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迎擊匈奴(三)

其實到了唐宋時代,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會知道,輕騎兵和重騎兵進行正面交戰,完全就是找死,因爲重騎兵不僅在防禦力上遠強於輕騎兵,在攻擊力上。也遠不是輕騎兵所能相比的。

因爲騎兵之間的正面交戰,騎術固然重要,但並不是全部,戰馬的力量和衝刺速度,還有騎士的力量和武器也都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在騎術相當的情況下,戰馬的速度越快,力量越強,騎士的武器越長,優勢也就越大。

雖然匈奴騎兵騎術自然是要強於代軍,但代軍裝配了新式馬俱,完全可以抵消匈奴在這方面的優勢,而重甲騎軍所使用的戰馬都是體形較大,負重力強的大型戰馬,再加上人馬的甲冑,在重量上要遠遠超過匈奴人馬,雙方對衝對撞,匈奴士兵根本就不是對手,被撞得人仰馬翻。

而代軍騎士都是經過嚴格挑選,膂力過人,所使用的都是專門用於馬上作戰的長槍,長度達兩丈六尺,僅槍尖就有近二尺長,幾乎可以離着兩丈的距離,就可以擊中敵人。而且匈奴士兵使用的武器十分落後,基本是以長槍、彎刀爲主,有的匈奴士兵甚致就在一根木棍的前端綁上一個經過簡單打磨的石塊充當武器,但長度遠遠不夠,因此兩馬對頭,匈奴士兵的武器往往還沒有夠到代軍的士兵,就先被代軍的長槍擊落下馬去,或者是刺穿身體,而有的匈奴士兵雖然能夠躲過代軍的攻擊,並且展開反擊,但代軍的騎士有兩層護甲保護,匈奴士兵的攻擊幾乎沒有多少殺傷力,反而被代軍士兵隨即展開的反擊打落下戰馬。

在這幾方面因素綜合下來,儘管匈奴人一向驍勇善戰,但仍然被代軍打得紛紛落馬,死傷無數,雖然代軍的重甲騎軍只有六百人,匈奴軍隊的數量是代軍的三倍多,但卻完全阻擋不住代軍的猛烈衝鋒,隊伍就像是被鐵犁犁開的土地一樣,毫不費力的就被代軍割開。

冒頓雖然也連續擋開了幾支刺向自己的長槍,免強保持着自己的安全,但他身邊的衛士中,有近半的人己被代軍擊落下馬去,雙方的騎軍交錯而過以後,匈奴軍隊的整個陣式都被代軍從中剖開,分成了兩半。

而在剛纔雙方交戰過的戰場上,留下了數百俱人馬的屍身,不過放眼看去,幾乎全部都是匈奴人馬,而代軍寥寥無幾,因爲雙方士兵的衣甲服飾差異極大,涇渭分明,一眼就能夠看得出來。

儘管匈奴軍隊馬上又重新匯合了起來,但到了這個時候,誰都看得出來,匈奴軍隊己完全陷入下風。而冒頓也不禁大爲震驚,自己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可怕的軍隊,什麼時候一向潺弱的華夏族軍隊變得這樣厲害了。

現在的局面,己經不容冒頓多想,因爲這時代軍己經轉過馬頭,又向匈奴軍隊沖殺了過來。

如果只有冒頓這一支軍隊,到也好辦,打不過就跑,匈奴人雖然好戰,但並不是那種強硬到死的民族,打不過還是會逃的。其實撤退也是匈奴人慣用的戰鬥,因爲一來可以減少自己的損失,並借撤退重新整頓隊伍,伺機重來;二來如果敵軍追趕上來,則可以在撤退中以高明的箭術殺傷追擊的敵軍,如果能夠打亂敵軍追擊的節奏,還可以殺一個回馬槍來,說不定反敗爲勝。

但現在並不是只有冒頓這一支軍隊,卡魯古帶領後另一支匈奴軍隊也己經和代軍接戰,雖然冒頓不知道那一邊的戰事進行得如何,但如果自己一撤的話,那麼卡魯古帶領的那一支軍隊可就危險了,除非是兩支軍隊同時撤退,但這就要派人通知卡魯古才行,而自己還要再和代軍再打兩個回合,才能極時的通知卡魯古,因此冒頓也只能一咬牙,又指揮着匈奴軍隊,迎着代軍衝了上去。好在是匈奴也是尚武好戰的民族,雖然在第一輪交鋒中並沒有佔到什麼便易,但也激起了匈奴人的血性中的兇悍,到是都沒有膽怯。

這時雙方的距離只有六七十步,代軍的騎兵大多數都沒有裝好弩箭,連隊形都沒有排列好,就向匈奴軍隊發動了進攻,而是在進攻的過程中,逐步的調整陣列。而這一次代軍變換了一個陣形,由上一輪的箭頭形變成了橫列線形,這個陣式並不複雜,因此可以在進攻的過程中來逐步的調整。

橫列線形陣列,比箭頭陣列的殺傷面更廣更大,但衝擊力會減弱,而且縱深不夠,因此一般釆用橫列線形陣列,需要有比敵人更多的兵力,至少不能比敵人少,或者是戰鬥力要遠強於對手。

雖然代軍的人數要遠遠少於匈奴軍隊,但經過了上一個回合的交戰之後,代軍發現匈奴軍隊的戰鬥力其實並不比代軍以前所遇見過的其他軍隊強多少,甴其是不比秦軍強,因此才果然的改變了陣形,使用殺傷面更大的橫列線形陣列,取代了箭頭陣列。

在衝鋒的過程中,代軍果然迅速的調整好了陣形,全軍分成了四排,每排約一百五十人,橫向展開達到了近兩百步的距離,由實是第一排的騎兵,排列整齊,長槍水平前指,再加上馬大人高,全用甲片覆蓋,因此從匈奴的角度看上去,確實是威勢驚人。

等代軍調整好隊形之後,雙方的距離己不足二十步,雖然在此期間,匈奴軍隊對代軍射出了兩三輪弓箭,但因爲代軍的人馬有重甲護身,對代軍造成的損失微忽其微,只有幾名士兵運氣不好,箭矢正好射在兩塊甲片結合的縫隙處,才中箭落馬。

但雙方再度接戰之後,結局仍然沒有多大的改變,雙方的戰馬交錯而過的時候,雙方的士兵各自揮舞武器,互相攻擊,但結果十有七八都是匈奴士兵被擊落下馬去,有的代軍騎兵甚致能夠連續擊傷擊落好幾名匈奴士兵,畢竟輕騎兵和重騎兵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不是靠士兵的鬥志和拼勁可以改變了的,何況代軍的士氣也並不在匈奴士兵之下。

而且這一次代軍改用橫列線形陣列,殺傷面更大,因此在這一輪交戰之後,匈奴軍隊的傷亡比上一輪要多了近一倍。而代軍的傷亡雖然也比上一輪增加了一些,但仍然要遠遠少於匈奴軍隊。

這兩輪交鋒下來,雖然冒頓並沒有什麼損傷,而且還擊落了一名代軍的重甲騎兵,但他在匈奴部落中一向以勇武著稱,毎一次匈奴征戰,他臨陣斬殺的敵人都是全軍最多的,而兩輪交鋒下來,僅僅只擊落了一名敵人,而且還不知是否將敵人擊殺,這樣的對手,也令冒頓的心裡也不由得一陣恐懼。

這時冒頓偷眼一看,原來在另一個方面,卡魯古己經率領着匈奴軍隊從戰場上撤退了。

原來卡魯古率領着兩千匈奴軍隊從樹林中殺出之後,代軍立刻扔下了圍攻的匈奴軍隊,迎戰卡魯古的軍隊。而那一支匈奴軍隊已被代軍打得潰不成軍,在短時間內,己經失去了戰鬥能力。

本來出戰的代軍也有兩千人,雖然先前和匈奴軍隊打了一仗,但自身損失並不大,不超過百人,因此現在的兵力和卡魯古所帶領的匈奴軍隊相比,並不處於劣勢,雙方激戰起來,一時也殺得難分難解。

但就在這時,阿燃史乞沫率領着一千蕃勇軍,從側翼衝殺上來。蕃勇軍的士兵都是由歸附的草原遊牧民族組成,這些士兵對匈奴民族都沒有什麼好感,甚致是仇恨,因此在得知要和匈奴交戰之後,就己經攢足了一口勁,想和匈奴軍隊大戰一場,也出一口惡氣,而現在終於得到了出戰的機會,自然是人人奮勇,揮動着武器猛衝猛殺。

蕃勇軍士兵的騎術本來就不在匈奴人之下,而換用了新式馬俱,更是讓他們如虎添翼,雖然他們並沒有像重甲騎軍那樣,人馬俱披雙層重甲,但士兵也都穿着青銅甲衣,武器也都是製做精良,因此戰鬥實力遠在匈奴軍隊之上,人馬殺到之後,匈奴軍隊被殺得紛紛落馬,傷死慘重。

本來最初付責誘敵的那支匈奴軍隊這時己經重新集結起來,本來想再度投入戰場中助戰,但代軍中還有三千步軍,立刻殺入到戰場中,截住了這支匈奴軍隊。

這時最初的這支匈奴軍隊己不足五百人,而且還有近半的人都身上有傷,而儘管代軍全是步軍,但卻是士氣高昂,鬥志旺盛,人數也是匈奴軍的數倍以上,因此一下孑就將這支匈奴軍隊再度打散了,從戰場上四散潰逃。

而這個時候,和卡魯古部匈奴軍交戰的代軍兵力,已經超過了匈奴軍隊,而戰鬥力也不在匈奴士兵之下,因此在代軍的猛烈攻擊之下,匈奴軍隊很快就招架不住,也只能從戰場上敗逃。

相反只有冒頓帶領的匈奴軍隊,雖然傷亡重大,但由於他們對陣的代軍人數太少,反而還能夠再堅持一會兒,成爲還能撐住的匈奴軍隊。

第902章 長街之戰第676章 白靈族的變故(三)第567章 燕國滅亡第21章 ,取弘城第659章 入城風波(一)第654章 遊說匈奴(五)第563章 會戰(五)第952章 揮軍南進(上)第742章 內訌(下)第74章 陣法第150章 捕馬(下)第613章 撤軍與追擊(七)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第133章 李牧之死(上)第204章 前後夾擊(二)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864章 邯鄲之變(一)第870章 重整旗鼓(一)第642章 啓程第379章 開府治事(下)第600章 突襲薊京(三)第59章 鑄劍(上)第367章 滎口之戰(二)第565章 會戰(七)第685章 意外的結局(下)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194章 燕國出兵(上)第382章 轉戰滎口第312章 拉近關係第181章 軍隊編制第805章 臨別獻舞(一)第282章 出使齊國(二)第220章 迴歸後的施政(上)第563章 會戰(五)第506章 共鳴第454章 水戰(下)第137章 恐懼的感覺第416章 擴軍備戰(三)第2章 強盜第292章 結盟(上)第430章 大梁攻防(一)第317章 商鋪開業(一)第652章 遊說匈奴(三)第552章 燕國的希望(一)第542章 邯鄲的局勢第922章 趁勝進擊(五)第691章 接位第363章 率軍入魏(一)第808章 新年第203章 前後夾擊(一)第677章 白靈族的變故(四)第221章 迴歸後的施政(下)第317章 商鋪開業(一)第44章 邯鄲集市第697章 不速之客(二)第259章 恩威並施(上)第522章 進見秦王政(上)第601章 突襲薊京(四)第847章 漢軍出擊(上)第906章 長街之戰(十五)第149章 捕馬(上)第932章 投效(一)第422章 底達桂陵(下)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863章 漢秦結盟(三)第624章 進駐井陘第960章 結局第540章 商人(上)第844章 秦王督戰第757章 勸進第174章 屠城令(下)第467章 撤離大梁(一)第756章 迴歸(四)第656章 伏擊單于(二)第640章 安排就緒第733章 進攻受阻(一)第282章 出使齊國(二)第160章 遇險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237章 迎戰匈奴軍三第548章 自立更生(下)第704章 合作(三)第869章 進攻邯鄲第728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第677章 白靈族的變故(三)第8章 ,成山第234章 收隴邊民第146章 白靈族第524章 邀請第876章 陣前立威(三)第621章 退軍(三)第554章 燕國的希望(三)第758章 勸進(下)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267章 齊國來使(一)第603章 突襲薊京(六)第575章 秦軍反擊(五)第406章 修定計劃二第839章 合縱出擊(二)
第902章 長街之戰第676章 白靈族的變故(三)第567章 燕國滅亡第21章 ,取弘城第659章 入城風波(一)第654章 遊說匈奴(五)第563章 會戰(五)第952章 揮軍南進(上)第742章 內訌(下)第74章 陣法第150章 捕馬(下)第613章 撤軍與追擊(七)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第133章 李牧之死(上)第204章 前後夾擊(二)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864章 邯鄲之變(一)第870章 重整旗鼓(一)第642章 啓程第379章 開府治事(下)第600章 突襲薊京(三)第59章 鑄劍(上)第367章 滎口之戰(二)第565章 會戰(七)第685章 意外的結局(下)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194章 燕國出兵(上)第382章 轉戰滎口第312章 拉近關係第181章 軍隊編制第805章 臨別獻舞(一)第282章 出使齊國(二)第220章 迴歸後的施政(上)第563章 會戰(五)第506章 共鳴第454章 水戰(下)第137章 恐懼的感覺第416章 擴軍備戰(三)第2章 強盜第292章 結盟(上)第430章 大梁攻防(一)第317章 商鋪開業(一)第652章 遊說匈奴(三)第552章 燕國的希望(一)第542章 邯鄲的局勢第922章 趁勝進擊(五)第691章 接位第363章 率軍入魏(一)第808章 新年第203章 前後夾擊(一)第677章 白靈族的變故(四)第221章 迴歸後的施政(下)第317章 商鋪開業(一)第44章 邯鄲集市第697章 不速之客(二)第259章 恩威並施(上)第522章 進見秦王政(上)第601章 突襲薊京(四)第847章 漢軍出擊(上)第906章 長街之戰(十五)第149章 捕馬(上)第932章 投效(一)第422章 底達桂陵(下)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863章 漢秦結盟(三)第624章 進駐井陘第960章 結局第540章 商人(上)第844章 秦王督戰第757章 勸進第174章 屠城令(下)第467章 撤離大梁(一)第756章 迴歸(四)第656章 伏擊單于(二)第640章 安排就緒第733章 進攻受阻(一)第282章 出使齊國(二)第160章 遇險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237章 迎戰匈奴軍三第548章 自立更生(下)第704章 合作(三)第869章 進攻邯鄲第728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第677章 白靈族的變故(三)第8章 ,成山第234章 收隴邊民第146章 白靈族第524章 邀請第876章 陣前立威(三)第621章 退軍(三)第554章 燕國的希望(三)第758章 勸進(下)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267章 齊國來使(一)第603章 突襲薊京(六)第575章 秦軍反擊(五)第406章 修定計劃二第839章 合縱出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