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

史可法來到巡撫衙門,他感覺到奇怪,他經常到巡撫衙門,譬如說討論在陝西興修農田水利設施的事宜,就來商討過好幾次,鄭勳睿做事果敢的作風,讓他印象深刻,可這一次好像沒有什麼需要處理的事宜。

進入廂房,史可法就感覺到氣氛不一般。

廂房裡面只有鄭勳睿一個人,而且面容很是嚴肅,以前史可法來到巡撫衙門的時候,總是能夠看到徐望華和其他巡撫衙門的官吏。

“下官拜見大人。”

“史大人不必多禮,請坐吧。”

史可法剛剛坐下,尚未端起茶杯,鄭勳睿再次開口。

“史大人,可否還記得去世多年的恩師左光斗大人啊。”

史可法看了看鄭勳睿,很是奇怪,不知道爲什麼會說到這樣的話題。

“左大人是下官的恩師,一日爲師,終身爲父,下官是絕不敢忘記的。”

“是啊,本官的恩師是徐光啓大人,本官至今都不能夠忘記恩師的教誨,恩師臨終前,本官專門到京城去拜見,說了不少的事情,本官至今都記憶猶新。。。”

鄭勳睿談到徐光啓的時候,感情是真摯的,他最爲倚重的心腹之一,徐望華就曾經在徐光啓身邊數十年的時間,從徐望華的身上,他更是感受到了,徐光啓絕非衆人所理解的那麼簡單,可以說徐光啓是一位現實主義者,看到了大明天下諸多的問題,無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同時,只能夠採取其他的一些辦法,譬如說引進科學技術等等,而且徐光啓表面上看是東林黨人,其實骨子裡是厭惡黨爭的,不是真正的東林黨人。

史可法有些雲山霧罩了,鄭勳睿和徐光啓之間的淵源,他聽說了一些,應該是不一般的,不過專門議論恩師的事情,好像沒有什麼必要,應該說還有其他的事情,所以在鄭勳睿說話的時候,他很少插嘴。

果然鄭勳睿的話題開始轉移。

“本官當年不願意加入東林書院,而且和張溥楊彝等人割袍斷義,此事史大人也應該知曉吧,不知道史大人是什麼看法。”

鄭勳睿的問話剛剛出來,史可法的臉色微變,身體也微微顫抖了一下。

這是史可法最爲難的事情,他是東林黨人,這一點毋庸置疑,當年跟隨恩師左光斗學習,就進入了東林書院,成爲了東林黨之中的一人,要說這東林黨人的稱呼,魏忠賢專權的時候,還麼有公開的稱呼,不過是魏忠賢用來打擊朝廷大臣的一種手段,可後來這個稱呼公開了,不少人以被稱呼爲東林黨人自豪。

鄭勳睿和東林黨人之間的關係很僵持,這也是很多人知道的事實,不過這沒有影響到史可法對鄭勳睿的認識,畢竟史可法是河南開封人,和南直隸的那些讀書人有着很大的不同,至少在對東林書院的認識方面,沒有那麼的狂熱,而且爲官之後,基本也就是在北方做事情,沒有到過南方。

最爲主要的一點,還是史可法這個東林黨人,沒有受到東林書院的重視,對於東林書院內部的很多事情,基本都是不知道的,他的恩師左光斗,在東林黨人之中的影響非常大,也是創始人之一,可惜被魏忠賢陷害,去世太早了。

突然聽到鄭勳睿說出來這樣的話語,史可法的感覺不是很好。

“大人突然問及此話題,下官確實有些爲難,不知道應該如何說,下官敬仰大人之胸懷和能力,陝西如此貧瘠之地,在大人治理之下,能夠穩定下來,下官以爲,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下官決心向大人學習,至於說大人和張溥等人的衝突,以及不願意加入東林書院之事,下官真的不好評價。”

史可法說的很直接,也很真誠。

鄭勳睿微微點頭,史可法這樣的態度,也纔有繼續交談下去的可能。

“本官若是說對東林黨有着很不好的看法,不知道史大人是不是會憤怒。”

“這個,下官不知道。”

“本官沒有爲難史大人的意思,每個人都有自身之信仰,譬如說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等等,這本不是他人應該干涉的事情,可本官總是覺得,既然身爲朝廷命官,首要的就是考慮大明天下的事宜,若是事事都從自身之利益出發,這樣的信仰,怕不合適。”

“大人爲何如此說啊,下官不明白其中道理。”

鄭勳睿看了看史可法,慢慢開口了。

“史大人一直都是在北方,基本沒有到過南方,故而對有些事情不知道,本官對東林黨人的認識,也是通過事實才發生真正的變化的。”

史可法的神情變得肅穆,儘管他優柔寡斷,但牽涉到原則性的事情,還是想弄清楚其中緣由的,身爲東林黨人,聽聽他人對東林黨的評價,未嘗不可。

“多的本官不想說,僅僅說一件事情,東林黨提出的不與民爭利,藏富於民的觀點,這個觀點,表面上看,慷慨激昂,擲地有聲,由不得人不服氣,可實際情況是什麼樣子呢,這個所謂的不與民爭利,代表的究竟是誰的利益。”

“崇禎元年至今,東林黨提出藏富於民的觀點之後,農業賦稅幾次增加,農民的負擔愈發的沉重,反觀商貿賦稅,幾乎被全部廢止,史大人若是有機會到南方去看看,你就可以知道,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賈,富得流油,本官用不客氣的話語比較,他們富得流油。”

“農民的情況如何,這一點本官不用說,史大人都看見了,可以說農民已經沒有活路了,一邊是富得流油的士大夫和商賈,一邊是沒有了活路的農民,本官就奇怪了,爲什麼這些商賈和士大夫不承擔任何的賦稅,卻讓無法活命的農民承擔沉重的賦稅。”

“北方連年遭遇大規模的災荒,導致流寇肆掠,奇怪的是東林黨人看不見,他們不僅僅是增加農業賦稅,還要清繳之前欠下的賦稅,逼迫農民造反,北方大量的百姓餓死,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賈一毛不拔,東林黨人視而不見,可只要朝廷決定增加商貿賦稅,他們就站出來反對了,搬出了不與民爭利的觀點,好像士大夫和商賈就代表了人民。”

“如此做的後果是什麼,難道東林黨人不知道嗎,北方流寇肆掠,他們不可能不知道,可他們爲什麼無動於衷,爲什麼依舊堅持自身的認識,本官一直覺得奇怪,後來總算是明白了,因爲這所謂的東林黨人,其實絕大部分就是出自於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賈,所以他們要爲商賈和士大夫說話,其實就是爲他們自身說話,至於說大明天下的安危,在他們眼裡,就不算什麼了,那是皇上需要考慮的事情,與他們沒有關係。”

“本官就奇怪了,一方面佔據朝廷高位,一方面對百姓的苦楚無動於衷,卻始終不忘記維護自身之利益,這樣的東林黨人,難道是本官應該讚許的嗎。”

“看到這些事實,本官對東林黨人的評價,就很不客氣了,好同惡棄,黨同伐異,長於內爭、短於治國治軍,在朝中無所顧忌,一味的打壓不附和他們的人,同南方的大商賈勾結,廢除商貿賦稅,增加百姓負擔,這就是本官認爲的東林黨人的本質。”

史可法的臉有些紅了,他想不到鄭勳睿對東林黨是如此的評價。

“大人所說,下官有認同之處,可也不能夠說所有東林黨人都是如此啊。”

史可法終於開始反駁了,不過這樣的反駁很無力。

既然史可法是這樣的態度,那麼鄭勳睿說的就更加的直接。

“史大人說的不錯,並非所有東林黨人都是如此,可惜的人,東林黨人內部所形成的規矩,或者說是理論,就是如此,任何一個東林黨人,包括史大人,是不能夠違背這些規矩的,否則就會遭遇到無情的打他,本官已經嘗試東林黨人的多次算計了,要不是顧及到大明天下,本官早就對他們動手了,本官今日之所以和史大人談到這些,還是覺得史大人沒有收到那麼大的影響,還是以民爲重的,若不然也不會有今日之交談。”

史可法臉色發白,看着鄭勳睿,說不出話了。

“本官不想讓史大人短時間之內做出什麼選擇,可有一點本官要提前告知,本官將來和東林黨人肯定有激烈的鬥爭,甚至是你死我活的鬥爭,爲了大明之天下,爲了億萬的農民,也爲了讓那些貪婪的士大夫和商賈接受教訓,本官不會屈服,本官不願意看着東林黨人將大明天下推向深淵。”

“本官該說的都說了,史大人慢慢去思索,本官不想將來和史大人爲敵,本官希望史大人多看看陝西的百姓,多看看百姓過的是什麼日子,看看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賈是如何的驕奢淫逸,再看看與南方士大夫商賈勾結的那些東林黨人,讓大明之天下陷入到混亂之中。”

鄭勳睿的話語,猶如一盆涼水,讓史可法內心冒出來寒氣,他根本沒有想到這麼多,更是想不到鄭勳睿對東林黨人的看法如此的惡劣。

第820章 整體歸降第225章 突破口第110章 籌備婚事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991章 奇襲安樂州(2)第527章 羣英會(2)第95章 民有三苦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743章 四面楚歌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488章 機會第419章 後悔無門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439章 局勢惡化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1)第753章 大氣的部署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77章 有情有義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792章 這個年難過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470章 定奪和離間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950章 做好狗急跳牆的準備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246章 抽絲剝繭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983章 戰遼河(5)第335章 洪門第984章 乘勝追擊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517章 邊緣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342章 親自指揮第392章 報復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422章 前奏第54章 要的是人才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785章 閃電戰(15)第774章 閃電戰(4)第573章 需要清醒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793章 第一次的掙扎第95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604章 心上心下第233章 規矩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357章 血戰(1)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第271章 慘敗第980章 戰遼河(2)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198章 喜得貴子第775章 閃電戰(5)第330章 背後之人第475章 張溥的目的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30章 府試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979章 戰遼河(1)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560章 宿命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422章 前奏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871章 歸宿(1)第488章 機會
第820章 整體歸降第225章 突破口第110章 籌備婚事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991章 奇襲安樂州(2)第527章 羣英會(2)第95章 民有三苦第504章 重大決定第743章 四面楚歌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488章 機會第419章 後悔無門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439章 局勢惡化第727章 天妒英才(3)第18章 少年強則國強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1)第753章 大氣的部署第37章 不一樣的認識第77章 有情有義第881章 登基稱帝(2)第792章 這個年難過第351章 節節勝利(1)第986章 多爾袞的頓悟與無奈第303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470章 定奪和離間第622章 襄陽失陷(5)第950章 做好狗急跳牆的準備第523章 依靠自身第246章 抽絲剝繭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983章 戰遼河(5)第335章 洪門第984章 乘勝追擊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517章 邊緣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208章 擒賊擒王第814章 必勝的信念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836章 潼關之戰(2)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78章 家和萬事興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618章 襄陽失陷(1)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342章 親自指揮第392章 報復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422章 前奏第54章 要的是人才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785章 閃電戰(15)第774章 閃電戰(4)第573章 需要清醒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793章 第一次的掙扎第955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1)第604章 心上心下第233章 規矩第571章 京城故事(5)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357章 血戰(1)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第271章 慘敗第980章 戰遼河(2)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198章 喜得貴子第775章 閃電戰(5)第330章 背後之人第475章 張溥的目的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30章 府試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979章 戰遼河(1)第966章 砍瓜切菜第915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1)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606章 不給面子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764章 周延儒的老辣第560章 宿命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422章 前奏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871章 歸宿(1)第488章 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