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燕國出兵(上)

經過了三個多月的辛勤勞作,田野裡都己經插滿了青青的禾苗,在一望之際,全部都是一片綠色。這個時候,春耕基本結束,而這時離夏季還有一二個月的時間,因此在這段時間裡,農夫們也可以休息一下,爲夏季的搶水澆灌積攢力量。

當然在這個時候,往往都是官府徵集勞役的時間。有時也會在這段時間發動戰爭,不過高原當然不會發動戰爭,而今年的勞役主要是開渠、建屋,都是和百姓切身利益相關的,因此百姓也都十分願意參加今年的勞役。

而這個時侯,代郡的土地清查、戶籍統計己經基本結束,經過仔細的清查之後,代郡一共查出了土地五百六十七萬四千七百畝,另外又新開墾土地五十三萬七幹五百畝。

在這些土地中,直屬於官府的土地一共有一百二十六萬五千五百畝。其中有一部份是屬於李牧所有,由高原繼存下來,另外還有一部份本來是趙國的官員所有,但這些官員要麼已死,要麼己經成爲秦國之臣,這些土地自然就成爲無主之地,被官府接收。還有一些就是在這一次土地淸查中沒收的土地。現在這些土地都出租給百姓,而且租費定得很底。因此也很受百姓們的歡迎。

同時經過了拆分之後,代郡一共有戶籍二十二萬八千七百五十一戶,共計有九十七萬七千七百二十五人。這兩項工作能夠在三個多冃的時間內完成,和地方豪強勢力的極力配合是分不開的。在於滅掉了臨河村的趙家之後,鎮懾了整個代郡的地方豪強勢力,在後面的淸查工作中,豪強勢力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反對。這樣一來,統計工作也進行得十分順利。

當然,有一些豪強大戶因爲人口衆多,拆份的新戶也很多,財產、田地的分割也不可能在這短短兩三個月完成,因此高原也特許這些豪強大戶,先將全家的總田產和拆分後的戶籍記錄下來,並且給他們六個月的時間來分割家產,然後到官府登記。逾期不到官府登記的,就由官府按絕對平均主義,強行分割。

總體來看,雖然在清查土田的時候,遭到了一部份百姓的牴觸,但一來是在清查的過程中,高原派出的官員基本能力做到秉公處置,同時又收編了大量社會閒雜人員、嚴禁民間私鬥,也使社會秩序安穩了許多;而且在淸查土田、統計戶籍時,也是重點打擊豪強勢力,而最主要的一點是,高原制定的稅賦和勞役都不高,因此還是得到了大部份百姓的贊同,高原在代郡的統治也通過這一次事件,逐漸穩定了下來。

不過現在高原所面臨的最大的問題裡勞動力不足,畢竟代郡的人口不走百萬,青壯男子只有三十萬人左右,即使是把青年婦女算進來,也不過在五六十萬左厷。而現在需要勞動力的地方卻有很多,除了因爲要安置轉民的士兵,需要修建大量的房屋,而且還要開鑿河渠,現在代郡的田地基本都是位於靠近河邊的地方,以更利於灌溉,又新開墾了五十多萬畝土地之後,臨河的土地,基本都已經開墾得差不多了,如果再要開墾,只能在遠離河流的地方。而這就需要開鑿河渠,引水灌溉。

開河挖鑿,是規模龐大的工程,秦國爲了修建鄭國渠,前後花了十餘年的時間,動用了數百萬勞力,韓國甚致把開鑿鄭國渠當做一條疲秦之計。不過河渠但開鑿成功,是一勞萬利,澤被百代的事情。因此秦國以舉國之力,開鑿了鄭國渠之後,國力並沒有下降,而且鄭國渠開通,使整個關中地區都成爲沃土,從此再無災年,結果反而使秦國更加富強。

代郡當然不需要鄭國渠這樣龐大的工程,但以高原現在的勞動力,沒有五六年的時間,是不可能建立起一個覆蓋代郡全境的河渠系統。

好在是人口少也有人口少的好處,就是所需要的土地並不多,目前的田地也基本夠用,並不需要大規模的開墾新的田地,因此開渠也不是那麼急迫,只用把現有土地的河渠管理好就行了。

但現在高原還有一個大工程急需上項目,就是擴建代郡城。現在代郡是高原的根據地,自然有必要加強代郡的防禦力,高原計劃在代郡現有的城牆外圍,再修建一道外城牆,並修建四到六個衛城,形成一個完善的防守體糸,但這項工程同樣也是耗資巨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只是人口的増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至少需要二十年以上的時間,急也急不來。至少在目前看來,代郡的形勢還是不錯,發展前景一片大好。因此高原也比較放心。

不過雖然代郡的內部情況很好,但外部的情況就不是很妙,出使到燕國的使者遭到了燕王喜的拒見,只好一無所獲的回到代郡。而藺文清打通與燕國通商也進行的非常不順,過去幾個和藺文清有貿易來往的燕國商人也都挽言謝絕了和代郡通商。

其中有一個商人告訴藺文清,其實燕國的商人並不排斥和代郡經商,畢竟對於商人來說,只要是有錢賺,和誰做生意都行,但燕王喜卻下了一道命令,嚴令燕國的所有商人和代郡經商。原因就在於秦國的使臣姚賈己經達到了燕國,居說是在勸燕王喜出兵進攻代郡,只是遭到了燕太子丹和太傅鞠武的強烈反對,因此燕王喜還在豫猶當中,不過他拒絕接見高原派來的使者,也表示燕王喜對代郡並沒有多少好感。

接到了這個消息,高原也有些弄不懂了,因爲在歷史上著名的荊柯刺秦王正是由燕國策劃的,雖然說主要的謀劃者是太子丹,但這樣的大事,燕王喜不可不知道,雖然自己來到這個時空,打亂了這個時空的歷史,但似乎還沒有影響到燕國的決策,那麼和自已聯手抗秦,應該是燕國正確的選擇,但燕國偏偏就拒絕了和自己結好。當然,也不排除燕國有意這樣安排,以討好秦國,讓秦國放鬆對燕國的警惕,也好進行刺秦之舉。

那麼燕國會不會應秦國的要求,出兵來進攻代郡呢?高原也有些拿不準把握,畢竟現在的國際局面確實太過於複雜了,在和燕國結盟上判斷錯誤,高原也不敢輕易的做出簡單的判斷。不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高原還是下令,讓駐守上谷郡的司馬尚做好準備,加強防禦,並且派出大量探子,嚴密的觀察燕國的動向,一但燕國真的要出兵進自已,那麼自己也只能奮力迎戰了。

本來,完成了代郡的土地淸查和戶籍劃分之後,高原打算將新法令推行到新佔領的三郡中去,但現在燕國有可能進攻自己,因此高原也不敢輕舉妄動,只好暫時停止不動,能弄清楚了燕國的真正意圖之後再說。另外高原也清楚,就是在代郡,地方豪強也不是心甘情願的尊守新法令,高原己經收到了幾個報告,有不少地方豪強頻頻聚會,就是在商議怎麼來應對自己。

當然,如果高原和軍隊坐鎮在代郡,自然不會怕這些地方豪強有什麼舉動,不過一但燕國出兵進攻代郡,自已就必需出兵抵抗燕軍,代郡空虛,如果這此豪強勢力再鬧出一點事情來,自己可就是內憂外患,雙線作戰了。因此儘管不知道燕國會不會出兵,但自巳也必須先想好應對的方案來。

首先自然是要在代郡留守足夠的兵力,這一點到並不難,雖然現在的常備軍並不多,但還有十餘萬傳業的軍隊,都在代郡境內安置,這一批人本身就正規軍隊,拉起來就可以作戰,因此兵力並不是問題。關建是儘快擊敗燕軍,只有在短時間內擊敗燕軍,才能鎮攝住地方豪強勢力,那怕是地方豪強勢力真的鬧起事來,只要是擊敗了燕軍,也可以及時趕回來救援。就是怕雙方打成消耗戰,不僅曠日持久,而且現在高原也耗不起,如果真的要打仗,最好也要在三個月內結束。

因此高原不僅要想好留守代郡的佈置事情,同時還要構想幾個能夠儘快擊敗燕軍的方案,也確實讓高原費盡了腦筋。當然,最好的結果還是燕國不出兵。

只是原望雖然美好,但現實卻非常無情,四月中旬,高原收了司馬尚發到代郡的消息,燕國出動大軍二十萬,進攻代郡,領軍的主將是燕太子丹,副將是太傅鞠武、上卿田光和原來的秦將樊於期。

樊於期本是秦國的大將軍,曾和桓齮、王剪、蒙武並列,但後來他隨同王子成蛟發動叛亂,結果兵敗之後,逃亡到燕國避難,但家屬都被秦王政所殺。而當時太子丹正在廣招人材,決定收留樊於期,但太傅鞠武卻擔心收留樊於期會遭惹秦軍攻擊,於是太子丹只好把樊於期安置在匈奴境內。不過這一次秦國要求燕國出兵攻代,對樊於期也就網開一面,裝不知道。

得知燕國到底還是出兵,高原也立刻下令,徵集三萬軍隊,準備迎戰燕軍。

第629章 迴歸代郡(下)第83章 撤離邯鄲(一)第655章 伏擊單于(一)第389章 滎口攻防戰(四)第309章 合縱第484章 衆將匯聚第13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777章 家宴(二)第535章 主將人選第575章 秦軍反擊(五)第115章 勝利的希望第650章 遊說匈奴(一)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563章 會戰(五)第736章 進攻受阻(四)第234章 收隴邊民第801章 秦國聚議(下)第739章 切斷供應(上)第18章 進攻趙軍大營第333章 襲擊(上)第40章 公子扶蘇第915章 無衣之曲(四)第616章 驅獸作戰(三)第362章 局勢突變第451章 船隊到達(下)第879章 邯鄲攻防(二)第231章 出巡第355章 女強人和小女人第220章 迴歸後的施政(上)第875章 陣前立威(二)第284章 出使齊國(四)第821章 行刺(三)第72章 秦國使臣(下)第759章 天下大勢第489章 閱軍(四)第937章 史前文明(下)第256章 突襲陰山(八)第716章 新營地(二)第592章 攻與防第624章 進駐井陘第542章 邯鄲的局勢第170章 大局初定(上)第273章 分期付款第156章 架臨邯鄲(上)第60章 鑄劍(下)第614章 訓獸作戰(一)第341章 館驛春潮第880章 邯鄲攻防(三)第2章 流星天降第887章 進軍咸陽(二)第529章 刺秦(四)第413章 刀法初成(下)第393章 渡河之戰(三)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287章 固守待援第514章 宗廟之戰(上)第631章 三國合縱(二)第317章 商鋪開業第431章 大梁攻防(二)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618章 驅獸作戰(五)第827章 秦軍來襲(一)第751章 處理俘虜第751章 處理俘虜第399章 魏國的變故(二)第135章 敗局己定第539章 代郡的計劃(下)第898章 長街之戰(七)第621章 退軍(三)第13章 訓練騎軍第60章 鑄劍(下)第145章 蚩尤的力量第525章 謀劃第349章 戰略規劃第664章 入城風波(六)第855章 中途攔截(一)第28章 災民(上)第148章 吸收異能第335章 劫持(上)第508章 落足蒙家(下)第366章 滎口之戰(一)第105章 趙秦首戰(四)第311章 秦國使臣(下)第864章 邯鄲之變(一)第659章 入城風波第727章 匈奴的計劃第469章 撤離大梁(三)第318章 商鋪開業(二)第450章 船隊到達(上)第341章 館驛春潮第519章 扶蘇探見(上)第680章 初戰白靈族(三)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150章 捕馬(下)第702章 合作第808章 新年第95章 突襲第238章 迎戰匈奴軍(四)第125章 趙秦決戰(四)第108章 戰場僵持
第629章 迴歸代郡(下)第83章 撤離邯鄲(一)第655章 伏擊單于(一)第389章 滎口攻防戰(四)第309章 合縱第484章 衆將匯聚第13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777章 家宴(二)第535章 主將人選第575章 秦軍反擊(五)第115章 勝利的希望第650章 遊說匈奴(一)第689章 黑火,白水第563章 會戰(五)第736章 進攻受阻(四)第234章 收隴邊民第801章 秦國聚議(下)第739章 切斷供應(上)第18章 進攻趙軍大營第333章 襲擊(上)第40章 公子扶蘇第915章 無衣之曲(四)第616章 驅獸作戰(三)第362章 局勢突變第451章 船隊到達(下)第879章 邯鄲攻防(二)第231章 出巡第355章 女強人和小女人第220章 迴歸後的施政(上)第875章 陣前立威(二)第284章 出使齊國(四)第821章 行刺(三)第72章 秦國使臣(下)第759章 天下大勢第489章 閱軍(四)第937章 史前文明(下)第256章 突襲陰山(八)第716章 新營地(二)第592章 攻與防第624章 進駐井陘第542章 邯鄲的局勢第170章 大局初定(上)第273章 分期付款第156章 架臨邯鄲(上)第60章 鑄劍(下)第614章 訓獸作戰(一)第341章 館驛春潮第880章 邯鄲攻防(三)第2章 流星天降第887章 進軍咸陽(二)第529章 刺秦(四)第413章 刀法初成(下)第393章 渡河之戰(三)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287章 固守待援第514章 宗廟之戰(上)第631章 三國合縱(二)第317章 商鋪開業第431章 大梁攻防(二)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618章 驅獸作戰(五)第827章 秦軍來襲(一)第751章 處理俘虜第751章 處理俘虜第399章 魏國的變故(二)第135章 敗局己定第539章 代郡的計劃(下)第898章 長街之戰(七)第621章 退軍(三)第13章 訓練騎軍第60章 鑄劍(下)第145章 蚩尤的力量第525章 謀劃第349章 戰略規劃第664章 入城風波(六)第855章 中途攔截(一)第28章 災民(上)第148章 吸收異能第335章 劫持(上)第508章 落足蒙家(下)第366章 滎口之戰(一)第105章 趙秦首戰(四)第311章 秦國使臣(下)第864章 邯鄲之變(一)第659章 入城風波第727章 匈奴的計劃第469章 撤離大梁(三)第318章 商鋪開業(二)第450章 船隊到達(上)第341章 館驛春潮第519章 扶蘇探見(上)第680章 初戰白靈族(三)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150章 捕馬(下)第702章 合作第808章 新年第95章 突襲第238章 迎戰匈奴軍(四)第125章 趙秦決戰(四)第108章 戰場僵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