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

在瓊林宴後,六百名新科進士進入鴻臚寺進入“崗前培訓”,主要是學習各種朝會、祭祀等官場禮儀。

相較於以前的新科進士分配模式,如今大明朝的科舉任官制度進行了很大的改革。

弘治朝一舉打破傳統單純通過殿試成績和個人出身的任命的方式,而是採用了科舉成績和麪試的雙重考察,從而物色到更加優秀的人才。

李威今日早早起牀,在街頭小攤上買了燒餅和鹹菜,穿過繁忙的長安街道,然後來到莊重而神秘的西江米巷。

這裡一面面高聳的院牆,門前威嚴的石獅,都讓他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亦是他所向往的入職之所。

如果能夠進入這些衙門任職,不說將會領先於其他的新科進士,而且還能更好地爲大明王朝的建設添磚加瓦。

最終,他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一座掛着嶄新牌匾“外事部”的衙門。

外事部現在是大明王朝十二部之一,主要職責是跟海外的總督府進行聯絡,既要服務於海外總督府,亦要約束總督府的一些不當行爲。

這是一個全新領域的衙門,但亦是李威的嚮往就職之所。

對他本人而言,既能有機會乘船前往海外見識世界之大,亦能夠在京職任職照顧家庭,可謂是一舉兩得。

李威深吸一口氣,於是邁步進入外事部衙門。

原以爲自己來得夠早了,但進入庭院才發現,這裡已經排了一支數十人的隊伍,這些都是前來參加外事部的面試。

雖然大家彼此都是同年,但現在彼此其實是競爭關係,所以都已經顧不上官場的客套禮儀,而是緊張地排隊等待面試。

“我好緊張!”

“我也緊張,又想更衣了!”

“這種事情誰能不緊張的,放鬆吧!”

……

幾個新科進士的關係倒是挺好,雖然是一起前來外事部面臨,但亦是相互鼓勵着,但那份緊張感是揮之不去。

“正堂大人已到,現在面試正式開始,凡是被叫到名字的應試者到本官這裡!”一個身穿六品官服的中年男子出現在他們面前,顯得公事公辦地宣佈道。

李威手心不自覺地冒汗,環顧四周,發現前面幾個面試者顯得從容不迫,甚至是一副勝券在握,讓他心中的緊張感更甚。

他們的去留權完全取決於他們所面試的衙門,只是這些衙門免不得徇私舞弊,錄取名額沒準已經被前面這幾個新科進士通過關係內定了。

“咱三甲會不會只走一個過場?”

“你要是這麼想,那就有負陛下的苦心了!”

“陛下避虛就實,要的是要做事的人,像陳寬縱是二甲亦難助大明分毫!”

……

隨着越來越多的新科進士面試結束從裡面出來,大家觀察他們的反應,或多或少看出一點端倪,而大家一致以爲三甲進士並不是陪着走過場。

至於這裡是否存在大量的內定人員,卻是不得而知了。

像早前一直盛傳狀元郎唐寅結交財大氣粗的徐經從宋澄那裡買到會試的考題,直到現在都有人視爲有內幕,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確實是有人惡意中傷。

李威的心裡顯得更加的緊張,因爲他不僅是三甲進士,而且沒有什麼家庭背景,以後必定是偏遠知縣或一府推官。

“李威!”

終於,輪到他面試了。

李威在其他面試者的目光中,顯得緊張地走向了那個面試廳。

爲了緩解自己的緊張,他將心一橫,伸手狠狠地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肉,通過肉體的疼痛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跟隨一個吏員進到裡面,只見幾位面試官正襟危坐,目光如炬,而坐在正中央的自然是外事部尚書新土伯劉璋。

“李威,若你跟隨一個將軍奉命前往某島的一個大部落,這個將軍統治這個部落後,便想留在這裡自立爲王,你該如何是好?”外事部尚書新土伯劉璋眼睛都不擡,問題是由旁邊的屬官進行提問。

劉璋此刻的注意力並不是李威身上,而是突然想到自己人生的僥倖。

雖然當年他並沒有實質性叛變朝廷,但終究選擇向朝廷辭官,已經有舉家移居美洲大陸的想法,所以弘治對他不追究且保留爵位已經是隆恩浩蕩。

他亦是認識到了自己的政治錯誤,所以在隨後幾年主動承擔土豆、紅薯和玉米的推廣工作,加上他其實偷偷帶回一些黃金土豆種子,對整個華夏頗有很大的貢獻。

原本是他贖罪的舉動,結果意外得到皇帝的關注。

朝廷新創立外事部,弘治皇帝突然將他召進皇宮面談,由於自己確實還是想要爲大明王朝做事,結果皇帝將這個新設立的衙門交由他執管。

今日他掌管的外事部跟其他部級衙門一般,對前來面試的新科進士進行篩選,可以留下他所認爲最爲合適的人才。

當然,他這個外事部尚書雖然擁有絕對的人事權,但知曉這是皇帝對他們尚書的信任,所以亦是一切以挑到最好的人才爲目標。

至於那些想要走關係內部的人員,卻是直接拒之門外,這既是對皇帝的基本忠誠,亦是他外事部在各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必然做法。

既然皇帝給了他重新再來的機會,他不僅要將外事部經營好,而且還要力爭上游,成爲助弘治皇帝開創全新盛世的名臣。

李威連想都沒有想,當即給出答案:“吾從之!”

咦?

幾個考官聽到這個答案,不由得紛紛驚訝地望向李威,前面的考生可是沒有一個敢於給出這種大逆不道的答案。

“這是爲何?”劉璋緩緩地擡頭,認真地打量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青年人。李威像是得到鼓勵一般,很肯定地答道:“彼此站出來反對,只會被他拿來祭旗!陛下教誨: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若爲了一點個人名節,便罔顧大明生賊子而不理,那纔是不忠!縱是死,亦當死得其所,而非遇賊而不設想替帝除之。”

“如此說來,汝從賊,這實爲權宜之策?”旁邊的外事部侍郎聽出了言外之意,便微微一笑道。

李威像是被這個明知故問的話侵犯到一般,當即不再緊張地侃侃而談:“自然是權宜之策!今帝心繫天下萬民,萬民安居樂業,國家更是兵強馬壯,乃千年未有之大局也!賊人因一人之私,亦無視皇帝和家國,此賊當除而後快!……賊者一時能聚,但日久必生間隙,屆時拉攏可用之人,再一擊斃之,爲大明除此害……凡是涉案之人,至死不迷途知返,誅九族!”

這裡像是成爲了李威的主場般,在其他考官的目光中,站在廳中侃侃而談。

或許是他有着一份堅定尊君之心,亦或許有着他對這種叛賊之人的深惡痛絕,故而在這場面試中已經是超常發揮。

最終,在他回答完畢後,更是博得了滿堂彩。

面試結束,李威走出外事部衙門大門,此刻像是做夢一般。

當一縷陽光落在臉上的時候,他彷彿又多了一抹明悟,擡頭望向了紫禁城的方向,看到了那面高聳的城牆。

雖然他是六百名新科進士極不起眼的一個,但他是打心底尊重現在的弘治皇帝,亦是不可能容忍賊人背叛大明。

儘管他沒有經歷過開元盛世,亦沒有看過仁宗盛治,但他是親眼看到食不果腹的村民日子是越過越好。

若說華夏真的擁有盛世,那麼他認爲是眼前的弘治盛世。因爲這個盛世不僅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而且國家越來越強大,大明王朝正在慢慢成爲世界帝國。

面試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而李威並不是個例。

這六百名新科進士都見證了弘治朝的崛起,看到了一個蒸蒸日上的帝國,所有很多新科進士是弘治皇帝的忠粉,而他們都有一顆爲國家做實事的決心。

正是弘治朝的改革,現在每個新科進士都有機會留在中央衙門就職,他們可以選擇一箇中央衙門面試,展現自己的特長和麪貌。

對絕大部分的新科進士是一個福音,他們最壞的結果是按慣例外放地方,現在卻有機會留在中央衙門,起碼亦想在京城大佬面前混個臉熟。

在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裡,有人順利通過面試,有人屢敗屢戰,亦是隻懂知乎者也的人被外放地方擔任非知縣一職。

弘治十二年的人才選拔結束,這幫大明最優秀的讀書人即將派往各地,成爲大明第二次創業的新種子。

四月的京城郊外,彷彿是大自然的調色板。

春風輕拂,嫩綠的樹葉輕輕搖曳,彷彿在訴說着春天的故事。田野上金黃的油菜花鋪成一片片金色的海洋,蜿蜒的小河可以看到魚兒歡快地穿梭,野花地上幾隻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這裡與藍天白雲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田園畫卷。

隨着新科進士的任職結束,得到委任書的官員將前往各地赴任。

唐寅一襲白衣十分的瀟灑,在領到朝廷的入職金後,便斥資買了兩匹好馬,帶着老奴便準備前去上任。

雖然他貴爲狀元郎,但翰林院已經不再是當年儲相搖籃之稱的翰林院,而今在弘治帝的打壓下已經沒落。

他被分配的地方是汪直所掌握的印度洋總督府,出任印度洋總督府通判一職,所以需要從京城前往印度總督府上任。

由於明緬公路已經修好,唐寅此次打算沿着驛道一路往西南,到達位於白古國港口上的印度總督府城。

雖然路途遙遠,但現在的大明不僅海軍無敵,地方的軍隊亦是越來越強。若是強盜敢搶劫官員,那麼地方軍隊會迅速剿匪,所以唐寅此行並不會有太大的危險。

在春日的暖陽下,京城的郊外一片生機勃勃。

身着錦袍、頭戴高冠的祝允明跟幾位好友來到十里亭中等待,已經在亭內備下酒水,正是要爲摯友唐寅送行。

“有勞諸位兄臺了!”唐寅已經越發的成熟穩重,對前來相送的祝允明拱手道謝。

祝允明舉杯向唐寅敬酒,顯得言辭懇切:“伯虎兄,此去路途遙遠,願你一路平安,早日建功立業。”

“非也!此去印度洋不可冒功,一切以穩字當頭!”唐寅想到皇帝對自己的忠告,當即苦澀地搖頭道。

在幾個海外總督府中,汪直所統領的印度洋總督府是最爲銳利進取的衙門,麾下的軍隊更是一支虎狼之師。

在達伽馬的引領下,印度洋總督府正沿着達伽馬來時的路向西航行,最新的動態已經掌握了印度洋西海岸,一副要殺向西歐的模樣。

雖然當年受封的是王越,但世人都曉得其實最初出主意突襲威寧海的是汪直,汪直纔是地地道道的軍事狂人。

現在汪直擔任印度洋總督府,偏偏得到皇帝的絕對信任。

這些年,印度總督府要糧朝廷給糧,要兵朝廷給兵,要武器朝廷給武器,汪直簡直就是弘治皇帝的親兒子。

當然,汪直雖然在軍事行動上十分瘋狂,但對皇帝是絕對的忠誠,僅僅聽聞印度公主漂亮便將公主搶了過來。

現今弘治皇帝雄才大略,雖然是他最初提出軍事強國的戰略理念,但從來都不是戰爭狂人,所以已經明顯是要壓抑汪直那顆蠢蠢欲動的心。

畢竟大明還沒有到無節制擴張的時期,而今主要精力還是要好好發展國內。

祝允明自然知道汪直是一個戰爭狂人,顯得十分理解地道:“聽聞汪總督再度上疏請求西進,亦或者改任他爲大西洋東岸兼地中海總督,結果被皇帝拒絕了!”

“歐洲各國如今天花疫情肆虐,而此地既無金銀,又無糧幹,連皮草都不富足!陛下遠謀,今確實不是進入的時機!”唐寅很好地進入新角色,朝着北京城的方向拱手道。

或者即將前往印度洋,所以心境明顯有所不同。他所想的並不是佔據多少地盤,而是要爲大明帶回多少資源,心裡明顯是要更加務實了。

祝允明十分欣慰地看着這個小自己十歲的好友,明顯感受到唐寅身上的變化,不僅沒了當初的輕狂不羈,而且明顯更加成熟和睿智。

皇帝將唐寅派到汪直身邊,沒準真要促成一對完美的文武絕配,從而讓大明徹底掌握印度洋和地中海。

祝允明的心情正佳,當即決定揮毫潑墨:“今日一別,不知何年方能再見,爲兄賦詩一首爲賢弟踐行!”

說着,他的筆尖在潔白的宣紙上流走,刷刷地寫下了一首留傳後世的詩作:“柳枝不折折梅花,帶去西海舊物華。白雪黃雲迷雁影,片帆明日是印度。”

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125章 操練實況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120章 揚州夢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現第69章 餘波1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第283章 鸞鳳和鳴,帝欲養貓第566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第350章 勳戚懼風,百姓愛金第130章 英公上岸,十勳下水第39章 徐溥迷途,謝遷轉身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544.第542章 矛指周後,宮廷動盪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58章 京山風波5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334章 萬難唯錢,君臣苦樂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336章 官官相通,喬新有詞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271章 帝出難題,京勢漸顯第152章 宋澄交旨,帝賜倉使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125章 操練實況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282章 帝現君像,周後遇鬼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47章 詩起詩終,臣子如棋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342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第551章 海上歸客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121章 縮繩隱田第44章 帝有雄志,但求安眠第405章 皇帝手握王炸難倒都眼瞎了?第136章 孔有毒瘤,鈴鐺夜響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184章 萬匹馬騾南下意欲何爲?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512.第510章 一個來自整個日本的阻力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430章 官不似官,甘做帝刀534.第532章 國之基石,謎開傳臚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116章 人蠢無藥可治519.第517章 弘治迎來了同等地位的對手第385章 道家的使命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46章 滿朝滑臣,治之不易第560章 百姓向東,艦隊朝西。第232章 橫山(求訂閱求月票)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274章 華夏少年,命不由天第379章 雄才大略,謊話連篇第298章 君臣同心,以民爲貴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68章 君相和,門黨生。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245章 家家有本黃經?第120章 揚州夢第462章 帝遇故人,半璧江山第565章 弘治開始爲兒子鋪路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64章 果真有刁臣要謀害朕第16章 巧破朝局,新君新觀第33章 有司十三,帝曰賞罰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252章 兇徒浮現,君臣收網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513.第511章 苦頭吃盡方知故鄉好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32章 文臣一心,殺器終現第62章 朕的首輔呢?第9章 帝位未繼,親故上門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27章 臣有野望,君芒初現第69章 餘波1第365章 出征在即,天網有疏?第173章 帝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