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唐末史

李忱死後,皇太子李漼即位,便是唐懿宗。史稱唐懿宗“姿貌雄傑”,就唐懿宗在位的十四年間的表現來說,這句評價是典型的阿諛吹捧。李漼當上皇帝后,嗜酒漁色,成天胡吃海喝,好不快活。唐朝在宣宗時有所好轉的局面被唐懿宗徹底破壞掉了,懿宗朝十四年,竟然用了二十一個宰相,平均一個宰相只當政半年不到,這樣超高的換人率,是肯定做不出來什麼事情的。唐懿宗朝令夕改,進小人,退賢臣,大唐帝國已經不可避免的走向滅亡。

唐懿宗鹹通九年,即公元869年,桂林地區突然爆發了一次兵變。兵變在唐朝安史之亂後屢見不鮮,有的是因爲當官剋扣糧餉,有的是當兵的驕橫跋扈,而且基本上都發生在藩鎮控制地區,而鹹通年間發生的這次兵變卻是朝廷言而無信激出來的。

六年前,因南詔作亂,朝廷調徐泗觀察使崔彥率八百徐州兵駐守桂林,事先講好條件的,三年後徐州兵可以回家。徐州兵信以爲真,遠離故土,苦守了三年。

哪知道六年過去了,直到鹹通九年(公元868年),朝廷也沒有讓他們回家的打算,天知道何時才能還鄉。領軍尹戡曾勸崔彥曾再讓徐州兵多守一年,反正還能從徐州兵身上多撈點油水出來,崔彥曾樂得其成。

徐州兵終於忍無可忍:“朝廷言而無信,兩及瓜代,不得還家,汝等無母妻兒女子乎?!”弟兄們徹底失望了,原來皇帝說話也可以不算數的,既然皇帝不讓弟兄們回家吃頓團圓飯,那就用武力解決這一問題。

這年的七月,桂林戍軍牙官許佶、趙可立等人殺掉都頭王仲甫,推立戍軍主管糧草的判官龐勳爲主,強行北上回徐州,這就是唐史上著名的龐勳兵變,這其實也吹響了唐王朝真正走進歷史墳墓的號角。

十月,龐勳起義軍終於攻到徐州,殺掉崔彥曾等人。龐勳勢力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嚴重威脅到了了唐朝的經濟生命線江淮糧道。這下唐懿宗可真急了,以神策大將軍康承訓爲徐州行營招討使,神武大將軍王晏權爲徐州北面行營招討使,羽林將軍戴可師爲徐州南面行營招討使,發諸路兵馬,直進江淮,剿滅“亂匪”。康承訓召來了居住在定襄(今山西定襄)的沙陀部大酋長朱邪赤心,以朱邪赤心爲太原行營都討,帶着萬餘沙陀精悍騎兵部隊隨軍東進。

唐軍自持強大,沒把龐勳這幫烏合放在眼裡,做爲回報,龐勳同樣瞧不上官軍。唐鹹通九年(公元868年)底,徐州軍王弘立部數萬人來到泗州(今江蘇盱眙),趁大霧彌天漫際之時,向唐軍戴可師部發動狂攻。唐軍剛嚇跑了一支徐州軍,志驕意滿,被王弘立偷襲得手,死傷萬餘人,戴可師戰死陣中。

經此大捷,龐勳聲威大振,傳檄江淮,準備做場大買賣。江淮一帶的土豪劣紳們害怕龐勳找他們算帳,舉家逃到江東避難。唐淮南節度使令狐綯知道龐勳此時氣勢正盛,不宜直攖其鋒,便派人去騙龐勳:“兄弟何必如此?做個草頭王終究不是個正途。聽老哥我一句話,就此罷兵。我上奏朝廷,給你個大鎮,如何?”龐勳貪圖一時小利,居然相信了令狐綯的鬼話,就暫時收手。令狐綯見龐勳上了當,忙爭取時間修整戰備,以期自守。

龐勳能把買賣做的這麼大,已經接近了他能力的極限。得志之後,龐勳沒有逃脫歷代農民起義失敗的規律,開始奢侈自大。跟隨龐勳在桂林起事的幾百個大爺也自持大功,驕橫跋扈,爲所欲爲,欺人妻女,剽人錢財,人皆怒怨,龐勳對此也不聞不問。要做得大事,必須軍心民心一把抓。雖然兵權在手,能逞一時之快,但軍需糧秣盡出於民間,得罪了老百姓,終究要壞事的。

李漼覺得王晏權太不中用,改以泰寧軍節度使曹翔取代王晏權,遊戈在魯蘇一帶,尋找戰機。唐懿宗此時手頭上最重要的事情還不是平定龐勳,而是嫁女兒。唐懿宗有八個女兒,其實最受寵的是大女兒同昌公主。這年年底,李漼舉行盛大婚禮,風風光光的把同昌公主嫁給了右拾遺韋保衡。李漼是天下頭一號大財主,自然不缺錢,僅公主的嫁妝錢就達到了駭人的五百萬貫,其他金珠寶貝更是不計其數。

奉命“剿匪”的唐軍各部可沒這般閒心情,和徐州軍時行極爲艱苦的作戰,鹹通十年(公元869年)二月,唐軍主將康承訓領兵準備渡過渙水(今天的澮河),不料被徐州軍發現,王弘立部三萬餘人隨即包圍唐軍,因勢圍殺。康承訓屢次突圍未果。正危急時,朱邪赤心帶着十五歲的三兒子帶着五百沙陀騎兵操胡語、橫戈矛,縱入陣中。徐州軍拿這夥胡人沒辦法,陣腳被衝亂,唐軍見狀,裡外合擊,徐州軍大敗,戰死兩萬多人,王弘立腳長溜了。

唐軍緩過氣來,連戰連捷,康承訓部攻下臨渙(今安徽濉溪臨渙鎮),連兵直進,北路的曹翔部也攻下滕縣,南下豐、沛,南北兩路唐軍遙相呼應,對徐州形成半弧形包圍。龐勳爲了鹹魚翻身,喪心病狂的下令將控制區內的十五歲以上男女都抓到軍中爲他賣命,如果沒有武器,就抗着鋤頭,號稱“霍錐軍”。膽敢藏匿不從軍者,族滅其家,即使這樣,也只生拉硬湊了三萬多人。

這樣的軍隊也能打仗?八月,唐軍攻克徐州,龐勳帶着兩萬多弟兄南下亡命。唐軍豈能放過他?康承訓派朱邪赤心前鋒先行,自率八萬馬步精銳緊緊追趕。鹹通十年(公元869年)九月,朱邪赤心在蘄縣(今安徽宿州蘄縣鎮)渙水邊追上龐勳,隨後數萬唐軍進圍龐勳,徐州軍殘部被殺萬餘人,龐勳溺水身亡。

龐勳沒有正確的戰略指導方針,只顧逞一時之快,行軍無方,又不得民心,所以只堅持一年多就宣告失敗。而且唐朝的整體實力並沒有受到多大損失,但龐勳起義卻產生了一個副產品:突厥後裔沙陀部從此坐大。李漼爲了表彰朱邪赤心的功勞,拜朱邪赤心爲單于大都護,振武軍節度使,並賜姓名爲李國昌,許入宗籍,並改李國昌三子名爲李克用。

龐勳被滅後,李漼覺得天下太平,又開始花天酒地。可此時唐朝的國勢已經夕陽西下,內亂不止,外患方興。南詔驃信(南詔王)酋龍也對大唐帝國動手動腳。南詔本是漢朝哀牢國後裔,因爲當地語言稱王爲詔,所以也稱南詔國。

懿宗時政局混亂,內政外交一蹋糊塗,唐定邊節度使李師望擅殺南詔使者楊酋慶,酋龍大怒,唐鹹通十年(公元869年)十月,酋龍傾國之力入寇唐朝,聲勢浩大。唐軍屢敗,南詔軍連連得手,甚至殺到了西南首鎮成都城下。幸虧新上任的唐劍南東川節度大使顏慶復善用兵,與衆將合謀力,大敗南詔軍。酋龍覺得無利可圖,只得罷手。

對李漼來說,這些都不重要,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地位,管他天崩地裂?在唐史上公認的頭一號的昏君是唐僖宗李儇,其實唐朝昏君不少,比如唐中宗李顯、唐穆宗李恆、唐敬宗李湛,還有這位唐懿宗李漼。歐陽修痛責李漼“器本中庸,流於近習。所親者巷伯,所暱者桑門;以蠱惑之侈言,亂驕淫之方寸。”

昏君往往也很兇暴,唐鹹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八月,李漼最疼愛的同昌公主病死,同昌公主得病故去,按道理說和別人沒有什麼關係。唐懿宗卻不這樣認爲,唐懿宗哭女的同時,下詔誅殺了御醫二十多人,並收御醫家屬三百多人下獄。文武苦勸,李漼喪心病狂,不聽。

唐朝的局勢從安史之亂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唐宣宗時代勉強算得上“中興”,可大唐的“中興”到了李漼手裡,全都給糟塌了,形勢益發不可收拾。各地起義接連不斷,各方的藩鎮軍閥也趁這個機會擴張勢力。後來的五代十國雖然是唐朝藩鎮割據的延伸和擴大,但就五代十國曆史而言,真正形成的時期卻在唐懿宗時,因爲李克用出世最早,所以也可以說是李克用打響了五代十國的第一槍!

在唐朝之後如走馬燈般的五個中原政權中,有兩個是沙陀人所建,即後唐、後漢。沙陀本是突厥的一支,源於西突厥的處月部,李克用的本姓朱邪就是“處月”的音譯。處月所居的地區在今新疆烏魯木齊以北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一帶,當時有一個大沙磧叫沙陀磧,所以就稱爲沙陀突厥。第一個沙陀王朝後唐的建立者是唐莊宗李存勖,但真正奠定後唐基業的卻是李存勖的父親李克用。

李克用,唐宣宗李忱大中八年(公元854年)生於神武川(今山西定襄),李克用初出江湖時只有十五歲,但因爲生在將門,而且又是胡人,所以從小就要習武。胡人身體強壯,尚武抑文,胡人家的孩子,如果不學武藝,要被人家取笑的。李克用資質甚好,一學即熟,性情悍勇,縱陣折鋒,取上將首級,人皆服之,呼爲“飛虎子”。及壯,李克用被唐朝封爲雲中(今山西大同)牙將,從此青雲直上。

唐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七月,李漼病死,時年四十一歲。李漼昏庸了一輩子,也被罵了一輩子,歐陽修評價道:“朝廷者天下之本也,人君者朝廷之本也,始即位者人君之本也。其本始不正,欲以正天下,其可得乎?”

按封建時代的嫡庶長幼的繼承規則,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唐懿宗所生子如魏王李佾、涼王李侹、蜀王李佶、威王李偘、普王李儼等都非正宮所出,無所謂嫡庶,只能以長幼順序。魏王李佾是懿宗長子,本該繼位,但握有兵權的宦官劉行深和韓文約卻看上生性頑劣的皇五子普王李儼,二人趁懿宗彌留之際,假傳懿宗詔:“立儼爲皇太子,權勾當軍國政事。”並改名李儇,就是唐僖宗。

相對於東漢和明朝這兩個宦官禍烈甚劇的時代,唐朝的宦官之禍有個最大的特色,就是唐朝太監有兵權,能行廢立大事。唐穆宗以下八個皇帝,有七個是太監擁立即位的,最後一個唐哀帝是大軍閥朱溫挑中的,足見唐朝太監權勢大到何種程度。

清人趙翼嘆道“東漢及前明宦官之禍烈矣,然猶竊主權,以肆虐天下。至唐則宦官之權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弒君、廢君,有同兒戲,實古來未有之變也。推原禍始,總由於使之掌禁兵、管樞密,所謂倒持太阿而授之以柄,及其勢已成,雖有英君察相,亦無如之何矣!”

第149章 黎明一戰第72章 陰雲密佈第99章 天下精銳?第72章 陰雲密佈第58章 郭威第166章 南唐帝國第78章 謀定漳州城第116章 久攻不下第35章 久違的血腥第38章 帝王第19章 軍令如山第28章 全軍整訓第22章 可堪一戰否!第150章 楊行密第30章 延定往事,楊門秘辛第123章 再次回師第116章 水上行舟第34章 編練新軍第66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五)第28章 潤州第118章 留守汴梁第10章 建州王延稟第74章 打草驚蛇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155章 淮南楊家第149章 黎明一戰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45章 孟知祥第35章 龍門峽谷第38章 南地亂起(中)第120章 強峰之刃第33章 西征大軍第127章 定亂山越第123章 臨死不屈第153章 楊行密卒第75章 宋國的震驚第88章 刺殺賊首第7章 南唐變法之賈闔第13章 灰飛煙滅第109章 疑兵之計第103章 故計重施第56章 寧江大軍第109章 疑兵之計第55章 鄴城第122章 陷陣虎賁第134章 衣錦將軍第10章 採石山第31章 將府議事第35章 盡人事第155章 說什麼來什麼第98章 晉州,晉州!第129章 黃家信儒第16章 對峙第130章 螳螂捕蟬第6章 情迷第106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46章 絕路第134章 衣錦將軍第26章 阿保機第100章 決死之戰第24章 梟雄末路第57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七(上)新書預告之熱血篇第65章 甕中捉鱉第69章 聲東擊西第125章 後方火起第100章 決死之戰第8章 大軍出征(上)第57章 鬥將第18章 一代名將第8章 王審知第102章 班師回朝第130章 借刀殺人第101章 城亡人亡第69章 黑鴉,幽狼,獵鷹第1章 南唐變法之藍第13章 局勢第131章 傷亡第25章 鹽神第9章 南唐變法之春耕第79章 回師夷陵第52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第73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20章 精忠尚武第50章 雄雄虎賁第2章 南唐變法之新詔第69章 聲東擊西第8章 南唐變法之華夏商行第43章 鐵鷹銳士第156章 徐知誥第22章 風滿樓第44章 金大牙第138章 李煜親征第2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15章 士氣大損第161章 汴梁第59章 匹夫之勇第68章 天意第58章 郭威第132章 搖搖欲墜
第149章 黎明一戰第72章 陰雲密佈第99章 天下精銳?第72章 陰雲密佈第58章 郭威第166章 南唐帝國第78章 謀定漳州城第116章 久攻不下第35章 久違的血腥第38章 帝王第19章 軍令如山第28章 全軍整訓第22章 可堪一戰否!第150章 楊行密第30章 延定往事,楊門秘辛第123章 再次回師第116章 水上行舟第34章 編練新軍第66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五)第28章 潤州第118章 留守汴梁第10章 建州王延稟第74章 打草驚蛇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155章 淮南楊家第149章 黎明一戰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45章 孟知祥第35章 龍門峽谷第38章 南地亂起(中)第120章 強峰之刃第33章 西征大軍第127章 定亂山越第123章 臨死不屈第153章 楊行密卒第75章 宋國的震驚第88章 刺殺賊首第7章 南唐變法之賈闔第13章 灰飛煙滅第109章 疑兵之計第103章 故計重施第56章 寧江大軍第109章 疑兵之計第55章 鄴城第122章 陷陣虎賁第134章 衣錦將軍第10章 採石山第31章 將府議事第35章 盡人事第155章 說什麼來什麼第98章 晉州,晉州!第129章 黃家信儒第16章 對峙第130章 螳螂捕蟬第6章 情迷第106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46章 絕路第134章 衣錦將軍第26章 阿保機第100章 決死之戰第24章 梟雄末路第57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七(上)新書預告之熱血篇第65章 甕中捉鱉第69章 聲東擊西第125章 後方火起第100章 決死之戰第8章 大軍出征(上)第57章 鬥將第18章 一代名將第8章 王審知第102章 班師回朝第130章 借刀殺人第101章 城亡人亡第69章 黑鴉,幽狼,獵鷹第1章 南唐變法之藍第13章 局勢第131章 傷亡第25章 鹽神第9章 南唐變法之春耕第79章 回師夷陵第52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二)第73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20章 精忠尚武第50章 雄雄虎賁第2章 南唐變法之新詔第69章 聲東擊西第8章 南唐變法之華夏商行第43章 鐵鷹銳士第156章 徐知誥第22章 風滿樓第44章 金大牙第138章 李煜親征第2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15章 士氣大損第161章 汴梁第59章 匹夫之勇第68章 天意第58章 郭威第132章 搖搖欲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