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

朱翊鈞清楚的知道萬士和在講些什麼東西,他在講大明這個條條塊塊的基本官場體系裡,條條之間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上層和下層的割裂。

攤派和做表,是大明財稅和吏治新政中,必然出現的現象,而王國光注意到了這種現象,吏部尚書萬士和提出了改良的辦法,那就是問責到負責人的頭上。

值得注意的是,王國光和萬士和並沒有完全否定攤派和做表,甚至還肯定了存在一些積極意義。

因爲對於大明而言,攤派和做表的困境是因爲變法導致的,這本身也是變法路上的一個坎坷,在這種風氣還沒有完全蔓延開來蔚然成風之前,大明的廷議就注意到了這種不良的風氣,並且打算尋求解決之法。

比如做表,六冊一賬是朝廷要的表,是財稅的核心,不把這六冊一賬給做明白,大明根本不可能完成財稅改制,大明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田畝、有多少人丁,甚至連收稅都不清不楚,六冊一賬能夠做好,是大明財稅這筆糊塗賬做好的關鍵。

做表是完全有必要的,甚至能提高效率,但是把六冊一賬變成幾十份表,是大明朝廷的要求嗎?不,只是各級老爺們,爲了把責任攤派下去的手段。

攤派也有一定的好處,比如這次江西鬧了蝗災,鬧到老好人潘季馴要殺人的地步,爲了籌措糧草,朝廷還不是讓湖廣、南衙、浙江、福建、兩廣對江西進行了支援,這也是一種攤派,爲災區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但是這攤派,只攤派了責任,不攤派權力,這不是爲難做事的人?

朝廷讓侯於趙去遼東彰武屯田,侯於趙能幹得好,但是朝廷不給侯於趙丁點權力,那侯於趙幹個屁?之前侯於趙上過屯田疏,這次隨軍征戰,莫不是朝廷給侯於趙的事權。

朝廷讓殷正茂去平定呂宋的紅毛番,那時候的朝廷一窮二白,別說五桅過洋船了,連四百料的戰座船都沒幾艘,朝廷給不了物質支持,就給政策支持,給了殷正茂事權,殷正茂招安林阿鳳,突襲密雁港,到現在混到了國姓爺。

當初朝廷讓殷正茂去兩廣做總督平倭,也給事權,張居正講強兵,也說要稍給武將事權。

值得注意的是,就是稍微給一點事權,如同戚繼光、俞大猷、李成樑、劉顯、張元勳等人,都已經感恩戴德了,也不求更多,只要讓打仗,那就是好朝廷……

萬士和的法子,就是用官帽子和大腦袋,逼着泡在青樓溫柔鄉里的老爺們,把自己手裡的權力下放給做事的人手中。

萬士和猶豫再三,看着陛下年輕的面龐,再次俯首說道:“陛下,臣有話說。”

“廷議,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朱翊鈞伸出一隻手,請萬士和、萬太宰繼續爲大家講解他的吏治法,繼續他的表演。

萬士和的手伸向了職官書屏,十分鄭重的說道:“陛下,袖手談心性的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人,高談闊論之輩,往往都在京堂,而不在地方,更加確切的說,空心的是朝廷正官,而不是地方的吏員,他們是最奔波,最辛苦,而且陛下看不到他們,就連這面職官書屏也不會將其錄入其中。”

朱翊鈞由衷的說道:“所以,萬曆元年起,先生就讓朕效仿祖宗成法,見外官、見縣丞、見耆老、見百姓?”

萬士和十分恭敬的俯首說道:“沒錯,這便是臣認爲江陵先生,從未有過真正威震主上的原因。”

對於張居正在當國這幾年的時間裡,是否威震主上,萬士和必須藉着這件事,做一個定性,否則會出現一些阻攔大明再起的聲音,而這些聲音很容易混淆視聽,各種雜報在嗅朝中的風力,試探着是否能夠‘撥亂反正’,萬士和希望可以藉着王國光談到的六冊一賬、考成法產生的問題和矛盾,確定張居正的聲譽。

“大明幸甚。”朱翊鈞由衷的說道。

于謙被斬首示衆,張居正差點被開棺鞭屍,自己的家眷被逼死了十幾口,野狗爭搶拖咬,就這兩個大明關鍵時期的關鍵先生如此的下場,朱紈、胡宗憲等等下場,看了無不是令人寒心。

還有戚繼光,戚繼光晚年飄零,因爲他知道自己還要被清算,怕連累到妻子家中,最後將家財盡數交給妻子和離,這種純粹的戰士,打着上報天子,下救黔首建軍的戚帥,都這般下場。

大明不亡纔怪。

做事的是人,如此薄涼寡恩,求榮得辱,向心力的丟失,可想而知。

法統的構建,其實就是向心力的構建,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等領域的向心力丟失,在萬曆年間,萬曆皇帝站起來把油門踩進了油箱裡。

“這麼簡單的法子,爲何之前沒人提到過呢?”朱翊鈞看着萬士和笑着說道。

萬士和十分誠懇的說道:“張先生說時機沒到,所以不用提,若是時機到了,大家都會提。”

朱翊鈞非常滿意的說道:“誠如是也,吏部把這個正官問責之事擬一個章程呈送內閣,報聞。”

“臣遵旨。”

張居正離朝的第一天,不僅朝臣想他,皇帝也想他。

張居正抓吏治,第一步是破姑息,升轉全靠人情世故,這壞的是大明吏治中的人事任免權,只有將升轉的標準從人情轉爲事功,才能遴選出足夠的人才來做事,把這些肯做事,能做事的人找出來,才能進一步推動吏治,爲了破姑息,張居正除了立時限之外,還有草榜糊名,底冊填名等等。

而破了姑息之後,整飭吏治才能進一步的推動。

這就是張居正一直十分推崇的循序漸進,不是一蹴而就的,拿着皇帝的威福之權,瞎胡鬧,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的推動大明再興。

呂調陽又拿出了一本奏疏說道:“總督倉場戶部右侍郎沈應時奏:太倉庫銀兩實在之數共六百九十八萬四千一百六十餘兩,本該五百萬餘,官廠交利六十二萬兩,稽稅房、市舶司納一百餘萬兩,故此國用充盈。”

譚綸愣愣的說道:“今年還有這麼多?”

去年是因爲稽稅房追欠搞了一百多萬兩的外快,國帑纔有了四百多萬兩的盈餘,今年的存銀直接幹到了近七百萬兩。

“大司馬,我奏稟言,大明眼下有錢了,可不是胡說。”王國光笑着說道:“這還是今年花的多,因爲要補九邊積欠。鼎建皇宮、佛塔、格物院、講武學堂,這才只有698萬兩白銀。”

“才?!”譚綸搖了搖頭吐了口濁氣說道:“也不知道萬曆元年,誰爲了先帝陵寢差的那十一萬兩陵寢工費,焦頭爛額。”

“那時候…唉。”王國光話沒說完,所有人都沒怎麼說話,當年國用大虧,連先帝陵寢欠的錢,到萬曆元年十二月纔給清。

財用大虧是一種結果和大明國事敗壞的具體體現。

財用大虧,往往代表着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都出了漏洞,比如軍事上的戰敗,比如政治上貪墨橫行,比如經濟上的毫無節制的蠻荒生長,比如文化中的尚奢和競奢,財用大虧是國勢敗壞的一個體現而已。

王崇古略顯感慨的說道:“看來我還是要多多努力啊,去歲才交了六十多萬兩的利潤,實在是有愧陛下信任。”

羊毛官廠的盈利,其中多半本拿去進行擴張了,但即便如此,也有近六十萬兩的利潤上交國帑,而今年隨着擴張步伐的減緩,精紡毛呢的價格飛漲,利潤會有一個較大的增長。

“王閣老,朕不主張唯利是圖。”朱翊鈞開始強調了官廠不是唯利潤爲主導的行政單位,官廠抓的都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柴米油鹽,官廠逐利是必然的,但是官廠唯利是圖,那這官廠不要也罷。

兩宋期間,鹽鐵煤礬酒皆爲專營,宋徽宗時候,一斤煤的價格賣到了二百文,就是唯利是圖的具體體現,那些百萬人丁的大城,周圍一根草都不會長,全都是柴薪了。

兩宋的財政一直到賈似道當國之前,都還算健康,甚至比大明的財稅還要健康,兩宋每年歲幣,從宋真宗起,一年就是三十萬兩白銀,布絹不計算,後來不斷加碼,要知道彼時白銀還沒有大量流入中國,中國貧銀,那時候兩宋一年賠出去的錢,就是一個隆慶皇帝的陵寢。

兩宋的財稅健康是極度的官營壟斷,謀求暴利,而大明的財稅不健康,則是將這個權力下放到了縉紳的手中,而現在朝廷正在逐漸收回這種權力,縉紳們但凡是給百姓們喝口湯,朝廷也不會大動干戈的清丈還田了。

朱翊鈞提醒王崇古,他入閣的政治願景是打造一個新的工匠階級,而不是爲朝廷聚斂興利。

“實在是人心貪得無厭,精紡毛呢昨日報收已經十七兩四錢銀一尺了。”王崇古當然記得自己活下來的根本原因,他簡明扼要的解釋了下利潤的主要增長點。

朱翊鈞和王崇古互相看了一眼,都露出了一個懂得都懂的笑容,朱翊鈞如同恍然大悟一樣說道:“這樣啊,那沒事了。”

精紡毛呢就是個巨大的騙局,是王崇古和勢要豪右的一場豪賭,勢要豪右在拼命的擡高精紡毛呢的價格,精紡毛呢的價格已經擡到了一個使用價值完全忽略不計的地步,而王崇古在加班加點的擴產。

關鍵的時間點,就是勢要豪右把發財的神話故事,對百姓鼓譟,並且將一塊布變成數十份的票,賣給百姓之日,就是王崇古砸盤之時。

王崇古手中已經囤積了大量的精紡毛呢,正在有序的收割着勢要豪右的白銀,這是一個爲期至少三年的經濟戰爭。

廷議繼續,兩廣總督凌雲翼條奏羅旁山平叛善後事宜的進展和進一步的動作,兵部、吏部、戶部都做了覆議,尤其是戶部,決定拿出三十七萬銀,給凌雲翼在當地善後支出。

凌雲翼天天被告狀,他最近又在籌算着殺人,目的是爲了遷民羅旁山,稀釋瑤民數量,以圖長治久安,但是這遷民的漢民也不是天上就掉下來了,凌雲翼瞄準了佃戶這個集體。

但是佃戶都掌握在當地的縉紳權豪手中,凌雲翼想遷民,也沒有不是?本着誰有就問誰要的基本邏輯,凌雲翼亮出了刀子。

給還是不給,這不是一個問題,已經被殷正茂和凌雲翼反覆馴化的兩廣豪強們真的怕了這廝,整日派人在京師活動,想找人管管凌雲翼。

現在兩廣權豪也不圖別的,就是讓兩廣總督知道,權豪已經投降,政令就是政令,權豪會積極配合,不用打打殺殺,實在是有辱斯文!

還不如殷正茂呢!

殷部堂在兩廣,好歹也就是拆個門,搬個牀,這凌總督真的是殺性太重。

鳳陽知府趙體敬升轉爲四川右參政,清丈屯耕等事做的極好,到四川當大員去了,而光祿寺丞袁弘德爲陝西右參議,這是貶官出京,是考成法的受害者。

而後廷議又商定了館選庶吉士定期爲十五日,而館選庶吉士的名單確定,沈自邠、顧紹芳、楊起元、敖文禎、姚嶽祥、馮夢禎等十數人,再加上一甲進士沈懋學等人送翰林院讀書。

元輔呂調陽特別詢問了狀元焦竑和張嗣文,是否要參與這次館選,朱翊鈞倒是很想讓兩個人去,但是二人均表皇家格物院真的很好,皇帝就不用再問了。

既然殿試之後,就直接入了格物院,就已經做出了選擇,落子不悔。

“御史王謙名列前茅,爲何不在館選庶吉士的名單上?”朱翊鈞看向了王崇古略顯疑惑的問道。

大明新閣老王崇古唯一的兒子,考都考到了前列,居然沒有王謙的庶吉士名額,這是怎麼辦事的?

“陛下容稟,犬子已經授官都察院監察御史了,就不能到翰林院讀書了。”王崇古十分鄭重的說道。

朱翊鈞恍然大悟,在這等着他呢!

原來王崇古當初給兒子請官職,點了孫繼皋的目的,是爲了自保!

這強盛的求生欲,在皇帝還沒打出殺之前,王崇古已經打出了閃!

禮部議定,五月十三日,皇帝至午門外,宣奏羅旁捷音,這個禮儀要進行一整個上午,十分的冗長,但是朱翊鈞十分爽快的答應了下來,捷報這種事,禮儀繁瑣一些就繁瑣一些吧,畢竟要宣旨嘉獎有功軍兵。

凌雲翼升官右都御史兼任兩廣總督,蔭一子錦衣衛副千戶,賞銀及飛魚服。

鷹揚伯、呂宋總兵官張元勳賜世券,額外恩蔭一子爲錦衣衛千戶世襲。

廣西總兵李錫實授都督同知,蔭一子本衛所百戶世襲,一應參戰軍兵文武皆有恩賞。

值得注意的是連呂宋總督、泗水伯國姓正茂,以酬借兵之實、始事有功,張元勳是殷正茂借給凌雲翼的,這是借兵的功勞,而始事有功則是殷正茂有奠基的功勞,兩廣局勢變好,殷正茂有功勞。

兵部尚書譚綸升俸一級,侍郎樑夢龍、曾省吾及該司郎中升賞有差。

“這倒是面面俱到,人人有賞賜,不過爲何內閣輔臣無賞?難道輔弼不重要嗎?理當恩賞。”朱翊鈞對這份名單帶着一些不滿,每次軍功賞賜,都不論閣老們的功勳。

這日子久了,閣老們還不得心生怨恨,作爲帝國的決策層,閣老們心生不滿,那邊軍要倒大黴了。

人人都有,唯獨閣老沒有,閣老不拿恩賞,其他人如何拿恩賞?

王崇古十分確信的回答道:“陛下容稟,江陵先生萬曆三年春論寧遠伯李成樑邊功,先生已奉旨,以後邊功不許敘及輔臣,臣等又豈敢身冒犯之?請賜停寢、以安微分。”

張居正不拿,呂調陽和王崇古也不能拿,楊廷和回鄉丁憂,張居正不回鄉丁憂就是成爲禽獸了。

所以,張居正得拿。

“那時候就已經形成了的常例嗎?”朱翊鈞覺得這樣不對,他斟酌了一番,看向了萬士和。

萬士和收到了信號,要給反饋,他想了想說道:“陛下啊,邊功不許敘及輔臣,因爲輔弼爲元氣大臣,本就參與國策決定,有威震主上的嫌疑,要是再有軍功傍身,恐有流言蜚語了,與閣老名聲不利。”

“倒是這致仕或者青史留名,自然會有論述。”

“哦,原來如此。”朱翊鈞就是爲了引導萬士和說出這個論斷來,他給張居正封了個流爵宜城伯,朝臣們受限於皇帝的禁令,不敢多談,但是不代表心裡沒有疑惑,爲什麼?

萬士和所言就是爲什麼。

邊功不敘及輔臣,是爲了防止有僭越主上威福之權的事情發生,這是迫於現實的妥協,但是不代表邊功沒有輔臣之功,正如戚繼光所言,沒有張居正,他戚繼光怕是要在登州衛當個四品武官,如同辛棄疾一般,一身的軍事天賦得不到展布。

輔臣卸任的時候,是要拉一個清單,進行敘述功勞的,朝廷也不要那麼小氣,流爵而已。

暫時不敘功是妥協,日後一起敘功是嘉獎。

朱翊鈞看着萬士和,越看越滿意,萬士和看着陛下也是越看越滿意,張居正離朝對於大明也是件好事。

張居正太無敵了,他自己一往無前,壓根沒想以後,比如這邊功敘功績,輔臣作爲頂級的決策層一口湯喝不到,張居正在時還好說,他不在意,但是日後的輔臣能不在意嗎?

這朝堂就是個分贓的地方,敘功沒有明公的份兒,哪個明公還能鼎力支持振武?

張居正在的時候,沒人敢挑這個頭,但是他離朝了,就可以商量着稍微變一變,這分贓不均,容易賞罰不明。

這不是萬士和在擦屁股,這是張居正新政補全,而這二十七個月的補全,是張居正一力爭取到的。

事物發展的規律,總是螺旋前進的,起起落落起起落落。

“臣等告退。”羣臣在廷議之後,恭敬的行禮,打算離開。

朱翊鈞仍然按照慣例等在月臺上,他翻開着桌上的一大堆奏疏,十分自然的開口說道:“先生…”

這是一種習慣,每次張居正都會藉着講筵的名義,把每一條的政令,是基於什麼樣的背景、爲何要如此抉擇、這樣抉擇有什麼要的好處又會有什麼樣的隱憂、如此決策之後帶來的影響、日後應該如何更正補全,基於他張居正的認知和經驗,講解清楚明白。

朱翊鈞也習慣了飯喂到嘴裡,這突然之間,張居正溜了,朱翊鈞還真的有點不適應。

“先生去西山躲清閒了是吧!朕還偏不讓,把大明會典修撰的每一卷,都送到西山宜城伯府去讓先生訂正,想偷懶?這可不是政務,他休想躲開。”朱翊鈞眼睛珠子一轉,就給張居正找了個活兒,斧正大明會典。

大明會典是張居正請命修撰,他撂了挑子,這總裁變成了申時行,申時行對孝宗以來的若干歷史問題定性問題,還是有些拿不準,有些還是得張居正看看纔是。

“陛下英明。”張宏憋着笑,俯首說道。

其實呂調陽、王崇古,甚至是萬士和都能幹這個事兒,陛下就是看不慣張居正在西山躲清閒,所以才故意找事,大抵也有些氣不過,皇帝這個關門弟子,也不能去拜謁,這成何體統?

朱翊鈞開始處理每日的奏疏,拿到廷議上廷議的都是大事,這每天奏呈御前的奏疏,還是得皇帝硃批。

這些事兒不值得拿到廷議和朝會上做決斷,比如肅王要修個書閣請款、比如原南京刑部尚書林雲同病逝、比如山東嶧縣哭喪案等等,都是不用廷議,但是皇帝要做出批覆的奏疏。

朱翊鈞處理完了之後,就去用膳,用膳之後,他本來打算直接去京營,卻被李太后、陳太后叫了去。

一同被叫去的還有伺候在朱翊鈞身前的王夭灼。

“丫頭入宮已經三四年了,這在陛下跟前,不清不楚的也不是個事兒,今天把皇兒和丫頭叫來,就是確定這個名分,皇帝啊,對於大婚,一後二妃,還有什麼想法嗎?”李太后詢問道。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不要鋪張浪費。”

李太后直接一口水沒噎住,陳太后面色複雜的看着皇帝,皇帝大婚,甚至不是太子大婚,這種頭等大事,皇帝很少提出自己的想法,唯一的想法,居然是不要鋪張浪費。

這大婚的禮制涉及到了皇帝的威嚴,必然是要大肆操辦,朱翊鈞這麼要求,就是不要靡費過重。

“若是從簡,外廷纔要伏闕了,按舊制操辦就是了。”陳太后選擇了否定皇帝的意思,是不是奢靡,皇帝說了不算,又不是當初國用大虧,辦不起。

那個整天倡導節儉修省煩人的張居正也離朝了,還是得好生操辦纔是。

朱翊鈞笑了笑,自己說了不算,問自己幹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事還真的不歸朱翊鈞管。

“丫頭啊,宮裡頭規矩多,丫頭父母都走得早,也不能讓丫頭受了欺負,這三媒六聘自然是少不了的,今天這把禮金給了丫頭,來人。”李太后拍了拍手。

這王夭灼早就入宮,父母也都不在了,民間要是嚼舌頭根,那嚼起來實在是難聽,她李太后、陳太后又不是那種惡婆婆,所以這次的禮金也是格外的豐厚。

“我讀書不多,也是個俗人,這是紋銀八萬兩、黃金三千兩,其他的珠寶玉石之類的不計,這坊間可不能說我是惡婆婆。”李太后等到所有人把禮金擡了進來,直接開口說道。

紋銀八萬兩是五千斤,黃金三千兩,是一百八十七斤,大明一斤596克,白銀是銀幣,黃金是金條,一條一兩,整整齊齊的擺了三千多條。

金銀珠寶裡,最耀眼的就是那棵紅珊瑚了,高一尺有餘,還有一大塊的龍涎香,這是殷正茂送到京師的海外重寶,恭賀陛下大婚的禮物。

朱翊鈞直接被這金銀給閃瞎了眼,兩宮太后真的是太有實力了!

他看着那些金銀忽然思考了片刻開口說道:“這是四月中旬,先生還在朝中的時候,戶部送入宮的金銀吧。”

“是,這就是給皇后的禮金。”李太后笑着說道:“王者無私,陛下的婚事也是國事,國帑自然要給這個錢,這也是規矩,張先生想攔也攔不住的。”

“可是先說好了,這是給丫頭的私房錢,皇帝可不能拿了去辦事。”李太后看着皇帝的眼睛都變成了金銀的模樣,再想到皇帝吝嗇的性子,立刻提醒道。

“咱還缺他這點?國朝辦事,這點銀子夠幹什麼的?”朱翊鈞搖頭說道。

金銀這東西在賬本上就是個數字,可是擺在面前,整整齊齊的八萬枚銀幣,三千根金條,還是極具衝擊力。

“這是不是太多了…我我我…”王夭灼這輩子哪見過這麼多的金銀,直接幹懵圈了,她略顯結巴的說道。

她每次去盤賬,在她手下過得錢也是金山銀山,可是那都是數字,這猛地撲在眼前,實在是有些可怕了。

本來還以爲能給父母報仇已經是前世八輩子修來的福分,陛下長得俊,習武又帶了英武之氣,能在陛下跟前伺候一輩子,那是她要還陛下恩情,這突然太后給了這麼多的金銀,讓王夭灼有些手足無措。

李太后十分鄭重的說道:“皇帝要踐行先生的新政,這是國事,當孃的也管不了,管不着,但是皇帝枕邊人,不能因爲這些阿堵之物昏了頭,那就是爲孃的過錯。”

李太后爲什麼喜歡王夭灼。

因爲王夭灼夠乾淨,身世清白。

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655章 把這個叫伽利略的年輕人,帶回大明吧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585章 算了,先殺人吧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第650章 首罪者,我也!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觀興國,大建安邦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請假條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683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349章 稽稅院,擴編!第655章 把這個叫伽利略的年輕人,帶回大明吧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585章 算了,先殺人吧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580章 風雨只打飄零客,佛門只渡有錢人。第324章 朕有一事,失信於天下第402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第四十二章 對小皇帝的考成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第650章 首罪者,我也!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312章 條陳務虛儒生共疾疏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640章 讓人人滿意,就是讓人人不滿意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二百五十章 犯賤的倭寇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502章 不解風情朱翊鈞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390章 不過是舊時代的殘黨罷了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觀興國,大建安邦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601章 摸着侯於趙過河,循跡而行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請假條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寧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344章 誰輸誰贏不重要,打的好看就行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288章 怎麼可能讓狗皇帝順意!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