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軍中有什麼職位

作品相關 漢代軍中有什麼職位?

漢代軍職:伍長-什長-都伯-百人將-牙門將、騎督、部曲督等-別部司馬(軍司馬)-都尉(騎都尉)-校尉(但五校幾乎成清貴武職,偏文)-中郎將(五官、左、右、虎賁中郎將類同五校)-裨將軍-偏將軍-雜號將軍(裨將軍、偏將軍應該就是雜號將軍之末,但與其它兩字將軍地位有別)-四徵、四鎮、前後左右將軍-衛將軍-驃騎、車騎將軍-大將軍

大將軍:戰國時始置,是將軍的最高封號,東漢時多由貴戚充任。具體名號有建威大將軍、驃騎大將軍、中軍大將軍、鎮東大將軍、撫軍大將軍等等,除驃騎大將軍之位稍低於三公之外,其餘均在三公之上。三國時夏侯敦、姜維等人皆爲大將軍。

大司馬:漢武帝(劉徹)廢太尉設大司馬,光武帝(劉秀)又廢大司馬爲太尉,故大司馬即太尉,爲掌管軍政和軍賦的最高官職,即全國最高軍事長官。東漢時與司徒、司空並稱三公。

大司農:秦時稱治粟內史,景帝改稱太農令,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爲大司農。魏初設大農,文帝(曹丕)黃初二年(221年)改稱大司農,蜀、吳亦各有大司農。兩漢時大司農掌管租稅、錢穀、鹽鐵和國家財政收支,而到了三國時期,由於權力的分散則只能負責這些物資的保管工作了。九卿之一。

大鴻臚:秦時稱典客,漢初稱大行令,漢武帝太初元年更名爲大鴻臚,掌管接待賓客之事。九卿之一。

衛尉:秦時始置,漢景帝(劉啓)初更名爲中大夫令,不久即恢復原名,掌管宮門警衛。九卿之一。

太尉:同大司馬。曹丕即位後任賈詡爲太尉。

太傅:輔弼國君之官,作爲重臣參與朝政,掌管全國的軍政大權。曹睿即位後人鍾繇爲太傅。

太常:秦時稱奉常,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爲太常,掌管禮樂社稷、宗廟禮儀。其屬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藥、太醫(爲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

太僕:秦和兩漢均設太僕,王莽一度更名爲太御,掌管輿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

太守:秦時設郡守,漢景帝更名爲太守,爲一郡之最高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

少府:秦和兩漢均設少府,王莽稱共工,與大司農一同掌管財貨。不過大司農掌管國家財貨,而少府則管供養皇帝。其屬官有掌管御用紙、墨、筆等物的守宮令、掌管刀劍弩機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御府令、爲宮廷治病的太醫令。九卿之一。

中常侍:秦時始置,東漢時由宦官擔任,掌管文書和傳達詔令,權力極大。

中書監令:曹操爲魏王時,設置秘書令以處理尚書章奏。曹丕於黃初初年改秘書令爲中書令並特置中書監,使之排在中書令之前。

中領軍:曹操爲丞相後置領軍,不久改爲中領軍,掌管禁衛軍。

中護軍:曹操爲丞相後置護軍,不久改爲中護軍,掌管禁衛軍,地位略低於中領軍。

長史:秦時始置,西漢時丞相下有兩長史,其職務相當於秘書長,即最高國務機關中事務主管。將軍幕府中亦有長史,爲幕僚之長;可分令部隊出戰的稱爲將兵長史。東漢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設長史,職任頗重。三國沿置不改。

從事:刺史的佐官如別駕、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稱爲從事。

倉曹掾屬:主管倉谷之事的官員,正者稱掾,副者稱屬。

司徒:西周始置,東漢時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司空:西周始置,東漢時掌管水土及營建工程,三公之一。

司隸校尉:漢武帝始置,負責督率京城徒隸,從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簡稱司隸。劉備在蜀稱帝時以張飛爲司隸校尉。

司金中郎將:曹操於建安十年(205)置,掌管冶鐵、錢幣和農具的鑄造的官員。

主簿:漢始置,掌管文書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設有主簿。

功曹:刺史的佐官,掌管考查記錄功勞。

東西曹掾屬:曹操爲丞相後下設東、西曹掌管人事工作,東曹主管二千石官員的任免,西曹主觀丞相府官員的任免。其負責人員正者稱掾,副者稱屬。

丞相:戰國時始置,爲百官之長。東漢不設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復置,曹操自任丞相。“丞”與“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來處理國家事務的人。

丞相理曹掾: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員。

光祿勳:秦時稱郎中令,漢武帝更名爲光祿勳。王莽稱司中,東漢又稱光祿勳。曹操爲魏公後設郎中令,黃初元年(220年)又稱光祿勳,掌管宿衛宮殿門戶。其屬官有掌管賓贊受事的謁者、掌管御乘輿車的奉車都尉、掌管副車馬匹的附馬都尉、掌管羽林騎的騎都尉,而大夫、中郎將等官是否是光祿勳的屬官尚有爭議。九卿之一。

執金吾:秦時稱中尉,漢武帝更名爲執金吾。王莽稱奮武,東漢複稱執金吾。曹魏先稱中尉,黃初元年更名爲執金吾,掌管宮外巡衛。衛尉巡行宮中,執金吾則徼偱京師。天子出行,執金吾爲先導。“吾”當御講。

別駕: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視察爲職,別駕則另乘傳車,輔助刺史出巡,故稱別駕。

廷尉:秦時始置,漢景帝更名爲大理,自後或稱廷尉,或稱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獄訟,是各地上訴的最高司法機關。“廷”字系直、平之義,治獄貴直而平,故以爲號。廷尉的屬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監,成爲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縣令長:春秋戰國時始置,一縣的行政長官,人口在萬戶以下的縣的長官稱爲令,萬戶以上的稱爲長。縣令長的佐官有掌管軍事、治安的縣尉和掌管文書、倉獄的縣丞,一般每縣有丞、尉各一人,大縣有尉兩人或更多。

尚書:“尚”就是執掌的意思。秦漢時,尚書只是少府的屬官,掌管殿內文書,地位很低。漢武帝時,設尚書五人,開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圍辦事,地位逐漸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五曹尚書。吏部又稱選部,掌管選用官吏;左民掌管繕修功作、鹽池園苑;客曹掌管少數民族和外國事務;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度支掌管軍國支計。其中以吏部尚書最爲重要。

尚書令:秦時始置,爲尚書檯首長,是直接對皇帝負責、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腦。尚書令的副手爲尚書僕射,曹魏置尚書僕射一或二人,二人並置時稱左右僕射。若尚書令缺,由左僕射代行令事。曹魏時以五曹尚書、二僕射、一令爲八座。

尚書郎:尚書檯內負責起草文書的官員。東漢選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書檯,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

侍中:秦時始置,爲丞相的屬官,掌管拾遺補缺、贊導、陪乘、出而負璽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宗正:秦時始置,王莽稱宗伯,東漢複稱宗正,掌管皇族與外戚事務。兩漢皆以劉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徵東將軍:統領青、兗、徐、揚四州,屯駐揚州。

夏官》記有虎賁氏,掌王出入儀衛。漢平帝元始元年更名爲虎賁郎,置中郎將統領。秩比二千石。

建武中郎將:三國吳置,胡綜任之。

金曹從事:三國吳置。魏置金曹掾,主管貨幣鹽鐵事。吳置金曹從事,胡綜任之。

建武將軍:曹魏置,第五品。

建威將軍:曹魏置,第四品。吳蜀亦置。

監農御史:爲御史中丞的屬官。秦置御史大夫,漢因之。有兩丞,一曰中丞。及御史大夫轉爲司空,御史中丞遂成御史臺的長官。御史臺屬下有名目不同的御史,分掌各事。監農御史爲其中之一。三國吳有置,魏蜀未見。

監軍:春秋有載,三國均置。無定員,隨事而設。諸州不置都督時置此官。將軍領兵出征時,多置監軍。

記室東漢置,諸王、三公及大將軍都設記室令史,掌章表書記文檄。

家令:太子屬官。秦置,魏時爲第五品,秩千石,主倉谷飲食,職似司農、少府。

軍師:三國時各國均設軍師官,皆參與主持軍事謀議等事。

軍祭酒:即軍師祭酒,陳壽撰《三國志》避晉景帝司馬師諱,改爲軍祭酒。魏時爲第五品。

軍議校尉:參議軍事的官位。

諫議大夫:秦時,郎中令屬官有大夫,掌議論、顧問、應對。漢武帝置諫大夫,東漢時改稱諫議大夫,秩比六百石。魏蜀有置,吳無考。

立武中郎將:三國吳置。步騭任是職。

立節中郎將:三國吳置。陸抗任是職。

領軍:是中領軍或領軍將軍的簡稱。曹操爲丞相時置,掌禁兵。

領軍將軍:領軍中資重者之稱。資輕者爲中領軍。掌禁兵。

列侯:爵位名。秦漢以二十等爵賞有功者,其最高級叫徹侯。後因避漢武帝諱,改爲通侯。後又改列侯。金印紫綬,有封邑,得食租稅。魏初如漢制。鹹熙元年改行五等爵制。

令史:漢代少府屬官有尚書令史,蘭臺令史。諸公府亦設令史,地位低於掾史。曹魏公府及諸將軍府設令史。蜀相府有令史。

令:秦漢時縣官管轄區萬戶以上者稱令,萬戶以下者稱長。

秘書:掌管禁中圖書秘記。漢桓帝始置。

秘府郎:三國吳置,掌校秘書。

門下循行:漢制,郡守三吏有門下循行,類似門下客,不主實事。

門下督:將帥府屬官。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府均置門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屬有門下錄事、門吏、門下書吏各一人。

南中郎將:光祿勳屬官。魏時秩二千石,蜀亦置,吳無。

破虜將軍:東漢雜號將軍之一。魏時爲第五品。李典、孫堅曾任。

平戎將軍:三國吳置,步騭任是職。

平東將軍:漢置,魏時爲第六品。呂布曾任是官。

平南將軍: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平北將軍: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平西將軍:魏時爲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屬吏。吳蜀亦置。

偏將軍:將軍中地位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將升遷,無定員,第五品。三國均置。

前護軍:魏及蜀皆置護軍,唯蜀護軍分爲前、後、左、右、中五護軍。

前將軍:三國時常設的高級將軍位。負責京師兵衛和邊防屯警。位次於九卿,而高於其他臨時設置的雜號將軍。三國時品級下降,爲第三品。開府治事,屬官有長史、司馬、從事中郎等。

前軍師:東漢始有軍師之名。分前後左右中之名,第五品。

騎都尉:兩漢均置,屬光祿勳,秩比二千石,掌監羽林騎,無定員。

勸學從事:漢制,司隸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設從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設勸學從事,爲州之學官,地位略次於典學從事。

儒林校尉:校尉爲次於將軍的武官,其名號甚多。由於其職務掌的不同,名號亦異。儒林校尉爲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職。

上大將軍:吳孫權黃龍元年置。位在三公之上。陸遜任是職。

綏南中郎將:三國魏蜀二國置有此官。士燮、張翼曾任是職。

射聲校尉:漢武帝置八校尉中有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即善射箭者。秩二千石。魏時爲第四品,比二千石,掌宿衛兵,吳蜀亦置。

司馬:《週記·夏官》記大司馬之屬有軍司馬、輿司馬、行司馬。春秋晉作三軍,每軍別置司馬。漢宮門及將軍、校尉屬官有司馬。邊郡則設千人司馬,專掌軍事。曹魏公府及大將軍府設司馬,秩千石,主軍事。

司鹽校尉:又稱鹽府校尉。劉備定蜀時置,主較鹽鐵之利。吳亦置,主管海鹽生產諸務。

師友從事:漢制,刺史州牧的屬官有從事史,分爲別駕、治中、簿曹、兵曹從事等。漢末或置師友從事,僅爲榮譽職位,無固定職守。

師友祭酒:漢制,郡守延攬郡內人材,養於府中,專事謀議,稱爲散吏,其地位或相當於掾、史,地位最高者尊稱爲祭酒。

庶子:太子府屬官,第五品,秩四百石,職如三署郎。

舍人:秦始置,輪番當班宿衛太子。魏時爲第七品,秩二百石。

尚書選曹郎:三國吳置尚書郎分曹治事,有選曹郎。

尚書右選郎:三國蜀置尚書郎分曹治事,有選部,分左右,有右選郎。楊戲曾任。

尚書吏部郎:曹魏置尚書郎中二十五人,分部、曹治事,有吏部郎。

尚書僕射:尚書檯副長官。秦置,屬少府,主文書啓封,尚書令缺,代其事。魏時置尚書僕射二人,分左右,秩六百石,第三品。吳、蜀置一人不分左右。

都尉尚書:秦爲少府屬官。掌殿內文書,地位很低。西漢以後職權漸重,置尚書,員五人,一人爲僕射,四人分曹治事。東漢時尚書檯正式成爲總理國家政務的中樞。魏置尚書,有令一人,僕射二人,尚書五(分爲五曹)稱八座,五曹尚書中除吏部尚書外,其他但稱尚書。吳蜀亦置。

尚書令史:西漢尚書郎下有令史,東漢增至十八人,秩二百石,分屬六曹,主書寫文書。魏時爲第八品。

書部書部:從事之省稱。孫權置,胡綜任之,典軍國密事。

書佐主辦:文書的佐官『制,州郡門下及諸曹皆有書佐,在外由州郡長官自行闢除。書佐除諸曹外,因屬州郡長官親近屬吏,故又稱門下書佐。

屯騎校尉:漢武帝時始置,掌騎士,東漢改驍騎,後復置,掌宿衛兵。魏沿置,秩比二千石,第四品,隸屬中領軍。

太子太傅:商、周兩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爲太子的師傅。漢沿置,秩三千石,位次太常。東漢秩中二千石。太子對其執弟子之禮。三國因置。

太中大夫:秦始置,職掌言議,顧問應對,爲天子高級參謀。魏時爲第七品,秩千石,吳蜀置同。

亭侯:爵位名。秦漢以二十等爵賞有功者,其最高級叫徹侯。後因避漢武帝諱,改爲通侯。後又改列侯。列侯中食祿於鄉、亭者稱爲鄉侯、亭侯。

討逆將軍:東漢雜號將軍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討虜將軍:東漢雜號將軍之一。蜀置此官,吳因孫堅曾任此職,後不復置。

討寇將軍:魏置雜號將軍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武衛都尉:三國吳置,孫桓、孫峻曾任。

武衛將軍: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衛中郎將。曹丕改爲武衛將軍,許褚任之,都督中軍宿衛禁兵。吳亦置,典宿衛。

無難右部督:三國吳置。禁軍無難營分左右兩部,均設督統之。故有是稱。

五官掾:漢代郡太守自署屬吏之一,掌春秋祭祀,若功曹史缺,或其他各曹員缺,則署理或代行其事。爲太守的左右手,地位與功曹史相上下。

王:秦漢以後帝王改稱皇帝,王成爲封爵的最高一級。

尉:古代武官多以尉爲名。春秋時有軍尉。秦漢時有太尉,掌武事;廷尉掌刑獄。郡有都尉,縣有縣尉,均爲地方掌武事之官,簡稱尉。

衛將軍:漢文帝始置,位亞三司,第二品。在將軍中次於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

選曹尚書:列曹尚書之一,掌選拔官吏事。漢承秦制,設尚書,屬少府。漢成帝時,設四尚書,分四曹辦事。漢光武帝時,改常侍曹爲吏曹,掌選舉祠祭事。此即選曹尚書之由來。魏改選部爲吏部。

先登校尉:三國時統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吳置。

鄉侯:漢制,列侯,所食縣爲侯國。功大者食縣,小者食鄉、亭。東漢後期,增設縣侯、鄉侯、亭侯等爵位。

相國參軍:曹操爲漢丞相時置參軍,第七品。

校事:曹操初置,至嘉平中罷。吳亦置。職充皇帝耳目,刺探臣民言行,上察宗廟,下攝衆官。或做典校、校曹。

校尉:秦置。漢置八校尉,掌管特種軍隊。漢制,一般軍隊中將軍以下的武官有校尉。三國因之。

洗馬:即太子洗馬。太子屬官。秦始置,職掌如謁者,太子出行爲前導。魏時爲第七品,秩六百石。

相:職如郡太守。魏諸王國各置相一人,秩二千石,第五品。

西曹掾:漢制,丞相、太尉屬吏分曹治事,有西曹。吏員正者稱掾,副者稱屬。初主領百官奏事,後改爲主府內官吏署用。魏時丞相、大將軍及司徒、司空等府內置西曹掾,秩比四百石,第七品。

西部都尉:秦有郡尉,漢景帝時更名爲都尉,秩比二千石,掌佐助太守分管軍事,維持境內治安。三國因之。每郡置都尉一人,大郡或置二人,分管境內東西,或南北。

翼正都尉:三國吳東宮屬官。孫登爲太子時,諸葛恪爲左輔都尉,張休爲右弼都尉,顧譚爲輔正都尉,陳表爲翼正都尉,是爲四友,以佐太子。

羽林中郎將:漢宣帝始以中郎將監羽林,東漢置羽林中郎將,秩比二千石,掌宿衛侍從。魏時爲第五品,秩比二千石,主羽林郎。

越騎校尉:漢武帝始置,掌越騎。東漢沿置,設越騎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掌宿衛兵。三國均置。

掾:古代屬官的通稱。如掾屬、掾佐、掾吏、掾史等,簡稱掾。

牙門將軍:魏文帝黃初年間始置,第五品,無定員。蜀吳亦置。

揚武將軍:東漢年間有此職,三國均置。

右部督:全稱爲帳下右部督。三國時將軍開府者,其屬官有帳下督一人,第七品。陸遜曾爲孫權帳下右部督。

右中郎將:西漢始置,秩比二千石、主右署郎,職隸光祿勳。魏時爲第四品,秩比二千石。

右國史:三國吳置,與左國史並掌修國史。

右大將軍:三國蜀於建興十三年初置大將軍。景耀初分置右大將軍。

右護軍:三國皆置護軍,分左右。

右將軍:漢有此職,金印紫綬,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加諸吏、給事中等號則得以宿衛皇帝、參與中朝議、決定軍國大事,再領尚書事則負責實際政務。魏時爲第三品,有官屬。

議郎:郎中令的屬官,爲郎官中地位較高者,秩六百石,掌顧問應對,無常員,三國沿置。

議曹從事:兩漢的州刺史或州牧的屬官,有從事史或從事若干人,分司州政。

佐軍司馬:漢中郎將屬官有佐軍司馬。孫堅曾任。

奏曹掾:漢制,三公府設奏曹,主奏議事。曹魏丞相府置奏曹掾,比三百石。吳亦置。

贊軍校尉:位在將軍下。三國時校尉名號甚多,職責亦不同。贊軍校尉爲吳置,魯肅任之,助周瑜參贊軍務,故以贊軍名之。

折衝將軍:魏所設雜號將軍之一,第五品。吳亦置,蜀無。

折衝校尉:漢末,曹操任奮武將軍,任夏侯敦爲折衝校尉,後不置,蜀無。

左執法:三國吳置,爲御史臺屬官,與中執法、右執法共同平決諸官事。

左典軍:三國吳置左、右、中三典軍,領營兵。

左節度:吳始置,典掌軍糧。分左右。

左司馬:漢制,將軍府多置司馬,職位僅次於軍師、長史。漢末曹操表孫權爲討虜將軍,權任顧雍爲左司馬,當爲討虜將軍之屬官

第1201章 離間計(上)第1234章 伏擊兀突骨第1446章 唐刀四式第195章 曹節第419章 陳公臺與呂奉先第293章 黑嫋再現第1298章 英傑損命第359章 願隨你一生第927章 劉璋的下場(下)第625章 大敵成公英第163章 解刨施救第925章 劉璋的下場(上)第1255章 新主劉禪第917章 劉璋的一搏(中)第388章 白波殲滅戰(中)第832章 文翰重歸戰場(下)第387章 白波賊的決心第206章 施法第130章 恩人第77章 騎射第1382章 黃鳥郝昭第1274章 麒麟兒計算曹丕(中)第931章 爭鋒決戰(上)第1262章 滅蜀(中)第425章 呂、關之恨第249章 醉仙釀第1393章 陸遜的決意第1136章 賈詡的毒辣(下)第104章 惡夢第847章 惡戰定軍山(上)第1089章 夏侯惇兵襲荊州(上)第1240章 以退爲進(上)第1336章 賈詡的教誨第318章 你該死第547章 暫收無雙第869章 曹孫兩家的聯盟(中)第1270章 直逼巫城第547章 暫收無雙第1182章 張遼激戰蜀蠻第295章 何進的柔情第265章 白龍山脈第1170章 蒯良遠赴西涼第1090章 夏侯惇兵襲荊州(中)第699章 呂子明初露鋒芒第1080章 馬超的虛僞第1023章 諸葛亮威震巴西(上)第1255章 新主劉禪第869章 曹孫兩家的聯盟(中)第619章 戲隆之忠烈第1023章 諸葛亮威震巴西(上)第130章 恩人第572章 千人殺第534章 鯨吞壽春第1138章 圍困孫權(中)第1068章 張頜大戰東吳(上)第207章 撤第589章 狂攻武安第1418章 諸葛恪的野心第505章 送歌將王第197章 廣宗攻城戰第978章 曹昂之死(下)第1422章 困龍(下)第217章 毒鏢第1214章 陳倉激戰(上)第1239章 惡戰曹兵(下)第1004章 白水激戰(下)第16章 楊鴻的打壓第21章 殺馬宗第634章 許貢之死第603章 戲隆之病第1276章 兵圍巫城(上)第1398章 西唐王智破冤案第191章 匹夫第1266章 永安戰役(下)第1126章 周公瑾計破魏兵(下)第1007章 征戰巴西(下)第1058章 練武大會(下)第93章 高順投來第350章 李儒的約法三章第630章 七星寶燈第1457章 陣中陣第819章 曹操撤軍(上)第750章 劉備噁心第1076章 古怪醜漢(中)第1035章 馬超的野望(上)第755章 諸葛亮之問第1章 何以卑微麪人第1103章 龐統尋探蜀關第493章 風雲滾滾第194章 眼瞎第447章 呂布救帝第1144章 潘文珪降魏第402章 漢子第438章 曹操作戲第100章 留還是撤第1063章 諸葛孔明計算關公第1407章 麒麟兒大發神威(上)第691章 曹丕所要第483章 宋果來投第1423章 龍獸死鬥(上)
第1201章 離間計(上)第1234章 伏擊兀突骨第1446章 唐刀四式第195章 曹節第419章 陳公臺與呂奉先第293章 黑嫋再現第1298章 英傑損命第359章 願隨你一生第927章 劉璋的下場(下)第625章 大敵成公英第163章 解刨施救第925章 劉璋的下場(上)第1255章 新主劉禪第917章 劉璋的一搏(中)第388章 白波殲滅戰(中)第832章 文翰重歸戰場(下)第387章 白波賊的決心第206章 施法第130章 恩人第77章 騎射第1382章 黃鳥郝昭第1274章 麒麟兒計算曹丕(中)第931章 爭鋒決戰(上)第1262章 滅蜀(中)第425章 呂、關之恨第249章 醉仙釀第1393章 陸遜的決意第1136章 賈詡的毒辣(下)第104章 惡夢第847章 惡戰定軍山(上)第1089章 夏侯惇兵襲荊州(上)第1240章 以退爲進(上)第1336章 賈詡的教誨第318章 你該死第547章 暫收無雙第869章 曹孫兩家的聯盟(中)第1270章 直逼巫城第547章 暫收無雙第1182章 張遼激戰蜀蠻第295章 何進的柔情第265章 白龍山脈第1170章 蒯良遠赴西涼第1090章 夏侯惇兵襲荊州(中)第699章 呂子明初露鋒芒第1080章 馬超的虛僞第1023章 諸葛亮威震巴西(上)第1255章 新主劉禪第869章 曹孫兩家的聯盟(中)第619章 戲隆之忠烈第1023章 諸葛亮威震巴西(上)第130章 恩人第572章 千人殺第534章 鯨吞壽春第1138章 圍困孫權(中)第1068章 張頜大戰東吳(上)第207章 撤第589章 狂攻武安第1418章 諸葛恪的野心第505章 送歌將王第197章 廣宗攻城戰第978章 曹昂之死(下)第1422章 困龍(下)第217章 毒鏢第1214章 陳倉激戰(上)第1239章 惡戰曹兵(下)第1004章 白水激戰(下)第16章 楊鴻的打壓第21章 殺馬宗第634章 許貢之死第603章 戲隆之病第1276章 兵圍巫城(上)第1398章 西唐王智破冤案第191章 匹夫第1266章 永安戰役(下)第1126章 周公瑾計破魏兵(下)第1007章 征戰巴西(下)第1058章 練武大會(下)第93章 高順投來第350章 李儒的約法三章第630章 七星寶燈第1457章 陣中陣第819章 曹操撤軍(上)第750章 劉備噁心第1076章 古怪醜漢(中)第1035章 馬超的野望(上)第755章 諸葛亮之問第1章 何以卑微麪人第1103章 龐統尋探蜀關第493章 風雲滾滾第194章 眼瞎第447章 呂布救帝第1144章 潘文珪降魏第402章 漢子第438章 曹操作戲第100章 留還是撤第1063章 諸葛孔明計算關公第1407章 麒麟兒大發神威(上)第691章 曹丕所要第483章 宋果來投第1423章 龍獸死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