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衰落的前兆

成爲了內閣首輔,錢士升雄心勃勃,作爲內閣之中資格最老的大臣,能夠到內閣首輔的職位之上,也算是功德圓滿了,當然錢士升很明白,他這個內閣首輔,想着安安穩穩的過日子是不行的,他所承擔的職責完全不一樣。

大明朝廷面臨太多的問題,開封府城的陷落,讓不少問題直接暴露出來,譬如說各地賦稅的欠額越來越大,戶部所能夠收取到的銀子數量不斷的減少,包括大明最爲富庶的南直隸等地,因爲鄭勳睿的堅持,將漕糧抵作了賦稅,上繳的銀子也是不多的,其餘地方就更不用說了,但朝廷的開銷越來越大,遼東遼北需要穩定,需要防禦後金韃子,山海關駐軍的軍餉開銷巨大,皇上和朝廷爲了能夠剿滅流寇,開徵剿餉,讓老百姓的負擔愈發的大了,而剿滅流寇的開銷更大,動輒就是百萬兩以上的白銀。

不過皇上和朝廷面臨最大的問題,還是鄭勳睿和鄭家軍。

錢士升能夠出任內閣首輔,與鄭勳睿有着很大的關係。

皇上將鄭勳睿和鄭家軍視爲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可惜的是鄭勳睿和鄭家軍的實力過於的雄厚,朝廷不敢輕舉妄動,更加要命的是,後金韃子的侵襲和流寇的造反,讓皇上和朝廷根本沒有精力去專門對付鄭勳睿和鄭家軍。

錢士升出任內閣首輔,就是要幫助皇上解決這個最大的問題,也就是將主要的精力放到對付鄭勳睿和鄭家軍方面,至於說後金韃子和流寇,只要暫時能夠穩住,拖一拖都沒有多大的關係,想想流寇造反十多年時間了。沒有鬧翻天,至於說後金韃子,侵襲遼東和遼北的時間就更長了。

錢士升上任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攏內閣的權力,周延儒擔任內閣首輔的時候。內閣次輔以及內閣大臣全部都有票擬的權力,而且主持內閣商議重大事情,也是輪流轉的,誰主持某一次內閣的會議,就能夠對此次商議的事情票擬,這樣內閣首輔的權勢被極大的削弱,錢士升不會允許這等情況的出現,他專門給皇上寫了奏摺。要求還是由內閣首輔主持內閣商議諸多的事情,內閣次輔予以協助。

錢士升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是在朝廷之中鞏固東林黨人的根基,原則上五品以下的官員,內閣商議基本就能夠確定下來,皇上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關心所有官員的任命,能夠把握住五品以上官員的任命就很不錯了,在內閣多年的錢士升是明白此中奧妙的,故而他巧妙的利用內閣商議官員任命的事宜。安排了很大一部分東林黨人出任七品、八品甚至是九品的官員。

可不要小看這些品階不高的京官,他們往往是做具體事情的,熟悉政務。且有着豐富的經驗,基本是部門的骨幹,將這些有能力的人籠絡到周圍,就有了足夠的實力。

第三件事情,錢士升明確了剿滅流寇以及防禦後金韃子的戰略戰術,在剿滅流寇方面,兵部確定的十面埋伏、四正六隅的作戰部署,依舊堅持,只不過在具體執行的時候。出現了重大的變化,由迅速的剿滅流寇。到逐漸的封堵和削弱流寇的實力,待到時機成熟之後予以最終的打擊。在防禦後金韃子方面,主要是穩固關寧錦防線,放棄修築大淩河城的想法,儘量的保證遼東和遼北的穩定。

錢士升的所有奏摺,皇上幾乎都准奏了,特別是在鞏固和集中內閣權力方面,或許內閣出現了長時間的波動,讓皇上感覺到內閣若是不能夠團結,那就做不好任何的事情,或許是司禮監慢慢掌控了大權,已經能夠限制內閣,成爲了皇上主要的幫手。

當然,錢士升提出來的這些奏摺,都是在充分思考和揣測皇上心思的情況之下提出來的,朝廷已經準備將主要的經歷放到對付鄭勳睿和鄭家軍方面,其他的方面自然要削弱一些。

東林黨人與鄭勳睿是死對頭,故而在對付算計鄭勳睿和鄭家軍的事情上面,錢士升不遺餘力,錢士升不笨,他知道皇上利用東林黨人與鄭勳睿博弈,他也知道東林黨人的實力是比不上鄭勳睿的,這樣做的後果,是東林黨人付出慘重的代價,不過只要有皇上的支持,只要能夠讓東林黨人逐漸凝聚起來,積攢足夠的實力,只要能夠逐漸的掌握到權力,總有一天,東林黨人將有着足夠的力量影響朝廷,實力甚至超過如今的鄭勳睿和鄭家軍。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熟讀史書的錢士升很明白這個道理。

爲了能夠落實諸多的事情,錢士升異常的繁忙,內閣之中的侯詢是他最爲得力的助手,黃士俊、孔貞遠和賀逢聖等人,看清楚了內閣的現狀,也逐漸靠攏到他的身邊,至於說內閣次輔陳新甲,主要的精力依舊放在兵部,這讓錢士升能夠很快的整合內閣。

按照規矩來說,內閣大臣的總人數應該在七人到九人的規模,如今只有六人,至少需要增加一人,不過錢士升暫時壓下了這件事情,內閣人數越多,權力越是分散,這對於他來說是很不利的。

對待司禮監的態度方面,錢士升同樣很靈活,他迅速與司禮監大太監王承恩建立起來關係,甚至放下身段專門去拜訪王承恩,還送去了厚禮,對曹化淳、高起潛和王德華等司禮監太監,錢士升也是高看一眼。

錢士升的付出得到了回報,很短的時間之內,他與司禮監的關係也處理的不錯了。

錢士升的所作所爲,讓人想起了萬曆年間的張居正,當時的內閣首輔張居正,與司禮監大太監馮保之間的關係很好,其所有的政令能夠順利推行下去。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朝廷基本穩定下來,有不少的文武大臣是看好錢士升的,認爲錢士升能夠穩定局面,得到皇上的信賴,處理好與司禮監之間的關係,且又是內閣大臣之中資格最老的,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下去,錢士升一定能夠有着一番作爲的。

錢士升的府邸,已經成爲京城之中最爲熱鬧的地方,每日裡散朝之後,前來拜訪的人絡繹不絕,不過錢士升一直都很是低調,並未表現出來志得意滿的態度。

錢士升已經六十八歲,這個年紀看透了很多的東西,不會輕易遭受到誘惑和蠱惑,意志堅定,圓滑老到,這個年紀的錢士升,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認識完全固定下來,做事情我行我素,認定的事情,不管誰勸阻都不會回頭。

書房。

錢士升與侯詢兩人正在商議。

書房不是任何人都能夠進入的,前來府邸拜訪的人,就算是內閣次輔陳新甲,有些時間也不一定能夠進入到書房,不過侯詢是書房的常客,東林黨人的中堅張溥、張採、楊彝、吳昌時和龔鼎孳等人,也有不少進入書房的機會。

“侯大人,皇上有些着急了,幾乎日日都想着鄭勳睿和鄭家軍,不過我認爲時機尚不是很成熟,東林黨目前的力量,還無法與鄭勳睿抗衡啊。”

在侯詢的面前,錢士升還是實話實說的,他做事情可不魯莽。

侯詢稍稍沉思了一下,跟着開口了。

“大人,內閣長時間沒有動作,皇上怕是更加的擔心,大人如今在朝中的聲譽很高,得到了諸多大人的尊重,下官認爲這是好事情,可皇上不一定這麼看,若是大人總是想着首先穩固朝廷,集聚東林黨的力量,等到力量足夠強大之後去對付鄭勳睿和鄭家軍,下官擔心皇上會發怒。”

“你說的很不錯,其實我已經感覺到問題了,司禮監的王承恩、曹化淳、高起潛和王德化等人,態度都是不冷不熱的,他們的態度就是皇上的態度,前面周延儒、溫體仁和張至發等人的教訓,我是看在眼裡的,要是我總是想着整合內閣,怕是等到內閣真正鐵板一塊的那一天,我也不要想着做這個內閣首輔了。”

“是啊,大人還是要想辦法動作的,哪怕是不算是很成功的動作,如此皇上纔不會過多的擔憂。”

“嗯,我的想法,首先還是調整南直隸、陝西和山東等地的官吏,通過大幅度的調整官吏,來看看鄭勳睿是什麼態度,鄭勳睿要是明確的反對,不遵從皇上的旨意和戶部的敕書,那就是造反,到時候皇上和內閣都可以警告鄭勳睿,再說我也看出來了,鄭勳睿還沒有公開造反的膽量,那樣他在南直隸、陝西和山東等地,就要徹底失去支持的。”

侯詢沒有點頭,臉色反而不好看,鄭勳睿幾次出手對付東林黨人,他印象非常深刻,要知道這個鄭勳睿的手段可不簡單,內閣調整南直隸等地的官吏,鄭勳睿肯定有應對的辦法,當初張溥等人到淮北的漕運總督府,還不是灰溜溜的離開。

不過目前也沒有很好的辦法。

看見侯詢沒有開口,錢士升字斟句酌的再次開口。

“我知道你的想法,認爲這樣做的作用不大,不過這是第一步,成與不成,我們都不會遭受太大的損失,通過這一步,讓皇上徹底看清楚鄭勳睿的本質,讓皇上與鄭勳睿徹底的對立,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侯詢馬上明白過來,看着錢士升,臉上露出欽佩的神色。

第54章 要的是人才第742章 難得的決心第416章 利益觸角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297章 決定第554章 交換的決定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595章 周延儒的無奈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69章 鹿鳴宴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96章 揣摩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604章 心上心下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428章 預兆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179章 提前準備第514章 慘敗(3)第590章 掙扎中做出的決定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373章 范文程的恥辱第45章 友誼和原則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490章 讓你信服第873章 歸宿(3)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174章 老軍戶第948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678章 殺一儆百第774章 閃電戰(4)第468章 同心第514章 慘敗(3)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607章 一挫再挫第657章 寇白門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271章 慘敗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457章 輕而易舉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502章 恐金症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330章 背後之人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490章 讓你信服第323章 突破口第414章 洪門的轉變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45章 友誼和原則第225章 突破口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438章 靜觀其變第487章 軒然大波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784章 閃電戰(14)第600章 洪門錢莊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128章 沒商量第760章 天崩地裂第744章 鄭勳睿的無情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295章 憂心的交接第539章 狂妄的代價(3)第581章 孫傳庭的困難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57章 奧妙第833章 頗感意外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75章 皇太極的睿智第20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
第54章 要的是人才第742章 難得的決心第416章 利益觸角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620章 襄陽失陷(3)第297章 決定第554章 交換的決定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973章 大清國繼任的皇帝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954章 意志的較量第905章 折斷扁擔戰術第595章 周延儒的無奈第229章 狠下決心第69章 鹿鳴宴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96章 揣摩第290章 死者爲大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604章 心上心下第738章 輕易化解第428章 預兆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179章 提前準備第514章 慘敗(3)第590章 掙扎中做出的決定第397章 大膽的決定(2)第373章 范文程的恥辱第45章 友誼和原則第16章 瘋狂的甘薯第490章 讓你信服第873章 歸宿(3)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174章 老軍戶第948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137章 突然襲擊第688章 鄭家軍的建制第615章 借力用力第528章 高陽之戰(1)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678章 殺一儆百第774章 閃電戰(4)第468章 同心第514章 慘敗(3)第249章 真正的計劃第607章 一挫再挫第657章 寇白門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752章 慈悲之心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271章 慘敗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682章 李自成的覺悟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457章 輕而易舉第900章 東印度公司的覆滅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502章 恐金症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330章 背後之人第767章 家和萬事興的道理第490章 讓你信服第323章 突破口第414章 洪門的轉變第977章 多爾袞的勝出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45章 友誼和原則第225章 突破口第987章 絕對想不到第438章 靜觀其變第487章 軒然大波第378章 初次交底第784章 閃電戰(14)第600章 洪門錢莊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128章 沒商量第760章 天崩地裂第744章 鄭勳睿的無情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295章 憂心的交接第539章 狂妄的代價(3)第581章 孫傳庭的困難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57章 奧妙第833章 頗感意外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75章 皇太極的睿智第20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