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節 交鋒(2)

失去了壕溝保護的寨牆難以抵擋鐵甲馬隊的瘋狂衝擊,在帶有狼牙椎的衝鋒長槍兇猛衝擊下,僅僅是幾息時間,木質的寨牆柵欄便有多處開始潰裂散落。密集的箭雨無法阻擋洶涌而來的兵潮,缺口由小變大,很快就便成一個巨大的空擋,輕甲步兵組成的方陣在從高度、速度、武器、甲冑各方面都佔據絕對優勢的鐵甲騎兵面前很快就崩潰了。獲得突破的鐵甲騎兵如同風捲殘雲一般立即將步兵防線撕裂,直撲內裡大營而去。

但很快他們就嚐到了輕敵的苦果,寬闊的大營內看似毫無準備,但當一個接一個的陷坑在鐵甲騎兵衝入時立即發揮了它們的奇效。由於速度太快,加之毫無思想準備,黑壓壓一窩蜂涌入的鐵甲騎兵一下子跌入大營內星羅棋佈的陷坑,巨大的壓力立即將馬蹄壓斷,而身披重價的騎兵們移動困難,很快就被守候在一旁的卡曼士兵斬殺。而後衝進來的鐵甲騎兵卻無法控制住速度,一浪高過一浪,迫使前方的騎兵們不得不硬着頭皮衝入,硬着頭皮跌入陷坑,好在從另一側襲擾的莫特輕騎兵見勢不妙,強行從另一側突破插入,利用輕騎兵的靈活優勢攻擊埋伏在大營內的卡曼步兵,才逐步扭轉了不利局勢。

而後,快速趕到的高嶽步兵成爲了壓跨卡曼軍隊這隻駱駝背上的最後一袋羊毛,當高嶽步兵推dao寨牆搶入大營時,霍夫曼這才承認自己這一仗已經迴天乏力,雖然自己在大營內佈置的陷坑成功的殺傷了大量西北軍的鐵甲騎兵,但敵人輕騎兵的隨機應變,以及重裝步兵的適時趕到,巨大的數量差異以及在兵種上的相剋並不僅僅只靠幾個陷坑就能挽轉劣勢,經受過專業學習和訓練的他深知這一點,戰術的運用得當並不能扭轉戰略上的巨大差距,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

隨着高嶽步兵的加入戰場,莫特輕騎兵也越來越多的投入進來,而重裝騎兵索性後縮至寬敞處,避開陷坑較爲密集的中心區域,轉而沿着營寨周圍逐步推進進行絞殺。卡曼士兵充分的展示了他們在防守上經驗和堅忍不拔的意志,任憑西北軍馬步兵混合輪番衝擊,但他們的防禦圈依然十分緊密,只是隨着士兵數量的逐步減少以及身體體力的巨大消耗這讓使得防禦圈在最後開始出現缺口,但這已經是激戰六個小時以後的事情了。

當最後一處營帳被攻破,整個大營的空地當中只剩下不足八千名卡曼士兵還在堅持戰鬥,失去了遮掩的卡曼士兵完全暴露在鐵甲騎兵的刀刃之下,只需要連續幾個衝鋒就足以將已經精疲力竭但還勉力維持的卡曼防禦圈擊垮。出於對這支隊伍的尊敬,山柱和茅進在商量之後向卡曼人發出了勸降書,而卡曼人在經歷了一番爭論後最終同意了二人的要求,當然這是兵團長霍夫曼自盡後留下的最後一道命令。

當西北軍和卡曼人的戰役結束之時,也是平陸府太平守軍開城投降之時,山柱和茅進對平陸府太平守軍的牆頭倒行爲很是不齒,但李無鋒曾經下有嚴令,嚴禁對太平降軍有任何歧視行爲,所以二人縱是千般不願,也不得不笑着臉接受了對方的投降。

至此,平陸府全境光復,帝國的雙龍戲珠旗和西北軍的金鵬旗同時飄揚在平陸府城的上空。

赫爾利當然不知道自己的好友兼同僚已經命喪平陸,此時的他正志得意滿的和同行的第三兵團、第八兵團兵團長談笑風生,榆林府城的輕鬆奪取讓衆人心中都是一鬆,已經完成了定下的初步目標,而第九兵團和皇家近衛兵團也已經與普爾人聯手攻克了雲中府。

唐河人在燕雲地區的兵力大步後退東移,整個雲中府已經落入了聯軍手中,雙方以勞恩和爲界,河西歸卡曼,河東歸普爾,而云中府城則在宰相大人的圓轉下讓給了普爾人,這讓普爾人欣喜若狂,這可是普爾人幾百年來第一次佔領一座像樣的城市,而且還是唐河人的城市!據說作爲回報,普爾人將會向多頓人施加壓力,要求多頓人不得支持以司徒泰爲首的唐河帝國北方系,甚至勸說多頓人和兩國一起組成聯軍,共同瓜分唐河帝國。

但赫爾利現在考慮的不是這些,作爲先鋒官,他的第四兵團前部已經到達了清河中部,傳來的消息並不樂觀,唐河人的城衛軍團已經搶先一步擊潰了盤踞清河府城的太平軍,控制了清河府城,現在正在積極修復城牆,修繕防禦設施,明顯是針對自己一方南下的計劃,看來唐河人真想把清河府作爲阻擊己方大軍南下的橋頭堡,而這清河府又是宰相大人勢在必得之物,尼克將軍也派遣了包括自己的第四兵團在內的將近四個兵團前來,擺明決心也是要將清河府拿下。

城衛軍團的戰鬥力情況赫爾利並不清楚,但能夠作爲唐河帝國的兩大直屬軍團,其戰鬥力肯定不會差,要想拿下這一仗肯定不會容易,好在攻城罷寨素來就是卡曼步兵的強項,何況根據情報反映,清河府城南城和西城城牆都遭到了撤離的太平軍不同程度的破壞,據說四城城牆頭上的重型防禦武器都被毀壞無遺,這對自己一方可是一個難得的大喜訊。雖然太平教人並不懷好意,但赫爾利還是從內心深處感謝他們,無論怎麼說,他們的這份舉動至少足以挽救成千上萬的卡曼士兵的生命,相反,唐河人的士兵則會多付出同等數量的生命才能阻擋自己的進攻。

“報告兵團長,第二輕騎兵萬騎隊、第三、第四、第五步兵萬人隊已經抵達清河府城城郊,發現唐河人正在組織人力對清河府城牆進行搶修,第二輕騎兵萬騎隊已經展開襲擾,破壞敵人的修復行動,三個步兵萬人隊已經列陣準備迎敵,第一重騎兵萬騎隊也已經隨後抵達。現在等候您的指示。”一騎飛馳而來,馬尚未立穩,傳令兵一個漂亮翻身下馬隨着馬緊跑兩步,立在一旁一個標準的軍禮後,宏聲報告道。

“嗯,命令第一重騎兵萬騎隊作好戰鬥準備,防止敵人偷襲,第二輕騎兵萬騎隊加強襲擾,絕對不能讓敵人騰出身來修繕城牆,另外三個步兵萬人隊可以紮營立寨,加強警戒,防止敵人偷營。告訴他們,中軍馬上就到。”赫爾利用眼光徵詢了一下身旁的兩名兵團長,見二人都頜首同意自己的安排,這才一揮手,示意傳令兵離開。

尼克將軍擬定的計劃十分嚴謹周密,榆林府在第二兵團的攻擊下很快就陷落,只保留了一個萬人隊守衛,其餘六萬人馬都尾隨着其他三個兵團南下,攻打清河府纔是這一次南征戰役的重頭戲,而指揮這一仗的重任就交給了赫爾利。第三兵團雖然排位在自己兵團之前,但兵團長比利子爵是新任的指揮官,論資歷和戰鬥經驗也遠遜於自己,第八兵團就不用說了,新成立的兵團,這一次讓他們遠赴前線的目的就是要借用這次大戰來鍛鍊他們。赫爾利能夠感覺到自己肩上的擔子之重。

“二位兵團長大人,看來唐河人是想在清河府與咱們來一次真正的較量,幸好太平教人位咱們打下了埋伏,即便是這樣,這一仗我在想只怕也是異常慘烈呢。”赫爾利目光在兩位同僚臉上轉了一圈,重新投向南方,“唐河人的城衛軍團我們還從未接觸過,也不知道這支隊伍底細究竟如何,如果能夠知曉對方底細,也許咱們這一仗的壓力就要小上許多。”

“赫爾利大人,這個城衛軍團不是和清河府的太平軍想吃了一兩年,從榆林府的太平軍表現來看,太平軍的戰鬥力根本不值一提,而唐河人的城衛軍團如果在一個小小的清河府都和太平軍拉鋸式的磨蹭了這麼長時間,他們的戰鬥力只怕高也高不到哪裡去吧?”發話的是第八兵團兵團長契裡夫子爵,一個從第六兵團副兵團長轉任而來的貴族。

“契裡夫大人,這個問題沒有那麼簡單,唐河人的城衛軍團首領是一個極其狡猾的人,據說他之所以不願意和太平軍戰鬥是因爲這裡邊牽扯着唐河人皇室內部的權力之爭,這裡邊的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絕對不是烏合之衆,您可以想一想,爲什麼他們和太平軍糾纏了這麼久一直沒有什麼結果,但一旦動真格的,只用了幾天就把太平軍趕出了清河呢?”赫爾利搖搖頭,他不同意同僚的看法。

“可是我也聽說清河府的太平軍主力並未受到多大損失,他們是主動退出清河府城的,清河府城防設施被破壞就是一個明證。”契裡夫立即提出反駁。

第35節 征服第92節 苦戰第96節 策反第1節 危難之際第75節 大會戰(6)第89節 歹毒第50節 籌謀(2)第109節 驟雨第61節 家醜第114節 危險者第87節 混亂第68節 一覽衆山(1)第109節 水雲間(1)第111節 陰對陰第62節 出賣第79節 鐵與血的威脅(2)第26節 戰車第48節 內鬥第67節 危機第34節 輿論與民意第76節 抉擇第114節 兵壓第6節 各有所求第63節 海軍(2)第8節 軍制第22節 獵莊第115節 妃爭第82節 瓜分?(3)第71節 摯情第129節 各個擊破(1)第63節 一統之戰(2)第37節 密謀第8節 封侯第7節 詭計第65節 一劍封喉第33節 實情第21節 奇招第17節 魔王重臨(1)第53節 全殲第69節 揮師第89節 後宮第33節 王與僕(1)第18節 人力資源第97節 啓程第59節 陰謀(2)第15節 裁軍第11節 遊說風雲(1)第102節 採訪第56節 破局第104節 老友第29章 漢中爭雄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1節 風起曼隆(1)第20節 西線風雲(2)第39節 借雞生蛋第105節 戰猶酣(9)第28節 狼子野心第96節 大唐王朝第50節 忤逆第49節 詭流第30節 殷勤第14節 針鋒第101節 說服第32節 銅人第22節 蛙跳登陸(2)第4節 探究第2節 萌芽(2)第8節 籌款第11節 潮流第52節 北行第72節 暫緩下注第125節 尷尬之事第65節 平衡(1)第1節 風起第71節 風起(1)第11節 一劍問心第48節 作勢第32節 全面爆發(5)第1節 醞釀第33節 帝國反擊第16節 安全第41節 短兵第41節 自由城第17節 流年不利第3節 談判第131節 風雲第5節 潯陽樓上(3)第47節 雙堆之行第92節 海外殖民(2)第104節 爾虞我詐第104節 伏諜第64節 浴房談心第38節 醋意第26節 陰雲第125節 全勝第73節 風雲再起(3)第5節 流山臺子第61節 遍地人才(2)第102節 教訓第62節 舌辯
第35節 征服第92節 苦戰第96節 策反第1節 危難之際第75節 大會戰(6)第89節 歹毒第50節 籌謀(2)第109節 驟雨第61節 家醜第114節 危險者第87節 混亂第68節 一覽衆山(1)第109節 水雲間(1)第111節 陰對陰第62節 出賣第79節 鐵與血的威脅(2)第26節 戰車第48節 內鬥第67節 危機第34節 輿論與民意第76節 抉擇第114節 兵壓第6節 各有所求第63節 海軍(2)第8節 軍制第22節 獵莊第115節 妃爭第82節 瓜分?(3)第71節 摯情第129節 各個擊破(1)第63節 一統之戰(2)第37節 密謀第8節 封侯第7節 詭計第65節 一劍封喉第33節 實情第21節 奇招第17節 魔王重臨(1)第53節 全殲第69節 揮師第89節 後宮第33節 王與僕(1)第18節 人力資源第97節 啓程第59節 陰謀(2)第15節 裁軍第11節 遊說風雲(1)第102節 採訪第56節 破局第104節 老友第29章 漢中爭雄第38節 金陵掘金(1)第1節 風起曼隆(1)第20節 西線風雲(2)第39節 借雞生蛋第105節 戰猶酣(9)第28節 狼子野心第96節 大唐王朝第50節 忤逆第49節 詭流第30節 殷勤第14節 針鋒第101節 說服第32節 銅人第22節 蛙跳登陸(2)第4節 探究第2節 萌芽(2)第8節 籌款第11節 潮流第52節 北行第72節 暫緩下注第125節 尷尬之事第65節 平衡(1)第1節 風起第71節 風起(1)第11節 一劍問心第48節 作勢第32節 全面爆發(5)第1節 醞釀第33節 帝國反擊第16節 安全第41節 短兵第41節 自由城第17節 流年不利第3節 談判第131節 風雲第5節 潯陽樓上(3)第47節 雙堆之行第92節 海外殖民(2)第104節 爾虞我詐第104節 伏諜第64節 浴房談心第38節 醋意第26節 陰雲第125節 全勝第73節 風雲再起(3)第5節 流山臺子第61節 遍地人才(2)第102節 教訓第62節 舌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