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天下

吳會豪強拿到新裝備和戰馬,氣勢都不一樣,一路南下,大梁海軍緊隨其後,水陸並進,前後夾擊,所向披靡。

林邑國節節敗退,不斷向南退走。

鄧遐率一萬精銳先行佔領沿海港口,抓捕當地土人爲奴,修建營寨,又從營寨擴建爲塢堡。

塢堡一立起來,等於站穩腳跟,有了後方基地。

江東的人力物力從海上源源不絕的輸送過來。

一個小小的林邑自然不是對手。

周止作爲吳會士族的武宗,極富韜略,沒有着急進攻南方叢林,也是先站穩腳跟,訓練山越人,以他們爲前驅,一口一口蠶食內陸。

山越人在平原上打不贏吳會豪強,卻極擅山林作戰,對付林邑人綽綽有餘。

不到半年,基本佔領林邑,林邑國殘存勢力向內陸潰散,難成氣候。

其後,吳會豪強們紛紛在各自的劃定的地盤上建造塢堡。

而他他們的塢堡建起來時,大梁最大的港口金蘭城已經屹立在南海之濱。

朝廷順勢設立安南都護府,以鄧遐爲徵南將軍,安南都護。

大梁的海軍沒有止步於此,開始向南洋和天竺進發。

東面,隨着遼東海軍的持續襲擾,百濟、高句麗、新羅不斷衰弱,大量人口被擄掠至北海,修建城池。

北地苦寒,俘虜過去,十不存一。

據不完全統計,洪興七年至洪興十一年這五年間,凍死、累死的倭國、新羅、百濟奴隸多達二十萬人。

一座座沾染異族血淚的城池塢堡聳立在北海之濱,同時也帶來了畸形的繁華。

燕然郡王、徵北將軍李儀赴任之後,立即展現傑出的治理能力,城池周邊非但可以放牧,還被遷徙而來的中原人開墾出了農田。

耕、牧、漁、獵,四位一體,遷徙到瀚州的樑國百姓日子過得並不差。

李儀招募漠北諸族義從,組建一支由蠻族構成的精銳部曲,號燕然鐵騎,雖然只有四千人,無一不是草原上的勇士,在對其他部落的戰爭中,從無一敗。

短期內將瀚州以北以西的大片草原收入囊中,治下牧民多達兩萬帳篷。

與代國的粗疏管理不同,李儀在瀚州建立學校,強制各豪酋的子嗣入學,學習漢言以及儒家經典。

還設置監察使,監督各部,頒佈律法,移風易俗,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些部族。

諸部一旦稍有異動,四千燕然鐵騎眨眼即至,雞犬不留。

種種手段,寬猛相濟,將草原諸部收拾的服服帖帖。

奴隸們還修建了一條北海、燕然、代州的官道,沿途建造塢堡爲驛站,加強與中原的聯繫,使北海的牛羊、皮貨能快速賣到中原,中原的茶、布、書籍等物資能輸送到北海。

除此之外,李儀還在北海之濱修建了一座行宮,以作大梁皇帝避暑之用。

“北海風光別具一格,夏秋尤勝,兒臣建此行宮,略表心意……”

李躍讀着李儀送來的奏表,心中一陣寬慰,幾個兒子都還算有出息。

李儀到了北海,就像變了一個人。

李躍原本想讓他涼快幾年後再踢到海外,如今看來,漠北沒有他,絕不會有今日盛況。

李儀已經成爲漠北的頂樑柱,動了他,漠北會跟着震動。

而且別人上去,未必能鎮得住場子,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陛下,崔都督與玄菟郡王上表,準備攻打高句麗。”一旁的王猛拱手道。“也差不多到時候,高句麗不滅,朕寢食難安。”

環顧大梁周邊只剩下一個高句麗了。

遼東經營這麼多年,等的就是今日,如今糧草充足,裝備齊全,士氣高昂,只差朝廷一聲令下。

一山不容二虎,遼東大地上不允許還有其他國家存在。

不過李儻的進攻並不順利。

高句麗同樣準備充足,城池堅固,士卒還算剽悍。

這一戰打了大半年,李儻只撈到了幾個邊境小城,士卒傷亡頗重。

不過高句麗傷亡更大。

李儻上表請求朝廷調撥工匠,打造巨型投石車“萬人敵”。

立即在兵部引起了激烈的爭論。

萬人敵是大梁的核心機密,從上至下,每一個工匠都在兵部和工部同時掛名,還在洛陽城單獨開了一坊供他們居住,明有宿衛軍護衛,暗有校事府照看,安全等級不在宗室之下。

以桓衝爲首的兵部官員堅決反對遼東軍擁有萬人敵。

“此乃國之重器,若爲邊軍所有,他日遼東有叛,中原城池何以拒之?”

甚至有人直接懷疑李儻攻高句麗是假,索要萬人敵是真。

攻滅代國後,李儻的種種惡行讓朝野上下深爲忌憚。

“太子意下如何?”李躍直接將難題拋給李儉。

“兒臣以爲,用兵之要,人心、器械二則不可或缺,兄長爲國征戰,有萬人敵之助能剿滅高句麗,肅清遼東,此有利於國家。”李儉倒是大度。

他大度,李躍不能不爲以後着想,“萬人敵可以給,工匠就免了。”

萬人敵可以拆卸,走水路運過去不難。

一百二十架萬人敵拆卸裝船,從水路進入東海,然後進入遼東。

即便有萬人敵之助,李儻在遼東的戰事也沒有想象當中的順利。

仍是互相拉扯。

朝中有人藉機彈劾李儻養寇自重。

“高句麗自西漢立國至今四百餘年,非尋常小國可比,李儻雖然戰勝,也沒有戰敗,何必急於一時?”李躍無比淡定。

滅一國不是滅一個部落。

高句麗的韌性不是代國這種部落聯合可以比的,人家正處於國勢的上升期,高句麗小獸林王繼位後,勵精圖治,頒佈律法,引佛門爲國教,設置太學,改革軍隊,國家力量得到加強。

又聯合南面的新羅、百濟,組成了三國聯盟。

可以說李儻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高句麗,還有百濟和新羅。

每次正面大戰,百濟和新羅都會側面襲擾。

李躍非但沒有怪罪李儻,還令馬顧、沈勁、盧循等海軍支援,又從中原調撥過去大量的軍械糧草。

滅國之戰,若是不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就只能靠國力碾壓。

第274章 倉惶561.第559章 圖謀552.第550章 惑敵第2章 囚徒612.第610章 挑戰第415章 隱患第101章 擾動第348章 勸第99章 爭664.第662章 禽獸第195章 腥風467.第466章 登基656.第654章 募軍第330章 圍堵第153章 封賞第416章 風起第126章 奪兵第238章 分歧第59章 窮困第374章 譏諷第410章 兵變第281章 故人563.第561章 士氣第341章 攔住第444章 天縱第423章 瞞天第418章 密報722.第720章 乞和655.第653章 年號599.第597章 龜縮第170章 鬥毆608.第606章 癖好第245章 神童第183章 東進704.第702章 指路第95章 工匠第104章 渡河第425章 鞭刑第397章 西進第268章 投歸702.第700章 雲涌478.第476章 雄傑第149章 迎接第455章 正統第217章 劫掠592.第590章 海島第59章 窮困552.第550章 惑敵第356章 辭官第377章 城在676.第674章 議戰732.第730章 渡第96章 授課第233章 人情第332章 虛實604.第602章 翻船第235章 疲軍696.第694章 器械第46章 重兵568.第566章 魚第23章 內517.第515章 公道第101章 擾動530.第528章 放歸528.第526章 戰略556.第554章 龍驤499.第497章 飲馬長江第24章 寨主465.第464章 水軍第302章 結盟第79章 攻心第60章 靠山第339章 陰霾546.第544章 冊封第245章 神童第11章 圍山608.第606章 癖好第412章 整軍520.第518章 牽扯第441章 陷阱490.第488章 忠血第121章 不利第369章 東風第384章 爭搶第334章 勢648.第646章 西東第413章 敲詐514.第512章 命數721.第719章 周氏第444章 天縱618.第616章 赤壁第387章 白波谷第280章 追殺635.第633章 交換573.第571章 五路第35章 操練516.第514章 妖法502.第500章 挽留662.第660章 牽連465.第464章 水軍
第274章 倉惶561.第559章 圖謀552.第550章 惑敵第2章 囚徒612.第610章 挑戰第415章 隱患第101章 擾動第348章 勸第99章 爭664.第662章 禽獸第195章 腥風467.第466章 登基656.第654章 募軍第330章 圍堵第153章 封賞第416章 風起第126章 奪兵第238章 分歧第59章 窮困第374章 譏諷第410章 兵變第281章 故人563.第561章 士氣第341章 攔住第444章 天縱第423章 瞞天第418章 密報722.第720章 乞和655.第653章 年號599.第597章 龜縮第170章 鬥毆608.第606章 癖好第245章 神童第183章 東進704.第702章 指路第95章 工匠第104章 渡河第425章 鞭刑第397章 西進第268章 投歸702.第700章 雲涌478.第476章 雄傑第149章 迎接第455章 正統第217章 劫掠592.第590章 海島第59章 窮困552.第550章 惑敵第356章 辭官第377章 城在676.第674章 議戰732.第730章 渡第96章 授課第233章 人情第332章 虛實604.第602章 翻船第235章 疲軍696.第694章 器械第46章 重兵568.第566章 魚第23章 內517.第515章 公道第101章 擾動530.第528章 放歸528.第526章 戰略556.第554章 龍驤499.第497章 飲馬長江第24章 寨主465.第464章 水軍第302章 結盟第79章 攻心第60章 靠山第339章 陰霾546.第544章 冊封第245章 神童第11章 圍山608.第606章 癖好第412章 整軍520.第518章 牽扯第441章 陷阱490.第488章 忠血第121章 不利第369章 東風第384章 爭搶第334章 勢648.第646章 西東第413章 敲詐514.第512章 命數721.第719章 周氏第444章 天縱618.第616章 赤壁第387章 白波谷第280章 追殺635.第633章 交換573.第571章 五路第35章 操練516.第514章 妖法502.第500章 挽留662.第660章 牽連465.第464章 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