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明路橋與水運

三月初,在漢武行動開始時,從西安到榆林和從榆林到鄂爾多斯的公路同時開始修建,到四月初時,明軍已經打下了鄂爾多斯,而從榆林修來的公路正好修到了原來的邊界。這時何騰蛟帶領一個近衛軍新兵師來到了這裡,開始協助修路。

這是從原來在遼西守衛山海關的士兵中抽調出來,在拱極城進行了重新訓練後,被編成新的四個師。何騰蛟在京師衛所改革時被選入講武堂學習,畢業後被任命爲師長。他除了帶一個師來修路以外,還帶了五千多後金人。這批後金人先是在農業部的指導下進行開墾和平田運動,然後又在公路和鐵路修建中進行勞動改造。絕大部分表現良好的後金人已經被釋放,但這些被釋放的後金人中有很大一部分表示不願意回到赫圖阿拉的深山老林中當獵人,就在大明農場或者修路什麼的也沒有問題。

嶽託對這種情況也是無可奈何,不過他在山木線的修建過程中也發現,大明朝廷並沒有專門針對女真人,最多不過是有些大明人看女真人不順眼,有時會稍微刁難一下,嶽託心裡也能夠理解,比起努爾哈赤動輒屠村屠城的行爲,大明人確實要強得多。所以他也相信這些要進入遼東農場的人不會受到虐待,便帶着一部分人回到了赫圖阿拉。

而大部分不願意回赫圖阿拉的後金人便正式加入了大明,他們知道修路的大明人是有工錢的,所以成爲大明人後,他們將家屬安頓在朝廷劃給他們的土地上,然後提前支取了幾個月的工錢,便進入了g3高等級公路的建設工地。g3修得差不多了,他們又來到了西榆公路和榆鄂公路打工。

大明之所以放心讓他們進入陝西,是因爲要加入大明的條件是很嚴苛的。首先必須改變姓氏,必須用漢族的單姓,象佟佳氏便姓佟,瓜爾佳氏便姓關,馬佳氏便姓馬……其次便必須剪去辮子。能夠做到這兩點,而且在勞動改造過程中表現良好,便可以加入大明。

加入大明的後金人有一萬餘人,加上他們的家屬共有四萬人,大明將他們分散在遼東的各個農場中,正好農場差人,不過這些人本來對農活就不擅長,又貪圖修路時的高收入,所以大多都是將家屬放在農場,幹一些不大需要技術的活計,而自己則跑出來掙錢。

現在修路已經成爲了一個很吃香的工作,最早的時候熟練工開的工錢是每天三百文,後來鐵路部和公路委員會進行了調整,技術工一天三百文,熟練工是一天兩百文,非熟練工一天一百文。這樣下來,熟練工一個月都有事幹的話,就可以得到十二元,扣除一元的伙食和住宿費用,可以得到十一元,而非熟練工只要過了三個月的實習期都會成爲熟練工。這樣算起來,一年可以得到一百多元,合原來的銀子是六十多兩,這可比種田掙得要多得多。

雖然朝廷規定,剛剛加入大明的歸化民族五年只能得到大明人工資的八成,但這對於後金人來說已經是一筆難得的財富,更不用說每天都能吃飽,而且每三天還能吃一頓肉。當年舉兵反叛的時候,便是部落裡的牛錄額真想要敞開了吃白麪可都是做不到的。

g3高等級公路是從北京到西安,途經保定,石門,邯鄲,鄭州,洛陽,雖然距離長,路況複雜,但在炸藥的幫助下,公路委員會組織得力,最後用了兩年多的時間終於建成了這條高等級公路。中間的小河便架設橋樑,但黃河就沒有辦法架橋了,只能用渡船來交通兩岸。

朱由校已經命令研究院試驗用鋼鐵和水泥製造大橋,皇家施工隊現在已經改名爲大明皇家路橋局,在研究院的指導下,於永定河上建成了大明第一座鋼鐵水泥橋。橋長兩百四十五步,將北京城和嘉福寺(即潭柘寺)聯繫了起來。

研究院在建造這座橋的過程中獲益良多,準備繼續在各地建橋,不斷地積累經驗,最後要能建成超過一千步的橋樑,這樣就可以在黃河和長江上架橋了。

京師大學堂研究院在遼東鞍山,山西平型關,山西五臺山嵐縣,河北邯鄲,湖廣黃岡,江西吉安,陝西略陽,四川攀枝花勘探到了大型鐵礦,而兵器局緊接着就在這幾個地方開辦了大型鐵廠。

兵器局在京師以外開辦鋼鐵廠採用的是新辦法,兵器局負責出技術,而且提供技術更新,佔了三成的股份。其它的七成由各地的商人通過協商以後再佔股,但單獨一家佔股不得超過三成。

這樣所有的管理都不再用兵器局操心,而兵器局負責收購其中質量較好的生鐵和全部的鋼,其它的鐵則由鋼鐵廠自售。這種模式是朱由校提出來的,他一直認爲前世的一句話是很正確的:財產不能公有,權力不能私有。而前世管理方面亂成一團狗屎的國企也讓他明白,除了極少數必須由國家掌握的資源以外,其它方面其實完全可以放在民間讓它們茁壯成長。

當然,鋼鐵涉及到武器製造,所以監管還是必須的,由戶部,兵部,鐵路部,東廠,錦衣衛及稅務署聯合成立了一個鋼鐵管理局,專門管理鋼鐵廠產出的鋼鐵的稅務,銷售,使用等方面。以保證鋼鐵不會流入到朝廷不想看到它流入的地方。

方以智和朱之瑜造出了速度可以達到一小時二十四里的蒸汽船,當然是在使用了螺旋漿以後。方以智認爲,現在只能在加強蒸汽機的動力效率方面進行努力,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有太大的速度提升的。他不想再在船隻研究上面耗時間,所以朱之瑜成了水力運輸局的局長。他對朱由校說道:“皇上,二十四里的船速是在不裝載的情況下才能達到,學生只想專門研究輪船,希望能夠研製出裝載後也能達到三十里四十里的輪船,還想研究出陛下所說的萬料十萬料的輪船。”

各種求,謝謝支持!民族融合我是贊成的,但只能是其他民族融合到漢族裡面,而且初期必須要比漢人待遇低。讓外族或者外國人的地位高於本國的主體民族,實在是不能讓人理解的一件事。

第二章 魏忠賢出場第七十章談判(一)第兩百九十章 向小海而來第四十六章計劃有變,要守海州第五十七章 有關議院的設想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七十九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九十四章 老奴之死第兩百三十五章 太子上學(八)第九十五章打下鹿兒島第四十九章近衛軍的初次失利第三十二章 經撫之爭第八十四章琉球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第五十一章 專利第一案(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殺皇太極第一百二十四章 無條件投降第五十五章 開會第兩百三十七章 戲劇的宣傳作用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歐洲第一百零五章備戰第十二章 攻山第一百零一章味精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長子繼承製第十八章 冶煉鋼鐵第三百六十章 張宗靈的進擊第八十三章初戰平戶第十九章 對降將的處理辦法第兩百二十六章 《兒童保護法》(下)第三百零八章 全軍動員第三十章 兵器局的講話第二十三章 京營現狀第兩百七十二章 西北局勢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兩百八十章 金字紅牌第二十二章遼民安置第七十六章臺灣第七十八章海軍都督第四十章 內閣的衝突第六十九章 範永鬥第五章 錦衣衛第一百四十七章 準備戰鬥第一百零八章德川家光的決定第四章 平定西南(謝謝各位支持!還有一章專門感謝第一盟主!)第兩百二十三章 橡膠在大明的應用第七十章 “八大皇商”第三十九章遼東開發公司第一百四十三章 議院(下)第三十五章近衛軍回京第一百零五章備戰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歸來第三百四十五 強制移民第十一章 火柴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的決定第三十一章 遼東局勢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搶佔雲陽堡第三百零六章 圍攻府衙第三十一章 遼東局勢第一百二十章 安定宮內第六十一章 征途是大海第二十四 說禮第二十二章 大明週報第一百八十七章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第一百三十五章 劍指南海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蕩漾魏公公第一百五十章 何騰蛟第兩百七十二章 西北局勢第四十章 廉政公署第二十章 遼事第十九章 皇后病重第二十三章遷安新村第五十二章盧象升的應對第一百八十四章 查稅(十)第兩百二十九章 太子上學(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化龍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裡津和喀山第五章體育鍛煉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主宰第兩百零二章 收復河套(七)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河店第兩百三十三章 太子上學(六)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明路橋與水運第六十四章 顏思齊第九十二章協從軍第兩百七十七章 北大年的漢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鎮東和撫東第七十五章淡水和雞籠第兩百三十三章 太子上學(六)第七十六章 袁崇煥出場第六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的試點(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哈薩克汗國屈服第三百一十四章 拿下託木斯克第一百四十二章 議院(中)第七章 農業合作社的資金來源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的京師行第六十六章 安南(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孔府低頭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洋洲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人永遠正確
第二章 魏忠賢出場第七十章談判(一)第兩百九十章 向小海而來第四十六章計劃有變,要守海州第五十七章 有關議院的設想第一百一十三章新州府第七十九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九十四章 老奴之死第兩百三十五章 太子上學(八)第九十五章打下鹿兒島第四十九章近衛軍的初次失利第三十二章 經撫之爭第八十四章琉球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第五十一章 專利第一案(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誓殺皇太極第一百二十四章 無條件投降第五十五章 開會第兩百三十七章 戲劇的宣傳作用第三百五十章 出使歐洲第一百零五章備戰第十二章 攻山第一百零一章味精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長子繼承製第十八章 冶煉鋼鐵第三百六十章 張宗靈的進擊第八十三章初戰平戶第十九章 對降將的處理辦法第兩百二十六章 《兒童保護法》(下)第三百零八章 全軍動員第三十章 兵器局的講話第二十三章 京營現狀第兩百七十二章 西北局勢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兩百八十章 金字紅牌第二十二章遼民安置第七十六章臺灣第七十八章海軍都督第四十章 內閣的衝突第六十九章 範永鬥第五章 錦衣衛第一百四十七章 準備戰鬥第一百零八章德川家光的決定第四章 平定西南(謝謝各位支持!還有一章專門感謝第一盟主!)第兩百二十三章 橡膠在大明的應用第七十章 “八大皇商”第三十九章遼東開發公司第一百四十三章 議院(下)第三十五章近衛軍回京第一百零五章備戰第二十一章 孫傳庭歸來第三百四十五 強制移民第十一章 火柴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的決定第三十一章 遼東局勢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文龍搶佔雲陽堡第三百零六章 圍攻府衙第三十一章 遼東局勢第一百二十章 安定宮內第六十一章 征途是大海第二十四 說禮第二十二章 大明週報第一百八十七章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第一百三十五章 劍指南海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心蕩漾魏公公第一百五十章 何騰蛟第兩百七十二章 西北局勢第四十章 廉政公署第二十章 遼事第十九章 皇后病重第二十三章遷安新村第五十二章盧象升的應對第一百八十四章 查稅(十)第兩百二十九章 太子上學(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化龍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察裡津和喀山第五章體育鍛煉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主宰第兩百零二章 收復河套(七)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河店第兩百三十三章 太子上學(六)第兩百一十五章 大明路橋與水運第六十四章 顏思齊第九十二章協從軍第兩百七十七章 北大年的漢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鎮東和撫東第七十五章淡水和雞籠第兩百三十三章 太子上學(六)第七十六章 袁崇煥出場第六十五章 耕者有其田的試點(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哈薩克汗國屈服第三百一十四章 拿下託木斯克第一百四十二章 議院(中)第七章 農業合作社的資金來源第一百三十六章 皇太極的京師行第六十六章 安南(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孔府低頭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洋洲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人永遠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