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離間計(下)

原來這兩個挾持徐庶的兵士,正是諸葛亮麾下的死士。兩人受諸葛亮之命,在今日兩軍鬥陣間,趁亂混入了唐軍的殘兵裡面,潛入了城內。而就在兩人把書信交予黃忠前,卻又暗中向一員唐將報說,言見到黃忠正與人鬼鬼祟祟地不知在商議何事。那唐將見黃忠與蜀軍關係匪淺,不敢怠慢,速報與張遼、徐庶。兩人聽聞,半信半疑,便速速趕來。哪知張遼恰巧見到黃忠手上文書,便誤以爲黃忠果真通敵,雷霆震怒。

這一瞬間,變故頻生。黃忠一時間百口莫辯,正是不知如何是好時。猝然間,城外喊殺聲大起,此下蜀兵正從四面八方撲殺而來。張遼一聽,頓時臉色又變,滿臉猙獰,死死地瞪着黃忠,好似彷彿欲要將他活活生吞,鋼牙怒得快要咬碎,怒恨無比地喝道。

“蜀兵兵臨城下,老賊你尚有何話好講!?只恨王上對你如此信任,卻遭你這般背叛!!”

黃忠渾身抖顫,欲言又止。若是憑着黃忠的武藝,兼之又有徐庶爲人質,拼死而搏,大有可能可以趁亂奪下城門,迎蜀軍入城。眼下張遼等人皆認定黃忠乃是反賊,黃忠若不反抗,必死無疑。諸葛亮此計可謂是毒辣無比,若黃忠若要活命,別無選擇。

可是,黃忠卻非貪生怕死之輩。猝然,黃忠似乎主意已定,滿臉慨然之色,擡步走向張遼,凝聲而道。

“黃某人問心無愧,文遠若是不信,任憑你來處置!!”

張遼見黃忠走來,眼色一眯,卻是暗裡提防黃忠忽然發作。眼見黃忠將要靠近,張遼大喝一聲,提劍猛地就向黃忠頭顱砍去。黃忠不躲不避,寶劍快若驚雷,須臾間將到黃忠的額頭。張遼終究還是下不了狠手,突兀把劍一轉。寶劍橫裡擦飛而過。生死關頭,黃忠卻仍舊一動不動,泰然而立,光明磊落。

那兩個挾持着徐庶的死士,眼見張遼利劍即將砍到,頓時嚇了一驚。就在此時,徐庶雙眼猝然猛暴精光,他那瘦弱的身軀,如若游魚一般,突兀向後一竄,雙手成掌,一拍一打,如太極兩儀之狀。竟瞬間把那兩個死士擊飛而去。四周兵士連忙一擁而上,將那兩個死士制服。原來徐庶本就武藝不俗,時年他曾仗劍走天下,更一怒之下,爲友人怒斬惡人,後來纔不得已改名爲單福,逃隱而去。而徐庶投入文翰麾下後,文翰更傳授太極招式。太極精妙絕倫,深奧無比,無論是武藝上還或是佈陣,都有可取之處。徐庶曾深究於此,對太極的通悟遠超他人。

而在臨行前,諸葛亮亦知徐庶武藝不俗,曾吩咐這兩個死士需得萬分小心。不過剛纔一幕,實在太過驚險。這兩個死士一失神,便立即被徐庶有機可乘。徐庶拖險後,面色平淡,遂轉眼望向黃忠,拱手而道。

“黃老將軍不愧是忠義之士,適才一舉,足以證明老將軍赤膽忠誠。庶不知好歹,還望黃老將軍恕罪!!”

張遼這般一聽,頓時眉頭皺起,不過又想到剛纔他執劍砍落,黃忠那慨然無懼之色,也是信了幾分,連忙亦作禮賠罪道。

“某魯莽無知,甘願領罪!!”

黃忠把手一招,並無絲毫怒色,淡然而道。

“諸葛孔明素來奸詐多智,他屢屢施以詭計,離間於我。諸公護國心切,豈可責怪。

當下彼軍兵臨城下。我等當速速前往,以免被賊子有機可乘!!”

在黃忠眼內,凡事當以國事爲先。徐庶見之,心中敬佩不已,速教軍士將那兩個死士收監,然後便與黃忠、張遼等將,依照兵士所報,一同前往北邊城門迎敵。諸葛亮率領潘平等將,引軍在於北邊城門外擺開陣勢。諸葛亮眉頭一皺,按他所約定的時辰,城內早就應該已生變故。可過了將近半個時辰,城內依舊毫無動靜。諸葛亮正是心疑間,城上火把密集處,忽有一部人馬趕來。爲首之將正是黃忠。黃忠虎目赫赫,望着城下的諸葛亮厲聲喝道。

“諸葛村夫,你奸計已被我等識破!!你屢屢害我,陷我於不仁不義,此仇不共戴天!若你被我擒,定要將你挫骨揚灰,以泄我恨!!”

黃忠聲若轟雷,猛地炸開,方圓數裡內,彷彿都籠罩着黃忠的錚錚喝言。諸葛亮聽得臉色連變,終究還是長嘆一聲,教左右軍士鳴金撤軍。就在此時,城上忽然一陣弓弦聲暴起,一根快若迅雷一般的箭矢,在黑夜中宛如一道不可捕及的飛影倏然射向諸葛亮。幸好潘平早有準備,擰刀猛地一擋。那箭勁之大,竟把潘平的兵器射得脫手而出。諸葛亮嚇了一驚,連忙逃遁於人叢之內。黃忠怒喝不止,連發數箭,卻只是射死幾個無干緊要的兵卒。隨着蜀軍鳴金聲起,各路蜀兵紛紛撤走。

比及天明時分,旭日初昇。有人來報,昨夜那兩個死士已咬舌自盡。徐庶聽言,速教昨夜來報的那個將士前來,然後又教軍士搬來那兩個死士的屍體。經過認定,果然就是這兩個死士誤報黃忠與人密議。如此一來,事實便是水落石出。張遼想自己幾乎釀成大錯,追悔莫及,向黃忠負荊請罪。黃忠亦是大量,並無怪責,其胸襟之廣闊,又是贏得衆將所尊重。

卻說諸葛亮所使的離間計不成,而且前前後後延誤了將近一月時間。時下戰情緊急,諸葛亮不覺顯得幾分急躁。當日,諸葛亮聚衆將於帳內,臉色深沉,與衆將謂道。

“時下離間計已被彼軍識破。彼軍反而因此上下齊心。要攻取南鄭,無疑難上加難。諸公可有計議?”

諸葛亮此言一落,衆將面面相覷。這時,張飛怒氣衝衝地出席喝道。

“我早說不必使這離間計,耗費時日。軍師卻要執意爲之!當下已是延誤不少時日,當速速整軍,傾勢而攻之。區區南鄭小城,舉手可得!!”

張飛話音未畢,馬岱卻急急出言反駁道。

“不可!南鄭城守備森嚴,固若金湯,倘若貿然攻之,縱然能攻破此城,亦要大折兵力。如此一來,一旦文不凡引援軍回救,我等如何抵擋?!”

張飛聞言,環眼一瞪,咬牙切齒地喝道。

“你等事事延誤,畏而不前,我二兄大仇何日能報!?”

張飛如若脫繮野馬,那雷公般的嗓子一吼,如若雷霆炸開。帳內衆將無不色變,諸葛亮神色一凝,取劍印在手,厲聲呵斥道。

“劍印在此,誰敢放肆!!?”

張飛一聽,欲欲發作不得,唯有死壓怒火。諸葛亮皓目一眯,嘆聲而道。

“彼軍知我等急切功城,倘若我等卻又自亂陣腳,只會使得破綻百出,被彼軍有機可乘。我軍兵力雖衆,但彼軍據城而守,以南鄭城之堅固,強攻硬取,絕非良策。若以困之,不但耗費時日,兼之南鄭糧食頗足,亦不可爲之。我欲出奇制勝,可城內卻有徐元直坐鎮,此人才智之高,絕不遜色於我。如今戰事延誤,實乃亮才學微薄。”

諸葛亮顧慮重重,這名震天下,被譽爲智多勝妖的絕世人傑,此下竟顯得有幾分落寞。張飛見之,欲言又止,忽然亦好似泄了力勁,仰頭在心中嘆道。

“莫非天欲滅我蜀國耶!?”

蜀國兵力無多,戰況不明。諸葛亮不敢輕舉妄動,暫且按兵不動,唐軍在南鄭與蜀軍對峙又是半月。忽然一日,颶風吹襲,天色昏沉。諸葛亮見狀,面色大喜,忽然笑道。

“天無絕人之路!!南鄭可破矣!!”

諸葛亮大喜過望,速召馬岱、潘平等將前來,教道如此如此。馬岱、潘平聽之,臉色連變,驚爲天人。原來諸葛亮竟料定五日之後,必有滂沱大雨,教兩人前往南鄭城東南白河上,建以堤壩,先是蓄水。待時自有吩咐。兩人素知諸葛亮能觀天象,遂是無疑,領命紛紛前往。卻說張飛見戰事難舉,心中正是煩悶,忽然見寨內有數部兵馬行動,心裡大喜,速前往諸葛亮帳篷來見。諸葛亮似乎早有料定,見張飛急急入帳,凝聲笑道。

“翼德此來所爲何事?”

張飛眉頭一縱,急急說道。

“軍師休得瞞我。我分明見我那侄子和馬岱引兵出寨,軍師自已有計策,爲何不告知與我?”

諸葛亮一聽,故裝異色,卻是說道。

“翼德不必多疑,此下戰事難舉,我何得有計?”

張飛一見諸葛亮臉上異色,頓時更加認定,連忙喝道。

“我乃軍中上將!軍師竟有計策,爲何卻不肯用我?”

諸葛亮聽言,欲言又止,長嘆一聲,搖首而道。

“翼德雖有萬夫莫敵之勇,怎奈脾性急躁,急欲復仇。亮恐將計說與你,反而誤了大事。”

張飛聽果然有計,一雙環眼頓時爆射jing光,急急說道。

“軍師此言差矣。國事當前,我豈會因私忘公!?軍師儘管吩咐,若我有何所犯,無論如何處罰,甘願受命!”

諸葛亮聽了,燦然一笑,遂與張飛如此如此說道。張飛一聽,甚喜,大笑不止。於是,到了當夜,張飛竟罔顧諸葛亮的禁酒令,放縱痛飲。飲得大醉,剝開衣裳,竟就在寨裡痛罵諸葛亮,言他不知好歹,身無才學,延誤戰事。罵畢,張飛又忽然縱聲大哭,原來卻是想起其結義兄弟潘鳳,捶胸大哭,口道大仇難報,無顏而見。張飛又罵又哭,一時猙獰無比,一時又是淒涼痛哭。寨內兵士聽聞,無不動容。諸葛亮素來治軍嚴明,豈容張飛這般放肆,立馬出帳痛斥。張飛哭得正是傷心,一見諸葛亮,頓時張嘴就罵。諸葛亮氣得怒髮衝冠,卻又在張飛喪兄之痛,強忍怒火,只教左右將其推回帳內。張飛哪裡肯去,猛然發作,撞翻兵士,醉性大作,一邊哭着,一邊對諸葛亮罵不絕口。諸葛亮氣得渾身發顫,急令軍士將其擒住。這時,華雄等將紛紛趕來,見張飛一邊大哭,一邊怒罵諸葛亮,連忙來勸。諸葛亮氣得滿臉通紅,欲要重罰張飛。華雄等將一邊拉開張飛,一邊來勸,這才告免。此時在蜀軍寨外,數騎唐軍斥候,將此一一在眼裡。原來這數個斥候,本在蜀軍寨外數裡處探尋。忽然聽聞,寨內罵聲大作,不禁好奇前來望。兼之諸葛亮早前已有命令,將寨外巡邏軍士撤走。這數個斥候漸漸靠近,正見張飛喝酒大醉,在怒罵諸葛亮之光景。衆人得,臉色大喜,連忙勒馬而撤,趕回南鄭城內報之黃忠。黃忠聽聞,眉頭一皺,不知是真是詐,又見天色已晚,直到次日一早,方纔召徐庶、張遼前來商議。

徐庶聽得前事,不由沉吟下來。張遼眼光銳利,冷聲哼道。

“這定又是諸葛孔明詭計也!諸葛孔明見南鄭城強難攻取,又欲保存兵力。

第711章 甘寧之降第1077章 古怪醜漢(下)第682章 沮授報夢第1277章 兵圍巫城(下)第1346章 賈文和的謀算(上)第112章 試探第1236章 曹魏出兵第801章 蔡瑁之死(中)第53章 殺人第960章 瘋狂攻城(下)第1306章 南昌激戰(二)第442章 曹劉激戰第36章 分散人馬第828章 孫劉休戰(中)第37章 僞之慘勝第115章 琅琊武天的決斷第1145章 戲志才智破張任第1246章 成都激戰(上)第904章 各施其法(上)第1370章 張儁乂之絕志(上)第826章 曹操稱王(下)第610章 誘殺劉玄德第358章 長安混戰第761章 文翰重傷(上)第459章 李催敗退第273章 寒冬結束第187章 衝擋第307章 袁紹離京第158章 內亂第351章 往事第690章 奪攻第172章 應戰第610章 誘殺劉玄德第142章 烈女第1133章 孫權撤軍(下)第1290章 東風!第988章 甘寧歸吳(上)第1041章 龍甲所屬(上)第228章 張紘第863章 諸葛亮入江東(中)第1191章 英雄末路(上)第1293章 長江大挫(上)第244章 除毒第182章 劉備的手段第154章 蛻變第216章 死士第898章 孫策之死(上)第1263章 滅蜀(下)第480章 呂布勇攻臨晉第381章 破興和第1391章 惡鬥者姜伯約第1318章 陸伯言火燒魏寇(中)第1448章 不祥之人第384章 趙子龍再立神威第889章 孫策之危(上)第97章 烈士張平第1349章 忠烈之士‘諸葛瑾’(下)第1409章 小人之術第1195章 諸葛亮計詐張遼(上)第518章 紀靈撤軍第313章 獻刀第72章 血腥之戰第14章 火燒黑風寨第1468章 鄧士載怒折金鵬第643章 道術對碰第556章 曹操和文翰的宴席第1208章 諸葛亮智取南鄭(中)第989章 甘寧歸吳(下)第891章 孫策之危(下)第784章 成公英計退張任(下)第855章 劉備的捨身取義(下)第721章 仇敵再見第796章 劉琦進登大位(下)第117章 潛營第989章 甘寧歸吳(下)第94章 噩夢第1004章 白水激戰(下)第951章 諸葛亮失權(下)第1284章 曹操與郭嘉第782章 成公英計退張任(上)第608章 成公英再施詭計第51章 文雅才第1348章 忠烈之士‘諸葛瑾’(上)第1268章 張文遠智破魏軍(中)第227章 未來動向第978章 曹昂之死(下)第791章 劉備勢起(上)第130章 恩人第543章 人心的脆弱第547章 暫收無雙第715章 文聘相救第1425章 決戰之前第1461章 唐帝第285章 蹇碩的謀算第837章 東川激戰(中)第1134章 賈詡的毒辣(上)第72章 血腥之戰第732章 帥才張任(上)第1429章 曹三的瘋狂第1096章 東吳老將寶刀鋒起
第711章 甘寧之降第1077章 古怪醜漢(下)第682章 沮授報夢第1277章 兵圍巫城(下)第1346章 賈文和的謀算(上)第112章 試探第1236章 曹魏出兵第801章 蔡瑁之死(中)第53章 殺人第960章 瘋狂攻城(下)第1306章 南昌激戰(二)第442章 曹劉激戰第36章 分散人馬第828章 孫劉休戰(中)第37章 僞之慘勝第115章 琅琊武天的決斷第1145章 戲志才智破張任第1246章 成都激戰(上)第904章 各施其法(上)第1370章 張儁乂之絕志(上)第826章 曹操稱王(下)第610章 誘殺劉玄德第358章 長安混戰第761章 文翰重傷(上)第459章 李催敗退第273章 寒冬結束第187章 衝擋第307章 袁紹離京第158章 內亂第351章 往事第690章 奪攻第172章 應戰第610章 誘殺劉玄德第142章 烈女第1133章 孫權撤軍(下)第1290章 東風!第988章 甘寧歸吳(上)第1041章 龍甲所屬(上)第228章 張紘第863章 諸葛亮入江東(中)第1191章 英雄末路(上)第1293章 長江大挫(上)第244章 除毒第182章 劉備的手段第154章 蛻變第216章 死士第898章 孫策之死(上)第1263章 滅蜀(下)第480章 呂布勇攻臨晉第381章 破興和第1391章 惡鬥者姜伯約第1318章 陸伯言火燒魏寇(中)第1448章 不祥之人第384章 趙子龍再立神威第889章 孫策之危(上)第97章 烈士張平第1349章 忠烈之士‘諸葛瑾’(下)第1409章 小人之術第1195章 諸葛亮計詐張遼(上)第518章 紀靈撤軍第313章 獻刀第72章 血腥之戰第14章 火燒黑風寨第1468章 鄧士載怒折金鵬第643章 道術對碰第556章 曹操和文翰的宴席第1208章 諸葛亮智取南鄭(中)第989章 甘寧歸吳(下)第891章 孫策之危(下)第784章 成公英計退張任(下)第855章 劉備的捨身取義(下)第721章 仇敵再見第796章 劉琦進登大位(下)第117章 潛營第989章 甘寧歸吳(下)第94章 噩夢第1004章 白水激戰(下)第951章 諸葛亮失權(下)第1284章 曹操與郭嘉第782章 成公英計退張任(上)第608章 成公英再施詭計第51章 文雅才第1348章 忠烈之士‘諸葛瑾’(上)第1268章 張文遠智破魏軍(中)第227章 未來動向第978章 曹昂之死(下)第791章 劉備勢起(上)第130章 恩人第543章 人心的脆弱第547章 暫收無雙第715章 文聘相救第1425章 決戰之前第1461章 唐帝第285章 蹇碩的謀算第837章 東川激戰(中)第1134章 賈詡的毒辣(上)第72章 血腥之戰第732章 帥才張任(上)第1429章 曹三的瘋狂第1096章 東吳老將寶刀鋒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