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

趙旭這孩子很孝順,在儒家禮法這麼多年的教育下,孝道已經被他刻進了骨子裡,趙禎非常但對儒家古板的教學方式,所以經常會對趙旭的價值觀,思想觀和人生觀進行改造,或是善意的提醒。

這孩子悟性很高,很快就能掌握其中的奧妙,再加上趙禎從小對他的教育方式更爲開放,所以他懂得什麼叫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資善堂的講師換了不少,那些所謂的大儒只要宣揚聖人之言無有錯處,定然會被趙禎給換掉,朝臣們對趙禎的這種行爲已經有了一點意見。

但趙禎卻並不在意,固守成規不可能創新,也不可能進步,世界上所謂的規則都是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而這些經驗適用於前人卻並不一定適用於現在。

大宋的上下一開始是反對趙禎改革的,不光是對軍隊的改革,對文武之間的改革也是持反對意見,至於其他地方趙禎所遇到的壓力便更大。

但結果往往卻是趙禎的改革取得了成果,原因跟簡單,因爲趙禎在做正確的事情,並沒有遵守所謂千年傳承下來的制度。

瞧着喝着薑茶的兒子,趙禎開口問到:“前段時間有朝臣上疏曰:當守儒家之學,教化百姓,用於朝堂,義利之辨,用於國也用於百姓。旭兒以爲如何?”

趙旭稍稍愣了一下,他沒想到趙禎會問他這個問題,當然,作爲太子每天聽到講學的師傅在自己面前宣揚儒家思想,耳提命面,終究是有過自己的想法。

每當看到趙禎和兒子討論這些追本溯源的問題時,王語嫣便會悄然離開,有些話不是她能聽的,作爲一個皇后她知道自己該在什麼時候離開。

後宮之中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操持,冬天來了,年節也不願了,趙靈時不時的進宮探望,上次來的時候就說想討要一個上等的御用琉璃作爲給公公的壽禮,正好今日到了一批。

趙旭忐忑的神情很快在趙禎的微笑中消失,不知爲何,只要看見父皇的微笑,自己心中的不安也就消失了。

這麼多年來,父皇還從未打罵過自己,相比民間和朝臣們用棍棒與呵斥教育孩子的方法,父皇往往是使用鼓勵,讓自己說出心中的想法,即便是錯了也沒甚的關係。

“兒臣以爲,當以新學而出,取代已經不堪重用的儒家之學!”

趙禎笑了笑:“這麼說來你是打算提倡朕的格物?但儒家之學乃是漢家王朝的立國之本,不光如此,便是民間百姓都以其爲教條。宗族之中更是以此爲禮,以此爲法,如何能改?便是朕都不行。”

“孩兒可以用律法修改……”

看着趙旭堅定的模樣,趙禎笑了,點了點頭道:“這倒是一項不錯的提議,可你想過沒有,雖然咱們手中握着天底下最大的權利,可管理天下的卻並非只有皇帝!還有文武百官,還有士大夫,還有哪些宗族。他們可不想改嘞!”

“那便曲線爲之!”

趙旭的精神一下便起來了,看着趙禎道:“兒臣可先從學子開始,讓他們重視格物,對那些儒家經典和教條進行修改,或是以父皇之法,讓這些年輕人看到格物所帶來的好處。”

果然是自己的兒子,舉一反三的能力還是有的,但趙禎卻苦笑道:“可儒家典籍之中亦有不少至理名言,如何能一併驅除?你再想想!”

趙禎在不斷的引導着自己的兒子,趙旭也明白父親已經有了辦法,思前想後之下很快就給出了妥帖的答案。

“儒學依舊保留,但卻要有儒學中的新學出現,民間已經出現了官學一說,一個名叫張載的待選官提出,尊順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誠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達聖賢境界。”

張載的出現趙禎並不意外,他的關學是早晚要出現在大宋土地上的,自己老早就引用了他的“橫渠四句”。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這幾句話也就是關學的主要思想。

現在的張載提出的關學也印證這一點,大宋的文人自然會擁護附和,也可以說是趙禎自己成就了關學,民間已經有文人把“關學”定義爲“官學”了。

趙禎點了點頭:“你覺得關學如何?若是你用心去鑽研便會發現其中的本質。”

趙旭用力的點了點頭:“孩兒微服出訪過張載的文會,其有五本,一爲氣本論,即太虛即氣與氣化萬物。二爲辯證之法,即一物兩體,動必有機。三爲知與行,即聞見之知與德性之知。四爲人之性,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五…………”

前面幾樣趙禎都很滿意,氣本論是早已出現的,張載不過是通過先人的學說加以總結,當然這是不對的,很快就會被格物論所否定沒有什麼影響。

至於後面幾條說的卻是相當的靠譜,最少在趙禎這個擁有後世靈魂和邏輯的人看來非常合理,人就應當辯證的看待問題。

趙旭的突然停下讓趙禎有些莫名其妙,好奇的望向兒子道:“繼續說啊!朕覺得他的學說還算不錯。”

趙旭尷尬的開口道:“最後便是父皇厭惡的東西,關學提倡查舉太極……窮究《易》理,辯證之探。”

趙禎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誰對你說太極便是用來占卜的?《周易》是用來探測吉凶的?這是大謬!《周易》作爲羣經之首,“大道之源”,乃是各家學說的源頭活水,怎麼能起而不顧?”

緩緩起身趙禎一邊走一邊道:“太極之道無窮而浩渺,太極即爲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態。易經繫辭曰:“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趙禎見趙旭有些不明白,繼續解釋道:“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都可用陰陽來表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中藏着至理,只是要想窺得門徑實在太難,張載說的太多,把所有人都想象成聖人可不成。”

瞧見趙旭有些喪氣的模樣,趙禎笑道:“若是你有心推廣關學,還是應當好好的和張載聊一聊,並且還要把關學進行改造。”

拍了拍兒子的肩膀感慨的說道:“別忘了,你將來是大宋的天子,要坐上朕的位置,所以你提倡的學說一定要能爲自己和大宋爲助,如此才能是有用之學,官家之學!”

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
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裁撤十六衛?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五章初入東宮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兩千四百四十六章商業更盛於掠奪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九百一十五章鳳求凰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