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避六耳

天海茫茫,一朵遊雲隨風緩緩流動,三隻猿猴端坐其上,如同入定的禪師,紋絲不動。

通風本來驚訝,但一想悟空靈明神猿的身份,便也不稀奇了,他自老君推斷出三清身份,再猜出三界主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見悟空入定思索,便安靜坐下,不敢打擾。

悟空這一坐,足足坐了一天,直到紅日西墜入海,皓月懸定半空時方醒過神。一睜開眼,便見海面上浩渺銀光隨波起伏,好一幅壯觀景象。

悟空微有歉意對通風王禺笑了笑,道:“一時出了神,勿怪。”

通風嘆道:“你能猜出此界主人是誰,確實厲害,我師尊早知你的存在,此番特意告訴我,向你澄明身份,不再隱瞞,唯求一信也。”

悟空皺了皺眉,唯求一信,是什麼意思?自己與元始天尊並無交集,在《西遊記》中也從沒打過交道,唯有取經至五莊觀時,鎮元子被元始天尊邀上天聽講混元道果,自己才聽到元始的名諱。莫非那次是元始特意調開鎮元子,叫自己有機會盜得人蔘果?種種前塵已不復再來,今世只可推測,卻不可臆想了。

既然通風這樣說,顯然今後便要與元始常有來往,便是想避也避不開了。悟空點頭道:“你我之情遠勝兄弟手足之親,你若信,我自然便信!”

通風大喜,神色間也頗多感動。

悟空笑笑對王禺道:“禺狨王,你師尊何日能教我一睹真容。”王禺一聽,立時露出苦笑,道:“此事我委實做不了主,我師尊的來頭,並不稍遜元始半分。悟空,你莫要爲難我纔是。”悟空驚道:“能與元始相提並論的,還能有幾人,如來、玉帝、燃燈、彌勒……”悟空將那有頭有臉的說了五六個名字,見王禺只是搖頭,便嘆道:“我只是井底之蛙胡亂猜測,天地間只怕許多能人強於我等,只是不喜招搖而已。”

通風道:“我師尊有言,命數到時,避無可避,任你是誰,該現身時都再也藏不住的。”悟空接到:“不該時,卻求也不出來,對否?”

“正是!”通風王禺齊聲道。

此刻,三人所坐之的雲頭已不知不覺移出了海中,下方已見黑魆魆山巒起伏,悟空道:“我初來此界,尚不知地理,四處走走可好?”

通風道:“我早年間也曾來過幾次,卻逗留時間甚短,此界甚小,你若要看看,那便一起去!”

三人各施神通,貼着山尖低掠,本我界比起劫殺界與善惡界來,的確小了許多,到天光乍明時,已將此界轉了個遍。

一山、一海、一原、一島、一城,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悟空想起自己乍入劫殺界時那一刻造化涌動,便問起通風,通風撫掌大笑道:“那一刻正是我與王禺入此界之時,我二人與你同樣感受,聽你一問才知答案。原來如此,這三界間諸多門戶內有聯繫,纔會如此。”悟空聽通風解釋,倒也合乎情理。

然後,他又想起了一件大事,便將在劫殺界遇到六耳獼猴一事說了一遍,通風聞之並無驚喜神色,他道自己早知劫殺界有一異種神猿存在,只是元始天尊教他莫要道出身份,自己也只好遵從。

悟空回想六耳獼猴在《西遊記》中的舉動,再結合元始天尊此舉,便認定六耳乃是三清佈下的一步棋,道:“天尊此舉必有玄機,你只聽從便是。”心中卻想,如果六耳真是三清派出專門阻撓取經的,那麼結果其實是失敗的。

六耳被如來識破身份不提,搞不好已被如來猜到背後主事之人,不然爲何緊接着的火焰山一戰中,如來一反常態,派出佛教麾下四大護法金剛助陣,將牛魔王與羅剎女盡都解往西天,其中恐怕不無對三清的示威與報復。這一場道佛之爭,顯然是道家敗得血本無歸。悟空想到此處,心中唏噓嘆道,這神仙之爭其實與世俗中無異,都是位尊者運籌帷幄,卻要位卑者親臨刀兵。

通風自然不知悟空想法,還講些三界內的樂事與悟空聽,悟空也只心不在焉。聽着聽着,他想通風既來此界,絕非無所事事,便問了一句:“你來此界,可是有要緊事做?”

通風道:“那是自然,只是眼下你我劫後初逢,歡喜一日再說。”

悟空立時爲之語結,通風向來穩重多謀,看不出他也有這樣頑皮心思,看來自己與他相識雖不久,這幾年間相處,卻情誼深厚了。

他心下感念,嘴上卻道:“還是正事要緊。”

悟空哪裡知道,他來此界表現,早已令通風折服,心中對悟空又敬又佩,見悟空着急談正事,便道:“我等入界只爲脫困,即便此事不成,到了危急關頭,我師尊也自然會出手搭救。但若要那樣,豈不窩囊得很,眼下之事,便是尋脫出此界之法了。”

悟空點點頭,自己果然沒有猜錯,三清立下此界,原來便是要做個實驗,藉此推算西遊本界的會元之厄,包括自己在內,如九頭蟲、六耳獼猴、通風、王禺以及這界內的許多人,恐怕都是被三清選中的試驗品。

甚至像問道宗老祖之流,不知不覺間也入了此局,只是他自己尚不自知,便被九頭蟲取了性命。自己身份特殊,即便此界消亡,三清也不會袖手旁觀,到時必會教自己出去,只是那樣真如通風所說一般窩囊了。

相比通風,悟空還多想了一節,便是西遊本界。如果連三清之界的劫難都難以逃離,何談解救西遊本界的會元之厄?所以,此次卻是隻許成,不許敗的。

悟空道:“既然要做,那便勢必成功,方顯我神猿之與衆不同,你只道元始爲你師,心中或有依賴,我卻道無論爲人徒、爲人友,你我行事絕不致令人看輕。縱使對方是三清又何妨?”

通風王禺聽悟空說得如此嚴正,也面容肅然,心中嘻哈念頭全無。

悟空又問:“你二人可有何頭緒?”

通風道:“尚無。”

悟空於是將九頭蟲說與二人聽,自然道出了“大五行靈血陣”,通風一聽大五行靈血陣,神色一變,道:“這陣法我也知曉,若能布成……不對,成不了的,成不了的。”

悟空追問道:“若能布成,怎樣?爲何又成不了呢?”

通風道:“若能成,便有化實爲虛之妙。”

“何爲化實爲虛?”

“古陣書上如此寫道,我也不甚明瞭。”

“那爲何此陣又難成?”

“所謂大五行,需五五之數,這二十五人可不是尋常人,卻是五行純陽之體,至真至純雖難得,大小五行相配卻更是難上加難,你說如何能成?”

第12章 師菩提第177章 二鬼談第92章 截擊戰第418章 諦聽怒第524章 逍遙意第312章 人法地第391章 造化動第484章 宙之道第257章 寶林寺第142章 無雅意第427章 戰泥犁第244章 迷離事第231章 柳土獐第26章 遇強敵第89章 鳥獸散第338章 有造化第55章 口懸河第342章 半松林第383章 天地同?第174章 離三界第413章 嫁禍計第107章 立殺志第408章 火之極第138章 貶金蟬第320章 造化胎第98章 欺心事第470章 道與心第477章 不可佔第54章 九靈力第158章 奪神珍第112章 惡念生第463章 反造化第389章 陣已破第148章 煉神鐵第224章 十洲難第7章 三更殺第156章 戲牛王第305章 大鵬威第65章 始邀戰第494章 無始來第300章 不枉活第332章 出離心第258章 二國師第274章 假悟空第149章 佛家寶第381章 盤古變第399章 怒衝冠第552章 須彌陣第466章 到頭空第89章 鳥獸散第474章 有逆法第338章 有造化第37章 喜訊傳第97章 欺心國第257章 寶林寺第483章 妖登天第302章 仇人見第539章 以誠待第548章 魔如來第12章 師菩提第35章 你未醒第447章 真僞佛第419章 逶迤論第514章 界吞嶺第132章 欲挽天第247章 佛道爭第194章 唐王易第508章 天上天第99章 遇故知第129章 神猿會第93章 鬧天宮第401章 八菩薩第49章 探楊戩第5章 本我真第501章 金石鏤第171章 駁靈寶第210章 善後事第495章 遇龍樹第450章 探後園第23章 奈何妖第491章 小救星第60章 李長庚第87章 戰局亂第500章 竟是你第13章 擒還縱第439章 出生天第436章 消罪心第249章 定三事第129章 神猿會第249章 定三事第247章 佛道爭第191章 各綢繆第526章 三場戲第190章 終投餌第330章 光陰箭第500章 竟是你第59章 重立戶第12章 師菩提第216章 醍醐灌第293章 擔五嶽
第12章 師菩提第177章 二鬼談第92章 截擊戰第418章 諦聽怒第524章 逍遙意第312章 人法地第391章 造化動第484章 宙之道第257章 寶林寺第142章 無雅意第427章 戰泥犁第244章 迷離事第231章 柳土獐第26章 遇強敵第89章 鳥獸散第338章 有造化第55章 口懸河第342章 半松林第383章 天地同?第174章 離三界第413章 嫁禍計第107章 立殺志第408章 火之極第138章 貶金蟬第320章 造化胎第98章 欺心事第470章 道與心第477章 不可佔第54章 九靈力第158章 奪神珍第112章 惡念生第463章 反造化第389章 陣已破第148章 煉神鐵第224章 十洲難第7章 三更殺第156章 戲牛王第305章 大鵬威第65章 始邀戰第494章 無始來第300章 不枉活第332章 出離心第258章 二國師第274章 假悟空第149章 佛家寶第381章 盤古變第399章 怒衝冠第552章 須彌陣第466章 到頭空第89章 鳥獸散第474章 有逆法第338章 有造化第37章 喜訊傳第97章 欺心國第257章 寶林寺第483章 妖登天第302章 仇人見第539章 以誠待第548章 魔如來第12章 師菩提第35章 你未醒第447章 真僞佛第419章 逶迤論第514章 界吞嶺第132章 欲挽天第247章 佛道爭第194章 唐王易第508章 天上天第99章 遇故知第129章 神猿會第93章 鬧天宮第401章 八菩薩第49章 探楊戩第5章 本我真第501章 金石鏤第171章 駁靈寶第210章 善後事第495章 遇龍樹第450章 探後園第23章 奈何妖第491章 小救星第60章 李長庚第87章 戰局亂第500章 竟是你第13章 擒還縱第439章 出生天第436章 消罪心第249章 定三事第129章 神猿會第249章 定三事第247章 佛道爭第191章 各綢繆第526章 三場戲第190章 終投餌第330章 光陰箭第500章 竟是你第59章 重立戶第12章 師菩提第216章 醍醐灌第293章 擔五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