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楊嗣昌

小校去了不到半日,就追上了正在往南撤退的大軍。

小校帶來了提控的條件:只要張獻忠停止前進,驃騎軍、龍武軍立即停止追擊。

張獻忠三人將信將疑,令全軍高度戒備,暫時停止了南下的腳步。

果不其然,驃騎軍、龍武軍在十里之外頓兵不前。張獻忠又令全軍起程,往徐家灣方向前進,結果驃騎軍、龍武軍像蒼蠅嗅到了血一般,追了上來。

張獻忠無法,只好抱着暫且一試的態度,令全軍安營紮寨,保持高度戒備。

驃騎軍、龍武軍猶如與張獻忠有默契一般,在十里之外駐紮,每日派出遊騎監視張獻忠。

張獻忠三人徹底凌亂了,想破腦袋也想不通:一直與朝廷不對付的荊州軍,卻又爲何聽朝廷之令行事。

張獻忠極度懷疑這是熊文燦與荊州軍的計謀,很可能會另外調兵前往洛南,堵住他翻越葡萄嶺的道路。他立即令偵騎四處打探,看洛南周邊是否有官兵活動,尤其要關注洛南東邊是否有荊州軍過來。

偵騎搜索數日,均未發現大軍蹤跡,張獻忠稍稍放下心。趁機將全部被攜裹的百姓交予劉文秀,令其練兵。劉文秀未讓張獻忠失望,將麾下擴充至一萬三千多人,頗爲齊整,有了點軍隊的樣子。

同時,張獻忠一隻眼睛盯着荊州軍,嚴防荊州軍驟然興兵,將其包圍,另一方面,他又暗暗地盯着羅汝才,防止羅汝才耍花招。

事實上,熊文燦的確與羅汝才接觸過,而且,熊文燦派出的聯絡人級別比提控這個不入流的小官要高多了,達到知事級別。而且,羅汝才深感前途無望,決定先投降再說。只是張獻忠大軍在側,實力遠甚於他,他擔心驟然投降,反而遭到張獻忠的打擊,失去今後立足的根本。

羅汝才尋思來尋思去,想出了提前至徐家灣建立營寨,借斷後的名譽,與張獻忠脫離接觸,而後輕鬆投降的計策。

而且,羅汝才抱着暫時投降的打算,並未想着將事情做絕,協助朝廷剿滅張獻忠。畢竟,張獻忠的存在,有利於增強他在朝廷眼中的分量,即便今後再反,與張獻忠見了面也好說話,不至於成爲生死仇敵,就如高傑和李自成一般。

當羅汝纔看到驃騎軍和龍武軍停止進攻張獻忠,估摸着熊文燦與張獻忠也有接觸,便安心地駐紮在張獻忠大軍二十里之外,等待招撫大局的正式啓動。

熊文燦和楊一仁商議的策略非常有效,僅僅略耍小手段,便輕易將張獻忠和羅汝才限制在盧氏縣,整個河南陷入了平靜之中。

當熊文燦的奏章、李紹翼的密信一前一後抵達中樞之後,在朝廷掀起了軒然大波。尤其是楊嗣昌,處於漩渦中心,更是成爲各方算計、提防、依靠的核心,每日心力交瘁,疲累萬分。

楊嗣昌,湖廣武陵人,楊鶴之子。崇禎六年,巡撫永平、山海關諸處,整飭防務、建山海關兩翼城,以知兵聞名於朝野。崇禎七年,總督宣化、大同、山西軍務,不過屁股還未坐穩,就因丁憂回鄉。崇禎九年,奪情起用,拜兵部尚書,崇禎十年,拜吏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兼掌兵部,入參機務。(注意,這裡不是照抄歷史,歷史已經有所改變。)

無論是身世,還是資歷,楊嗣昌皆顯赫無比。更關鍵的是,他並不是紙上談兵的書生,而是有着豐富的實際軍務經驗。以至於朱由檢第一次見到他,就說“恨用卿晚”。

事實上,此時的內閣首輔爲劉宗亮,楊嗣昌只能在內閣排第三,但楊嗣昌深得朱由檢信任,才華出衆,又勇於任事,實質上掌控了朝政,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

楊嗣昌對大明朝廷的困境,可謂瞭如指掌,而且爲了挽救危難之中的大明,他有着自己的步驟。

在他的規劃中,第一步要解決的就是賊寇。賊寇禍亂陝西、山西、河南、北直隸、南直隸、湖廣、四川多年,對整個社會的生產造成了巨大的破壞,致使生民流離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如果不能及時撲滅四處流竄的賊寇,不僅各地的稅收難以保證,而且賊勢勢必愈演愈烈,最終成爲大明朝廷的掘墓人。

因此,於情於理,楊嗣昌都要把賊寇放在第一位。

在原本的歷史上,楊嗣昌提出了“四正八隅”之策,而現在,歷史上憑空冒出了個荊州集團,楊嗣昌自然把目光放在了林純鴻身上。在他的設想中,洪承疇、孫傳庭的兵力足以應付西北之賊,而東南、中原的賊寇則要依賴林純鴻。

楊嗣昌的老家在武陵,武陵距離荊州不超過兩百里,他在老家丁憂數載,要是對林純鴻的實力不瞭解,那隻能算個睜眼瞎,如何會讓朱由檢說出“恨用卿晚”的話?

而且,楊嗣昌對林純鴻的海上實力瞭解最爲深刻,可謂朝中第一人。林純鴻在海上肆意興風作浪,而熊文燦卻一直容忍至今,楊嗣昌敢肯定,要是熊文燦與林純鴻之間沒有勾結,那除非母豬上了樹。

基於此點考慮,楊嗣昌初一掌權,就立即將王家禎這個窩囊廢從六省軍務總督的位置上趕走,而極力攛掇朱由檢任命熊文燦接任。楊嗣昌的目的不言而喻,無非就是想借熊文燦求林純鴻出兵剿匪。

楊嗣昌的策略非常奏效,不到半年時間,南直隸的革左五營徹底覆滅,河南的張獻忠、羅汝才已經到了窮途末路,就剩最後一口氣。就連接過高迎祥闖王之名的李自成,最近也連遭敗績,被洪承疇、孫傳庭打得潰不成軍,率領大軍在秦嶺中四處躲藏,絲毫不敢冒頭。

楊嗣昌幾乎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但在這關鍵時刻,林純鴻突然在剿匪一事上大做文章,成了楊嗣昌剿匪策略上的絆腳石。

事實上,在楊嗣昌心目中,解決賊寇之後,排在第二位的並不是林純鴻,而是女真人!

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312章 龍虎軍的異動第559章 戰馬(三)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387章 交易第46章 潤物無聲第445章 詭道第489章 禍起蕭牆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424章 運兵第501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390章 初戰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7章 玉汝於成第110章 被逼讓步第313章 灘頭之戰第25章 升官之後第600章 蒙古諸部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109章 步步緊逼第623章 歐洲之行(二)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44章 亂之將起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232章 左右彷徨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374章 糧道第508章 壓力(一)第690章 光祿大夫第540章 雷霆決戰(五)第124章 容美異動第204章 應對之策(一)第390章 初戰第327章 抓捕奴隸第44章 亂之將起第41章 算計縣尊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649章 東南變局(二)第39章 事涉禮部第120章 觀口守營(四)第304章 站着互相槍斃第256章 四面出擊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470章 金吾營第584章 行知學刊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136章 突發營嘯第79章 誓師出征第670章 光祿院(五)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3章 石子嶺上第202章 大明輿第7章 玉汝於成第542章 變局第280章 虛假銀庫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89章 大才在野第645章 北退南進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591章 金銀複合本位第477章 單幹第129章 言爲心聲第9章 專事伐木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151章 南召受阻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63章 暴雨如注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180章 五省總督第637章 源頭活水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328章 第一次談判第509章 壓力(二)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150章 重返桐柏第586章 西北劇變(一)第334章 贈劍第310章 大白鯊旗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1章 垂髫小兒第208章 總體部署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121章 觀口守營(五)第445章 詭道第582章 銀票第64章 東林黨人第120章 觀口守營(四)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38章 惠王出手第671章 航運中心第676章 莫臥兒帝國第93章 白杆被圍第391章 立足未穩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
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312章 龍虎軍的異動第559章 戰馬(三)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387章 交易第46章 潤物無聲第445章 詭道第489章 禍起蕭牆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424章 運兵第501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390章 初戰第281章 信用等級第7章 玉汝於成第110章 被逼讓步第313章 灘頭之戰第25章 升官之後第600章 蒙古諸部第625章 權宜之計(二)第109章 步步緊逼第623章 歐洲之行(二)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44章 亂之將起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232章 左右彷徨第212章 大艦巨炮第374章 糧道第508章 壓力(一)第690章 光祿大夫第540章 雷霆決戰(五)第124章 容美異動第204章 應對之策(一)第390章 初戰第327章 抓捕奴隸第44章 亂之將起第41章 算計縣尊第616章 大時代(一)第649章 東南變局(二)第39章 事涉禮部第120章 觀口守營(四)第304章 站着互相槍斃第256章 四面出擊第133章 瞬息萬變第470章 金吾營第584章 行知學刊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136章 突發營嘯第79章 誓師出征第670章 光祿院(五)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3章 石子嶺上第202章 大明輿第7章 玉汝於成第542章 變局第280章 虛假銀庫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354章 狐假虎威第89章 大才在野第645章 北退南進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179章 納妾風波(四)第392章 兵馬已動第591章 金銀複合本位第477章 單幹第129章 言爲心聲第9章 專事伐木第184章 如影隨形第153章 南陽方略第151章 南召受阻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63章 暴雨如注第378章 汝州錢祚徵第180章 五省總督第637章 源頭活水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328章 第一次談判第509章 壓力(二)第464章 大西洋商號第150章 重返桐柏第586章 西北劇變(一)第334章 贈劍第310章 大白鯊旗第134章 臨陣變計第1章 垂髫小兒第208章 總體部署第158章 美人心計第121章 觀口守營(五)第445章 詭道第582章 銀票第64章 東林黨人第120章 觀口守營(四)第216章 背主起事第38章 惠王出手第671章 航運中心第676章 莫臥兒帝國第93章 白杆被圍第391章 立足未穩第371章 局中的盧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