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大明皇家銀行(一)

回來後朱由校直接去了皇后宮中,張嫣正好與段英王婉三人在做女紅,看到皇上竟然在白天來到後宮,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都驚異地站起來施禮。朱由校一個個地扶起來,順便在每個人的手腕上輕佻地捏了一把,收穫幾顆美麗的白眼。

“各位愛妃都在那就好,朕這裡有一幅荷花圖,正好想要修改一下,大家一起來出主意吧。”朱由校取出造幣廠的荷花圖鋪在桌面上。

“皇上,這個圖是幹什麼呀?要改成什麼樣子的。”段英好奇地問。

“這是造幣廠準備制銀幣用的圖案,朕也不知道怎麼改纔好,所以纔要愛妃們出主意呀。”

“陛下,后妃不可干政,這事臣妾不可以插手的。”張嫣聽說是這事,立刻表示反對。

“皇后太敏感了吧。”朱由校說着瞟了張嫣一眼,張嫣聽到敏感二字,臉上一紅。這個沒正形的皇上,怎麼能把閨房裡的話當着別人講出來呢。

“現在又不是要你們決定什麼事,只是一個圖樣罷了,三位愛妃在丹青方面造詣頗深,所以才讓朕來請教呀。朕記得皇后有一個荷包上面的荷花比這張圖上的好,不如用來替換這個圖吧。”就是兩人相識的那個荷包,朱由校覺得那個荷花有特殊意義,就想用在新制的錢幣上。

張嫣臉又一紅,那個荷包她一直保留着,她拿出來後,幾個人照荷包上的荷花描了一會,最後四人一致認爲王婉描的圖最象,就以她的圖爲準。朱由校讓她在荷花上面寫下一元兩個字,下面寫上大明皇家銀行六個字。又取來一張紙,中間寫上當半兩,下面寫上大明天啓二年,想到後世的硬幣,就在旁邊註明:防止有人刮取銀幣,把外圈做成邊齒。

讓人將圖樣送到造幣廠去交給李之藻後,朱由校笑笑道:“這種銀幣制作成功有三位愛妃的功勞,可想過要什麼獎賞呀?”

三女商量一會,推段英出來說道:“陛下,我們都想要個小孩子。”說罷臉紅紅的低下了頭。

朱由校想不到會引火燒身,大爲後悔,不過她們既然提出來了,說明上次說的原因不足以說服她們,只好接招:“各位愛妃來坐下,我們一起討論一下這個事情。”

三女圍着小圓桌坐下,朱由校將三個人的手拉在一起,輕輕道:“其實朕何嘗不想有自己的孩子呢,只是上次就和你們說了,年紀太小,身體沒有發育完善,是不適合懷孕的。”

張嫣撇了撇嘴,心裡暗想,上次是誰說自己的身體發育得太完美了,現在又來這話。段英也想,自己一直練習武藝,身體極好,上次皇上還贊過的,卻都不好開口。

王婉道:“臣妾知道陛下是憐惜臣妾,可是臣妾也想爲陛下生下一兒半女,以慰祖宗之靈。”另兩女連連點頭,覺得良妃這次表現不錯,說得太好了。

朱由校說不過她們,只好拿出封建家長的威風:“這事沒得商量,你們理解要聽,不理解也要聽,一個個十三四歲的小丫頭,就想生孩子,想都不用想,朕話先說在這裡,十六歲以後纔可以準備生孩子。”

段英立刻眉開眼笑:“陛下,臣妾已經十七歲了。”朱由校一句話,讓她滿腔歡喜飛得不見蹤影:“是十六週歲,不是虛歲,明白嗎?”

幾個人扳了一回手指,都沮喪地低下了頭,按皇上說的十六週歲,最大的段英都要明年四月,張嫣要到明年十月,而王婉要到後年三月。於是三女謀劃多日的求子行動很可恥地失敗了。

李之藻收到圖樣後,立即進宮。原來明朝爲了避朱元璋的諱,連元寶都不能稱,現在皇帝寫了個一元,這個顯然是不行的,所以前來請示。

朱由校很煩這些東西,但是也沒有辦法,於是就想一個別的字來代替。先提出用銖字,還是被否決,因爲皇帝姓朱,最後沒辦法,就決定叫一塊錢。

至於銅幣的問題,本來按朱由校的意思要做出不同面值的銅幣的,但李之藻覺得最好先只發行一文的銅幣,以後再發行當十錢或者當百錢,朱由校當然會聽從專業人員的意見。

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工作,造幣廠終於做好了模具,李之藻將樣幣送進宮來,朱由校看着有着邊齒的銀幣銅幣,非常滿意。下旨:光祿寺少卿兼工部主事李之藻升爲戶部郎中,任大明皇家銀行行長,造幣廠廠長,並在京師開始發行銀幣和銅幣,銅幣和銀幣交換比爲五百比一。

朝臣大都不知道銀行和造幣廠是什麼東西,現在見這樣的聖旨才急急忙忙打聽,搞明白以後,以左光斗爲首的一幫人開始上奏,認爲本來已經有寶源局和下面的寶泉局,現在重新來一個造幣廠不是浪費嗎?然後民間已經有了錢莊,大明皇家銀行不是與民爭利嗎?

在東林人看來,朝廷不能與民爭利。只要是民間做的商業,朝廷就不能做,不然就是與民爭利。現在皇帝竟然也想開錢莊,那不是與民爭利是什麼。皇帝爲什麼要開錢莊,還不是要搜刮民財。所以一定要反對,強烈反對,至於這樣做對朝廷是好是壞,他們是不管的。

朱由校沒有理他們,直接下旨:各布政司寶泉局即日起停止鑄錢,並封存賬目,以備戶部與錦衣衛共同查驗,如有賬目不符或者賬目遺失,均鎖拿到錦衣衛詔獄。他沒有要立刻查驗,是想給他們一個機會將貪污的款項退回來。

大明皇家銀行總行及京師分行於天啓元年十月初八在京師成立,坐落在最熱鬧的棋盤街,業務只有一項,那就是將銀幣換成白銀,或者白銀換成銀幣。

因爲十日是大部分衙門開餉的日子,聖上有旨,從本月開始,官員無分等級,本色均只佔俸祿三成,其它七成折色均用銀幣銅幣來發。恐怕有些人不喜歡銀幣喜歡銀子,所以在大明皇家銀行開展兌換業務,如果是將銀幣換成銀子,只需要支付一分(百分之一)的手續費,而將銀子換成銀幣則是免費。

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收白不收第十八章 冶煉鋼鐵第一百二十八章 來援第八十八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查稅(九)第八十四章 大戰之前第三百三十一章 濟南第三百三十章 天倫之樂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幣制第五十九章 黃花峪殲敵第三十七章總參謀部的熊先生第十七章 大婚第三十九章 常識課本的爭論第一章 心臟與手足第兩百二十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上)第八十七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一)第十八章選遼民入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城第九十二章 兄弟鬩於牆第六十六章 安南(一)第兩百五十四章 僱傭軍二旅第九章 順天府減租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第兩百八十四章 夜戰驚魂第一百三十九章 戴春風的演講第一百七十九章 查稅(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無條件投降第六十八章商量對策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結局(中)第兩百三十六章 《忠貞大將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貧窮是萬惡之源第一百一十八章建奴要攻覺華島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葩家長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皇家海軍學校第三百零九章 北海將軍曹文詔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東江第兩百零四章 收復河套(九)第兩百零六章 收復河套(十一)第六十七章 張家口第一百二十二章 《婦女兒童保護法》第一百八十五章 議東林第兩百六十二章 追擊林丹汗第三十一章 遼東局勢第一百一十章簽訂和約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二十一章 籌備報紙第一百六十三章 培高田地法第兩百零八章 收復河套(十三)第三百六十章 張宗靈的進擊第一百五十章 意外收穫第三章 魯欽的進擊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班牙人投降第三百章 史可法知海西第九十七幕府來援第一百七十五章 查稅(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四十七章蘇州抗稅(三)第三十四章 收稅準備第十七章 幣制改革第一百零八章 論孝第十二章 攻山第一百零一章 畢業典禮第五十七章 有關議院的設想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河店第八十六章太子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十八章選遼民入軍第兩百九十章 向小海而來第一百三十五章 劍指南海第四十九章 造幣機來了第七十章 “八大皇商”第一百三十八章 算舊賬的來了第七十七章 捕鯨第一章 朱徐初會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人永遠正確第二十章 遼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議院(下)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學城的雛形第五十二章 大明皇家銀行(二)第兩百七十三章 固始汗稱臣第七十八章 失廣寧第一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兩百六十九章 十年綱領第六十五章天子門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長子繼承製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直隸平地運動第四十七章撤海州遼民第二十章 火車火車第三百三十章 天倫之樂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區第三百一十七章 招兵事定第四十一章 新紀年第二十章 遼事第兩百二十九章 太子上學(二)第十二章 橡膠與大洋洲第一百九十四章 糧食儲存署第兩百七十五章 攻下舊港第一百六十七章 鎮東和撫東第六十八章 安南(三)第六十四章 顏思齊
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收白不收第十八章 冶煉鋼鐵第一百二十八章 來援第八十八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查稅(九)第八十四章 大戰之前第三百三十一章 濟南第三百三十章 天倫之樂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幣制第五十九章 黃花峪殲敵第三十七章總參謀部的熊先生第十七章 大婚第三十九章 常識課本的爭論第一章 心臟與手足第兩百二十章 私有財產保護法(上)第八十七章 決定建奴命運之戰(一)第十八章選遼民入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城第九十二章 兄弟鬩於牆第六十六章 安南(一)第兩百五十四章 僱傭軍二旅第九章 順天府減租第一百六十章 東方領土問題第兩百八十四章 夜戰驚魂第一百三十九章 戴春風的演講第一百七十九章 查稅(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無條件投降第六十八章商量對策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結局(中)第兩百三十六章 《忠貞大將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貧窮是萬惡之源第一百一十八章建奴要攻覺華島第三百三十四章 奇葩家長第一百三十章 大明皇家海軍學校第三百零九章 北海將軍曹文詔第一百一十七章初到東江第兩百零四章 收復河套(九)第兩百零六章 收復河套(十一)第六十七章 張家口第一百二十二章 《婦女兒童保護法》第一百八十五章 議東林第兩百六十二章 追擊林丹汗第三十一章 遼東局勢第一百一十章簽訂和約第十三章 大撤退第二十一章 籌備報紙第一百六十三章 培高田地法第兩百零八章 收復河套(十三)第三百六十章 張宗靈的進擊第一百五十章 意外收穫第三章 魯欽的進擊第一百三十七章 西班牙人投降第三百章 史可法知海西第九十七幕府來援第一百七十五章 查稅(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四十七章蘇州抗稅(三)第三十四章 收稅準備第十七章 幣制改革第一百零八章 論孝第十二章 攻山第一百零一章 畢業典禮第五十七章 有關議院的設想第一百三十九章 清河店第八十六章太子第七十一章 安南(六)第十八章選遼民入軍第兩百九十章 向小海而來第一百三十五章 劍指南海第四十九章 造幣機來了第七十章 “八大皇商”第一百三十八章 算舊賬的來了第七十七章 捕鯨第一章 朱徐初會第一百零九章 沒有人永遠正確第二十章 遼事第一百四十三章 議院(下)第七十五章皇家大學城的雛形第五十二章 大明皇家銀行(二)第兩百七十三章 固始汗稱臣第七十八章 失廣寧第一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兩百六十九章 十年綱領第六十五章天子門生第一百三十三章 嫡長子繼承製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直隸平地運動第四十七章撤海州遼民第二十章 火車火車第三百三十章 天倫之樂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區第三百一十七章 招兵事定第四十一章 新紀年第二十章 遼事第兩百二十九章 太子上學(二)第十二章 橡膠與大洋洲第一百九十四章 糧食儲存署第兩百七十五章 攻下舊港第一百六十七章 鎮東和撫東第六十八章 安南(三)第六十四章 顏思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