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步兵的攻擊力

在冷兵器時代步兵是最基本的兵種同時也被大多數人認爲是戰鬥力最差的兵種特別是普通的步兵即以往所說的刀盾手與槍兵幾乎可以說是軍隊中最不可能擔任主力的部隊了。不過現代意義上的步兵卻是戰場上的主力特別是在熱兵器時代當火器越來越先進的時候騎兵是註定要被淘汰的(在明帝國的定義中後來出現的裝甲兵是由騎兵演變而來的但是在其他很多國家並不這麼認爲)步兵纔是戰場上的絕對主力。當然步兵要走到這一步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需要更先進的武器支持。不過在當時的明帝**隊中有兩支步兵軍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在這兩支步兵軍中第八軍與擅長防禦而聞名天下甚至連楊天奉這種擅長進攻的將軍都認爲如果由他率領第五軍來進攻第八軍的防禦陣地的話他都沒有一半的勝利把握。而另外一支地位崇高的步兵軍就是第三軍而第三軍出名的地方不是防禦而是進攻特別是大規模的陣地進攻這簡直成了第三軍實力的標榜。若論陣地進攻能力恐怕當時明帝國還沒有任何一支部隊能夠過第三軍。

第三軍的陣地戰進攻能力其實從其編制上就能完全看得出來。從兵力上講第三軍是帝國衆多主力軍中最龐大的一個三個步兵師六個炮兵團以及一支規模在一千人左右的偵察騎兵部隊再加上後勤保障醫療等等軍直屬部隊第三軍的滿員編制達到了四萬六千人。即使平時非滿員編制的時候都有四萬三千人。而在第三軍中最出名的就是其炮兵部隊了這大概也與衛平地身份有關吧。

當時明軍的高級將領中騎兵出身的佔了絕大多數而步兵出身的也不算少只有炮兵出身的比較少見比較有名氣的就兩個人。一個是衛平一個是田宗。而這兩人中衛平可以說是真正的炮兵頭號將領不管是從思想上行爲上語言上還是從作戰指揮方面來看衛平都是個純正的炮兵將領。比如說在戰場上只要遇到頑強的敵人衛平的先反應都是詢問最近的炮兵在哪。如果換了胡沱的話肯定是問最近的步兵在哪而換了陳豫的話那肯定就是問最近的騎兵在哪了。

正因爲衛平的這個身份他所率領的第三軍是明軍中炮兵編制規模最大的一個軍。從第三軍成立開始他們就一直是火炮數量最多的部隊。當初在日本平叛的時候第三軍裝備的火炮就有上千門而其他的步兵軍也就最多裝備六百多門火炮而已。而在第二次軍制改革之後第三軍又多了一個炮兵團而在這次西征的時候第三軍與其他的軍團都一樣得到了新的加強而加強給第三軍的仍然是一個炮兵團!

當時第三軍中一共有六個炮兵團其中配屬給三個步兵師的都是輕型野戰炮團。而由軍直屬指揮的是三個重型炮兵團。而三個輕型野戰炮團各有三百門輕型野戰炮而三個重型炮兵團各有一百八十們重型火炮。換句話說第三軍當時一共裝備火炮一千五百二十門。而參加西征的另外一個步兵軍即第八軍則只有火炮一千二百六十門。顯然這個差距是相當明顯的。

在明軍步兵部隊的新戰術思想中關於進攻這部分的戰術思想有一個很基礎的要點。那就是任何一支步兵部隊在進攻時確定鋒線寬度的依據不是投入的兵力多少而是所擁有的火炮數量的多少。換句話說要保證步兵部隊的進攻獲得勝利那麼就必須要保證戰線上的火炮密度。當然在防禦作戰中火炮的部署密度其實也是一條非常關鍵的指標。在步兵的新戰術體系逐漸完善的時候火炮的部署密度就已經有了具體的要求。比如在進攻作戰中每裡戰線上的火炮數量最低不得少於二十四門這樣才能保證進攻的步兵部隊得到足夠的火力支援如果敵人的防線足夠牢固的話那麼火炮的部署密度還要加強最高可以達到四十八門。這是個什麼概念呢?一里大概是五百五十步如果按照最高標準來部署火炮的話那麼這些火炮以直線排列其間隔距離只有十步左右!

其實大部分步兵部隊的軍長在確定進攻戰線或者是防線寬度的時候都是以火炮數量爲基礎的。以此來計算的話那麼第三軍如果展開進攻以最密集的方式部署火炮的話其進攻戰線的寬度可以達到三十一里半如果以最低密度部署火炮的話那麼進攻戰線的寬度可以達到六十三裡!當然實戰的時候這樣的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爲受到指揮條件的限制進攻戰線的寬度基本上都控制在十里左右很少有過十五里的如果戰場情況特殊的話那麼進攻寬度還要縮短很多。

當然適當的保留一支預備隊這是進攻獲得勝利的另外一個關鍵因素沒有任何一名將軍會將手裡所有的兵力都放到進攻的前線上去這簡直就是在自取滅亡了。

毫無疑問的從這一點上就能夠看出來第三軍的戰鬥力有多強悍了。當然衛平這個炮兵將領在實際指揮戰鬥的時候還往往打破慣例。比如在與莫臥兒帝國的戰爭中第三軍參加了數次大規模會戰衛平都是在見炮兵集中部署的往往一個炮兵團的兩百多門火炮(當時的編制)會被他集中部署在一塊寬兩到三裡縱深半里左右的陣地上然後集中所有的炮火重點轟擊敵人防線上的某一段然後再用步兵進攻達到迅撕破敵人防線的目的。顯然在這種時候第三軍的火力簡直是無法想像的也大概只有他這樣的炮兵將領纔會用這樣的戰術吧。

在這次的大型戰役中第三軍擔任着一個很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在東線戰場上摧毀奧斯曼帝**隊的防線爲接下來的大規模進攻打下基礎。可以說這纔是整個戰役中的重點之前明軍攻佔大馬士革貝魯特引誘安條克與摩蘇爾的奧斯曼軍隊出戰。這些其實都是前戲是在爲第三軍創造機會。特別是摩蘇爾守軍的出擊讓第三軍獲得了動進攻的機會。

摩蘇爾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這是一座位於兩河流域上游高原上的城市是奧斯曼帝國東部與南部地區的銜接點。這裡也自然是奧斯曼帝**隊的防禦要地。當時部署在這裡的奧斯曼帝**隊達到了二十萬其主要任務有兩個一是作爲東部戰場的預備隊可以隨時支援東部戰場。另外一個則是控制南部戰場。從奧斯曼帝國地軍力部署上就看得出來摩蘇爾作爲兩大戰區的兵力集結點不但地理位置重要而且部署在這裡的軍隊更爲重要。

朱祁鈺率軍攻佔大馬士革就是要迫使駐紮在摩蘇爾的奧斯曼軍隊南下。這樣一來東面戰場上的奧斯曼軍隊就沒有了預備隊顯然對於防禦的一方來說如果沒有了預備隊的話那麼防線就將變得非常的脆弱!

也就在幼拉底河畔的戰鬥快要結束的時候衛平收到了消息第三軍的進攻開始了。這次先威的仍然是第三軍的火炮。

當時第三軍是秘密進入了白羊王國獅頭軍與鷹頭軍的陣地的而且第三軍的火炮也是夾雜在作戰物資中運送到前線上去的當然那些作戰物資中絕大部分都是炮彈。整個秘密部署工作就花了五日的時間而第三軍的官兵在正式進攻之前穿的都是白羊王**人的軍服。不過在進攻開始之前他們全都換上了明軍的軍服。

阿賈尼國王(已經正式登基了)以及侯賽因親王(在阿賈尼擔任國王的時候侯賽因與穆拉圖都是親王。當然換位之後這個稱呼也將改變)被衛平邀請到了前線觀摩第三軍的進攻行動。如果說兩人之前已經認識到了明帝國騎兵部隊在快突擊作戰中的厲害的話那麼這次他們徹底地領會到了明軍的火力到底有多強大。

當大地開始震動如同悶雷般的轟鳴聲不斷的傳來鋪天蓋地的炮彈飛向了奧斯曼軍隊的防線炮彈爆炸後產生的濃煙幾乎完全籠罩了敵人的陣地時兩人的表情都完全變了。他們曾經見過第五軍的炮兵團作戰時的情景顯然這根本就無法與第三軍的炮擊相提並論。短短兩刻鐘的時間六個炮兵團的一千多門火炮就打出了數萬炮彈幾乎用炮彈將整個奧斯曼軍隊的防禦陣地犁了一遍。

接着三排整齊的步兵開始向奧斯曼軍隊的防線推進而重型炮兵團的炮火也開始向敵人防線後方蔓延而輕型野戰炮團則跟隨步兵同時推進每前進一千步這三個炮兵團就會停下來一次然後對步兵鋒線前的敵人陣地進行數輪炮擊然後再繼續推進。

整個作戰行動衛平沒有下一道命令所有部隊都是在按照戰前就已經制訂好了的作戰計劃在行動而且所有的前線指揮官都非常清楚自己該怎麼指揮軍隊作戰每一名士兵也都非常明白自己的任務是什麼。

進攻雖然緩慢但是卻非常有節奏而且整個步兵鋒線的推進都非常的順暢。炮兵已經爲步兵掃清了大部分的障礙即使偶爾有躲過了炮擊仍然在抵抗的敵人會造成一些威脅不過在步槍的密集彈雨下這些頑抗的奧斯曼軍人也都被迅的消滅掉了。戰場上出了震耳欲聾的炮彈爆炸聲如同爆豆般的槍聲以及不時傳來的模糊的慘叫聲之外幾乎就沒有其他的聲響了當然步兵隊列整齊推進的時出的腳步聲也許是最有規律最有節奏的吧。

很明顯步兵的推進度確實不快。從步兵戰線開始推進算起半個時辰只內步兵戰線僅僅前進了五里。不過步兵的進攻卻是最爲強大的在步兵所經過的地方將不會留下任何一個敵人。當然這種進攻也只有在戰地戰的時候纔會出現當敵人的防禦陣地被步兵所攻克當敵人的抵抗一直被步兵與炮兵所摧毀當敵人的預備隊根本就來不及組織新的防線時那麼戰場上就有了新的主角。

而這新的主角就是李天長的第二十二軍以及楊天奉的第五軍。這兩支騎兵部隊是在戰鬥開始前一個時辰才從後方的集結地點趕過來的當他們到達白羊王**隊的陣地上的時候第三軍的步兵已經完全佔領了奧斯曼帝**隊的防禦陣地並且仍然在按部就班的向西北方向上推進。當然現在輪到這兩支騎兵上陣了。

兩個分別有三萬多騎兵的騎兵軍迅的從第三軍的步兵奉獻兩翼的縫隙處衝了過去接着在騎兵快推進中兩軍的騎兵都排列成了鋒線寬大五里的騎兵衝擊線。在奧斯曼軍隊的預備隊沒有趕高戰場沒有組織起新的防線之前明帝國騎兵的進攻機會沒有遇到任何的抵抗!

可以說在這場戰鬥中炮兵步兵以及騎兵之間的配合簡直可以用完美來形容而這造成的效果不僅僅是讓奧斯曼軍隊在東部防線上被撕開了一個寬度達到了十多裡的大缺口一萬多守在前線陣地上的奧斯曼軍人全部被殲滅。更重要的是前來觀戰的阿賈尼與侯賽因真正的認識到了明軍的強大之處。

如果說明帝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騎兵最好的步兵以及最好的炮兵這都沒有錯。不過最重要的是明帝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軍隊三個兵種幾乎就如同是一支軍團在作戰一樣明帝國各兵種之間的配合作戰能力絕對是最好的而這也是明帝**隊能夠所向披靡的最爲重要的原因!

第28節 秘密偵察第26節 羅卡斯島海戰第20節 霹靂之火第35節 段靈的麻煩第19節 智取龍門第2節 日不落帝國帝國第59節 甲府之戰第40節 圍攻郡山第6節 封侯進爵第33節 天下大事第27節 決戰第8節 圍城血戰第14節 奧斯曼近衛軍第14節 兵臨城下第52節 守株待兔第37節 突襲白古第2節 龍入大海第27節 決戰第22節 騎兵對撼第24節 夜襲敵營第33節 百王大會第45節 速破敵壘第18節 戰爭的基礎第70節 皇帝的較量第30節 助手第47節 整裝待發第42節 萬國佳麗第69節 日本第一妓第61節 戰略轉變第44節 軍人的榮譽第31節 毒誓第70節 發兵尼羅河第42節 軍械革命第32節 瘋狗的下場第35節 隻身赴會第16節 鬧宴第72節 無間配合第2節 天下事第11節 神將第32節 乘勝追擊第72節 明日馬關停戰條約第52節 蠻荒大陸第25節 敵人崩潰第48節 齊頭並進第47節 番號的意義第8節 海上戰神第31節 海上單挑第8節 反思第25節 圍追堵截第66節 毒計第73節 虎賁將軍第61節 希臘火第7節 遠征方略第22節 洪水無情第35節 陣前博弈第42節 肅貪第15節 西面殲敵戰第71節 斷根第29節 鎮壓暴亂第61節 港口解圍第14節 兵臨城下第43節 柴氏家族第4節 戰爭警報第3節 長崎解圍第25節 驚天密聞第56節 克里特島的迷茫第26節 北上第54節 大海戰第37節 點將第31節 毒誓第34節 公主第40節 波利加妃子第61節 後宮風波第2節 妥當安置第4節 西洋報告第43節 獻媚第12節 騙取壹歧島第15節 英宗復辟第46節 上野泥潭第5節 哈桑的感激第28節 救援行動第76節 進軍馬德里第14節 瘋狂的商人第21節 新生的近衛軍第35節 陣前博弈第6節 重創紅夷第18節 驚迅第27節 速奪居庸關第45節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第28節 吸血鬼第16節 羊羣中的雄獅第32節 家事,國事第10節 戰時法第44節 軍人的榮譽第54節 狼王楊天奉第1節 宣府振兵(一)第7節 將軍情感第44節 寶藏之城第42節 御試第71節 拉郎配
第28節 秘密偵察第26節 羅卡斯島海戰第20節 霹靂之火第35節 段靈的麻煩第19節 智取龍門第2節 日不落帝國帝國第59節 甲府之戰第40節 圍攻郡山第6節 封侯進爵第33節 天下大事第27節 決戰第8節 圍城血戰第14節 奧斯曼近衛軍第14節 兵臨城下第52節 守株待兔第37節 突襲白古第2節 龍入大海第27節 決戰第22節 騎兵對撼第24節 夜襲敵營第33節 百王大會第45節 速破敵壘第18節 戰爭的基礎第70節 皇帝的較量第30節 助手第47節 整裝待發第42節 萬國佳麗第69節 日本第一妓第61節 戰略轉變第44節 軍人的榮譽第31節 毒誓第70節 發兵尼羅河第42節 軍械革命第32節 瘋狗的下場第35節 隻身赴會第16節 鬧宴第72節 無間配合第2節 天下事第11節 神將第32節 乘勝追擊第72節 明日馬關停戰條約第52節 蠻荒大陸第25節 敵人崩潰第48節 齊頭並進第47節 番號的意義第8節 海上戰神第31節 海上單挑第8節 反思第25節 圍追堵截第66節 毒計第73節 虎賁將軍第61節 希臘火第7節 遠征方略第22節 洪水無情第35節 陣前博弈第42節 肅貪第15節 西面殲敵戰第71節 斷根第29節 鎮壓暴亂第61節 港口解圍第14節 兵臨城下第43節 柴氏家族第4節 戰爭警報第3節 長崎解圍第25節 驚天密聞第56節 克里特島的迷茫第26節 北上第54節 大海戰第37節 點將第31節 毒誓第34節 公主第40節 波利加妃子第61節 後宮風波第2節 妥當安置第4節 西洋報告第43節 獻媚第12節 騙取壹歧島第15節 英宗復辟第46節 上野泥潭第5節 哈桑的感激第28節 救援行動第76節 進軍馬德里第14節 瘋狂的商人第21節 新生的近衛軍第35節 陣前博弈第6節 重創紅夷第18節 驚迅第27節 速奪居庸關第45節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第28節 吸血鬼第16節 羊羣中的雄獅第32節 家事,國事第10節 戰時法第44節 軍人的榮譽第54節 狼王楊天奉第1節 宣府振兵(一)第7節 將軍情感第44節 寶藏之城第42節 御試第71節 拉郎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