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王仙芝

王仙芝對朝廷扔出的肥肉非常滿意,這些年四處奔走不就是爲了這個嗎?水滸中宋大哥所走的道路和王仙芝幾乎如出一轍,所謂起義,都成了大頭領搞取個人利益的犧牲品。可笑的是,前不久還是王仙芝俘虜和敵人的王鐐、裴渥都跑到前臺恭喜王大人高升,王仙芝心情好極了,大設宴席,衆人推杯換盞,稱兄道弟,好不快哉,這等場面何等滑稽。

可王仙芝哪知道自己的一桌好酒席生生的被他的一個朋友給壞掉了,他的這個朋友就是鹽販子黃巢。黃巢見唐朝只封王仙芝一個人,暗想自己這幾年爲王仙芝上刀山下火海,居然一文錢都沒有撈到,當下就火冒三丈。

黃巢可能喝多了,仗着酒勁跳將出來,指着王仙芝的鼻子大罵:“我們剛開始起事的時候,是立下死誓的,奪取天下,爲民除賊。現在我們的事業剛剛起步,你就要接受唐朝的招安。你倒是自在,當了唐朝的官兒,留下五千多個苦命的弟兄怎麼辦?你把弟兄們交給我,我帶他們去謀富貴,你留在這裡享福吧。”

黃巢不僅“稍通書記”,他還“稍通拳腳”,覺得罵人不解氣,乾脆衝上前去將王仙芝摁倒在地,劈頭蓋臉就是就是一頓胖揍,王仙芝被揍的吱哇亂叫。義軍弟兄們覺得黃巢說出了他們的心裡話,都是一片附和:“哥哥忒不地道,你自個享福,讓我們去喝西北風!”

要說王仙芝也真是個人物,處變不驚,看到弟兄們都對他有意見,知道如果手上無兵,就算當上節度使,皇帝早晚也會把他吃了。王仙芝立刻向弟兄們狠狠批判了錯誤的投降主義路線,決定回到正確的革命路線上來。王仙芝當場宣佈不接受唐朝的招安,繼續做“賊”。旁邊的王鐐和裴渥見狀嚇的魂飛魄散,這夥強人也太不講道上規矩了。裴渥腳長,趁人不備,溜出來騎馬便逃。王鐐運氣太差,沒逃成功,第二次做了王仙芝的俘虜。

經過這一番鬧劇,王仙芝和黃巢心中已經有了隔閡,乾脆好合好散。當下商定,把起義軍一分爲二,王仙芝帶一部分部隊留在荊襄一帶,黃巢帶一部分軍隊北上回山東。

黃巢有自己的打算,自己跟在王仙芝屁股後面當小跟班總不是個辦法,這樣下去,永遠都不會有出頭之日。現在自己單幹,正好給了自己展示才能的機會,現代人也何嘗不作如是想:與其給別人當高級打工仔,不如自己當個小老闆,不用每天給別人點頭哈腰賺點辛苦錢了。事實證明,黃巢的單飛是正確的。黃巢和王仙芝分道揚鑣之後,乾符四年(公元877年)二月,黃巢攻下鄆州(州治在今山東東平),殺掉唐鄆州節度使薛崇,進而又克沂州。

也許是黃巢和王仙芝的緣份還沒有走到盡頭,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四月,王仙芝派心腹尚讓率衆北上嵖岈山,黃巢知道後,也帶着弟兄們來到嵖岈山,與尚讓會合。不久王仙芝也來了,兩處義軍又合兵一處。同年七年,兩路起義軍合力攻打宋州(今河南商丘),將吹牛不上稅的平盧節度使宋威困在城中。

唐朝在這個時候漸漸恢復了一些元氣,右威衛上將軍張自勉率兵與起義軍交戰,唐軍大勝,起義軍損失慘重。關於這次失敗的原因,史無明載。但分析一下,可能是王仙芝和黃巢各行其政,號令不一,所以被唐朝援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朝廷得勝後,宰相王鐸和兵部尚書盧攜打算把張自勉劃到宋威手下,可另一個宰相鄭畋知道張自勉和宋威向來不對付,怕宋威對張自勉下黑手,不同意。王鐸、盧攜和鄭畋是政敵,乾脆利用這個機會扳掉鄭畋,二人上奏僖宗,請罷免鄭畋。鄭畋大不服氣,假意要請僖宗準自己歸老家鄉,這三位爺都是宰輔重臣,片刻離不開的,兩方之議,都不準。

這時的義軍已經南下了,不過王、黃二部仍然是各自行軍,分家過了。王仙芝率本部兵攻佔隨州(今湖北隨州),活捉唐隨州刺史崔休徵,稍有起色。唐朝知道王仙芝比黃巢好對付,決定先敲掉王仙芝。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十一月,唐招討使太監楊復光寫信勸王仙芝歸降朝廷,上次王仙芝被黃巢砸了場子,沒有機會“痛改前非”,這次他不想再放過機會了。

王仙芝派親信尚君長前往長安談判,哪想到尚君長半路上被平盧節度使宋威給捉了,宋威把無恥當成了習慣,謊稱擒賊有功。楊復光知道要是把王仙芝招降了,他是首功,哪能憑白讓不要臉的宋威給搶了去?楊復恭極力向僖宗說明:“尚君長是來代王仙芝議降的,宋威謊報軍功,着實可恥。”宋威咬口不放,李儇向無主見,哪裡分辨的真切?一番扯皮之後,誰也說不清楚,李儇被弄煩了,乾脆將尚君長殺掉。尚君長死的這個地方名字也特難聽,叫什麼狗脊嶺,尚君長這個冤啊。

王仙芝得知尚君長被殺,感覺自己又一次被愚弄了,不禁大怒:“昏君!白送給你的你都不吃,那就對不住了。”乾符四年(公元877)十二月,王仙芝部轉戰江陵。

駐守江陵的荊南節度使楊知溫實在是個搞笑人物,這位楊大人是位文學家。當王仙芝的人馬已經攻破外城的時候,將士請楊知溫上前督戰,楊大人卻衣帽整齊,望着漫天大雪,有感而發,寫了幾首詩,讓屬下評評寫的比李杜如何。不過楊知溫雖然迂腐,卻也不傻,派人去請救兵。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接到急報,忙出兵去救。半路上遇上了駐守襄陽的沙陀兵,便一起去抄王仙芝的後院。沒想到王仙芝吃虧不長記性,又被唐軍從背後插上一刀,大敗而去。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正月,王仙芝北上去攻申州(今河南信陽),結果被唐軍招討副使曾元裕打敗。這次慘敗比王仙芝經歷過的任何敗仗更加慘烈,王仙芝在申州丟下了近萬具義軍將士的屍體,同時又有一萬多義軍被唐軍招降。捷報傳到長安,李儇大喜,他早就嫌宋威是個飯桶,正好趁此大捷,罷免了宋威,改任曾元裕。

曾元裕得了彩頭,更加賣命。曾元裕率軍緊追王仙芝,在黃梅(今湖北黃梅)追上了王仙芝的部隊。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二月,唐軍和義軍在黃梅展開了生死決戰。起義軍來回行軍,盡顯疲態,被唐軍全殲,起義軍僅戰死的就有五萬多人,曾經轟轟烈烈做下一場大事業的鹽販子王仙芝也戰死於陣中。

今人提及唐末農民大起義,基本上頭一個想到的旗幟性人物便是黃巢,黃巢是唐史上與安祿山齊名的大惡人,名頭甚是響亮。基實我們更應該記住在黃巢之前,還有一個王仙芝。

另一支起義軍早已經摺回北方去了,當尚讓等人帶着王仙芝戰死的消息投奔黃巢的時候,黃巢正在攻打亳州(今安徽亳縣)。聽說王仙芝死了,畢竟曾經是出生入死的弟兄,黃巢也未免慼慼然。不過值得高興的是,尚讓此行帶來不少王仙芝的殘部,自己的實力暴漲。

此時黃巢躊躇滿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二月,黃巢在亳州城外立纛稱王,自號“沖天大將軍”,改元王霸,設置官屬,黃巢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政權。

黃巢先是攻佔了沂州和濮州,準備沿河西進攻取洛陽,但被唐軍給趕了出來。這時唐朝要招安黃巢,封他爲右衛將軍,這個級別是正三品,遠比當初封王仙芝一個八品的監察御史闊氣多了。但條件是黃巢必須解散部隊,這黃巢哪能答應?槍桿子裡面出政權。軍權一交,就要任人宰割,傻子纔會幹,黃巢沒有答應。

黃巢見唐朝並不好對付,便學起王仙芝,放棄進攻洛陽,轉而進入河南腹地,尋找戰機。在攻下宋州、汴州,補充給養之後,黃巢繼續南下,佔領陽翟,準備從南部攻打洛陽,但黃巢發現唐軍主力聚集洛陽,又改變戰略。黃巢決定渡過長江,進軍江南,以戰養戰。

. T Tκan. ¢o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三月,黃巢軍南渡進入江西。由於唐軍主力多集中在江北,尤其是關中河南一帶,江南守軍力量薄弱,何況幾十年未見後戈,哪是久經沙場的黃巢起義軍的對手,饒州(今江西鄱陽)、信州(今江西上饒)吉州(今江西吉安)、虔州(今江西贛州)先後失守,起義軍在大江之南縱橫奔馳。

這時唐朝的統治已經腐爛不堪,當年唐太宗皇帝“天可汗”的盛世氣象早就不見了蹤影。到了唐僖宗時,局面更是混亂至極,起來和唐朝鬥爭的也不僅是被統治階級剝削壓迫的貧苦農民,統治階級內部也在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甚至唐武宣之際相對平穩的邊境也開始出現反抗唐朝的力量,除了西南的南詔屢向唐朝挑釁,北方還有一股勢力也向唐朝示威,誰呢?就是前面提到的李克用。

李克用自從參加平定龐勳兵變有功,唐朝封他爲雲中牙將,後來升爲雲中守捉使。唐朝的大同防禦史段文楚貪暴跋扈,苛扣軍餉,爲將士所恨怨。李克用此時正駐守蔚州(今河北蔚縣),他看到天下大亂,唐朝已經是強弩之末,準備在亂世大幹一票,李克用招兵買馬,暗中增強實力。

雲州衙校李盡忠、康君立、李存璋等人覺得跟段文楚實在沒什麼出息,想趁亂世做番事業,康君立對衆人說:“天下紛亂久矣,唐室積弱不能自振,這正我等建功立業之時。不過我們實力太弱,成不了多大氣候,必須找個好漢帶頭。”衆人問:“誰合適?”康君立笑道:“縱觀天下之強兵,無出沙陀軍,現在李國昌父子英武,雄據雁、代,不如跟着他們闖江湖。”

衆人大喜,連夜去蔚州見李克用,勸李克用起事:“段文楚僕豎小人,擅奪軍需,欺凌將士,人皆恨欲而誅之。將軍何不起兵,先除掉段文楚,據代北以成大事?”

李克用對這些人的底細還沒摸透,一時不敢大意,假惺惺的說:“我家世仕唐室,不敢造越行事,你們不要亂說話。”衆人想出頭已經瘋了,不容李克用多說,強行推立李克用爲軍中帥,李克用心中暗喜。

康君立密報雲州城中的李盡忠,李盡忠率本部兵發動兵變,活捉段文楚等人,開城獻於李克用,推李克用爲大同軍防禦留後。李克用初治雲州,當然先要收買軍心,李克用下令剮死段文楚,以泄軍憤。隨後衆人上表長安,請拜李克用爲大同節度使。

李儇見這夥強人居然敢擅殺朝廷命臣,大怒不與。這時李克用的父親李國昌(就是朱邪赤心)見兒子起事,自然暗喜,不過在皇帝面前說了幾句假話:“如果李克用不服朝廷,臣願帥本部兵討伐李克用,行大義滅親之舉。”

唐朝這時候因爲南方有戰事,不便在代北用兵,乾脆來個就坡打滾,讓李國昌勸說李克用,不要和朝廷作對,做爲交換條件,給李克用安排了一個美差。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四月,李國昌調任大同節度使,前大同節度使盧簡方改任振武軍。李克用在父親帳下聽用。後來李克用稱雄代北、李存勖滅樑復“唐”,契機就在這個時候。

第28章 漳泉史事(中)第13章 局勢第127章 南越黃信儒第103章 驚疑不定第32章 軍情走漏第9章 南唐變法之春耕第6章 神邸,不可戰勝的神邸!第23章 趙光義第45章 佈陣第90章 陳洪進卒第133章 致命一擊第133章 致命一擊第108章 出其不意第109章 疑兵之計第152章 收兵第6章 南唐變法之商詔第124章 中計也!第128章 章 汴梁會第129章 決戰第129章 黃家信儒第13章 灰飛煙滅南唐歷史上第29章 焉敢復言我南地無猛士邪!第26章 驚宋第5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一)第164章 後唐嘻宗第97章 大敗吳越第58章 決戰的凱歌第133章 南越杭州第22章 可堪一戰否!第5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三)第26章 竟然是你第24章 梟雄末路第32章 門第之風第31章 出兵北上第19章 章 烈烈遼風(下)第25章 北地瀛州第98章 晉州,晉州!第5章 鄉野密聞第100章 糧草被焚第61章 苟且偷生第89章 驚魂一刻第25章 北地瀛州第97章 怒髮衝冠第167章 長安亂第145章 馬楚將亡第21章 霸絕天下第41章 悲悽第56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六)第30章 留從效第85章 打造第70章 南唐毒刺第9章 南唐變法之春耕第156章 徐知誥第40章 古代的陣法(四)第157章 三日當成第79章 回師夷陵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54章 最後的鬥爭第12章 金陵第一錢莊第101章 城亡人亡第54章 最後的鬥爭第5章 常郢獻策,血色東門第34章 編練新軍第116章 疑兵之計第104章 軍師可巡夜去?第144章 伐蜀第143章 兵發楚國第44章 後院起火第141章 王建第98章 形勢第144章 將軍百戰死第16章 搏殺第26章 驚宋第7章 小周後第57章 鬥將第100章 決死之戰第42章 騎兵陷陣第41章 獵梟第129章 黃家信儒第22章 郭無爲第123章 南越孫虎第127章 南越黃信儒第18章 常郢領軍第27章 歷史的車輪,詞帝李煜第20章 威勢第35章 南地財神第77章 真正的黃雀第33章 張網以待第59章 匹夫之勇第105章 火燒金沙第88章 突如其來的瘋狂第53章 夜巡第6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第105章 火燒金沙第81章 鐘太後第41章 悲悽第107章 章 龍脈第94章 北佑旅舍第123章 南越孫虎
第28章 漳泉史事(中)第13章 局勢第127章 南越黃信儒第103章 驚疑不定第32章 軍情走漏第9章 南唐變法之春耕第6章 神邸,不可戰勝的神邸!第23章 趙光義第45章 佈陣第90章 陳洪進卒第133章 致命一擊第133章 致命一擊第108章 出其不意第109章 疑兵之計第152章 收兵第6章 南唐變法之商詔第124章 中計也!第128章 章 汴梁會第129章 決戰第129章 黃家信儒第13章 灰飛煙滅南唐歷史上第29章 焉敢復言我南地無猛士邪!第26章 驚宋第5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一)第164章 後唐嘻宗第97章 大敗吳越第58章 決戰的凱歌第133章 南越杭州第22章 可堪一戰否!第5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三)第26章 竟然是你第24章 梟雄末路第32章 門第之風第31章 出兵北上第19章 章 烈烈遼風(下)第25章 北地瀛州第98章 晉州,晉州!第5章 鄉野密聞第100章 糧草被焚第61章 苟且偷生第89章 驚魂一刻第25章 北地瀛州第97章 怒髮衝冠第167章 長安亂第145章 馬楚將亡第21章 霸絕天下第41章 悲悽第56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六)第30章 留從效第85章 打造第70章 南唐毒刺第9章 南唐變法之春耕第156章 徐知誥第40章 古代的陣法(四)第157章 三日當成第79章 回師夷陵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54章 最後的鬥爭第12章 金陵第一錢莊第101章 城亡人亡第54章 最後的鬥爭第5章 常郢獻策,血色東門第34章 編練新軍第116章 疑兵之計第104章 軍師可巡夜去?第144章 伐蜀第143章 兵發楚國第44章 後院起火第141章 王建第98章 形勢第144章 將軍百戰死第16章 搏殺第26章 驚宋第7章 小周後第57章 鬥將第100章 決死之戰第42章 騎兵陷陣第41章 獵梟第129章 黃家信儒第22章 郭無爲第123章 南越孫虎第127章 南越黃信儒第18章 常郢領軍第27章 歷史的車輪,詞帝李煜第20章 威勢第35章 南地財神第77章 真正的黃雀第33章 張網以待第59章 匹夫之勇第105章 火燒金沙第88章 突如其來的瘋狂第53章 夜巡第6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第105章 火燒金沙第81章 鐘太後第41章 悲悽第107章 章 龍脈第94章 北佑旅舍第123章 南越孫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