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強心針

斯普魯恩斯的絕望感並沒有影響到他人,至少沒有影響到那些遠離戰場的,在美國本土辛勤勞作的工人。國家本身就是一臺巨大的機器,一臺暴力的機器,而戰爭正是暴力的一部分,美國這臺製造着戰爭與暴力的機器仍然在不斷的,快速的,有條不紊的運轉着,而軍隊所需要的武器裝備,彈藥物資也在源源不斷的送到前線去。

對海軍來講,最重要的就是艦船的建造能力,特別是對此時的美國海軍來講,更多的,更好的,更強大的戰艦是美國海軍最需要的新鮮血液。而美國這臺巨大的戰爭機器中用來製造戰艦的那一部分的運轉效率並不低,而且一直在提高之中。

與唐帝國一樣,美國的艦船工程師是相當優秀的,而且在世界上任何一家造船廠裡,建造戰艦都是一個龐大的,複雜的系統工程,可以說任何一艘戰艦都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戰艦本身既是一件單一的武器,同時也是一套由多個部件組成的複雜的武器系統。

在戰爭爆發之前,美國的工程師可以用好幾年的時間來設計,並且建造一艘戰艦。以“依阿華”級戰列艦爲例,美國的工程師花了五年的時間來設計這艘戰艦,並且在原始的設計上進行了大量的修改,力求使戰艦的性能達到最好。隨後,美國的造船廠花了近三年的時間來建造這艘戰艦,力保每一個零件都安裝到最正確的位置上,每一個部件都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來,使戰艦的戰鬥力到達最佳程度。實際上,這也是和平時期的一個主要特點,設計戰艦的設計師,技術人員,建造戰艦的工程師,工人,都得養家餬口。都得生活,那就都得有事情可做,因此在和平時期,幾乎所有國家都是在力求完美,而不是追求數量,力爭每一艘下水服役的戰艦都是最先進的。當初,英國海軍甚至會單獨設計一艘戰艦,而不是建造同樣地。更多的戰艦,以力求達到完美。

戰爭期間,美國的造船工業發展相當迅速,其戰艦的建造能力幾乎達到了唐帝國的水平。如果不是德國與唐帝國的潛艇在大洋上擊沉了成百上千艘商船,迫使美國必須得建造更多的商船以彌補運輸航線上的損失,彌補運輸能力上地損失的話,恐怕早在26年的時候,美國建造戰艦的能力就已經超過了唐帝國。而戰爭期間建造戰艦的一大特點就是:大批量,大規模的建造。如同驅逐艦這類中小型戰艦,一個級別的就有數種。甚至數十種變型。建造數量上百艘,甚至是數百艘。比如,唐帝國海軍在戰爭期間就建造了300多艘“城市”級大型驅逐艦。以及近1000艘的小型護衛艦(這是後來的稱呼,當時被稱爲護航驅逐艦)。在大型戰艦方面,也是儘可能的批量建造,每一批可以早數艘到數十艘,而每一型戰艦都可以建造數批,甚至是十幾批,以滿足戰爭地需要,彌補戰爭中地損失。比如,美國海軍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就計劃分十一批,一共建造40多艘!

就如同美國從來不會小看唐帝國一樣。唐帝國也不會小看美國,特別是美國的工業實力。對唐帝國海軍來說,最應該重視的就是美國的造船能力。從24年美國參戰開始,幾乎每一年,美國的造船能力都有巨大的提升,其中24年美國建造的戰艦總噸位是23年的2.8倍,提高了140%。25年是24年的1.7倍,提高了70%,26年是25年的1.2倍。提高了20%。每一年都有巨大的增長,可增長速度卻明顯降低了很多。按照當時唐帝國情報部門的估計,美國27年建造的戰艦總噸位與26年持平,最多增加10%左右。如果德國海軍與唐帝國海軍的新型潛艇能夠取得更好的戰績的話,也許美國在27年建造的戰艦總噸位比26年還會有所下降,主要是美國必須得保證其運輸船隻的總量。

影響戰艦建造能力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有效的規劃與管理。從25年開始,美國海軍就調整了戰艦的建造計劃,採用了與唐帝國海軍類似地辦法,即大型戰艦集中在每一年的中期,以及每一年的年底,或者是次年年初的時候服役。這實際上是由戰艦的建造週期,以及建造效率本身所決定了的。當時,唐帝國的造船廠在十個月之內就能完成一艘航母的建造工作,算上測試以及驗收,也就一年的時間。美國的造船效率也差不多,一艘“埃塞克斯”航母從鋪設龍骨到最終服役,也差不多一年的時間。而大型戰艦的建造工作一般要分成兩個階段,一是船臺建造,二是棲裝。因此,船廠就會將船臺充分的利用起來,在一艘航母下水開始棲裝的時候,另外一艘航母開始鋪設龍骨。這樣,兩艘航母服役的間隔時間一半都在半年左右,也許會長一點,也許會短一點,但基本上能夠保證每半年就交付一批航母。另外的大型戰艦,比如戰列艦,巡洋艦的建造工作也是比較類似的,只有驅逐艦,潛艇這類中小型戰艦的建造工作可以連續進行,或者是直接在船臺上完成所有建造,下水後就可以服役,最多也只花很少的時間進行棲裝,主要的工作都集中在船臺上進行。

在26年底,美國海軍就獲得了新的一批戰艦,這恐怕也是自戰爭爆發以來,美國海軍獲得的數量最多的一批戰艦了。

這批戰艦中包含了6艘“埃塞克斯”級航母,按照服役先後順序,分別爲CV-29“張伯倫湖”號,CV-37“普林斯頓”號,CV-40“塔拉瓦”號,CV-33“奇沙治”號,CV-32“萊特”號,CV-47“菲律賓海”號。因爲美國航母的舷號是在開始建造的時候就確定了的,而各船廠所獲得的原料,以及效率並不完全一樣,就導致了一些後建造的航母先服役,而先開工的航母后服役的情況出現。實際上。這也證明了一點,即美國的工業實力已經發揮到了極限,不然就不會資源分配不均勻,導致各船廠建造效率不一的情況發生。

另外還有4艘第二批“依阿華”級戰列艦服役,按照服役的先後順序,分別爲BB-65“伊利諾伊”號,BB-66“肯塔基”號,BB-67“內布拉斯加”號。BB-68“艾奧瓦”號。其中前兩艘是在戰爭爆發前就已經確定了下來要建造的,而後兩艘則是在25年的時候追加建造的。當時,美國海軍正在決定是繼續建造第三批“依阿華”級戰列艦,還是改爲建造已經基本上完成了設計工作的,更爲強大的“蒙大拿”級戰列艦。

除了這兩種主力戰艦之外,最爲重要的就是在25底完成初步設計,在26年初完成了設計修改工作,並且同期開工建造地12艘“底特律”級大型防空巡洋艦。而其設計基礎實際上就是短命的“阿拉斯加”級。在戰爭爆發之前,美國海軍沒有認識到大型防空巡洋艦的重要性,也沒有想到他們的快速戰列艦會損失得那麼快。而防空能力唯一值得稱道的“巴爾迪摩”級重巡洋艦在戰爭中的損失也相當巨大。其防空能力也不足以支撐起艦隊的防空網。當時,最優秀防空戰艦就是“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可其造價高得根本就無法承受。因此。在25年,美國海軍就提出了需要一種防空能力與“阿拉斯加”級相當,對海作戰能力只需要達到“巴爾迪摩”級的水準,同時不需要具備其他任何多餘功能,價格能夠降低到大規模採購水平的專用防空巡洋艦。這就是“底特律”級大型防空巡洋艦的由來。

“底特律”級地設計基礎就是“阿拉斯加”級,或者說是縮小簡化版地“阿拉斯加”級。其排水量降低到了18500噸/22450噸(滿載),主炮換爲三座三聯裝203毫米炮塔,副炮全部採用127毫米高平兩用炮,首次採用了12門76毫米高射炮,另外還儘量安排了40毫米。20毫米高射炮的炮位。除了減小排水量,減小主炮口徑之外,“底特律”級徹底取消了“阿拉斯加”級上面沒有發揮過任何作用的艦隊指揮系統,唯一保留下來地是雷達,這也是防空戰艦最重要的裝備。另外,“底特律”級還首次配備了綜合雷達指揮系統,具備了由雷達引導高射炮作戰的能力,這要比那些改進後具備這一能力的戰艦好得多。另外戰艦上保留了水上飛機,還在2號煙囪後面保留了安裝第二部雷達的位置。

經過精心的設計。減少了大量不必要的裝備,甚至不惜降低對防空巡洋艦來說並不重要的防禦能力等等措施,“底特律”級的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這也是當時美國海軍最爲重視的“性能”吧。其第一批建造的12艘的單價僅爲“阿拉斯加”級的一半左右,而從第二批開始,因爲減少了設計費用,加上大規模採購所節約的費用,其成本還可以降低不少。

相對而言,“底特律”級的防空作戰效率比“李靖”級的初期型號要好一些,畢竟“李靖”級最初的設計目標不是防空,而是對付日本的重巡洋艦。“底特律”級大概能夠達到“李靖”級改進型號的防空能力,比“瑞獸”級仍然有着明顯地差距,特別是在雷達,以及由雷達引導大口徑高射炮作戰方面,“底特律”級的差距還是不小的。

對當時的美國海軍來說,“底特律”級的出現無疑是雪中送炭,而且這肯定是美國海軍在當時除了4艘戰列艦之外最強大的防空戰艦了。最重要的是,“底特律”級是可以“損失”的戰艦,其採購成本比“巴爾迪摩”級高不了多少,比戰列艦低了很多。按照當時的匯率,“底特律”級的採購成本與“李靖”級相當,只是比帝國海軍在27年採購的“瑞獸”級稍微貴一點,主要原因還是帝國海軍成功的讓造船廠降低了價格。

除了這三種對美國海軍來說至關重要的戰艦之外,同期服役的還有12艘“巴爾迪摩”級重巡洋艦,另外,取代“巴爾迪摩”級的“邁阿密”級重巡洋艦的第一批也在當時加入了美國海軍的戰鬥序列。

“邁阿密”級是與“底特律”級一起設計的,其主要就是針對唐帝國的“江河”級重巡洋艦,並且在設計中全面提高了防空能力,實際上這就是“巴爾迪摩”級的加強型號。當初,美國海軍也要求配備比203毫米更大的主炮,可問題是,如果採用更大口徑的主炮,那還不如增加建造“阿拉斯加”級的數量。直到唐帝國海軍將“江河”級的雙聯裝240主炮換成了三聯裝200毫米主炮後,美國海軍才放棄了過分的要求。因此,“邁阿密”級實際上就是增加了排水量,加強了防禦,並且從設計之初就全面考慮到了防空能力的“巴爾迪摩”級的加強版,其定位與“江河”級很相似。

另外,還有一批“弗萊徹”級驅逐艦,大量的潛艇,以及支援艦隊作戰的快速補給船等艦船同時服役。這些戰艦不僅可以與六艘航母組成兩支完整的航母特混艦隊,還可以補充第五艦隊現有三支航母戰鬥羣的護航力量,組成另外一支航母戰鬥羣。

可以說,這些戰艦就如同一支強心針一樣,讓美國海軍這個垂死的病人看到了一絲希望,確實,在這些戰艦進入了珍珠港的時候,很多人都看到了希望。可斯普魯恩斯卻沒有看到一點點的希望,他知道,強心針不過就是強心針,只能讓垂死的病人迴光返照,而無法最終拯救病人,只是讓其多活一點時間而已。當時,能夠拯救美國海軍的不是戰艦,甚至不是優秀的官兵,而是一些不由美國決定的因素,非常渺茫的因素。

第15節 橫掃千軍第14節 大戰局第40節 德國海軍的反擊第4節 良將庸兵第22節 趕盡殺絕第14節 沸騰的夜空第41節 饑荒第7節 競爭對手第40節 力不從心第16節 接受考驗(上)第16節 安全艦隊第8節 信號彈第34節 遲到的情報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下)第37節 立足之地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上)第24節 炮轟海港第10節 三架馬車第3節 海軍的武裝(上)第27節 間諜案第50節 空中截擊第24節 兄弟聚會第36節 排兵佈陣第7節 港口外的鯊魚第20節 遠距離接觸第5節 挺進西南第1節 前進通道第40節 毀滅最後的希望第34節 從殿堂到戰場第2節 戰爭的本質(上)第56節 殊榮第22節 顯示決心第33節 在黑暗中摸索第28節 軍人之魂第12節 揣摩敵意第36節 戴罪立功第61節 空中絞殺第4節 再回海軍司令部第33節 壓路機行動第31節 戰局莫測第41節 佈局第47節 絕不放棄第32節 最高目的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18節 海狼第3節 火速動員第4節 海軍轉型第73節 在劫難逃第39節 岸基轟炸機的反擊第46節 “送死”艦隊第8節 信號彈第60節 合理的安排第30節 迎頭痛擊第29節 利益同盟第81節 果斷出擊第43節 替罪羊第16節 無奈的抉擇第13節 舞動的序曲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上)第33節 尋敵決戰第40節 冒險的代價第35節 超級新嫩第40節 力不從心第22節 日空虎影第32節 燃燒在繼續第25節 遺憾第51節 大戰轉折點第7節 嶄新的艦隊第8節 海圖上的推演(下)第16節 駛向深淵第42節 大敵來臨第55節 傳奇艇長第16節 關門打狗第65節 狗運當頭第12節 分裂的大陸第56節 再戰第19節 暗藏殺機第57節 大戰“沉船灣”第40節 闖禍第22節 整頓第73節 混亂戰場第28節 用光所有燃燒彈第29節 調整節奏第41節 點名轟炸第13節 襲擊艦隊第8節 斷氣的北極熊第45節 混亂的空戰第58節 重點報復第22節 顯示決心第62節 艦隊的作用第35節 危險與機會第32節 失職的角色第42節 “圓滿”返航第55節 最後一擊第14節 絕密計劃第16節 誰是第一?第73節 混亂戰場第14節 帝國裝甲兵第69節 長腿戰機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上)
第15節 橫掃千軍第14節 大戰局第40節 德國海軍的反擊第4節 良將庸兵第22節 趕盡殺絕第14節 沸騰的夜空第41節 饑荒第7節 競爭對手第40節 力不從心第16節 接受考驗(上)第16節 安全艦隊第8節 信號彈第34節 遲到的情報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下)第37節 立足之地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上)第24節 炮轟海港第10節 三架馬車第3節 海軍的武裝(上)第27節 間諜案第50節 空中截擊第24節 兄弟聚會第36節 排兵佈陣第7節 港口外的鯊魚第20節 遠距離接觸第5節 挺進西南第1節 前進通道第40節 毀滅最後的希望第34節 從殿堂到戰場第2節 戰爭的本質(上)第56節 殊榮第22節 顯示決心第33節 在黑暗中摸索第28節 軍人之魂第12節 揣摩敵意第36節 戴罪立功第61節 空中絞殺第4節 再回海軍司令部第33節 壓路機行動第31節 戰局莫測第41節 佈局第47節 絕不放棄第32節 最高目的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下)第18節 海狼第3節 火速動員第4節 海軍轉型第73節 在劫難逃第39節 岸基轟炸機的反擊第46節 “送死”艦隊第8節 信號彈第60節 合理的安排第30節 迎頭痛擊第29節 利益同盟第81節 果斷出擊第43節 替罪羊第16節 無奈的抉擇第13節 舞動的序曲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上)第33節 尋敵決戰第40節 冒險的代價第35節 超級新嫩第40節 力不從心第22節 日空虎影第32節 燃燒在繼續第25節 遺憾第51節 大戰轉折點第7節 嶄新的艦隊第8節 海圖上的推演(下)第16節 駛向深淵第42節 大敵來臨第55節 傳奇艇長第16節 關門打狗第65節 狗運當頭第12節 分裂的大陸第56節 再戰第19節 暗藏殺機第57節 大戰“沉船灣”第40節 闖禍第22節 整頓第73節 混亂戰場第28節 用光所有燃燒彈第29節 調整節奏第41節 點名轟炸第13節 襲擊艦隊第8節 斷氣的北極熊第45節 混亂的空戰第58節 重點報復第22節 顯示決心第62節 艦隊的作用第35節 危險與機會第32節 失職的角色第42節 “圓滿”返航第55節 最後一擊第14節 絕密計劃第16節 誰是第一?第73節 混亂戰場第14節 帝國裝甲兵第69節 長腿戰機第19節 最大的擔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