聞名於外,但是無論怎麼說,他的名氣同樣也傳遍了各國。

他曾經在魏國挑戰公孫衍,而後慘敗回到楚國的家鄉,一面看守城門,一面宣傳自己的學說。最出名的學生,就是現在正在秦國擔任客卿的老鄉甘茂(也不知道呂不韋和甘茂之間是否也有牽連,或許有又或許沒有。)

所以,楚國雖然散亂,但是正是因爲對地方的控制力度不足,導致各種聲音全都冒了出來,兒對國內控制最嚴的秦國,則思想界上如同一潭死水,舉國上下只能發出一種聲音。

當然,對於楚國出現一個稷下學宮,也有相當一部分貴族都是排斥的。

畢竟,雖然官學的學子全都是貴族子弟,但是貴族們誰也不能確保不會再出現一個已齒。

更重要的是,已經習慣於目前楚國這種狀態的貴族,如果楚王真的下大力氣全面整頓國學,楚國的貴族很可能將會面臨新一輪的洗牌。

對於一種看得見的平淡未來,與另一種暫時看不清利弊,危機與機會並存的未來,每個人的選擇全都不盡相同。

得過且過的貴族有一大把,到處投機、努力上進的貴族同樣不在少數。

但是貴族們還在考慮利弊得失之時,陰君突然俯首道:“大王英明,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正是齊國自管子以來稱霸天下的根本,如今大王整頓國學,正是百年大計,微臣願獻百金,爲大王設立太學出力,另,微臣有一不孝子,願意送入郢都的大學,請大王代爲栽培。”

羣臣大驚,轉眼一想就想明白,陰君這是想看郢都貴族的熱鬧。

楚王整頓國學,對封君來說,全然不受影響,無論郢都出現多大的變化,只要沒有出現吳起那樣激進並且刻薄寡恩的大能,對封君的影響並不大,他們的根基在自己的封地,而不是郢都。

更重要的是,楚王爲了避免吃相難看,引起封君們的驚恐,不會直接插手封君封地的內政,但是封君們可以在楚王手下任職,甚至可以擔任要職,之前,葉公好龍裡面的葉公,可是繼承封君的身份,平定楚國內亂後,同時擔任楚王的令尹和司馬,直到楚王年長,這才激流勇退。

所以陰君送一個不是世子的兒子進入郢都的大學,對陰君來說有利無害,若是楚王真的要從大學,不,是從太學中挑選英才,要是陰君的兒子很給力,被楚王選用,那就是陰君賺翻了(雖然這不太現實,郢都朝政裡的貴族乃至楚王,都會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

而對郢都的貴族,那就大不相同。

對昭景屈這楚國的核心三家來說,基本不受影響,這三家的勢大根深,人才輩出,短時間內難以動搖。

真正受害的,是那些得過且過一直吃老本的貴族,肯定會受到沒落的貴族或者其他邊緣貴族的衝擊,逐漸被邊緣化。

若是楚王設立的太學,真的變成了齊國的稷下學宮,那麼郢都就有熱鬧看了,郢都貴族的競爭無疑會更加激烈。

陰君的想法,其他封君同樣想到了。

剛剛彈劾景鯉失敗,現在倒是可以噁心一部分郢都的貴族。

“大王,微臣願獻百金···”除了金君,其他的八個封君立即就獻上八百金,以支持楚王的舉動。

“大王英明。”大殿的四周陸續響起一些贊同的聲音。

見到陰君等人帶頭,一些處在郢都邊緣的貴族,立即從剛剛反對陰君的陣線中跳了出來。

景鯉見狀,微微一嘆。

對於楚王整頓國學,他並沒有多大的牴觸,如同齊國的稷下學宮,雖然聲勢浩大,匯聚了一大批天下最頂尖的智者,但是這些人很少被齊王所用。

這種情況放在楚國,同樣也是如此。

只要楚王不從根本上改變選人的制度,郢都的國學,還不是在爲貴族子弟服務的麼,無論是貴族甲,還是貴族乙,都是楚國的貴族。

具體是那個貴族,楚王不在意,景鯉同樣也不太在意,其他貴族想要挑戰公族,這根本不可能。

想到這,景鯉俯首道:“大王英明。”

景鯉的贊同,令熊槐鬆了一口氣,這次太子事件,自己也不算一無所獲了。

熊槐笑着問道:“不知太學的太學尹,衆卿可有人選。”

景鯉聞言張了張口,本想說太子太傅可以擔任,但是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

據上官大夫回報,自己推薦的兩個太傅人選,莊子已經明確拒絕了太傅的邀請,環淵則是同意回國擔任太子之師。

環淵雖然也是天下大賢,才學聲望都足夠擔任太學尹,但是在楚國這地方,這裡是講究出身的。

如果是出身公族的莊子,倒是完全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景鯉默默爲莊子嘆息一聲,再次在腦海中尋找合適的人選。

只是思前想後,一時之間竟然沒有合適的人選,才學聲望足夠的人不少,但是合乎自己期望的人,卻沒有一個。

景鯉第一次感到公族大賢的匱乏,如今楚國的公族,能稱得上天下聞名的名士,只有莊子屈原兩人,而且屈原的名望還略有不足,只是這兩人···

總不可能將大學裡面那個混日子的人提上去吧,那樣就是把大學換一個名字,那就是對楚王莫大的敷衍,這絕對不可行。

熊槐見羣臣一陣沉默,停頓了一下,向景鯉點名道:“令尹可有人選。”

舉賢任能,這是令尹的重要職責。

ps:向衆書友致歉,斷更時間實在有些長了,只是這段時間實在抽不出時間,十天時間,才斷斷續續碼出這章,接下來這兩三週,情況要比上週好一些,不至於出現周更。

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
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鯉使秦第一千兩百四十章 勝敗根源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縣第七十章 願行中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王孫乂歸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八百七十三章 劍指顧城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雲集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廣信君田文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戰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瘋狂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八百二十一章 國之寶也第七百四十一章 薦賢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吳制越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相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開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於死地第四百零三章 送馬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三百一十八章 遲疑第九百零八章 濫竽充數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戰魏國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四十八章 昭陽之後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戰 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請降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頭初現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齊國伐魏第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網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縱聯盟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六百八十章 爲人軟弱公子稷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戰 五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一千兩百零一章 反聲如潮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殺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中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