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法正之死

東吳營寨之內,太史慈來到周瑜營帳裡面。

“大都督,西城久攻不下,士卒們士氣低落,卻該如何是好?”

周瑜看見太史慈進來,臉上不由露出了笑意,而後說道:“若是漢中如此輕易就被攻下,徐公明也枉稱關中名將了。”

聽到這裡,太史慈臉上不由露出了狐疑之色,問道:“難道大都督從一開始,就知道我們沒有辦法攻下漢中?”

周瑜搖了搖頭,而後親自爲太史慈泡了一杯茶,說道:“龐士元的謀劃可謂是天衣無縫,有極大可能拿下整個漢中。”

“然而,我們終究還是小覷了徐公明的才能。”

想起了那天晚上發生的事情,太史慈不由沉默了下來,臉上也露出不自然的神色。

當時孫劉聯軍突襲上庸,裡應外合之下,益州軍根本阻攔不住孫劉聯軍。

至於徐晃,當時更是撇棄一半兵力斷後,他自己卻是帶着傷勢,率領其餘守軍棄城而逃。

徐晃當時的行爲,讓不少將領都非常唾棄,認爲他貪生怕死,就連太史慈也毫不例外。

事實證明,徐晃這招斷臂求生的做法,是一件非常明智的舉動,至少他帶着殘兵敗將,退回西城而後一直守到現在。

那個時候,如果徐晃捨生取義,率領益州軍死守上庸,不僅不能守住城池,整個漢中都會因爲徐晃的死而淪陷。

若是徐晃率領所有人一起逃走,孫劉聯軍定會窮追不捨,益州軍也根本不可能逃回西城。

遭逢大變的徐晃,在那種紛亂的情況下,揹負了袍澤以及其餘之人的唾罵,卻挽回了了半個漢中。

看着太史慈的臉色,周瑜卻是正色道:“徐公明此舉看似冷血無情,甚至有些貪生怕死。”

“可是,如果仔細思索其中關鍵,纔會發現徐公明無愧於大將之才。”

“慈不掌兵,能用一半上庸守軍之死,換來半個漢中的生存空間,這種做法十分正確。”

說到這裡,周瑜嘆道:“也正是因爲徐晃的當機立斷,我們才錯過了攻下漢中的最好時機。”

太史慈忍不住問道:“西城久攻不克,士卒軍心動搖,卻該如何是好?”

周瑜沉默半晌,而後答道:“先等一段時間,假如巴郡那片戰場,還不能分出勝負,我們就撤兵吧。”

太史慈先是點了點頭,而後猶豫了一陣,終究還是問道:“若是退兵,在途經荊州之時,要不要趁機攻佔荊州呢?”

對於自家主公背棄盟約,而後與劉備合謀算計益州這件事情,太史慈一直有些弄不明白。

甚至於,當他帶領軍隊從荊州路過的時候,太史慈心中就有一種強烈的衝動,那就是領軍突襲荊州郡縣。

可沿途之中,無論太史慈如何暗示,周瑜都是不爲所動。

聽見了太史慈的話,周瑜卻是搖了搖頭,說道:“劉玄德既然有膽量讓我們通過荊州,自然會防備周全,想要突然發動襲擊,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

假道滅虢之計,也不是隨隨便便能施展。

在不同的情況下,如果使用相同一條計策,甚至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

晉獻公之所以能夠假道滅虢成功,歸根究底,還是虞國與晉國之間差距太大,晉國在滅掉虢之後,能夠很輕易將虞國吞併。

可是荊州的實力,並不比東吳差上多少,更何況,劉備又在沿途城池謹慎防備,根本不讓東吳軍入城。

如果周瑜真敢妄動,那麼他所率領的五萬軍隊,很快就會被切斷後路,成爲一支深入敵境的孤軍。

周瑜毫不懷疑,那個時候他所率領的五萬大軍,都會折損在荊州。

正是洞悉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劉備纔有膽量,讓周瑜率軍進入荊州境內。

眼看太史慈面露不信之色,周瑜當即向他詳細解釋了一變,太史慈聽過周瑜的解釋以後,久久不語。

落日西下,晚霞滿天,殘陽如血。

朐(qu)忍城中,張任臉上露出掩飾不住的疲憊之色,法正更是形容枯槁,雙目無神。

“嗚嗚嗚!”

鳴金之聲響起,宛若世間最美的天籟之音,張任、法正聽見這個聲音,眼中都露出了一絲神采。

城牆下面,潮水般的荊州軍緩緩退去,帶上了袍澤的屍體,只不過地上黑紅色的鮮血,卻與天邊殘陽交相輝映。

“退了,終於退了。”

目送荊州軍退去,張任渾身力氣都好像被抽空一般,右手扶着城垛大口喘着粗氣。

“咳咳,咳咳,咳咳咳。”

就在此時,法正捂住自己胸口,開始大聲咳嗽了起來。

法正咳得越來越厲害,本來蒼白如紙的臉上,帶着病態的紅暈。

他急忙拿出一塊潔白的手帕,緊緊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殷紅的鮮血,頓時將手帕染成了紅色。

張任見狀,不由眼神微微一縮。

“孝直,你快點回去休息一下吧。”

張任雖然不怎麼喜歡法正,卻仍舊上前想要攙扶法正,讓他回到城中休息。

法正卻是擺了擺手,阻止了張任的舉動。

他擡頭看了看天空中的夕陽,眼中露出了極度留戀之色,而後微微閉上了眼睛,用心感受着這個世界。

過了許久,法正才猛然睜開眼睛。

他有些悵然若失的說道:“我已經快要不行了,心中最遺憾的事情,莫過於未能看見主公統一天下。”

張任臉色一變,急忙說道:“孝直莫要胡思亂想,你不會有事的。”

法正沒有理會張任,思緒不由飄到了那天晚上,那個如同噩夢一般的夜晚。

本來陳政率領大軍,屯兵江關一線牽制荊州軍。

那段時間,荊州軍宛若縮頭烏龜一般,每日死守城池不敢出來交戰,益州諸將卻是意氣風發。

陳政麾下文武,也一直密切注視着孫劉之間的戰局,還在暗暗謀劃坐收漁翁之利。

可是就在那個月黑風高的晚上,陳政等人的夢想都破滅了。

任誰也沒有想到,劉備居然會悄悄兩人集結八萬大軍,而後突然襲擊江關。

在此之前,陳政等人甚至沒有打探到一絲消息。對於這件事情,直到現在,法正都感覺有些疑惑不解。

荊州軍的突然襲擊,打破了江關的寧靜。

司馬懿、法正等人,一直都認爲劉備在與東吳交戰,根本沒有絲毫防備。

再加上不知何時,城中已經悄悄潛入了很多細作,在細作的裡應外合之下,城門很快就被打開。

張飛、黃忠、魏延等人殺入城中,宛若下山猛虎,在千軍萬馬之中衝殺,根本無人能擋。

法正一直待在陳政身旁,他雖然也沒有料到會發生這種事情,好在他是一個有決斷之人。

眼看江關已經守不住,法正急忙向陳政勸諫,讓他放棄江關領兵撤到朐忍。

可是在亂軍之中,陳政、法正卻被張飛截住,麾下將領拼死阻攔,陳政、法正兩人居然都被重創。

甚至於,還有數員將領,都死在了張飛手下。

陳政受襲昏迷,若不是張飛顧念往日情誼,再加上有關平這層關係,恐怕陳政已經被當場斬殺。

陳政等人逃走了,江關卻是丟失了,益州軍也被殺得丟盔棄甲。

在撤兵的過程中,陳政雖然清醒了過來,病情卻是慢慢加重。

益州文武心中惶恐,急忙讓司馬懿帶領一些將領,護着陳政離開朐忍,而後繼續往後撤退,準備將其帶到江州修養。

劉備攻下江關以後,當即沿着長江逆流而上,大有拿下整個巴郡的氣勢。

那個時候,朐忍必須有大將駐守才行,甘寧乃是巴郡太守,要跟隨陳政回到江州,動員巴郡所有力量。

除了甘寧以外,也只有張任才能最爲出衆,最終他就留下了一些兵馬,在朐忍準備阻攔荊州軍。

讓人沒想到的是,本來已經遭受重創的法正,卻是執意要留下來。

諸將見他受了重傷,身體越來越差,都勸法正跟隨陳政一起回到江州,而後好生休養身體。

法正卻是力排衆議,與張任一起留在了朐忍。

法正身體本來就不算好,這次受傷以後,生命力更是流逝的非常之快。

法正眼神越來越黯淡,可是他看着徐徐退走的荊州軍,眼中卻是閃過一道厲芒。

過了半晌,法正忽然深深嘆了一口氣,而後將目光放在了張任身上。

“我知道,張將軍並不喜歡我。”

法正這句突如其來的話,卻是讓張任臉色微變,而後沉默不語。

張任的確不太喜歡法正,也不喜歡張鬆,這與當初,兩人合謀將益州獻給陳旭有關。

當然,若僅僅是這樣,張任也不至於如此。

最爲重要的是,法正爲人敢愛敢恨,甚至有些睚眥必報。

法正得到陳旭器重,在益州執掌大權之後,將很多以前跟他有仇之人,都以各種名義下入獄中。

甚至於,還有不少人直接身死。

最讓人感到無奈的是,法正每次對付這些人,都有正當理由,縱然是陳政也不好說些什麼。

法正這種睚疵必報的性格,並不十分討人喜,張任也有兩個交好之人,被法正拿住把柄下入牢獄。

故此,張任纔不喜歡法正。

可兩人現在畢竟處於同一陣營,張任雖然不喜法正,卻也不能因私廢公。

故此,他們兩人待在一起這段時間,並沒有發生衝突。

見張任沉默不語,法正卻是忽然笑了,他笑着笑着,就開始劇烈喘息起來。

“大丈夫生於世間,就當敢愛敢恨,心中不平,又何以平天下?只有讓自己念頭通達,才能輔佐明主成就大業。”

聽見法正有些強詞奪理的話,張任卻是冷哼一聲,然後冷冷瞥了張任一眼。

法正好似沒有看到張任臉色不愉,繼續說道:“張將軍當時被人出賣,恐怕直到現在都是滿腹怨氣吧。”

張任聞言臉色一沉,有心想要發作,卻也知道法正身體不好,終究還是忍住了怒氣。

法正卻不知好歹,繼續說道:“益州戰局變化得太快了,如今朐忍城中已經沒有多少守軍,大公子又身受重傷,軍心動盪。”

說到這裡,法正看了看有些殘破的城牆,而後嘆道:“城中兵力本就不多,荊州軍兵臨城下以後,每日都是猛攻四門。”

“依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要不了多久,朐忍就會失守。”

“朐忍失守,至今仍舊混亂不堪的巴郡,想要守住必定會十分困難。”

法正嘆了一口氣,眼中忽然露出了無邊的惆悵,道:“更何況,若吾所料不差,漢中如今亦是岌岌可危。”

“假如漢中、巴郡有失,則益州不保矣!”

法正擡起頭,雙目死死盯住張任,本來已經黯淡無光的雙眸,忽然爆發出了璀璨的光芒。

“張將軍當初投降主公,本來就是被逼無奈,現在遇到這種情況,何不直接獻城投降?”

“以將軍才能,以及在益州的威望,若是獻城投降,必定能夠被劉玄德器重。”

張任聞言當即勃然大怒,喝道:“雖然當初我忠於劉季玉,然而劉季玉負我在先,自從我投奔主公以後,主公待我不薄。”

“我張任又豈是貪生怕死,賣主求榮之輩!”

兩人之間的爭論,吸引了其餘士卒的注意力。

他們雖然臉上都帶着疲憊之色,可是現在也都驚訝無比。

張任與法正之間的爭論越演越烈,張任最後甚至雙目通紅,有些咬牙切齒的看着法正。

可是距離太遠,士卒們並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死!”

忽然之間,張任好像被徹底激怒,猛然拔出腰中佩劍,而後將法正斬殺。

可以看出,張任現在正處於癲狂狀態。

他殺了法正以後尤不罷休,甚至還將法正腦袋割了下來,而後拿在了手中。

“此獠欺人太甚,已經被吾斬殺,我欲開城投降楚王,爾等可願追隨與我!”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很多人都是不知所措,繼而有很多忠於陳旭之人,當即勃然大怒,就要上前殺掉張任。

張任卻是鐵了心要投奔劉備,召集自己心腹,就在城中大開殺戒。

剛剛平靜下來的朐忍,再次被喊殺聲充斥。

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81章 董卓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487章 臨江仙第31章 練兵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223章 安頓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212章 張揚第254章 詐死第494章 關平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221章 試探第696章 輓歌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36章 賞賜風波第43章 黃巾退兵第28章 返鄉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255章 逼宮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769章 吳懿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52章 暗鬥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928章 拜將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957章 鬥陣(下)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358章 臨陣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771章 擒張任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22章 不允盜請第322章 饑荒第542章 子午谷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302章 戲志才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747章 快來了第308章 換糧第766章 陰招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270章 交鋒第853章 陳駿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241章 殺意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13章 火起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231章 遭遇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475章 逃脫第795章 益州定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753章 反攻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568章 生死鬥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640章 聆聽第210章 獻城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460章 大捷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70章 報仇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575章 遊說閻圃
第646章 李儒發威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81章 董卓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487章 臨江仙第31章 練兵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223章 安頓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212章 張揚第254章 詐死第494章 關平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221章 試探第696章 輓歌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473章 一夜築城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36章 賞賜風波第43章 黃巾退兵第28章 返鄉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255章 逼宮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769章 吳懿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52章 暗鬥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863章 神仙眷侶第928章 拜將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957章 鬥陣(下)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358章 臨陣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771章 擒張任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22章 不允盜請第322章 饑荒第542章 子午谷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302章 戲志才第865章 孫策之死(下)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747章 快來了第308章 換糧第766章 陰招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270章 交鋒第853章 陳駿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241章 殺意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13章 火起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231章 遭遇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475章 逃脫第795章 益州定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753章 反攻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568章 生死鬥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640章 聆聽第210章 獻城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460章 大捷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604章 喜得麟兒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664章 稷下酒肆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70章 報仇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575章 遊說閻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