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

有了遼人的加持,西域人的士氣終於開始回升,但來自於民間的傳聞愈加厲害和離奇了,最“靠譜”的傳言便是大宋的魏王殿下乃是毗沙門天轉世,率領天兵天將銳不可當。

西域人信佛,這是從唐時便開始的興起的,如此長的時間早已融入進了他們的血脈之中,而毗沙門天轉世便是佛教中最著名的多聞天王。

西域人相信這種傳言也不是無中生有,唐時便有關於這位護法天王的記載。

天寶元年,安西城被蕃軍圍困,毗沙門天王於城北門樓上出現,大放光明。並有“金鼠“咬斷敵軍弓弦,三五百名神兵穿金甲擊鼓聲震三百里,地動山崩,蕃軍大潰,安西表奏,唐玄宗大悅,令諸道州府於城樓西北隅置天王像供養。

其中的神話的部份不用多說,自然是以訛傳訛而來,但唐玄宗爲了鼓舞軍民之心選擇了相信,這也是變相的承認了這一事實。

而傳到西域之後,便愈發的不可收拾,多聞天王不光是護法天王,還是招財納福的天王,甚至比菩薩在的香火還盛。

既然大宋的魏王是毗沙門天轉世,那大宋的皇帝豈不更厲害?這是尋常百姓的拙見,當然也會影響統治者,連麴叱幹都開始懷疑大宋的皇帝是不是天神下凡!

這個消息也傳到了蕭撻裡的耳中,只不過她聽了消息後默然許久,待人都散去後纔有喃喃之語緩緩出現:“天神?也許,不過本宮倒是覺得他是個墮入地獄的天神!”

一旦恨極某個人,你就會天天惦記着他,比如蕭撻裡,從耶律宗真戰事開始,她就每日,每時,每刻的恨他,希望吃他肉,喝他血,寢其皮!

蕭撻裡的生活之中無形的就加入了一個人,從那時開始,蕭撻裡便開始收集有關趙禎所有的一切,包括這位大宋皇帝的愛好和習慣。

凡是和趙禎扯上關係的她都要事無鉅細的知道,甚至親自去了上京城中的蔡記酒樓,因爲她聽說這裡的吃食有些還是趙禎親手發明的。

在張儉和蕭惠看來,這已經成爲蕭撻裡的執念,而她自己認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她常常想象,想象趙禎就在眼前,遇到這些事情他會怎麼做?於是便有了遼朝向西域的通商,向西方世界販賣貨物,開始鼓勵大遼百姓開採礦產,派出頂尖的匠人研發鐵器,等等這些都是她從“趙禎”那裡得到的啓發。

而不得不說,從趙禎身上的偷師,使得大遼的環境越來越好,她甚至派人抓捕附近小部族的人當作奴隸爲大遼修路,後來發現大遼的草場較多,只適合在上京城附近的州府修繕公路。

至於火藥彈,雖然不似大宋那般的威力強大,但卻也已經摸索出了門道,最少丟入軍中也能對一部分士兵造成傷害,後來大遼的匠人發現,若是多放硫磺,則會出現大量刺鼻又嗆人的毒煙。

這種火器是大宋沒有的,也是被遼朝雪藏起來的,爲的就是在一次戰事中突然使用,這證明遼人並不比宋人蠢,也能格物出精巧之物來!

每每想到趙禎,蕭撻裡心中便會有一種出人意料的感覺,又是憤恨,又是緊張,這種緊張感不知從而何人來,請過御醫看了,只說是心中鬱結淤堵,開了些清涼的茶水,最終也沒有效果,只能作罷。

但蕭撻裡知道,這段時間她的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了,就像是當初被父母遺忘在了帳篷之中,茫茫的草原上只有天空大地和自己,所有自己熟悉的一切都消失了。

這種感覺很不好,甚至讓她需要更換裹裙…………

擡頭望向天空,今夜的紫微星格外明亮,閃爍着白如純潔的星光,也不知這是代表大宋皇帝的紫微星還是代表大宋皇帝的,不過它真的很好看。

她忽然想起什麼,從懷中擡出一張紙,這是來自遼朝有名的數術高人所寫。

藉着明亮的月光與星光,蕭撻裡輕啓朱脣:“帝者懷容,寬行與天下,守意與四方,不廢與倫常。霸者氣概,獨立於天地,凌蒞於萬靈,無怨與蒼生。君者典範,格物而後度人,權衡而後謀事,知已而後明志。王者風度,處事而不驚,失事而不悔,玩世而不恭。皇者儀態,從容而不彰顯,富貴而不輕貧,高居而不賤低。

宗者師表,率性而不妄行,篤志而不輕佻,匡正而不亂綱。仁者多允,義者直肯,寇者忠節,匪者仗義,俊者德,豪者智,傑者明,珍者貴,士者尚。”

這句話表面上是在說什麼人應該具有什麼品德,但蕭撻裡清楚的記得,她自己當時是向那高人詢問的是趙禎的紫微星星象,那高人便在自己御駕親征之前,遣一小童送來了這紙條。

紫微星只主君,王,皇,宗與平民百姓無關,當然蕭撻裡也讓他給自己看了看,而那高人卻毫無言語,原因很簡單,自己並非帝王,而是個女人,無法從紫微星上尋找命數…………

看着紙條上的一筆一劃,蕭撻裡不得不承認上面的內容說的一點沒錯,確實符合趙禎的性格,若是拋開一切去看,他是個合格的皇帝,甚至可以說是千古一帝了。

但在自己看來他卻是個暴君!

他對遼朝的征伐就從未停下,自己孤兒寡母的拉扯着耶律洪基長大,拉扯着他走上帝王之位,拉扯着遼朝前進,可最終他也沒有放過遼朝和耶律洪基。

是自己要了耶律洪基的命,可蕭撻裡卻把責任歸咎與趙禎的身上,認爲這一切都是他逼的!若是遼朝沒有被逼迫的那麼緊,也就不會出現當時的事情。

夜深人靜之時,總有一些東西在黑暗中移動,不知從何開始,蕭撻裡越來越習慣黑暗以及黑暗之中的寂靜。

“都辦好了嗎?”

“啓稟主上都辦好了,可這事能成嗎?奴婢覺得大宋皇帝並不是莽夫。”

“他當然不是莽夫,他是個最擅鑽研的人,凡事三思而後動,但他也是天底下最大的賭徒,只要有機會,他絕不會放過。把局做好,本宮要親自剮了他!”

黑影看着月光下太皇太后露出的俏臉,這張臉是那麼的完美,美的讓人膽顫心驚…………

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
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帝王身後事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一千三百零七章楊懷玉與蘇軾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