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

用事實來說話,這其實是最簡單的教育人的辦法,大明的讀書人,受到儒家思想的教育,不僅僅有衣錦還鄉、光宗耀祖等想法,更是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加之皇室宣揚的貞觀之治等盛世,讓很多的讀書人內心是熱血澎湃的,他們的確是想着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的,只不過那些進入到朝廷的讀書人,往往都被現實打敗,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理想和抱負不復存在,僅僅留下了榮華富貴和光宗耀祖的想法,也正是因爲官場上不良風氣的侵襲,導致一些本是有着雄心壯志的讀書人,也被迫同流合污,不在乎歷史會怎麼說,只要自身的利益得到了保證,就什麼都無所謂了。

熟知官場弊端的鄭勳睿,進入朝廷的那一天,想到的就是改變官場上的陋習,改變身邊人的態度,不管是在陝西還是淮北,他都是這樣做的,也基本算是做到了,至少在陝西和淮北的各級官府,必須將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中這一點,是任何一個官吏必須要知道的,不管你是不是心甘情願,但必須按照規矩來做事情。

鄭勳睿只有一個人,他不可能有無窮的精力,盯着陝西以及淮北的每一個官吏,不過他試圖培養起來一批心腹,這些人明白他的思想,明白該怎麼做,接着這些人到各級的官府擔任主官,用自身的言行再來要求和影響一批人,通過這樣的手段,他的治國理念慢慢的覆蓋到陝西以及淮北各地。

儘管鄭勳睿已經離開了陝西,但陝西巡撫文震亨,是嚴格按照鄭勳睿提出來的要求做事情的,一方面限制士紳富戶的權力,一方面救助貧困的百姓,關心百信的疾苦,在陝西這種極其貧困的地方,這種看似簡單的手段。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最大限度的穩定了地方,同時文震亨和鄭勳睿關於郡縣治、天下安的認識是完全一樣的,他們都特別注重州縣官府的建設。對州縣的主官要求都是非常明確的,發現不合格的知州和縣令,都會以最快的速度調整。

淮北屬於富庶的地方,情況稍微複雜一些,但區別也不會太大。擔任漕運總督之後,鄭勳睿還是將救助貧困百姓和關心百姓的疾苦放在第一位,打擊漕幫、去除漕運之中不合理的盤剝百姓的關節等等,都是最大限度的維護了百姓的利益。

淮北的士大夫階層,鄭勳睿暫時沒有動他們,只是在欺凌百姓的事宜方面,鄭勳睿是毫不客氣的,只要有士大夫階層的人敢這樣做,不管他是什麼後臺,鄭勳睿都不會饒恕。狠狠的懲處和打擊,至於說商賈,肯定是有些怨氣的,不過這沒有絲毫的作用,洪門牢牢控制了商賈,他們必須按照要求繳納保護費,否則就無法在淮北做生意,淮北前任商會會長葉明飛的遭遇,所有商賈都是清楚的,在諸多的商賈看來。鄭勳睿是帶着鐵血手腕徵收保護費的,葉明飛偌大的家產,一夜之間全部沒有了,葉明飛本人也死於非命。這種家破人亡的結局,商賈根本無法承受。

當然最爲關鍵的一點,還是東林書院、復社和應社的勢力,在淮北遭遇慘重的打擊,東林黨人本就是商賈和士大夫的後臺,可惜在淮北這股勢力逐漸被鄭勳睿清除。自顧不暇,哪裡還有能力幫助諸多的商賈。

一面硬一面軟的做事方式,頗似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做法,限制士大夫的權勢,關心百姓的疾苦,最大限度的保持社會的平衡和穩定。

來到淮北之前,吳偉業是不清楚淮北事宜的,儘管他的老家就在蘇州的崑山,距離淮北也不是太遠,但因爲迴避,進入朝廷爲官之後,基本就沒有回過家鄉,有些時候春假抽出時間回家去,也是來去匆匆,忙於諸多的應酬之中。

這一次吳偉業是沉下心來在淮北各地看看了。

陪着吳偉業的李攀龍,從山陰縣縣令的位置調整到漕運總督府,出任巡漕御史,此次陪着吳偉業到淮北各地走走看看,他沒有吹噓淮北做的是如何的好,這一切都要吳偉業自己去看和感受,只是對於吳偉業提出的某些問題,予以答覆。

在淮北,吳偉業只要還是到四府三州的府城和州城去看看,他本來以爲鄭勳睿會做出一些專門的安排,想不到什麼安排都沒有,陪着他的李攀龍,也很少說話,他吳偉業決定到什麼地方去看都可以,甚至直接到老百姓家裡去看,也是可以的。

僅僅到了廬州和鳳陽兩地,吳偉業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感受,他無法形容自身的心情,只是越看越覺得以前信仰的那些東西,好像總是有不合適的地方。

東林書院也是打着關心百姓疾苦、以天下蒼生爲念的旗號的,並且要求官吏清廉正直,要實實在在做事情,對於那些貪官污吏是要堅決鬥爭的,甚至不惜獻出生命,可是這麼多年以來,吳偉業看到的卻不是這樣,朝廷之中的東林黨人,所作所爲與東林書院的理念,有着巨大的差距,黨爭已經讓吳偉業精疲力竭。

廬州府和鳳陽府的祥和氣氛,讓吳偉業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興奮,走進尋常百姓家中,看不見菜色,看不見愁苦,儘管有些百姓家裡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但對官府都是信任的,最爲關鍵的是看不見餓肚子的人。

士大夫階層的反應不一,但部分的士大夫對官吏是交口稱讚的,官府的確做到了關心百姓疾苦、救助貧苦百姓的承諾,並且官府廢除了火耗等弊政,讓百姓的負擔大幅度減輕,讓百姓真正能夠安定下來。

淮北各地沒有土匪,自從鄭大人來到淮北之後,土匪被徹底剿滅,生活穩定之後,也沒有人願意去做土匪。

最讓吳偉業感覺到吃驚的,還是淮北各地的鄉規民約,這些鄉規民約經過了官府的統一修改,以官府告示的名義發下去,村鎮都要嚴格執行鄉規民約,吳偉業仔細閱讀了廬州和鳳陽兩地的鄉規民約,發現雖然在細微之處有些不一樣,但大的原則完全一樣,都是強調遵守諸多規矩的。

鄉規民約是千年以來發展的精華,是維持各地穩定的基石,很多時候鄉規民約比官府的要求還要管用,鄭勳睿居然能夠注意到鄉規民約,並且予以改進,將大明律之中的很多東西加進去,尊重了百姓的習慣,又保證了朝廷的利益,這的確是穩定地方的最好手段了。

越看感慨越多,吳偉業內心也是逐漸的服氣了,他知道自身與鄭勳睿之間的差距太大了,至於說張溥等人,更是無法比擬的。

也正是在各地走走看看的過程之中,吳偉業真切的感受到了,鄭勳睿的確是一心做事情的,根本沒有在乎張溥等人處心積慮的攻擊,若是鄭勳睿真的將注意力集中到對付張溥等人的身上,怕是張溥根本無力應對的。

吳偉業內心的想法逐漸的堅定下來了,不管如何他都不會與鄭勳睿爲敵的,鄭勳睿在淮北所做的事情,符合百姓的利益,也符合朝廷的利益,如此的做法還要遭遇到攻擊和彈劾,那就是天理不容了。

回到淮安之後,吳偉業專門到山陰縣看了看,他知道李巖是山陰縣的代理縣令,他想看看山陰縣的情形。

在山陰縣三天的時間,吳偉業甚至到了村鎮,去看了不少的地方,越看他越是覺得吃驚,山陰縣的富庶超乎了他的想象,絕大部分老百姓的家裡,居然有餘糧,而且此次秋收的時候,李巖帶着縣衙的官吏,親自到了村鎮,督促賦稅的繳納,杜絕官吏藉機盤剝百姓,也親自核實窮苦百姓的情況。

這樣一名實實在在做事情的官員,卻因爲某些特殊的爭執,要成爲犧牲品,這的確是不公平的,吳偉業隱隱感覺到了,鄭勳睿是肯定要保護李巖的,至少李巖如今還在縣衙做事情,還在主持山陰縣衙的一切事宜。

歷時半個多月的時間,吳偉業看了不少的地方,他的決心更加的堅定,若是按照錢士升和侯恂等人的要求做,那就是助紂爲虐,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吳偉業對於以往堅持的那些東西,產生了強烈的懷疑。

回到了官驛,吳偉業足足有兩天的時間沒有出去,獨自思索,也不要任何人打擾,他需要認真的思索,此次收穫太多,他消化之後,還要去拜見鄭勳睿,詢問內心的一些疑惑,弄清楚一些緣由。

兩天之後,再次走出官驛的吳偉業嗎,整個的神情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種頹廢的情緒徹底不見了,舉手投足之間,恢復了一絲的從容淡定。

吳偉業趕到了總督府,求見鄭勳睿,不知道爲什麼,此刻他感覺到了緊張,好像是學生要臨考一樣,或許這次的交談,將決定他今後究竟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當然,一旦確定了今後的選擇,吳偉業就堅定的堅持下去,不會有任何的動搖。(。)

第893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307章 果斷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469章 本性第112章 直來直去第857章 捨命的差事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395章 警覺第160章 家中來人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535章 大戰部署第95章 民有三苦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796章 心願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672章 感慨第580章 講武堂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32章 府試案首第316章 親戚第930章 輿論的徹底轉向第99章 神秘來信第555章 覈查第145章 不要聲張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589章 痛心(2)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763章 該來的遲早是來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569章 京城故事(3)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241章 噩耗第430章 很順利第990章 奇襲安樂州(1)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855章 都在做打算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177章 暗中拉攏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17章 縣試第8章 縣學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95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195章 絕望的戰鬥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941章 海外奠基之戰(3)第641章 不甘心第188章 計謀第73章 戒急用忍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385章 明確的要求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686章 張獻忠的能力和野心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563章 天助(2)第304章 結盟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191章 證據鏈第66章 發榜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953章 依舊狂妄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642章 難也要做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2章 這什麼人啊第181章 送別恩師第878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3)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85章 相互考證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192章 沒有那麼好奇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574章 女兵營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752章 慈悲之心
第893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307章 果斷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942章 平靜中的不平靜第469章 本性第112章 直來直去第857章 捨命的差事第203章 絕密情報第395章 警覺第160章 家中來人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214章 困獸猶鬥第535章 大戰部署第95章 民有三苦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796章 心願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874章 攘外與安內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672章 感慨第580章 講武堂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32章 府試案首第316章 親戚第930章 輿論的徹底轉向第99章 神秘來信第555章 覈查第145章 不要聲張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589章 痛心(2)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763章 該來的遲早是來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569章 京城故事(3)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241章 噩耗第430章 很順利第990章 奇襲安樂州(1)第660章 態度要明確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855章 都在做打算第838章 潼關之戰(4)第296章 禽獸不如第177章 暗中拉攏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17章 縣試第8章 縣學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231章 割肉的交易第956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2)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255章 歷史重演?第195章 絕望的戰鬥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941章 海外奠基之戰(3)第641章 不甘心第188章 計謀第73章 戒急用忍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385章 明確的要求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686章 張獻忠的能力和野心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563章 天助(2)第304章 結盟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191章 證據鏈第66章 發榜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953章 依舊狂妄第597章 將計就計第224章 西安古城第219章 不算勝利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642章 難也要做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2章 這什麼人啊第181章 送別恩師第878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3)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549章 也是必然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85章 相互考證第951章 最爲精確的部署第192章 沒有那麼好奇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574章 女兵營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752章 慈悲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