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田租口賦愁白首(下)

扶蘇能夠查到口賦,主要是前兩任郡守時期的資料。六百七十三萬六千七百四十六錢,自然是扶蘇前一任郡守的口賦總額。再來看看第一任郡守蒲公任郡守之職時收取過最高的稅賦,一年一共是兩千三百六十九萬六百七十八錢。

說實話,扶蘇也有些不明白那些零頭是如何出來的。只不過稍待,從蕭何口中問到之後,扶蘇爲之啞然。

這些零頭,自然是整個口賦入庫的數據。而在古代,稅收工作的繁複冗雜,是難以想象的。秦代沒有一條鞭法,要交納口賦,一百二十錢很多人是沒有那麼多現錢的。於是乎,如果扶蘇不懂實際,覺得這零頭看着礙眼,在秦朝搞一條鞭法。結果只會讓很多奸商惡賈大發稅收錢。

因爲,沒有現錢的百姓想要交口賦,只能將自家的東西放到集市上去買。買得人多了,奸商惡賈再操縱市價狠狠壓價,結果自然是農戶手中的財物大幅貶值。平白的,實際交稅很大一部分都交到奸商惡賈裡去了。這也是一條鞭法失去張居正強力壓制後迅速成爲惡法的重要緣由。

故此,當吏員們下鄉縣收取稅賦時,很多百姓交稅用的就是雞鴨牛羊,布帛糧米。這些多是實物,自然不好估價。於是乎,這兩個稅收結果的都有零頭。

因爲物價隨時變化,而口賦一百二十錢要用實物代替的話,總會或多或少有差額。於是,這最後估算的時候零頭也就出來了。只不過,蒲公在位時,威勢頗重,奸商惡賈未必敢壓低價,而扶蘇的前一任嘛……則極可能自己都中飽私囊去了。

蒲公始皇十七年時隨大軍收復雁門後到達雁門郡,初任小縣縣丞,再任善無縣令,最後一步步從雁門郡郡丞到達雁門郡郡守的官位。可謂一步步走來極其踏實,這也是蒲公能將雁門郡善治的一個重要原因。

也就是始皇二十七年時,初任郡守第二年。雁門郡的口賦最高紀錄產生在了蒲公手中,也就是兩千三百六十九萬六百七十八錢。而其後,無論蒲公如何補缺都是一年一年降低。

等到了扶蘇手中,已經縮水三分之二還要多。

究其原因,恐怕免不了百姓困頓,戶口銳減這兩樣。百姓困頓民生艱難,連飯都吃不飽了,還談何交納口賦?這個原因是多樣的,有徭役頻繁之故,也有天災人禍在裡頭。扶蘇要理清,沒一段相當長的疏離很難奏效。

第一個雖說看起來十分重要,卻並非是主因。冰冷些說,即使百姓再如何困頓,可該有的口賦田租依舊會收取,怕官的百姓就算拆借也會交納,而且秦時百姓多有三年之積蓄,一年兩年倒也扛得住。故而,這百姓再困頓,多多少少還能收得上些。

可另外一個就是主要了。戶口銳減,連百姓都從戶冊之中沒了,還去哪兒收口賦?這可不是減少,而是壓根就沒了。

能夠造成戶口銳減的,最大可能是戰亂。戰亂一起,什麼都能給你摧毀個乾乾淨淨。百姓自然逃離,可眼下自秦滅趙起,雁門實際上已經承平了二十年。沒了戰爭的二十年,戶口卻銳減,這是極不合常理的。

而扶蘇手中在雁門郡找到的戶籍賬冊也十分強力地印證了戶口的銳減,從秦接收趙之雁門起。人口從十三萬戶一直銳減到而今,只區區六萬戶,銳減了有一半之多。

按如此講,扶蘇手下十二個縣應該合併一半去。如此,六百萬的口賦也能對得上。

口賦的銳減使得問題返回去,究其根底,到底是什麼原因能讓一半的戶口消失在賬冊上?

同樣,這也是扶蘇在戰爭之中最大的紅利了。人口!

六千送往長城的壯勞力自然不是憑空出來了,六千壯勞力。就意味着至少有四萬戶人口是託庇在四大豪族之下的。六千兵員,能夠比擬原先雁門郡兵的二線戰力,這可不是尋常能夠組織起來的。

以雁門郡戶口最盛時,十三萬戶的基底也只能招收區區不過八千郡兵。就這,還是在蒲公這等能吏手中弄出來的。繼承人甚至連保持着規模都做不到。

單單以四大豪族家族勢力,如何能夠建立起一支規模上萬的私軍?顯然,豪族手中掌握着的戶口極可能超過了郡守府。

古代鄉村士紳最好者何?買土地,傳家後世!

買了土地,老實點的自然就是看着土地上的收益,然後繼續買,不過度苛責佃戶也不會太過仁慈。若是心思靈巧些的,腦子活躍的。自然就來大招了,土地兼併。

土地兼併是目的,手段卻很多。比如放高利貸逼死田主,比如勾結奸吏陷害田主這些都是委婉的。要是天高皇帝遠的,或者背景雄厚的,拿着極低的錢,直接進門,明晃晃地亮刀子,賣是不賣?

四大豪族的手段或許不會比這骯髒,可要說多幹淨絕對不會。

而秦庭貪婪的基層官員、吏目、吏員更會通過稅收這杆子明晃晃的大旗將手伸入鄉縣,藉着收稅的名義中飽私囊。古代適用滅門令尹,破家縣令。同時,每來一次就要自己大出血的稅吏也從來不得鄉民好感。

且不說吏員的貪婪讓百姓負擔沉重,就是名目繁多的攤牌,以及繁複的徭役,高昂的田賦。這些都能生生逼垮一個個辛勤自耕農。腦子活躍心思靈巧的,自然不會死死忍受不知變通。於是帶着田地託庇到豪族名下就成了一個躲避口賦徭役的辦法,輕輕巧巧就將所有來自政府的負擔全都丟到了豪族身上,以此換取能在豪族名下一個安穩的求活。

而秦庭分田每丁五百畝,雁門一郡便該有六千萬畝田地。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數字。

實際上,二十年過去。能在自耕農手中留存的,三分之一的耕地都未必有。而隨着戶口消失的田地歸屬,同樣也會跟着人一起跑了。

此外,來自政府的負擔讓數萬戶的百姓消失在政府的賬冊之中,從而進入到了豪族的私冊之上。如此,田租、口賦、徭役自然就不可能在這些消失的戶口身上獲取,結果,自然只有更加沉重地攤派在其餘不多的百姓身上。不堪重負的百姓想要活命,不是逃難就是託庇豪族。兩相一比,自然是後者居大多數。

於是,二十年的時間。區區二十年的時間就讓雁門郡的戶籍冊上消失了一半的戶口。這已經不能用銳減來形容了,幾乎可以用大面積消失來說明。

丁口減少,口賦自然就急劇下降。除去官吏貪污,中飽私囊的部分,那些消失的口賦自然就落到了豪族手中。藉着國家政權消失的稅收來壯大,這四大豪族可以說不除之不得以匡國!

口賦減少了三分之一,那麼田租還又剩下多少?

扶蘇一遍一遍翻着賬冊,眼中的嚴厲卻是越加嚴肅。

據《中國賦稅史》、《中國財政史》、《中國民政史》等綜合研究統計:戰國初期之魏國,百畝土地的正常年產量是一百五十石,豐年產量是三百石到六百石;摺合畝產,則是每畝產量一石半至六石。《管子》則雲:“高田十石,間田五石,庸田三石。”管子所云,當爲春秋時期的齊國。也就是說,當時齊國的最高畝產可以達到每畝十石。以吳承洛先生之《中國度量衡史》,戰國之“石”與“斛”接近,大體一百二十斤,每斤約合當代市斤六兩到八兩之間。依此大體推算,當時的畝產量最高可達當代重量的五六百斤至八百斤百斤之間。

按照秦朝泰半之收來計算,自耕農能夠留在手裡的大約是多少呢?

按照法令,普通百姓能擁有五百畝土地。不過一戶家庭顯然是不能伺候這麼多耕地的。再算上需要養肥力,以及土地兼併等因素。留在自耕農手中一年能耕種平均只有約莫五十畝地。以天下最富庶發達的故魏之地計算,土地百畝產量一般在一百五十石。豐年則是三百石到六百石。不過,雁門的土地顯然沒有這麼肥沃。故此,以一般一畝地一石計算。

也就是說,整個雁門郡六千萬畝,能夠在自耕農手中得到切實耕種只有六百萬畝。以此推算雁門郡的糧食年產量,應該在六百萬石左右。可按照這麼計算,一戶擁有五十畝地的自耕農,風調雨順的,一年能夠得到五十石的糧食。一個壯勞力,一人一年吃掉十石糧食,一戶四口之家就要需要二十石纔夠自家食用。

也就是說,在耕地不被掠奪,且風調雨順無繁複徭役的情況下。一戶自耕農纔有不過三十石的純收入,而三十石中,有二十五石是要繳納田租的。而一戶兩口,還要繳納兩百二十四錢的口賦。這又是十石糧米的價格……若是自耕農中女家勤快些,有織布出售,這才能讓一戶人恰好活下去。

再以整個雁門郡自耕農年產量的六百萬石一半計算,則應有田租三百萬石收取。但實際上,雁門郡從來沒有過三百萬石的田租收取。入庫的,只不過區區百萬石出頭的田租。

也就是說,在田租上。扶蘇被抽去了整整三分之二的收入。以而今越發顯貴的糧米價格,在咸陽一石米在五十錢左右,而在十年前蒲公治下時雁門糧價不貴約莫八錢到十錢一石。可而今,飛漲的物價已經到了二十錢到三十錢。而豪貴之家所使用的上等糧米,則在百錢一石甚至更高。

也就是說,扶蘇損失的兩百萬石田租,換算做秦半兩,就是四千萬到六千萬之間。其中,還不算那些被豪族世家所層層隱瞞的天地,戶口!

第21章 彼可取而代之也(上)第16章 此去營中有悍卒第54章 血雨染身衣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下)第6章 若非得意馬蹄急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上)卷終章黑衫齊地不善客下第50章 天予弗取受其咎(下)第40章 營內營外似重圍第36章 老臣南疆秦庭動(下)第59章 獵人出擊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上)第50章 夜風起波瀾第43章 錢難第32章 神鬼莫測潛密室第2章 咸陽紛紛擾第46章 紙張動人心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29章 昭兒秘辛 失勢捕頭第5章 良駒寶馬,蕭何投名第10章 驚險刺殺,內訌交易第54章 叛者誅之范陽勝(上)第17章 上諭雷霆蕩奸邪(上)第59章 男兒豈怯鬥第43章 錢難第66章 心機爲哪般第6章 若非得意馬蹄急第4章 挽大廈無戀帝都第29章 昭兒秘辛 失勢捕頭第113章 調教殘破東北虎第28章 以力爲尊強者勝第45章 進退兩難霸王斷第13章 兵制革新京師軍(上)第41章 以下克上說打臉(上)卷終章奇恥大辱奪妻恨下第92章 膚施城外變幻事(上)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下)第5章 秦楚兵鋒韓信處(上)第102章 千金市馬骨第20章 城北一戰轉乾坤(下)第51章 猜的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59章 獵人出擊第81章 車兵鳴奏末代曲(下)第23章 以快打快驚草蛇(下)第15章 匈奴殘軍第83章 巨倉有萬粟第33章 先勝驟敗夜銜枚(下)第24章 荊楚三川何懼之(下)第101章 樓煩騎襲傷兵營第19章 斬宋義破釜沉舟第51章 逼殺兩酈英布歸第33章 重賞之下出勇夫(下)第5章 營嘯一發內爭陋(下)第71章 中原激盪風雲東(上)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上)第68章 匠作改制孫甘部(上)第98章 誘卒入彀中第63章 振鼓一戰逆陰潮(上)第77章 嶺南疑雲卷東南(上)第84章 山中野豬將軍入(下)第103章 傷卒凝軍心第7章 頭痛的扶蘇,咸陽的變幻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下)第88章 援軍何處有第73章 誰知巾幗意第13章 小已忍或失虞姬(上)第42章 鼓聲連角營外囂(下)第34章 送往咸陽的兩張蜀錦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下)第20章 一語誤帥咸陽客(上)第105章 爲國何惜死第114章 牽頭再打尾第44章 帝國餘暉驪山徒(上)第16章 驚天富貴一言中(上)三日後第9章 越獄逢劫得機緣(上)第78章 檄文起烽煙第41章 弈親,稟情第26章 昭兒事由 將作少府第39章 攘外安內聲東西(上)第23章 身後萬里誰承得(上)第28章 以力爲尊強者勝第117章 一將無能累三軍第4章 急政嚴苛秦地破(上)第103章 傷卒凝軍心第19章 斬宋義破釜沉舟第94章 王離進退已兩難(下)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上)第106章 將軍千騎掃賊酋第39章 攘外安內聲東西(下)第53章 咸陽夜風起第73章 令尹將軍敗敖倉(上)第3章 盛宴誰得煥佳彩(下)第51章 打板子和摘帽子第81章 戎裝豈能兒戲爲第84章 地國本奈何與之第29章 昭兒秘辛 失勢捕頭第83章 應是凜然有正氣第44章 青龍首秀如磐石(上)
第21章 彼可取而代之也(上)第16章 此去營中有悍卒第54章 血雨染身衣第34章 兩虎相爭騎軍搏(下)第6章 若非得意馬蹄急第41章 大行皇帝新喪時(上)卷終章黑衫齊地不善客下第50章 天予弗取受其咎(下)第40章 營內營外似重圍第36章 老臣南疆秦庭動(下)第59章 獵人出擊第66章 帝國驕傲甲弓弩(上)第50章 夜風起波瀾第43章 錢難第32章 神鬼莫測潛密室第2章 咸陽紛紛擾第46章 紙張動人心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上)第29章 昭兒秘辛 失勢捕頭第5章 良駒寶馬,蕭何投名第10章 驚險刺殺,內訌交易第54章 叛者誅之范陽勝(上)第17章 上諭雷霆蕩奸邪(上)第59章 男兒豈怯鬥第43章 錢難第66章 心機爲哪般第6章 若非得意馬蹄急第4章 挽大廈無戀帝都第29章 昭兒秘辛 失勢捕頭第113章 調教殘破東北虎第28章 以力爲尊強者勝第45章 進退兩難霸王斷第13章 兵制革新京師軍(上)第41章 以下克上說打臉(上)卷終章奇恥大辱奪妻恨下第92章 膚施城外變幻事(上)第17章 三川南郡恨難平(下)第5章 秦楚兵鋒韓信處(上)第102章 千金市馬骨第20章 城北一戰轉乾坤(下)第51章 猜的第46章 自毀長城入范陽(下)第59章 獵人出擊第81章 車兵鳴奏末代曲(下)第23章 以快打快驚草蛇(下)第15章 匈奴殘軍第83章 巨倉有萬粟第33章 先勝驟敗夜銜枚(下)第24章 荊楚三川何懼之(下)第101章 樓煩騎襲傷兵營第19章 斬宋義破釜沉舟第51章 逼殺兩酈英布歸第33章 重賞之下出勇夫(下)第5章 營嘯一發內爭陋(下)第71章 中原激盪風雲東(上)第19章 原來乾坤盡掌中(上)第68章 匠作改制孫甘部(上)第98章 誘卒入彀中第63章 振鼓一戰逆陰潮(上)第77章 嶺南疑雲卷東南(上)第84章 山中野豬將軍入(下)第103章 傷卒凝軍心第7章 頭痛的扶蘇,咸陽的變幻第100章 王離身死指南路(下)第88章 援軍何處有第73章 誰知巾幗意第13章 小已忍或失虞姬(上)第42章 鼓聲連角營外囂(下)第34章 送往咸陽的兩張蜀錦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下)第20章 一語誤帥咸陽客(上)第105章 爲國何惜死第114章 牽頭再打尾第44章 帝國餘暉驪山徒(上)第16章 驚天富貴一言中(上)三日後第9章 越獄逢劫得機緣(上)第78章 檄文起烽煙第41章 弈親,稟情第26章 昭兒事由 將作少府第39章 攘外安內聲東西(上)第23章 身後萬里誰承得(上)第28章 以力爲尊強者勝第117章 一將無能累三軍第4章 急政嚴苛秦地破(上)第103章 傷卒凝軍心第19章 斬宋義破釜沉舟第94章 王離進退已兩難(下)第98章 項氏北上初破局(上)第106章 將軍千騎掃賊酋第39章 攘外安內聲東西(下)第53章 咸陽夜風起第73章 令尹將軍敗敖倉(上)第3章 盛宴誰得煥佳彩(下)第51章 打板子和摘帽子第81章 戎裝豈能兒戲爲第84章 地國本奈何與之第29章 昭兒秘辛 失勢捕頭第83章 應是凜然有正氣第44章 青龍首秀如磐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