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四民論,強國論

四民的爭論在朝堂中彷彿成了重要的話題,被上升到了江山社稷的高度,甚至連民間百姓,仕林都被捲入其中。

顯然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只有在四民之列的人才會高談闊論,甚至相互排擠,這是趙禎所沒想到的事情,宋人對自己的社會地位居然這麼的在意。

也沒辦法不在意,士農工商把天下百姓化爲四等,每一個階級都會有他們的階級利益,當然要爭上一爭。

如今的大宋商賈已經算不得四民的最末,商人的子弟可以參加科舉,可以入朝爲官,這就大大的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而工匠只要有一副靈巧的雙手,能創造或是改善工廠中的工具就會成爲商賈乃至官員的座上客。

那麼問題來了,如今的四民該怎麼排序呢?

陽光照射進巍峨的大慶殿之中,在廊柱之間留下了一大塊陰影,蔡伯俙跪在地上一言不發,四周是官員的指指點點。

“蔡伯俙也太放肆了,居然敢上《四民皆子民疏》,這是要把士農工商的地位都擡的一樣高啊!如此一來還有什麼清貧貴賤之分?天綱五常還要之何用?”

“可不是!但這還是要看官家的意思,官家向來是對蔡伯俙恩寵有嘉,說不定還真的能被他欺瞞過去!”

“這就需要我輩中人站出來,爲大宋去除奸佞,以正朝堂!”

“董御史說的好!不愧是諫臺彰憲,端是一副赤膽忠心!”

四五品的官員在自說自話,而兩府的相公們則是閉口不言,他們怎麼能瞧不出蔡伯俙今天的這齣戲是官家指使的,昨日在後苑中的事情他們多少也知道些,皇后娘娘召集各家女眷飲宴,宴席上可是說了不少佛道兩門的話,其中好換參半。

但是就是這好壞參半就說明官家的心思,看來官家要動手對佛道兩門進行整治了,誰不知道官家對佛道兩門都不是很待見,道門還要好一點,官家只是厭惡他們裝神弄鬼,而對佛門卻是厭惡至極。

別說是趙禎,就連王曾這個本來篤信佛教的人都開始排斥僧人,更別說正直的魯宗道了。

可他們也是看過蔡伯俙的四民疏的,其中把士農工商提升到一個高度,這未免有些過了,官家是絕不會同意的,這小子還是不知道上疏的要旨,有的放矢才能正中目標,這樣的萬箭齊發效果反而事倍功半嘛!

“陛下臨朝!”

隨着三才的呼喝,羣臣躬身施禮,禮畢而立規規矩矩,站班的隊伍中也沒了對蔡伯俙的口誅筆伐。

趙禎坐在御座上瞧着地上的蔡伯俙,這小子怕是受了不少的委屈,一張微胖的臉憋得通紅,上面寫滿了無辜和不服。

微微一笑:“今天倒是出了一件奇事,諸位卿家可知是什麼?”

魯宗道微微皺眉出班道:“官家,蔡伯俙任三司度支副使雖然不用上朝,可他前來也無可厚非,必有是要事稟報,陛下以其爲嬉戲不妥也!”

這是自己給自己挖坑,沒想到魯宗道年歲越大越剛直了,連自己的面子也不給,這簡直是魏徵的翻版啊!

但趙禎還真是捨不得把他挪走,這樣的諫臣還是留下一個的好,多了自己不舒服,少了卻又沒了警示。

尷尬的笑了笑,趙禎看着蔡伯俙揶揄的眼神無奈說道:“魯參政所言甚是,是朕孟浪了,蔡伯俙你的《四民皆子民疏》朕已經御覽,你且對大殿上的文武百官說說。起來吧,莫要裝可憐,朕吃你這套,諸卿可不吃!”

蔡伯俙長舒一口氣,終於不用跪着了,即使膝蓋上縫了內襯也經不住在大殿上這麼跪,膝蓋都有些痠麻了。

“謝陛下,臣昨日假寐,突然想起陛下聖言:法無長法,瞬間如醍醐灌頂輾轉反側,確實如陛下所說,十年前之法到今日已不得擅用,何況幾百年前的舊法?

臣追根溯源,發現四民之論乃是最早出現在《春秋穀梁傳》中,此乃儒家經典,與《左傳》《公羊傳》同爲解說《春秋》的三傳之一,卻也是時過境遷頗爲不妥……”

小胖子的話顯然是觸及到了士大夫的禁忌,連宋綬都出來反對:“豈有此理!蔡伯俙你休得妄言,儒家典籍怎麼就古法不得今用了?當初爲師教你的儒家經典都成了廢物不成?!”

宋綬上來就給蔡伯俙致命一擊,作爲老師有理有據的反對學生,這幾乎是鐵定的敗局。

可趙禎相信蔡伯俙絕對會想到應對之法,果不其然,小胖子對宋綬以弟子之禮拜下:“宋學士所言甚是,但學生覺得儒家經典中的大道要傳承,時過境遷的學問要去除,這纔是傳承儒學的根本,陛下曾經說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趙禎身體一僵,蔡伯俙這王八蛋居然敢以自己的名義說出這樣的話,這不是在給自己拉仇恨嗎?

果然唰的一下,所有的朝臣都望向御座上的趙禎,大殿中一時間鴉雀無聲。

趙禎恨恨的瞪了一眼裝模作樣的蔡伯俙,輕咳一聲道:“朕確實說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話,但這是在完整傳承先賢之道的基礎上,只有完全繼承先賢的典籍才能順應時代的取其精華,只有懂得先賢的道理才能根據時下所需去其糟粕。”

趙禎的話讓羣臣們皺眉苦思,稍稍一想這個道理也是沒錯的。

“陛下聖明!古法今用的實例多得很,就如我大宋襲承盛唐之法一樣,雖然襲承卻有不少的變通,而爲何變通?乃是因爲當世的情況與唐不同,僅此而已!

如今我大宋的士農工商和春秋事情的士農工商一樣嗎?

不一樣就要制定出相應的四民地位,但在蔡伯俙看來,大宋的百姓都是陛下的子民,都爲我大宋創造價值,都是我大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此一來何別之有?官家理應如父親對待兒子一樣,個個平等纔是!”

蔡伯俙這套忽悠理論確實把一部分朝臣忽悠住了,兩府相公們默契的不插嘴,丁謂裝作沉思的樣子,王曾欲言又止,夏竦微微點頭……連魯宗道和宋綬都只是瞪了蔡伯俙一眼而不說話。

他們都知道這是官家的意思,也是強國之道,因爲他們在朝會之前便接到了官家送來的奏疏,蔡伯俙的《四民皆子民疏》並且還有御批……

ωwш¸ т tκa n¸ ¢〇

“強國直到莫不是百姓萬衆一心,四民之論阻礙之大尤爲可怖……望諸卿助朕!”

官家都把話說道這種地步了,誰還好意思反駁,就連魯宗道都是微微一嘆的不再說話,何況本就支持官家的丁謂等人。

兩府相公不反對,剩下的朝臣幾乎就沒有反對的聲音,御史中丞杜衍剛準備上前反駁卻被一旁的右諫議大夫呂夷簡拉住:“莫要自找麻煩,你看不出這是官家的意思嗎?”

杜衍還要再說什麼,卻見呂夷簡微微搖頭,長嘆一聲便不再說話,他清楚此時在殿上反駁官家確實不妥,但散朝之後的上疏是必須的,否則杜衍覺得自己對不起官家給的俸祿!

但杜衍不說不代表別人不會說,和諧的氣氛很快被打破:“起奏陛下!蔡伯俙之言乃是滅國之論!理應誅殺以震奸妄!”

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
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兩千四百五六十章北上的列車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