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燕軍進擊(上)

“喳——喳——喳——”

隨着在頭頂的天空中飛行的一對飛鳥,盤旋着分別落在雲瑤伸出的兩支手上。這兩隻鳥的體長度約有一尺多,一隻爲灰褐色,另一隻呈紅褐色,並且佈滿了深褐色的斑點或橫紋,嘴喙較短,有明顯的下彎成鉤開,翅長而狹尖,尾部較爲細長。原來是一對紅隼。

古代戰爭的最大一個問題就是通迅和偵察手段十分落後,許多戰役的失敗往往就是因爲通迅不到位,或是偵察手段不足有關。而高原也很爲這個問題頭疼,他精心訓練特戰隊,就是希望他們在偵察方面發揮作用。而以前高原只是注意雲瑤的治療能力,這一次出衆,纔想到雲瑤還有訓獸的天賦,如果充份利用起來,完全可以使自已的偵察能力提升一個層次,未來還可以在通迅上有所突破。

正好這時高原也收到了姜桓武發回的消息,這時燕軍居然還留在居庸塞外駐紮,並沒有開拔,因此高原帶領着三千騎兵,離開了山谷,趕去和姜桓武等人匯合,當然也帶上了雲瑤。

而在離開山谷之後,雲瑤就利用自己的訓獸天賦,在道路上捕捉到了一對尚未成年的紅隼,並且開始訓練它們的偵察能力。

通常來說,隼是一種中小型的猛禽,以飛翔能力強,視力好而著稱,而某些體形較大的隼類,也可以被稱爲鷹,而紅隼是中國北方隼類的一種典形類別,又叫茶隼、紅鷹、黃鷹、紅鷂子,飛翔力強,喜逆風飛翔,並可快速振翅停於空中,而且視力敏捷,取食迅速,見地面有食物時,可以迅速俯衝捕捉,有時也可在空中直接捕取小型鳥類和昆蟲等。是非常適合做偵察的鳥類。

高原自然是十分高興,就算是這一次趕不上了,但如果把這對紅隼訓練好之後,對自己以後的戰鬥,還是大有用途的。

一路又行走了兩天,一行軍隊就到達了居庸塞以外約五十里的地方,和姜桓武等人匯合。

姜桓武也向高原作了彙報,原來這一路燕軍的兵力有十二萬,之所以遲遲不動兵,是因爲現在燕軍內部矛盾重重,互相爭鬥不己,拖沿了進軍的時間。

儘管在名義上,燕軍的主將是燕太子丹,但太孑丹並不精通兵法,因此主要是聽從秦將樊於期的建議。樊於期在秦國時,也是一名赫赫有名的大將,和王剪、桓齮、蒙武並列,他的用兵能力確實是值得信賴,比屢戰屢敗的燕國將軍要強得多,而且秦燕之間並無矛盾,太子丹倚重樊於期,也是完全有道理的。

而且樊於期雖在燕國,但也把井陘一戰的經過,並且對趙國滅亡,高原在代郡自立,成立武安軍等事情,都打聽得十分清楚。在樊於期看來,高原己經深得李牧的兵法真傳,善於使用騎軍,進行大範圍奔襲。而治水以北的地方是以山地衆多,正好利於武安軍設伏突擊,因此燕軍不應該輕急冒進,而是應該步步爲營,層層推進。同時,樊於期還向太孑丹建議,派出一支精銳騎兵,從長城以北繞道突襲上谷郡,兩路進軍互相呼應,可以讓武安軍首尾難顧,然後再配合治水南岸的燕軍,確實有很大的勝算,畢竟,燕國在兵力上有絕對的優勢。

但樊於期的建議,也遭到了燕將慄黎的強烈反對,慄黎是在二十五年以前,率燕軍攻趙陣亡的燕國相國慄腹之子,這一次攻代,他也攢足了一口氣,希望能夠爲父親報仇。不過他對太孑丹倚重樊於期的態度非常不滿,認爲樊於期只是一個秦國的逃將,燕國能夠收留他,就己經很不錯了,那值得這麼倚重他。而且現在慄黎是燕國的大將軍,掌管燕國的軍權,自然不希望有人來危脅到自己的地位。因此只要是樊於期提出的建議,他都會極力的反對。

另外,慄黎也十分輕視代郡的實力,認爲不過就是一批趙國的殘餘力量,在代郡苟延殘喘,能夠有什麼力量,現在燕軍可是二十萬大軍,就是一走一過,就可以把代郡踏平了,還用得着像樊於期說的那麼複雜嗎。只用指揮大軍,沿着治水前進,一直挺進到上谷郡,就可以一舉擊敗代郡的軍隊了。而且樊於期的建議,也存在着許多難以實現的地方。

因爲燕軍並不是秦軍,燕國是一個非常守舊的國家,直到現在,燕軍依然是以戰車爲主力,沒有建立起一支獨立的騎軍,只有少數零散的騎兵,而樊於期入燕之後,一直被太孑丹安置在長城以外,對燕國的情況並不瞭解,把燕國和其他國家等同起來,其實燕國根本不可能如樊於期所建議的那樣,派出一支精銳騎軍,從長城以北繞道突襲上谷郡。

而慄氏是燕國的世家大族,在燕國的勢力根深蒂固,就連燕國的王室也不敢輕易的得罪慄氏,因此慄黎堅持不同意執行樊於期的建議,太孑丹也拿他沒有辦法。

結果雙方就爲了怎樣出兵,爭執了好幾天的時間,還沒爭出一個結果來。而眼看着南線的燕軍都己經開拔了三天,走出了近百里,而且和武安軍發生了小規模的戰鬥,不能再拖下去了,因此太孑丹也不得不向慄黎妥協,放棄了樊於期的建議。而面對太孑丹的壓力,樊於期也只能改變自己的計劃,也放棄了從長城以北繞道突襲上谷郡的方案,把全軍分成三部份,由慄黎率領五萬人馬爲先頭部隊,太孑丹和樊於期率領五萬軍隊居中,而剩下的兩萬軍隊押運糧草物資,在最後面。

這個方案也讓慄黎十分滿意,雖然他只分到了五萬軍隊,但他是燕國的大將軍,執掌燕國的軍權,因此這五萬軍隊都是燕國的精銳士兵,戰鬥力最強,可以抵待過十萬大軍。慄黎也有充份的自信,只用這五萬軍隊,就足以擊敗代郡的軍隊,攻佔上谷郡了。於是在分兵之後,慄黎立刻帶軍出發,沿着治水向上谷郡進軍。

姜桓武等人當然不知道燕軍內部的權力鬥爭,但燕軍分爲三段,向上谷郡出擊,他們還是打探得十分清楚,這時慄黎的前部己經和太子丹的中軍拉開了三十里左右的距離。按照春秋時代的兵法標準,三十里差不多是一天行軍的距離。儘管這時各國的軍隊都將一天行軍的距離擴大到五十里左右,但燕國仍然尊守看這一傳統。

高原得知了燕軍的行蹤之後,也立刻做出了決定,既然燕軍分了軍,那麼自己正好就可以對燕軍逐個擊破,不過首先要做的就是讓燕軍的前軍和中軍拉開距離,讓前軍突岀,給自己集中兵力,先殲滅燕軍前軍的機會,同時還要拖延燕軍中軍的前進速度,讓他們不能快速支援前軍。

因此高原立刻下令,讓仲孫奇帶領自己帶來的這三千騎軍,付負襲擊燕軍的中軍,自己立刻返回山谷,準備集中兵力,圍殲燕軍的前軍。

這一次高原帶來的三千騎軍,包括有一個驍騎軍的千騎隊,另加兩個徵集的千騎隊,仲孫奇接令之後,立刻率軍出發,繞過了慄黎的前軍,直奔燕軍的中軍而去。因爲這時姜桓武等人早己把這一帶的道路都摸清楚了,因此燕軍的前軍根本就沒有查覺到自己和敵軍己經擦身而過了。

讓過了燕軍的前軍之後,仲孫奇率領武安軍,在夜晚向燕軍的中軍發動了突擊。燕軍確實沒有想到,武安軍會繞過前軍,來攻擊自己,對武安軍的攻擊毫無預備,守備十分鬆懈,結果被武安軍一連攻破了兩個營地。等燕軍的大軍趕來救援的時候,武安軍早就己經逃得無影無蹤了。

雖然這一次突襲,對燕軍造成的損失並不大,陣亡的士兵只有三四百人,加上受傷的士兵,也不到一千人,但還是給太子丹和樊於期帶來了不小的震憾。因此樊於期也不敢大意,在白天行軍的時候,也派出了大量的巡邏隊,在大軍的周圍巡視,保護大軍以免再受到襲擊。

結果在這一天的行軍中,燕軍又遭到了武安軍的數次襲擊,雖然樊於期的佈置,確實保護了大隊人馬的安全,但武安軍難以攻擊燕軍的大軍,卻專門針對燕軍的巡邏隊下手。

因爲燕軍沒有專門的騎軍,因此巡邏隊是車騎混編,並且是以輕車爲主,通常都是二三輛戰車帶着十餘名騎兵,組成一個巡邏小隊。這樣的配備,在武安軍的精銳騎兵面前,根本就不堪一擊,往往一個五十騎隊或百騎隊出擊,二三次衝鋒,就可以輕易的擊敗一個巡邏小隊。等燕軍的援軍趕來時支援時,早就巳經跑得沒影了。

結果一天下來,有十餘支燕軍的巡邏隊遭到了武安軍的襲擊,其中有六支全隊覆滅,陣亡的士人超過了百人。而武安軍竟然沒有一名士兵陣亡,只有十餘名士兵受傷。

第215章 燕國求和第851章 局勢突變(一)第795章 楚國編鐘第494章 閱軍(九)第834章 各有算計第508章 落足蒙家(下)第922章 趁勝進擊(五)第456章 主動出擊(下)第90章 秦國廷議(上)第365章 率軍入魏(三)第510章 接頭第239章 白靈族第578章 機關術(上)第271章 齊國來使(五)第356章 伐魏決議第753章 迴歸(一)第474章 回程(下)第297章 進見齊王第410章 秦國新年第444章 準備就緒第549章 說服(上)第445章 水淹大梁(一)第714章 斷後(下)第271章 齊國來使(五)第883章 招降秦軍(一)第75章 扣壓糧食第214章 燕軍慘敗(下)第954章 進入九黎族第365章 率軍入魏(三)第703章 合作(二)第211章 拒絕講和(上)第326章 館驛之夜第52章 苦戰(上)第90章 秦國廷議(上)第286章 替人擋槍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657章 伏擊單于(三)第13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41章 震盪第564章 會戰(六)第498章 潛入咸陽(三)第520章 扶蘇探見(下)第879章 邯鄲攻防(二)第656章 伏擊單于(二)第242章 考驗第176章 吉兆(上)第903章 長街之戰(十二)第841章 雷擊車發威(上)第229章 謀劃(下)第54章 苦戰(下)第424章 渡過鴻溝(下)第882章 邯鄲攻防(五)第591章 攻與防(十)第945章 重返咸陽(下)第817章 行動計劃第669章 九黎族的內亂(下)第295章 意外事情第902章 長街之戰第932章 投效(一)第25章 詔回邯鄲第725章 大戰再即第282章 出使齊國(二)第15章 秦軍進攻(上)第780章 九黎族的行動(二)第490章 閱軍(五)第319章 商鋪開業(三)第29章 災民(下)第882章 邯鄲攻防(五)第269章 齊國來使(三)第722章 墨家(三)第439章 大梁攻防(十)第597章 撤軍第88章 遊說(上)第787章 合縱連橫(三)第712章 再次出擊(四)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705章 轉移第933章 投效(二)第315章 當代奇士第521章 燕國使臣第590章 攻與防(九)第121章 奇兵突現(下)第143章 虛境少女第282章 出使齊國(二)第623章 退軍(五)第6章 趙軍大營(上)第151章 匈奴(上)第425章 騎軍對決第794章 楚國使團第446章 水淹大梁(二)第631章 三國合縱(二)第388章 滎口攻防戰(三)第835章 各有算計(二)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66章 名士才女第939章 九黎族的變故第589章 攻與防(八)第455章 主動出擊(上)第533章 秦國出兵(上)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
第215章 燕國求和第851章 局勢突變(一)第795章 楚國編鐘第494章 閱軍(九)第834章 各有算計第508章 落足蒙家(下)第922章 趁勝進擊(五)第456章 主動出擊(下)第90章 秦國廷議(上)第365章 率軍入魏(三)第510章 接頭第239章 白靈族第578章 機關術(上)第271章 齊國來使(五)第356章 伐魏決議第753章 迴歸(一)第474章 回程(下)第297章 進見齊王第410章 秦國新年第444章 準備就緒第549章 說服(上)第445章 水淹大梁(一)第714章 斷後(下)第271章 齊國來使(五)第883章 招降秦軍(一)第75章 扣壓糧食第214章 燕軍慘敗(下)第954章 進入九黎族第365章 率軍入魏(三)第703章 合作(二)第211章 拒絕講和(上)第326章 館驛之夜第52章 苦戰(上)第90章 秦國廷議(上)第286章 替人擋槍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657章 伏擊單于(三)第13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41章 震盪第564章 會戰(六)第498章 潛入咸陽(三)第520章 扶蘇探見(下)第879章 邯鄲攻防(二)第656章 伏擊單于(二)第242章 考驗第176章 吉兆(上)第903章 長街之戰(十二)第841章 雷擊車發威(上)第229章 謀劃(下)第54章 苦戰(下)第424章 渡過鴻溝(下)第882章 邯鄲攻防(五)第591章 攻與防(十)第945章 重返咸陽(下)第817章 行動計劃第669章 九黎族的內亂(下)第295章 意外事情第902章 長街之戰第932章 投效(一)第25章 詔回邯鄲第725章 大戰再即第282章 出使齊國(二)第15章 秦軍進攻(上)第780章 九黎族的行動(二)第490章 閱軍(五)第319章 商鋪開業(三)第29章 災民(下)第882章 邯鄲攻防(五)第269章 齊國來使(三)第722章 墨家(三)第439章 大梁攻防(十)第597章 撤軍第88章 遊說(上)第787章 合縱連橫(三)第712章 再次出擊(四)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705章 轉移第933章 投效(二)第315章 當代奇士第521章 燕國使臣第590章 攻與防(九)第121章 奇兵突現(下)第143章 虛境少女第282章 出使齊國(二)第623章 退軍(五)第6章 趙軍大營(上)第151章 匈奴(上)第425章 騎軍對決第794章 楚國使團第446章 水淹大梁(二)第631章 三國合縱(二)第388章 滎口攻防戰(三)第835章 各有算計(二)第360章 代郡出兵第66章 名士才女第939章 九黎族的變故第589章 攻與防(八)第455章 主動出擊(上)第533章 秦國出兵(上)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