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修定計劃(一)

帶領着大量的百姓遷移,無論是在那個時代都是十分艱難的事情.好在是高原有先前帶領燕國百姓遷移的經驗,因此從大梁出發以前,也做好了充份的準備。

首先是讓百姓們輕裝出發,每人只帶少量的衣物,必備的鋪蓋和錢財,糧食交由軍隊統一管理。而其他笨重的輜重行李全部扔掉。

然後就是將人員分類,把輕壯年和老人、幼兒區分開,並準備了兩千輛車,讓老人、幼兒輪流乘坐,保證他們不會施累整個隊伍的速度。而再把輕壯年男女分開,男子發給武器,付責保護隊伍的安全,照顧驢馬牲口,宿營時搭建帳蓬等事務,而女人則付責照顧老人、幼兒。毎天的飯食由軍隊統一供應。

而三萬魏軍分爲三隊,分別由魯仁杰、蘇護、陳昊三人統領,付責維持秩序,保衛隊伍,夜間守衛等事情。而代軍則是在大隊周邊,付責最外圍的保護。

大隊人馬出了大梁之後,首先向東行走,經過了五天的行軍,走出了近二百里,到達魏國和齊國交界的桂陵縣,這裡離齊國的定陶邑只有三十多裡的路程。

代軍己經搶先一天趕到桂陵,並攻佔了桂陵縣,準備迎接大隊人馬到來。

而高原下令,在桂陵縣休息幾天,然後再出發。同時高原也在桂陵城裡招集手下的衆人,開始佈置離開魏國以後的安排。

在路上高原就和張良商議過,現在魏國的宗室世族又回到了大梁,重新建立了對魏國的統治。而秦國自然會再來進攻大梁。雖然說利用魏國來消耗秦國的計劃基本失敗,但魏國仍然還有一定的利用價值。畢竟大梁城高牆厚,易守難攻,不能讓秦軍輕易的就攻佔了大梁。

儘管代軍是被魏國的宗室世族趕出魏國的,但也佔夠了便宜,而且高原也深知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的道理,因此在秦軍再次進攻大梁的時候,如果有機會能夠再次幫助魏國守衛大梁,讓秦軍多付出一點代價,還是完全應該的。而且現在高原的手下魏人衆多,和大梁方面溝通是並不成問題的。

因此高原和張良商議決定,就在桂陵城裡留下一支軍隊駐守,靜觀魏國的變化,並且待機和魏國溝通,如果將來局勢需要,完全可以以桂陵爲基地,再次援助魏國,守衛大梁。而如果不需要再援救大梁,那麼這一支軍隊也隨時可以撤離桂陵,轉回到代郡去。

雖然代軍的衆將對魏國的印像並不好,但高原說出的道理還基本認同,而且也是出於對高原的相信,因此並沒有太多的反對意見。而魏國的降將更是支持高原的決定,因爲他們對魏國還是有感情,儘管決定離開魏國,但也不希望魏國被秦國所滅,如果有機會能夠救援魏國,他們當然都願意。

因此魏増首先表示,自己願意留在桂陵,在必要的時候,自己可以和魏國的宗室世族進行溝通。只是希望高原將他的孑女家人帶到代郡去定居。

商議決定之後,高原也下令,讓袁選在桂陵駐守,並將勝捷軍留在桂陵,又給他留下了二百名斥候軍。同時又留下了魏增和魯仁杰兩人和五千魏軍協助袁選。而魯仁杰留下之後,他帶的一萬魏軍中剩下的五千人交給魏賁統領。

安排完畢之後,高原讓姜桓武統領大隊繼續前進,並派人潛回代郡去給李瑛鴻送信,讓她出兵進攻燕國,接應大隊,並且在代郡準備安置魏國的居民。而高原自己則暫時脫離大隊,趕到陶邑去和田克臧見面,畢竟在魏國發生了這樣的變故,而燕國又背叛了同盟,因此也應該和田克臧交談一次,看一看齊國的態度,另外也是和田克臧商議一下,以後雙方應該怎樣合作。然後高原再趕上大隊,一起返回代郡去。

於是就在第二天,高原帶張良和急風三十六騎,另外還帶了五百騎軍,趕去陶邑。

桂陵和陶邑只有三十多裡的路程,因此只用了半個時辰就趕到了陶邑。

進入了陶邑城裡,只見城中的繁榮依舊,而且更有甚過。因爲這半年的時間以來,陶邑和魏國之間的商業交易經營十分頻密,儘管大梁城裡的物資儲備十分豐厚,但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經達了半年多的時間的戰爭,仍然消耗了大量的物資,因此也需要大量的補充。而陶邑的商人們在這段時間裡,都大賺了一筆。

高原徑直趕到陶邑的治所,這時田克臧也早己經趕到了陶邑,兩人相見之後,田克臧也顧不上客套,道:“武安君,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怎麼好好的就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高原也苦笑了一聲,就把在魏國發生變故的前因後果,連同楚軍撤軍,燕國背盟的事情,也都向田克臧詳細的講說了一遍。

聽完了高原的講說之後,田克臧也長嘆了一口氣,道:“這些人實在是太短視了,想不到本來是大好的局面,卻變成了這個樣孑。”

高原道:“一來是這些人短視,二來也是因爲秦國在其中作祟,歷來合縱難成,其實都不是因爲合縱的兵勢不如秦軍,而是因爲秦國從中挑拔離間,使合縱從內部自行分裂,我只是沒有想到,到了現在這個時候,秦國統一天下的大勢將成,各國滅亡在即,但還是有人看不透這一點。”

田克臧苦笑了一聲,道:“武安君說的是,那麼現在我們應該如何處置呢?”

高原道:“安平君也不必太過焦急,這次秦軍進攻魏國,損失並不小,而且現在大梁仍在,大梁城高牆厚,易守難攻,秦軍想要攻克大梁,仍然還需要消耗不少的軍力,不會那麼容易。而且我們代軍雖然撤走,但我還在桂陵留下了一支人馬,以後如有需要,我還會出兵來援助魏國。”

田克臧怔了一怔,點了點頭,道:“武安君果然是義薄雲天,不計前嫌。受到魏國如此對待,還會再來救援魏國。”

高原擺了擺手,道:“安平君太過獎了,我可沒有那麼寬闊的胸懷,只是脣亡齒寒,一但魏國滅亡了,秦國就更加勢不可擋,而下一個遭遇秦國兵鋒的,也許就是我們代郡了,因此我來援救魏國,實際也就是保全我們代郡。”

田克臧點了點頭,道:“武安君所言極是,只要代軍再來救援魏國,我也還會爲代軍提供物資支援。”

高原道:“多謝安平君了,不過現在秦軍剛退,多少還要休整一段時間,不會馬上進攻魏國,我們的當務之急,是馬上壓服燕國。因爲燕國突然背盟,不僅切斷了我們退回代郡的歸路,而且也斷絕了代郡和齊國的商路,關係重大。因此我們必須壓迫燕國,至少不許再切斷代郡和齊國之間的道路交通。”

田克臧連連點頭,道:“對,對,我們確實應該首先壓服燕國,打通齊國和代郡的來往。”又恨恨道:“燕人最是反覆無常,這一次無故背盟,確實可恨,一定要給燕國一個教訓,需要我們齊國出兵嗎?”

高原笑道:“如果需齊國出兵,齊王還有後國相是否會答應呢?”

田克臧道:“他們肯定不會同意,不過燕國和其他國家不同,與我齊國有滅國之仇,而我現在是齊國的大司馬,因此如果我一力堅持,出兵也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高原道:“好吧,如果安平君能夠說動齊王下令出兵,當然也再好也不過,可以陳兵於燕齊邊境,以恐嚇燕國,但不要輕易越境攻擊燕國,而就算不能出兵,也不用免強,只需要派人向燕國進行危言恫嚇就可以了,真正和燕軍交戰,還是讓我們代軍來吧,因爲這次燕國確實是出兵進攻我們代郡,因此讓我們真正去進攻燕軍,也更合適一些。”

田克臧聽了,也鬆了一口氣,如果只是派使者到燕國去說一番狠話,他到是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做到,因此道:“好,就依武安君之見。”

其實高原不讓齊軍真正進攻燕國,是藏了一點私心,因爲高原早就把燕國視爲代郡擴充的主要目標,而燕國的背盟行爲,更是給了自已一個很好的理由,使自己攻佔燕國,不用揹負道義上的惡名,因此高原當然不希望齊軍進來插一腳。

高原又道:“我還有一件事情想請安平君幫忙。”

田克臧忙道:“武安君請說,有什麼事情,只要是我能做到,一定不會推辭?”

高原道:“我想從齊國購買一批船隻,最好是可以容納百人的大船,送到桂陵附近的黃河岸邊去,交給駐守在那裡的代軍。”

田克臧笑道:“這是小事,武安君儘管放心吧,不過不知道武安君需要船隻做什麼?”

高原道:“如果我們再次救援魏國,恐怕就要用到這些船隻。”

第421章 底達桂陵第202章 半渡而擊(下)第761章 訂親(上)第470章 撤離大梁(四)第594章 攻與防(十三)第22章 襲擊秦軍第686章 雲瑤的身世(上)第631章 三國合縱(二)第178章 秦軍回師第803章 合縱初成(上)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387章 滎口攻防戰(二)第778章 家宴(三)第753章 迴歸(一)第551章 拒絕燕國第722章 墨家(三)第935章 桑青緹的經歷(上)第290章 主動出擊第40章 公子扶蘇第800章 秦國聚議(上)第900章 長街之戰(九)第693章 遷移準備(下)第6章 趙軍大營(上)第430章 大梁攻防(一)第533章 秦國出兵(上)第769章 靈壽(三)第50章 意外第862章 漢秦結盟(二)第167章 攻取代郡(五)第583章 攻與防(二)第327章 稷下學宮第238章 迎戰匈奴軍(四)第614章 訓獸作戰(一)第396章 撤軍之議(下)第842章 雷擊車發威(下)第710章 再次出擊(二)第29章 災民(下)第247章 迴歸第663章 入城風波(五)第900章 長街之戰(九)第219章 如約撤軍(下)第490章 閱軍(五)第241章 突擊匈奴營地(下)第581章 弱點(下)第449章 水淹大梁(五)第485章 齊國來使第515章 宗廟之戰(下)第401章 突襲大梁(上)第658章 迴歸九黎族第830章 秦軍來襲(四)第433章 大梁攻防(四)第683章 鬥獸(下)第874章 陣前立威(一)第16章 秦軍進攻(下)第153章 迴歸第260章 恩威並施(二)第836章 各有算計(三)第589章 攻與防(八)第367章 滎口之戰(二)第897章 長街之戰(六)第925章 挑戰(三)第239章 白靈族第119章 仇由之戰第896章 長街之戰(五)第783章 遷都第255章 突襲陰山(七)第329章 稷下學宮(三)第325章 齊王壽辰(下)第343章 迴歸(上)第774章 制度第780章 九黎族的行動(二)第417章 商業經營第903章 長街之戰(十二)第325章 齊王壽辰(下)第376章 接受相印(二)第410章 秦國新年第802章 扶蘇督軍第284章 出使齊國(四)第241章 突擊匈奴營地(下)第46章 烈武行館(下)第426章 疊陣之威第105章 趙秦首戰(四)第422章 底達桂陵(下)第955章 對陣蚩尤(上)第56章 醒來第645章 匈奴來襲(下)第198章 山谷澗水第615章 驅獸作戰(二)第704章 合作(三)第719章 匈奴大軍逼近第467章 撤離大梁(一)第92章 密謀第735章 進攻受阻(三)第603章 突襲薊京(六)第794章 楚國使團第159章 困境第117章 突襲仇由(上)第942章 歷史的真像第642章 啓程
第421章 底達桂陵第202章 半渡而擊(下)第761章 訂親(上)第470章 撤離大梁(四)第594章 攻與防(十三)第22章 襲擊秦軍第686章 雲瑤的身世(上)第631章 三國合縱(二)第178章 秦軍回師第803章 合縱初成(上)第675章 白靈族的變故(二)第246章 繼續巡視第387章 滎口攻防戰(二)第778章 家宴(三)第753章 迴歸(一)第551章 拒絕燕國第722章 墨家(三)第935章 桑青緹的經歷(上)第290章 主動出擊第40章 公子扶蘇第800章 秦國聚議(上)第900章 長街之戰(九)第693章 遷移準備(下)第6章 趙軍大營(上)第430章 大梁攻防(一)第533章 秦國出兵(上)第769章 靈壽(三)第50章 意外第862章 漢秦結盟(二)第167章 攻取代郡(五)第583章 攻與防(二)第327章 稷下學宮第238章 迎戰匈奴軍(四)第614章 訓獸作戰(一)第396章 撤軍之議(下)第842章 雷擊車發威(下)第710章 再次出擊(二)第29章 災民(下)第247章 迴歸第663章 入城風波(五)第900章 長街之戰(九)第219章 如約撤軍(下)第490章 閱軍(五)第241章 突擊匈奴營地(下)第581章 弱點(下)第449章 水淹大梁(五)第485章 齊國來使第515章 宗廟之戰(下)第401章 突襲大梁(上)第658章 迴歸九黎族第830章 秦軍來襲(四)第433章 大梁攻防(四)第683章 鬥獸(下)第874章 陣前立威(一)第16章 秦軍進攻(下)第153章 迴歸第260章 恩威並施(二)第836章 各有算計(三)第589章 攻與防(八)第367章 滎口之戰(二)第897章 長街之戰(六)第925章 挑戰(三)第239章 白靈族第119章 仇由之戰第896章 長街之戰(五)第783章 遷都第255章 突襲陰山(七)第329章 稷下學宮(三)第325章 齊王壽辰(下)第343章 迴歸(上)第774章 制度第780章 九黎族的行動(二)第417章 商業經營第903章 長街之戰(十二)第325章 齊王壽辰(下)第376章 接受相印(二)第410章 秦國新年第802章 扶蘇督軍第284章 出使齊國(四)第241章 突擊匈奴營地(下)第46章 烈武行館(下)第426章 疊陣之威第105章 趙秦首戰(四)第422章 底達桂陵(下)第955章 對陣蚩尤(上)第56章 醒來第645章 匈奴來襲(下)第198章 山谷澗水第615章 驅獸作戰(二)第704章 合作(三)第719章 匈奴大軍逼近第467章 撤離大梁(一)第92章 密謀第735章 進攻受阻(三)第603章 突襲薊京(六)第794章 楚國使團第159章 困境第117章 突襲仇由(上)第942章 歷史的真像第642章 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