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科舉大考

皇上話中的意思,有意鄙除滿漢之分,這兩二女萬分震驚。

“皇上,這可是涉及大清祖制的呀。妾身可是聽說這皇室祖制皆由兩宮太后決斷,皇上可能做主?”黃玲不信。

“雖然現在沒有什麼辦法,但慢慢想總能想出來的。必竟太后已經老了,朕還年青嘛。”光緒哈哈一笑:“不說這個了,說說我搞這個新舊學同場考試,你們是怎麼想的。”

“那肯定是皇上聖明呀。也讓那些只讀聖賢書的讀書蟲知道知道,新學必定要全面替換新學。”黃玲雙手成拳,言之昭昭。

“哦,都是這麼說嘛。我可不信就沒有一點不同的意見。”光緒轉而問楊棗兒:“棗兒姑娘也是這麼認爲的嗎?”

紅樓夢中有一個未語先笑的王熙鳳,這裡有個未語先羞的楊棗兒。只見楊棗兒滿臉通紅的說道:“也不能說新學一切皆好,舊學中也有可取之處。”說完這句又停下來了。

等了一會,也不見楊棗兒後面的話。光緒按捺不住就問:“接着說呀,你這老是話說一半,掉人胃口。”

楊棗兒的臉更紅了,低聲細語的說道:“我沒留過洋,但就以大學堂裡學到的來看。洋人的新學更多的是注重數理化等實用型的科目,雖對振興國家工業追趕洋人大有裨益,但卻因爲新學只重現實而不看人倫而有失偏薄。舊學則是強調儒學思想天理倫常,卻對實際生活沒有一點幫助。但我看過一些老書。又覺得現在的儒學早已不是當初孔聖提出來時的那樣。我只覺得各取其優纔好。”

“說的好。”光緒拍椅而起:“自孔聖著書立說起,提倡的就是仁。孔聖說君子要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其中射、御二藝就是射箭和駕駛戰車等武技。儒家也提倡平等,叫天民。說的是中國人沒有生來就分貴賤的:人無生而貴者。因爲都是天民,天生就是平等的:有教無類,人人皆可爲堯舜。只可惜自漢代陰陽家董仲舒提倡天人合一,並把這種思想敬獻給漢武帝之時,儒家思想就已經偏離了孔聖的儒學。但包容、平等這些中心思想依然沒有改變,雖然獨尊儒術,但其它學派也參雜其中。所以先有強漢。後有盛唐。到了宋朝,儒學成了國家唯一的思想。失去競爭的儒家開始變味,到了前明。所謂集大成的朱學經典徹底變成了朝廷統御天下的武器。思想的固束徹底拖住了中國前進的腳步。所以洋人來,高高在上。但我們也要知道,在還沒中國大的歐洲遍佈城邦。因爲洋人只知其家不知其國,他們可以爲了利益從一個國家跑到另一個國家。所以說儒學也非一無事處。也正因爲有儒學的大統一思想。才使得中國在數千年裡分而不裂,纔有了五千年不曾中斷的歷史。”

“儒學是偉大的學說,只要我們能重新認識儒學,重新修正儒學,中國的思想必定會弘揚世界。但是儒學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儒學武裝了我們的頭腦,卻忘記武裝我們的雙手。工學,這個曾經也是中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卻在無聲無息的沒落了。所以洋人船尖炮利的來欺負我們。所以朕去向洋人學習,開辦學堂開設工廠。就是要開始武裝我們的雙手。儒學和工學一個武裝頭腦一個武裝雙手,他們並不衝突,他們可以共同存在。只要給朕一些時間,讓朕把這些事都能做好。到時憑什麼我中華還要看洋人臉色,憑什麼我中華任你洋人指手畫腳。所以,請緊緊的跟着朕,跟緊朕的步伐。終有一日,朕要洋人全部跪倒在朕的階前,聽由朕,指點江山。”

此刻的光緒目光堅定如鐵,在未名湖上劃過的手指也因爲用勁過大而顯的更加白皙,站着的筆直的身影在陽光的照射下似乎也顯的更加高大起來。

感覺良好的光緒見沒人回話,剛剛升起的豪邁又落了回來,心中的失落難以言表。卻見二女站在那裡面若呆滯,這纔回過神來,原來自己的豪邁用錯了地方:“這個……一時感慨一時感慨,不必介懷。快快坐下敘話。對了剛剛說到哪了,好像是棗兒姑娘說到可取新舊學之長,來來來,坐下繼續說。”

你當皇帝的都這麼幹了,誰還有心思說什麼。沒說兩句,話題就從科舉上轉移到大學堂的所見所聞上。直到寇連材來報,容閎開完會了。

皇帝走了,禁衛營也就跟着走了。看着這空無一人的未名湖,黃玲突然說道:“你覺不覺得,剛纔皇上豪言壯語之時,顯得格外英俊。”

“難不成你看上了皇上?那可好,聽說皇上後宮已無女子,茜兒姐姐也有意不再見皇上,你很有機會哦。說不定有皇上隆寵,過些時日姐姐再見玲兒妹妹就要叫您一聲娘娘了。”沒有旁人在場的楊棗兒,到是開朗的取笑起黃玲那花癡的模樣。

“不是了。”黃玲臉色羞紅,起身便走:“我只是隨口一說了……”

“姐姐看妹妹不像是隨口說的哦――”楊棗兒追了上去。

在二女在笑聲中走遠,未名湖那輕柔的風中似乎依然帶着香甜。

光緒並不知道他那一翻豪言壯語換來的只是英俊的評價,不然自己難得表現一下英雄氣概就這麼個結果,還不得氣的跳湖去。光緒來到校長辦公室前,容閎早已在門外恭迎皇上。

室內,容閎纔剛剛彎腰,光緒就一把托住他。看着面色潮紅、咳嗽不止的容閎,光緒連忙將他扶到座位上:“教化天下開啓民智,非一朝一夕可成之事,咱們都不能急於求成。容老廢寢忘食盡忠國事,也還需多多保重身體呀。”

“慢不得慢不得呀。皇上可知。自大學堂開辦以來,每年所招收新學生的數量已在逐年降低。並非是我大清無能人,實在是因爲基礎教育跟不上。以至於國朝無人才可用。皇上,微臣肯請皇上下旨廢科舉,廣建學堂。如此,十年之後,朝廷才無人才斷缺之慮。微臣草擬了一份關於學堂建設的計劃,請皇上過目。”容閎說完,從辦公抽屜裡取出一份厚厚的手稿。雙手呈上。

光緒接過摺子卻放在一邊,將容閎重新扶回椅中坐好。這才說道:“朝堂中對取消科舉之事早已是議論紛紛,直隸總督張之洞又也上折說:科舉一日不廢。士人皆有僥倖得第之心,學堂決無大興之望。這個道理朕怎能不明白,可是科舉制度延用千年,乃是天下學子升遷、光宗耀祖的唯一通道。而這些人除了能寫一手漂亮文章。卻真是百無一用。一但朝廷徹底廢除科舉。你讓這些已寒窗苦讀數十載的學子情何以堪。一但學子鬧事,那就真是天下震動了,而當年朝局卻又是亂不得的。所以,朕纔會讓大學堂的學子與科舉的學子同場考試,就是要在天下人眼前證明科舉已經過時了,也只有這樣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皇上高瞻遠矚臣等自是不及,可天下學堂卻是真的慢不得了。這……”說首話,容閎的眼睛就望着摺子去了。

光緒淡淡一笑:“其實朕不用看摺子。就知道容老摺子的內容。無非是先強調辦學堂的作用,而後就是具體的辦法。朕相信。從村鎮的小學到縣府的中學,再到省城的大學,甚至京城以京師大學堂爲基礎建立全國最高學府的辦法,都已經寫在摺子裡。摺子不看朕也會準,但容老也要看現實呀。大清貧弱,本來就不多的財政還要先緊着軍事,那哪裡還有錢來全面鋪開學堂。所以朕想的是,先選一地開始試行,再慢慢推廣開來,直到鋪滿全國。這樣一來,朝廷也能拿得出錢財用於教育。”

“可是,如此一來整體進度就慢了下來。皇上在二十年內完成全國普及教育的想法就難以實現了。”

“不都說想法總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嘛。那是朕未主政朝廷之時想的太好了,如今做了主,才知道這個家不好當呀。”

“皇上何須憂慮。朝中有大將在外征戰得保國內平安,國內有臣工安撫國民。如今朝廷上下團結一心,只要皇上堅定理想,雖恐多耗時日,中華強盛必指日可待。”

“對此朕也有信心。只是容老的身體――”

“無礙,微臣縱然累死在這大學堂,只要中華強盛臣雖死無憾。”

“真的無撼?難道容老就不想親眼看到這建滿天下的學堂?”

“就微臣這個身體,怕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所以纔要容老好好保重身體。朕想呀,這次科舉就由容老爲主考。之後,容老不如就卸任了這校長之職,大學堂事務繁雜,這具體的工作就交給身強力壯的年青人來做。容老可先回家安心將養身體。年後朕欲在禮部之下專門成立一個教育司,將全國教育之事歸由這教育司全權負責。那時再由將養好身體的容老出任司長,屆時這份計劃就由容司長親力去實施豈不是更好,容司長也可藉此次大考,爲將要成立的教育司挑選人才嘛。”

“臣,叩謝皇上隆恩。”說着,容閎跪下行大禮。科舉主考官呀,這可是天下之師呀。有些名義,那本屆舉人無論是否重舉,那都是要以他爲師長。自己長年在國外生活,回國時日還短毫無根基可言,要想推動天下學堂的建設,只胡倚靠皇上。如今他爲一屆主考,那無形中就多出了無數學子可以借用。這不是隆恩是什麼?

光緒這次完完整整的受了容閎一拜,說完免禮之後這纔出手扶起容閎:“容老應該知道,如今大學堂的每一筆費用都是出自朕的內務府。可內務府供不起整個大清的學堂,到時容老也任教育司長,那就時朝廷大員,到時容老就可以在朝堂上爭取朝廷財政,這纔是實現天下有學的根本。容老放心。現在朝堂之上大部分都是年青人。以容老之年歲指責誰可都是理直氣壯呀。”

“那是那是,介時大清銀行敢少老夫一兩銀子的費用,老夫定與林啓兆論個明白。”

哈哈哈……君臣二人開懷大笑。光緒又問道:“容老這一離開大學堂,那校長之職由誰來接任。”

“辜鴻銘辜湯生也。如今他已是大學堂教導主任。”

校門外,容閎辜鴻銘恭送皇上。

辜鴻銘生於南洋馬來半島西北的檳榔嶼一個英國人的橡膠園內。十歲那年他來到了當時最強大的西方帝國――英國。臨行前,他的父親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誡他說:“不論你走到哪裡,不論你身邊是英國人,德國人還是法國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國人。”三年前的光緒十九年,他協助張之洞創辦武昌自強學堂,先因爲光緒在京辦京師大學堂。後因甲午戰爭兩次延誤。雖然去年正式開堂授課,但辜鴻銘卻早被容閎給拐騙(張之洞一直堅持這麼認爲)到京師大學堂。

“辜鴻銘,容老主持完大考之後就要出任教育司長,這大學堂就交給你了。不僅如此。做爲大清最高學府的大學堂校長。朕也會分封正式官職,做爲朝廷官員,還需多爲容老分心纔是。”

光緒二十二年公曆9月6日,四年一屆的科舉殿試正式舉行。原本應在6月舉行的殿試因爲國內外紛亂的局面拖到了今天,也變的面目全非。天下學子紛言新學乃旁門左道、奇巧淫技不以爲學,所以這次的參加殿試的不僅是春闈出來的300貢士,爲公平起見,也有300大學堂學新學的學子一起參於。讓新舊學同臺競技,讓天下人看看。新舊兩學孰優孰劣。

太陽剛剛升起,做爲殿試場所的太和殿和保和殿中門大開,600學子排列整齊魚貫而入。殿前,600張桌案早已排放整齊,筆墨紙硯、茶水無一不缺。只是這些與往年殿試不同的時,從來都是靜入宮的貢士們卻在紛紛側目議論,爲什麼這次殿試竟然還有近三十名女子。他們認爲受到了羞辱。不僅如些,當他們坐下之後又發現,主考從皇帝變成了京師大學堂校長,監考成了六部尚書侍郎。而且出題也變了,不再是皇上當面出題,而下發一張張試卷,足有三張之多。

隨後,主考容閎大人宣讀了考場紀律,除了不許交頭接耳等千篇一律外,考試時間卻是延長到太陽落山。等主考宣佈正式開始後,譚嗣同拿起試卷仔細看了看題目。

第一張是論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傳統考題,對他來說沒有難度。第二張就有些古怪,題目是“闡述儒學與工學”。譚嗣同看着題目不由的撓了撓頭,這是什麼題目?

擡頭一看,自己這邊從春闈出來的學子也有不少在撓頭了,估計都是看到這題目皆是不知所以的吧。先放下第二張,拿起第三張一看,更是摸不着頭腦。這裡面有八道題,要求可任選其一回答,至少做一道,也可全做。做爲關心國家大事的康有爲一看到這幾道題目就明瞭,這不是在考試,這已經是皇上在選任官員。因爲這八道題跟本就是國朝八個主要部門的事務。比如這道說,要建50人住的房子,如何用地用料用時最省,這是工部的事。再比如,這道問,不知一縣人口幾何,如何統計,這是戶部的事。外國公使至省府見巡府大人,該如何安排,這是禮部事。至於如何對待日本這是外交部的事等等。譚嗣同認爲,即使前面兩張試卷一字不寫,只要能寫好這最後一張的其中一道,那出仕爲官就不是夢想了。

譚嗣同沉思良久,提筆在最後一張上寫道:日本乃犬吠之國,此國地理狹小人口衆多,又因所在之地貧瘠,故皆嚮往大陸。然此國底氣不足,借外勢而起自以爲大,故四處宣言其國爲大日本。一但對其示弱,不僅其國不知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如犬狂吠。但對其用之以強,則該國如犬般諂媚。此國如此行事,如看家犬般,對其主獻媚而追突奔之人,此方謂之爲犬吠之國。對此國,任何時候皆應興以王道甚至於霸道,方可威壓其國……(未完待續……)

第417章 鄧尼金的憂慮第84章 意外相逢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147章 諸位輔佐,朕之大幸第81章 誰上了誰的賊船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184章 衝突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203章 日俄密約第108章 漂亮的“t”字第407章 追擊第361章 北方攻略第50章 插曲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92章 血滴子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177章 寒流第83章 軍制改革第201章 遠東的**第240章 南下的序幕第218章 捷報頻傳第191章 一觸即發第118章 海城反擊戰第110章 傷離別第242章 那顆最亮的寶石第37章 廣而告之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88章 生絲大戰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252章 大清國的國際抗議第206章 時不我待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287章 天龍八部第260章 英國在南洋被搶走的財寶出現了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375章 分歧第45章 海軍準備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266章 清英南洋衝突第177章 寒流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105章 旗正飄飄第94章 風起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217章 皇上,你的將軍還沒有全部陣亡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10章 夾帶裡的第一批人第131章 鹿死誰手第83章 軍制改革第58章 第一場雪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175章 日本瘋了第370章 漢國度的傳承第69章 現在、馬上、立刻、NOW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44章 皇宮內外第254章 一線生機第171章 我是中國人第426章 兩個瘋子的戰爭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195章 乙未宮變(下)第3章 各懷心思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369章 “喏”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203章 日俄密約第161章 馬關條約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300章 日本艦隊回來了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110章 傷離別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條約第300章 零二章 擁擠的遠東第11章 國事方略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381章 到東方去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61章 主心骨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356章 日本大屠殺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後患第387章 天下大勢第38章 議事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31章 水師操演第59章 時代的差距
第417章 鄧尼金的憂慮第84章 意外相逢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147章 諸位輔佐,朕之大幸第81章 誰上了誰的賊船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184章 衝突第205章 瘋狂的計劃第203章 日俄密約第108章 漂亮的“t”字第407章 追擊第361章 北方攻略第50章 插曲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92章 血滴子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177章 寒流第83章 軍制改革第201章 遠東的**第240章 南下的序幕第218章 捷報頻傳第191章 一觸即發第118章 海城反擊戰第110章 傷離別第242章 那顆最亮的寶石第37章 廣而告之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88章 生絲大戰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252章 大清國的國際抗議第206章 時不我待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287章 天龍八部第260章 英國在南洋被搶走的財寶出現了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375章 分歧第45章 海軍準備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266章 清英南洋衝突第177章 寒流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105章 旗正飄飄第94章 風起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217章 皇上,你的將軍還沒有全部陣亡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10章 夾帶裡的第一批人第131章 鹿死誰手第83章 軍制改革第58章 第一場雪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175章 日本瘋了第370章 漢國度的傳承第69章 現在、馬上、立刻、NOW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44章 皇宮內外第254章 一線生機第171章 我是中國人第426章 兩個瘋子的戰爭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195章 乙未宮變(下)第3章 各懷心思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275章 深夜茶話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369章 “喏”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203章 日俄密約第161章 馬關條約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300章 日本艦隊回來了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110章 傷離別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條約第300章 零二章 擁擠的遠東第11章 國事方略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381章 到東方去第151章 史上最大的搶劫行動(1)第61章 主心骨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356章 日本大屠殺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後患第387章 天下大勢第38章 議事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31章 水師操演第59章 時代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