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

畝產十一石,這個產量在以往來看,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是現在,看到這個產量的時候,居然沒有人覺得奇怪了,因爲,大家已經習慣性的信任孫享福能種出更高產的水稻,他就算種出再高的產量,大家也覺得是應該的,朝堂大臣們可能會因此在公開場合稱讚幾句,普通百姓,則是淡然一笑,對自己的未來更加放心一些,產的糧食多,他們餓肚子的機率也小了。

來山南道趕工的北方民工如期而至,今年,他們又學乖了,想要從九垸縣帶些新稻種回去種植,孫享福都批准了,只要是專程過來要稻種的,每人免費給他們送幾斤,反正對於九垸縣來說,幾斤稻穀又不值多少錢。

北方的水澆地雖然少,但多少也有一些,雖然那邊的百姓吃慣了麪食,但偶爾吃一下米飯,調劑下口味也不錯,當然,他們來領稻種的原因,還是因爲這邊的稻種產量能比他們種的麥子多收一倍。

在製作有機肥,精耕細作的技術日益得到推廣,新式農具和耕牛得到普及,還有四進制種植管理技術等多方面推進的作用下,北方百姓種植單季小麥的平均畝產,終於突破了五石,達到了六百多斤,由於北方的田畝面積,沒有像九垸縣這邊改革,以後世的田畝大小來算的話,他們的畝產應該達到了七百斤,這算是在肥料沒有進行化工改革之前的一個極限,當然,這與大唐選擇大面積退耕中下田也有關係。

這些北方的上田本就因爲每年被冬雪覆蓋的時間長達幾個月,能夠得到足夠的修養時間,一年只種植一季的話,即便是打理的不怎麼精細,也能出這麼多的產量。

韋挺在農部的三年任期,也就幹了這麼一項政績出來了,把大唐現有的大部分中下田都退耕了,所以,十月,關中入冬,朝臣們開始窩在宮中開統計大朝會的時候,他上報的全國田畝數量大面積減少,還一副喜滋滋的樣子。

現在大唐本土,算上安西大都護府今年開出來的一千多萬畝軍屯田,也不過是一億二千萬畝,分攤到新統計上來的一千二百萬戶家庭,每戶大約是一百畝,分攤到每個人,大約三十多畝,當然,大唐現有的三千八百萬人口,也不是個個都種地,耽摩道,以及海外諸島的數百萬人口,基本就不種地,士,工,商,醫,多個職業階級,也基本不種地,再除去不能參與勞動的小孩,大唐真正種地的人口,其實只有一千萬左右。

用一千萬人口,種植一億兩千萬畝地,平均每人一百多畝,顯然是種不過來的,可偏偏,今年就種下來了,究其原因,有幾種情況。

首先,就是像善陽的那些花田,定襄的那些青儲飼料田,燕麥田,基本不需要多少人手,幾十戶百姓,就能打理好幾千甚至過萬畝,每年開春,騎着馬撒完,等長起來了,趕着割草車不斷的收割就行。

其次,就是像蜀中,關中,許多用作果園的田地,也不需要年年都打理,只在收穫的時候,組織一撥人手,去勞作一番就成。

像嶺南道這邊,果農甚至全部都是兼職的,他們只需要到了季節,去野生的水果樹林採摘水果就成,這些方面,差不多就減除了三千萬畝左右。

剩下的九千萬畝,其中各軍的軍屯又佔掉了三千萬畝,在擁有精良農具,和較高勞動力的軍隊的集體組織下,耕種的效率會比普通民衆高很多,尤其是種植只需要在播種初期耕地,播種,到收割時期收割的小麥,糜子這樣的糧食作物的時候,一百多萬軍隊,耕種三千萬畝田,其實還顯得很輕鬆。

因爲,軍屯田一年只種一季,開春他們有差不多一個多月的時間專門用來耕種,入秋他們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專門用來收,肥料什麼,平時訓練之餘,囤積瀝好就行。

最終剩下的六千萬畝,纔是屬於百姓們真正需要常年耕種的面積,其中有八成以上,種植的都是糧食,而且,只有關中,和山南道幾個縣的垸田,是真正的進入了精耕細作模式,當然,還有一些高經濟價值作物,也屬於精耕細作模式,這些田畝數全部加起來,還不到兩千萬畝,也就是說,大唐現在還有四千萬畝以上的上好田地,還在百姓手中,進行着淺耕粗種。

孫享福看到這個數據的話,自然是會有很多感嘆,平均每個專業務農的百姓,要耕種五六十畝田地以上,他們就算想精耕細作也不行啊!估計這些田地,還有好多,是處於輪番耕種狀態的。

即,耕種一半,休養一半。

一戶百姓,家裡至少有八十畝永業田,還有很多因爲軍功賞賜,或者一些祖傳下來的私田,通常,一戶百姓需要種植的田地能達到一百好幾十畝,他們在耕種不過來的時候,就會選擇只耕種一半的田地,讓另一半的田地蓄養肥力。

“陛下,將中下田退耕了之後,能夠節省許多勞動力,這一億二千萬畝田地中,除去軍屯田地,和一些其它經濟作物,有大約五千萬畝左右,是種植糧食的,今年全部實現了收獲,其中,黃河以北有兩千萬畝種植一季的高產田,今年產糧約一億石,關中,中原諸道,有三千萬畝可種植兩季糧食的田地,今年產糧食約三億五千萬石,長江以南少部分地區,嶺南,交趾三郡,有可種植三季糧食的田地一千多萬畝,今年產糧約兩億石,全國全年產糧約六億五千萬石,以人均每年消耗八石計算,全年供本國百姓食用的糧食,約三億石,牛馬牲畜,家禽,漁業養殖,消耗的糧食,約兩億石,釀酒消耗,約五千萬石,向外國出售,約三千萬石,各地常平倉到年底,新增了糧食結餘,約七千萬石。”韋挺在朝廷之上,將農部統計好的數據上報道。

這裡面有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關中,和中原諸道,有三千萬畝上田種糧食,而且每年種植兩季,可產量卻只有三億五千萬石,這個產量裡面,光是山南道六個垸田縣近千萬畝水稻垸田,就貢獻了近兩億石的產量,關中的數百萬畝麥田,也貢獻了至少六七千萬石的產量,也就是說,中原這些州道,還有一千幾萬畝的糧食田地,兩季,只貢獻了不到一億石的產量,平均算下來,其產量還在三石左右徘徊,與過往農業技術沒有推進之前的產量,相差無幾,這些田地,拉低了整個平均水平,甚至遠遠還不如嶺南,交趾,這些新興起的種植占城稻的田地的產量。

以現在大唐基本已經普及的施肥和耕種技術,以及使用的新式農耕,在有充足的耕牛和風調雨順的年景下,就可能不是種不出產量,而是田地輪休情況比較嚴重,百姓並沒有實際種那麼糧食田了。

當然,朝中的大臣們,並沒有注意到這些數據的異樣,他們覺得,北地兩千萬畝田,一季產糧一億石,中原,三千萬畝田地,兩季產糧三億五千萬石,很合理,並沒有把山南道垸田的超高產,和關中麥田的高產剔除開了算。

龍椅之上,李世民威嚴的道,“朕記得,前兩年的糧食,也有所結餘,現在各地實際倉儲幾何?”

“陛下,自貞觀三年開始,我大唐內部產糧,每年都有結餘,累計到今年,約兩億五千萬石,秋收之後,已經全部置換成新糧,儲存在各地常平倉。”

“才兩億五千石?都不夠全國百姓食用一年的?”李世民聞言皺眉道。

其實,這個數據,他心裡早就有個大概,如果是以前,他肯定會覺得,大唐已經很富有了,兩億多石的倉儲,已經足夠了,但是在他跟孫享福交流過後,思想已經改觀了,在孫享福的語氣中,一個國家,至少要貯備足夠兩三年吃的糧食,纔算穩固,因爲,指不定突然出現什麼全國性的大災,會鬧個一兩年,沒有足夠多的糧食儲備,國家就可能出現覆滅的危機。

見到李世民這個表情,韋挺忙解釋道,“陛下,賬不是這麼算的,咱們只是算了全國產的糧食和常平倉的餘糧,卻沒有計算百姓自家的餘糧,他們現在每年,可消耗不掉八石糧食,咱們全國每年投入到牲畜,家禽,養殖方面的糧食,足足有兩億石,這些糧食,可不是白白的消耗掉了,它都轉化爲了肉食,供百姓食用,或者儲備起來了。

據我農部在各地官員在民間的走訪統計,全國大多數地區的百姓,家裡現在都有半年乃至一年以上的糧食儲備,如果加上各種家禽牲畜和肉食儲備,即便他們完全不種地,手頭上的食物,也能熬過一年。

另外,不算海外,只算本土牧場,可供宰殺食肉的牛,羊數量,就超過五千萬頭,隨時可出欄的肥豬超過三千萬頭,雞鴨數量更是無法計算,至少也是二十億以上,魚類那就更加不好算了,按照目前情況來算,只要不出現特大旱災,把讓魚塘都乾枯竭了,它能一直供應百姓的餐桌食用。

還有其它方方面面的食材無法計算,比如各地的食品廠,每年產的水果罐頭,堅果類食物,市場上都有大量的儲備,咱們只是算了米麪方面的主要糧食儲備。

所以,您別看常平倉只有兩億多石的糧食,但真正面臨危機,在食物方面,咱們國內支撐兩年以上,是沒有問題的。算上海外牧場的儲備,和海洋漁業以及其它可食用的作物,會更久。”

魚的繁殖生長,可比人的繁殖要快很多倍,在關中和北地大量開闢人工湖蓄水之後,它的養殖規模也上去了,而且,養魚可以不佔人的口糧,因爲,大唐有足夠多種植魚草青儲飼料的田地,百姓們也樂意種,因爲,有了割草車之後,一戶人家,種個三五百畝,都比較輕鬆。

韋挺說的這些,綜合起來,就是大唐的國力,聽他說完,李世民的腰桿不由的挺了挺,這些家底,可都是他上位之後儲備下來的。

當然,他也不好直接在朝堂上宣佈,明年我想去打誰,大唐畢竟是禮儀之邦,只是略有深意的看向了侯君集這幫武將的方向。

會意的侯君集,還沒有開口,太子李承乾卻在自己左側聽政的座位上起身道,“父皇,我大唐數年之功,積攢下這些儲備十分難得,然,不能驕傲自滿,僅是從農耕結構方面,兒臣就看出了許多不足的地方,首先,農人百姓的勞動力負擔還是太重了些,兒臣建議,重新劃定永業田數量,遷更多青壯勞動力於本土,改革耕種模式,將我大唐的國力儲備,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聞言,李世民微微皺眉道,“具體當如何?”

李承乾答道,“遷更多耽摩道青壯百姓到本土,補足勞動力不足,逐步分地區,撤除永業田制度,推動精耕細作改革,讓全國百姓都如山南道垸田區域一般,每戶只種二三十畝田地爲宜。”

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382章 滿月酒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479章 王麟隕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260章 抓生產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666章 書畫第180章 行軍難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211章 戰略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463章 困惑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177章 王旭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562章 利益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561章 錯失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381章 各種忙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139章 見韋李第271章 新作物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509章 大招工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770章 大結局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三十章 面聖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271章 新作物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725章 嚇尿了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463章 困惑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267章 受邀
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382章 滿月酒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479章 王麟隕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601章 李承乾亮了第260章 抓生產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666章 書畫第180章 行軍難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211章 戰略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613章 和李泰談談心第463章 困惑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177章 王旭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562章 利益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561章 錯失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381章 各種忙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139章 見韋李第271章 新作物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509章 大招工第347章 農門的新課題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770章 大結局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三十章 面聖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569章 忽悠希拉剋略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271章 新作物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293章 返程路上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725章 嚇尿了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463章 困惑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736章 高原進入發展軌道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267章 受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