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鹽務(下)

高強現在在忙什麼?

說來恐怕叫那些關注他的人無法相信,此人再一次發揮了一貫不無正業的專長,跑去青州治下的廣陵鹽務視察起來。當時的百姓生活已經離不開鹽,大宋對鹽實行的是鈔引專賣制度,每年從鹽上頭取得的財政收入幾達三千萬貫,軍國所資,一半在此,因此重視非常。

北方所用的鹽多半來自解池,也就是漢朝時的河東解池,這裡是世界上鹽分最重的內陸湖之一,湖邊的鹽分自然堆積,取之不盡,加上雜質少,鈉鎂的含量高,在提純手段缺乏的宋代,出產的食鹽質量極高。再加上解池地近黃河,運輸方便,因此歷來爲朝廷所重視。

然而自崇寧年間開始,這解池就三不五時的出狀況,幾乎連年都被大水沖刷。這其實是解池本身的自然地理條件所決定的,此處地勢低窪,受各地水勢沖積而成,故此鹽分極高,但也正因如此,水也每每威脅着解池的存在,你想,萬一大水衝進解池,鹽分都隨着水流走了,還說什麼產鹽?

今年情況更加嚴重,江南各處大旱,河東降雨卻比往年要多不少,連帶着解池也被大水所侵,導致瞭解池的鹽幾乎全面停產。這下可不得了,要知道鹽運輸不易,途中容易潮解,因此如果從江南運鹽到北方的話,成本會急劇上升,根本吃不起。

這也正是高強跑去廣陵鹽務的原因所在。現在官鹽地價格在北方已經高的離譜,可以說是南方糧價高。北方鹽價高,限於當時的運輸條件,這狀況一時也無法緩解,只有通過增加北方鹽生產來解決。怎麼增加?池鹽既然沒收成,只好指望海鹽了。

等高強到了廣陵才發現,這時代的海鹽生產與他想像中的完全不同,史書上說“煮海爲鹽”,那可不是什麼誇張的說法,當地百姓真的就是在灘塗上架起一口一口的鍋來。將鹽田裡曬出的鹽滷再加熬製,最後出鹽。

這麼樣地生產方式,其產量和質量都可想而知。高強到了這裡,先就一頓大棒加胡蘿蔔,無非是用自己的身份壓人,再用賄賂砸人,擺平了當地鹽務的官員,叫他們改用鹽田生產,利用潮汐之力,將海水引到多層鹽田上蒸餾。刮下來的鹽再用淡水沖洗而後蒸餾。如此改進了生產工藝之後,廣陵鹽務的產量當有翻倍的提高。

站在海防大堤上,頭頂烈日,俯瞰鹽田,高強本該志得意滿,然而現在卻殊無半分喜色。他旁邊站着許貫忠和李應,前者不用說了,那是朝夕不能或缺的心腹,後者去年一直坐鎮獨龍崗李家莊,操控着大宋與女真之間的交易。現在隨着海上貿易路線的建立。大宋的貨物直接從濟水出渤海,而後跨海而過,直抵遼國境內辰州海境。在那裡,郭藥師組織起來的渤海人商隊將掩護這批貨物沿着長白山麓的商路。北上抵達生女真完顏部境內,每趟換回的人蔘藥物和皮毛戰馬等貨物,其利潤的豐厚可以用“令人髮指”來形容。

此次李應親自跑來向高強稟報的事,卻與這北上交易有着密切關係。原來今年大宋南方旱災,固然是哀鴻遍野,幸而大宋文官治國的傳統下,歷來有獎勵農桑,興修水利的傳統。因此只要賑濟得法,這日子還能熬的下去。遼國今年卻也遭了大災,不但乾旱,而且還颳大風,春天是寒潮南下。牧草不生,夏天又大旱數月。莊稼不長,遼國五京處處都在鬧糧荒。

“李大官人,以你商路所見,遼境缺糧,到底到了什麼程度?糧價幾何?”高強今年煩的要死,這場旱災幾乎佔用了他所有的空閒時間,爲了協調各地錢莊分號地錢糧調撥和託市救市行動,東到高麗日本,南到暹羅占城,北到生女真,西到湟鄯四川,如此廣大的區域內,各種各樣準確不準確,及時不及時的情報攪的他頭昏腦漲,不由得無限懷念起當初只用來上網聊天泡MM玩遊戲的那部……電腦來。

現今又加上遼國這檔子事,高強很有一股撒手不管的衝動,心說遼國就算餓死多少人,關我什麼事?話說,也沒聽說遼國皇帝來向大宋借糧啊,怎麼就這麼嚴重了?

李應去年忙着幫高強走北路的生意,到現在還是白身一名,好在他老成之人,知道跟着高強總是有好處的,何況高強年年高升,仕途一片光明,乃是一棵眼下就茁壯成長,日後行將參天蔽日的大樹,這片綠蔭是有的乘涼的,不急於一時。見高強意存不信,李應忙道:“衙內不知,那遼國子民情況複雜,漢民多田稼,契丹和奚人多畜牧,渤海人,高麗人則什麼都有,加上地方廣大,遼國官吏治理地方歷來是一件極爲困難的事,單賦稅就不好收。由此也帶來一個問題,錢糧的積貯困難,全國幾乎都沒幾個月的存糧,燕京和雲中因爲多是漢民,情況還好些,上京道,中京道以及東京道就嚴重了。這次遼國遭災,比咱們大宋還要來的厲害,先是北方漠南大風,牛馬死傷無數,遼人便把燕京的存糧往北邊調,哪知到了夏天,南邊又鬧旱災,這下哪裡都沒的調了,有些地方已經易子而食,軍士殺馬爲食的也處處可見。小人的商隊北上途中,時常見到路邊就有餓殍,慘是慘地很了。”

高強嚇了一跳,大宋境內災情慘重,各地的消息傳來,已經讓他這習慣了現代繁華富足生活的人也聽到麻木,但弄得到處都有屍體這樣慘法,卻也罕見。他擰起眉毛問道:“遼國官府呢?沒有賑濟?”

李應冷笑道:“賑濟?哪裡來!遼國皇帝依舊田獵遊戲,政務懶得處理;官府絲毫不管百姓死活,仍舊催徵錢糧賦稅,百姓連肚子都填不飽了,哪裡有錢糧來交稅?因此上處處民情激憤,恐怕大變將生。”

高強默然無語,自古災情,都是天災三分,人禍七分,神宗時那場旱災適逢王安石變法,帝國政制新舊勢力激烈鬥爭的時候,鬧的不可開交,這才使得應對災情的能力大幅下降,導致災情嚴重;新中國的三年自然災害,那也是大躍進引發的體制內混亂居多數;遼國這場大災,由於沒有官府的救濟和疏導,恐怕造成的破壞難以估量,幾年後女真起義,所到之處幾乎沒有遭到什麼有力的抵抗,遼國官民幾乎是一面倒地投向女真人,看來和這場大災造成的百姓對遼國統治喪失信心有着密切關聯。

許貫忠也道:“據燕京馬植那裡送來的消息,也確是如此,中京道昭德軍節度使耶律孟簡奉旨賑災,結果孟簡剛上任就病逝,留下一個爛攤子無人收拾;寧遠縣令康公弼頂着上司的壓力,除免了全縣百姓今年的租稅,百姓爲他立了生人牌位,但別處官吏可沒他這麼大膽子,依舊苛索如故。這郭藥師浮海而來,恐怕也真是日子難過了。”

高強點了點頭:“如此說來,咱們就去見一見郭藥師,聽他怎麼說吧。”去年出使時所種下的種子,其中一顆看來也將發芽了吧?

第32章 奔襲(上)第11章 待發第八十章第31章 天書(上)第12章 誤闖第14章 麒麟第七十三章第8章 龜頭(下)第四十四章第2章 時勢第2章 下第十七章第六章 上第33章 詭譎(下)第二十章第5章 刑訊(下)第十一章第21章 究問(下)第四十六章第14章 結黨(上)第9章 傑肯(下)第27章 淵源(上)第二十七章第五十七章第18章 盤妻第六章第79章 鴻門第9章 索索(下)第1章 清溪銀(上)第17章 復仇(下)第21章 招降(下)第21章 苦戰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五章第33章 詭譎(下)第15章 頭陀(上)第13章 一上(下)第十一章第26章 思見第23章 金蓮第14章 夜探(中)第36章 泯恩仇(上)第38章 御筆(上)第31章 天書(下)第九十一章第28章 解勸(上)第6章 問心第九十章第11章 論兵第38章 遇險(下)第53章 偷襲第九章第10章 曾頭市(下)第14章 毒計第18章 三問(下)第19章 料敵(上)第一章第17章 師師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上)第20章 歸去第17章 包裝第2章 交易(上)第22章 民反第九十四章第8章 奪權(下)第十八章第3章 星變第19章 焚心第21章 苦戰第二十七章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三)第七章 上第47章 強攻第52章 審死官第十一章第14章 倭銀第14章 夜探(中)第三十八章第十五章第9章 傑肯(上)第三十九章第十四章第1章 放榜(下)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上)第35章 受降(下)第12章 誤闖第38章 遇險(下)第十三章第18章 李逵(上)第五十章第四十九章第三章第28章 迎宗澤(下)第16章 暗香第25章 無情第十四章第一章第二十六章第29章 洞房
第32章 奔襲(上)第11章 待發第八十章第31章 天書(上)第12章 誤闖第14章 麒麟第七十三章第8章 龜頭(下)第四十四章第2章 時勢第2章 下第十七章第六章 上第33章 詭譎(下)第二十章第5章 刑訊(下)第十一章第21章 究問(下)第四十六章第14章 結黨(上)第9章 傑肯(下)第27章 淵源(上)第二十七章第五十七章第18章 盤妻第六章第79章 鴻門第9章 索索(下)第1章 清溪銀(上)第17章 復仇(下)第21章 招降(下)第21章 苦戰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五章第33章 詭譎(下)第15章 頭陀(上)第13章 一上(下)第十一章第26章 思見第23章 金蓮第14章 夜探(中)第36章 泯恩仇(上)第38章 御筆(上)第31章 天書(下)第九十一章第28章 解勸(上)第6章 問心第九十章第11章 論兵第38章 遇險(下)第53章 偷襲第九章第10章 曾頭市(下)第14章 毒計第18章 三問(下)第19章 料敵(上)第一章第17章 師師第33章 最長的一夜之訣別(上)第20章 歸去第17章 包裝第2章 交易(上)第22章 民反第九十四章第8章 奪權(下)第十八章第3章 星變第19章 焚心第21章 苦戰第二十七章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三)第七章 上第47章 強攻第52章 審死官第十一章第14章 倭銀第14章 夜探(中)第三十八章第十五章第9章 傑肯(上)第三十九章第十四章第1章 放榜(下)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上)第35章 受降(下)第12章 誤闖第38章 遇險(下)第十三章第18章 李逵(上)第五十章第四十九章第三章第28章 迎宗澤(下)第16章 暗香第25章 無情第十四章第一章第二十六章第29章 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