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爭奪函谷

自從周文拜將之後,他率領十萬張楚大軍,浩浩蕩蕩,從潁川郡殺入,走樑縣,越過洛河,直奔函谷關殺去。

沿途攻殺縣城,招兵買馬,所到之處,周文必會大肆招兵,此時,軍隊已多達三十餘萬人,聲勢浩大,三川郡動盪。

此時郡守府內,李由焦慮不安,吳廣屯兵十多萬在滎陽,已累得李由苦不堪言,雖然可以就近食敖倉糧菽,可不擊退匪軍,終究受人牽制,難以發揮。

但周文直逼函谷關的戰報送來,使得李由徹底絕望,他不可能放棄滎陽,還守函谷關,那樣,吳廣與周文會師,聲勢更加浩大,那時,自己失了三川郡,還丟了函谷關,必會被朝廷問斬,就連父親李斯,也會受到牽連。

而且,李由最不能忍受的,是自己向朝廷求援五次,每一次都言詞誠懇,說盡利害關係,希望朝廷能及時派遣援軍,可這些求援信如石沉大海,一去沒有音信,如今匪軍又兩線作戰,自己不可能分兵防禦,眼下,李由也只能鏖戰滎陽,守住敖倉,其餘的,自己也無能爲力了。

就在李由傷感,憤恨的時候,副將龐德龍疾步走入,焦急道:“郡守聽說了嗎?張楚軍安西大將軍周文,率兵十萬,向函谷關挺進!”

李由輕嘆一聲:“我也是剛剛得到消息。”

“可大將軍可曾聽說,周文沿途招兵,數量多達三十多萬,如此浩大的軍隊,函谷關必失!”說完,龐德龍憤怒難平,繼續道:“若函谷關失守,我們的後路……斷了!”

“砰!”李由右手猛擊桌案,他不由起身怒道:“皇帝陛下,你的土地正在被匪軍吞噬,你的將士們正在浴血奮戰,你的百姓們正在遭受塗炭,而你的援軍在哪裡?你難道不要大秦江山了嗎!”

李由呼喊一番,心中惆悵,一旁,龐德龍獻策道:“郡守若在死守滎陽,一旦周文奪下函谷關,回軍滎陽,我們必會困死在此,請郡守早做準備!”

“回軍?”李由自言幾句,心中已極快的速度衡量利弊,這時,他不禁冷笑道:“周文的目標,恐怕是關中,否則,他完全可以會師吳廣,奪下滎陽,然後出兵函谷關,後果是一樣的。”

說到這,李由有種看熱鬧不怕亂子大的感覺,冷哼道:“既然皇帝陛下已經不要關東之地,我們又何妨做一次旁觀者,看看關中之戰,誰勝誰負?”

龐德龍見李由鐵了心要駐守滎陽,只得輕嘆一聲,不便多言,這時,一名親衛急忙奔入,單膝跪地,朗聲道:“將軍,張楚軍又攻城了!”

李由心中一沉,他看向一旁的龐德龍,令道:“你去北門和南門巡防,我立刻去東門。”

龐德龍點頭離去了,這時,李由拿起桌上的劍,也快步向屋外行去。

城樓上,鼓聲喧天,城下已有數萬張楚軍列陣以待,在滎陽,這樣小規模的攻拔戰已經成爲了習慣,如果哪天,張楚軍突然停止攻城了,反而會讓秦軍感到意外,感到不適應。

此時李由在百餘名親隨的陪伴下來到東門,他向下看了看,敵軍大概有三萬人,這和以往的小規模戰爭沒什麼區別,想着這兩年自己苦守滎陽,真不知道,是值還是不值?

這時,低沉的號角聲忽然吹響了,張楚軍扛着雲梯,吶喊着向滎陽奔來,李由抽//出長劍,早有弓弩手奔到牆垛後面,拉弓搭箭,弩箭上弦,看着張楚軍越來越近,李由大喝:“射!”

萬箭齊發,向城下射去,不久,傳來張楚軍士兵的慘叫聲,但羽箭所能傷及的,畢竟只是少數,更多的張楚軍越過護城河,來到城下,雲梯轟隆隆架在城樓上,張楚軍開始向上攀爬。

一鼎鼎燒得滾沸的金汁被倒下,城樓下一片慘叫聲,滾木雷石也在滎陽百姓的努力下,被扔下城,砸死張楚軍無數。

而張楚軍也在奮不顧身的發起第二波進攻,又一批士兵開始攀爬雲梯,這時,城樓上,滾木雷石即將告罄,李由果斷下令:“把大鼎給我扔下去!”

“轟轟”聲過後,城下再次響起慘叫聲,很快,滎陽城城下安靜了,一名百長以爲張楚軍退了,他好奇的探出頭,想要看看,卻有一把長戈刺穿了他的喉嚨,長戈一使勁,將他挑下了城樓,一陣及慘的嚎叫聲過後,是人體落地的聲音,聲音極爲沉悶。

這時,源源不斷的張楚軍躍上了滎陽城頭,李由見東門即將淪陷,他抽//出長劍,大喝:“殺過去!”

數萬秦軍揮舞手中兵器,與城頭上的張楚軍奮力廝殺,雙方死傷慘重,血流成了蜿蜒的小河……

太陽緩緩落山了,硝煙瀰漫的滎陽城頭,秦軍旗幟東倒西歪,一些秦軍士兵已筋疲力盡,斜歪着身子躺在牆垛後面,而城池過道上,滿地都是屍體。

城樓下,張楚軍發動了多次進攻,雖然已經躍上城頭,但他們最終還是沒有攻克滎陽,帶着慘痛的失敗,張楚軍悄無聲息的退去了。

。。。。。。

滎陽之戰極爲慘烈,死傷無數,但函谷關也同樣面臨着生死抉擇,張楚軍浩浩蕩蕩,從潁川郡斜插而來,此時,關前已縈繞着轟隆隆的戰鼓聲。

但函谷關守將楊熊並不是一個軟弱的人,此時,他正在關內巡視各營,得關上急卒來報,才知有張楚軍前來踹營,楊熊二話不說,集結兵馬,已最快的速度,向關外殺去。

“吱呀呀”幾聲響,函谷關關門被緩緩打開,三萬秦軍依次行出,在關前浩浩蕩蕩擺開陣勢,最前面,是三千車兵,一千騎兵護衛在戰車兩側,後面,是浩蕩的弩兵和戈兵,再有兩側近萬人的朴刀兵,他們扛着大盾,護衛秦軍兩翼。

可以說,秦軍的戰陣十分嚴密,此時,秦軍陣內和函谷關上響起了轟鳴的鼓聲,門旗開處,楊熊傲然馭馬來到陣前,他橫挺長矛,向遠處眺望,一剎那,楊熊驚呆了。

浩浩蕩蕩的張楚軍,近三十萬大軍,漫山遍野,看不到頭,他們有的拿着兵器,有的拿着農具,有的用竹子削尖,作爲兵器,而且,張楚軍旗幟漫山遍野,不知道的,還以爲山中起火了,此時,旗幟迎風飄揚,更顯威風。

如此浩大的陣勢,楊熊是第一次見到,此時,他不得不硬着頭皮,來到兩軍陣前,向張楚軍逆戰,但對面,周文卻沒有派出任何將領,僵持大概有半分鐘時間,周文冷笑着拔//出劍,向前一揮,張楚軍吶喊着,向秦軍衝去。

三十萬張楚軍,如洪水潰堤,漫山遍野而來,楊熊此時儼如喪家之犬,調轉馬頭,頭也不回的向函谷關奔去,強大的秦軍軍陣,戰車未動,後面的弩陣已開始還擊,如雨點般射向張楚軍。

張楚軍最大的弱點,就是沒有足夠的盾兵,他們都是赤手拿着兵器,藉着一股勇氣,直逼秦軍軍陣,此時,最先頭的戰車上,不斷有士兵中箭,掉落。

後面騎馬而奔的張楚軍死傷更是數不勝數,張楚軍的嚴重受挫,使得秦軍再次聲威大震,人人高舉兵器,吶喊“威武。”

剛剛奔回本陣的楊熊也放棄了逃回函谷關的打算,他揮舞長矛,向前一指,戰車,騎兵瞬間發動,向張楚軍殺去,而強大的弩陣卻沒有絲毫停下來的意思,秦軍們反覆重複着同一個動作,拉弦,上箭,準備,射擊。

但秦軍弩陣的殺傷力雖然驚人,但他們對於三十萬張楚軍而言,只是射中了百分之一的人,其餘的人仍然不停息的向前衝,雖然不斷有人中箭而亡,但衝過去的人會更多,而且,人趕人,人擠人,張楚軍的每一個士兵都已沒了退路。

很快,張楚軍的先鋒與秦軍的車兵相遇了,雙方廝殺十分慘烈,秦軍車輪上有絞盤,有槍頭,每每行過,都會有張楚軍重傷倒地,但張楚軍憑藉着士氣高昂和人數衆多,也將不少秦軍打落馬下。

很快,張楚軍的矛兵抵達了戰場,他們揮舞長矛,直刺戰車的車伕,車伕中矛而死,有的被生生挑了下來,而且,張楚軍的戈兵也很快殺來,他們一起,繼續向前衝去,此時,兩軍的距離已不足百步,張楚軍在步步逼近。

秦軍開始出現騷//動,有的弩兵開始臨陣脫逃,人心惶惶,就連楊熊也意識到,張楚軍勢不可擋,不能力敵,他立刻勒轉馬頭,大呼:“撤退!”

秦軍如潮水般退去了,函谷關上,秦軍想要關閉城門,但潰軍擁擠,很多人頂在一起,進進不去,出出不來,就這樣,張楚軍已漸漸逼近,城內,楊熊下令,砍殺城門附近的秦兵,關閉城門,不少秦軍挺起長戈,向城門口的秦軍刺去。

敵軍未到而內戰先起,城門口不少秦兵被殺,但死了一批,又有新的一批頂了進來,他們渴望進關,渴望生存,可外面,張楚軍也抵達了,他們揮舞長矛,向關門前的秦軍殺去,就這樣,函谷關下的秦軍被內外夾擊,不出半個時辰,已死傷殆盡。

但張楚軍攻城的勢頭沒有因此減小,他們繼續向關內逼近,楊熊幾次喝令關門,都未能成功,而且,張楚軍人數越來越多,很快便將函谷關衝破,憤怒的張楚軍向四周蔓延,函谷關在堅守近一天後,終於失守。

楊熊帶着千餘名殘軍,向安邑逃去。

第22章 咸陽風波(下)第15章 烽火羣雄(二)第18章 烽火羣雄(五)第9章 東楚王妃第28章 螳臂擋車(下)第39章 九江來使第25章 醉斬白蛇第34章 王綰遇害第13章 扶蘇之願第46章 章邯之憂第11章 魏人周市第2章 酒斷人腸第22章 田儋復齊(下)第17章 突遇變故第25章 驪山之行第9章 武臣南歸第6章 張良之邀第23章 關中大索第11章 韓信拜將(下)第22章 田儋復齊(下)第14章 徙封劉邦第26章 劉邦請漢第16章 章邯北上第1章 江陵之行第51章 叛宮弒主第24章 周市詭謀第13章 邾縣之爭(上)第10章 鴻門宴(上)第33章 魏國求援第12章 大婚前夕第12章 鴻門宴(下)第26章 劉邦請漢第23章 關中大索第28章 手足相殘(下)第35章 吳廣受誅第23章 烽火羣雄(十)第20章 始皇遇盜(上)第12章 李良回軍第27章 拜訪韓信第24章 項莊遠謀第21章 始皇遇盜(下)第29章 子嬰之憂第7章 帝國根基第18章 烽火羣雄(五)第12章 李良回軍第8章 曹咎之悔第30章 吳芮之請第10章 項氏兄弟第30章 魚書狐嘯第36章 田臧奪權第21章 孔鮒之憂第29章 一箭雙鵰第6章 張良之邀第8章 項伯夜訪第8章 曹咎之悔第21章 田儋復齊(上)第12章 項莊坦白第1章 江陵之行第24章 章邯之悔第7章 府中夜宴第46章 漢雍之戰(二)第5章 明交暗害(下)第38章 東山再起第5章 項莊稱王第25章 烽火羣雄(十二)第27章 手足相殘(中)第13章 曹鳳抉擇第2章 再歸江東第42章 周市請兵第25章 彭城之爭第6章 初到江東第38章 章邯請援上架感言第32章 羋心稱王第36章 秦人喪膽(下)第26章 烽火羣雄(十三)第12章 魏咎失態第40章 葛嬰立楚第42章 章邯西進第60章 入兵函谷第33章 大破楊熊第39章 定陶之戰(三)第36章 劉邦起義(中)第24章 劉邦釋義第15章 爭奪函谷第30章 魚書狐嘯第5章 項莊稱王第27章 螳臂擋車(上)第8章 將相不辱第54章 謀殺趙高(下)第9章 李斯族誅第37章 軍政不和第7章 孔吉提親第57章 酒色誤國第15章 懷王擇將第16章 烽火羣雄(三)第36章 再敗秦軍第21章 項羽奪權(上)第37章 定陶之戰(一)第13章 曹鳳抉擇
第22章 咸陽風波(下)第15章 烽火羣雄(二)第18章 烽火羣雄(五)第9章 東楚王妃第28章 螳臂擋車(下)第39章 九江來使第25章 醉斬白蛇第34章 王綰遇害第13章 扶蘇之願第46章 章邯之憂第11章 魏人周市第2章 酒斷人腸第22章 田儋復齊(下)第17章 突遇變故第25章 驪山之行第9章 武臣南歸第6章 張良之邀第23章 關中大索第11章 韓信拜將(下)第22章 田儋復齊(下)第14章 徙封劉邦第26章 劉邦請漢第16章 章邯北上第1章 江陵之行第51章 叛宮弒主第24章 周市詭謀第13章 邾縣之爭(上)第10章 鴻門宴(上)第33章 魏國求援第12章 大婚前夕第12章 鴻門宴(下)第26章 劉邦請漢第23章 關中大索第28章 手足相殘(下)第35章 吳廣受誅第23章 烽火羣雄(十)第20章 始皇遇盜(上)第12章 李良回軍第27章 拜訪韓信第24章 項莊遠謀第21章 始皇遇盜(下)第29章 子嬰之憂第7章 帝國根基第18章 烽火羣雄(五)第12章 李良回軍第8章 曹咎之悔第30章 吳芮之請第10章 項氏兄弟第30章 魚書狐嘯第36章 田臧奪權第21章 孔鮒之憂第29章 一箭雙鵰第6章 張良之邀第8章 項伯夜訪第8章 曹咎之悔第21章 田儋復齊(上)第12章 項莊坦白第1章 江陵之行第24章 章邯之悔第7章 府中夜宴第46章 漢雍之戰(二)第5章 明交暗害(下)第38章 東山再起第5章 項莊稱王第25章 烽火羣雄(十二)第27章 手足相殘(中)第13章 曹鳳抉擇第2章 再歸江東第42章 周市請兵第25章 彭城之爭第6章 初到江東第38章 章邯請援上架感言第32章 羋心稱王第36章 秦人喪膽(下)第26章 烽火羣雄(十三)第12章 魏咎失態第40章 葛嬰立楚第42章 章邯西進第60章 入兵函谷第33章 大破楊熊第39章 定陶之戰(三)第36章 劉邦起義(中)第24章 劉邦釋義第15章 爭奪函谷第30章 魚書狐嘯第5章 項莊稱王第27章 螳臂擋車(上)第8章 將相不辱第54章 謀殺趙高(下)第9章 李斯族誅第37章 軍政不和第7章 孔吉提親第57章 酒色誤國第15章 懷王擇將第16章 烽火羣雄(三)第36章 再敗秦軍第21章 項羽奪權(上)第37章 定陶之戰(一)第13章 曹鳳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