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

王家屏和範應期聽聞小皇帝給了一個臺階,都是長長的鬆了口氣,再待下去,怕是不能呼吸了。

他們二人恭敬行五拜三叩首禮,俯首說道:“臣等告退。”

這種要命的話題,還是讓張居正來說吧!

小皇帝這些問題,都極爲刁鑽。

兩位學士,當着這麼多糾儀官、展書官、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宦官的面,把當年早已定性的高拱題爲《特陳緊切事宜以仰裨新政事》的《陳五事疏》拿出來翻案。

他們沒那個勇氣,更不敢給小皇帝兜售高拱那些理論。

這馮保到李太后那邊不需胡言亂語,只要如實稟報,王家屏和範應期第二天,都得因爲右腳踏入了官署而被罷免。

這大明的編制極爲緊缺,一個坑三四個人等着上崗,這要是倒了,再想起復,難如登天。

當帝師,不僅僅有真才實學,出來混,看的是實力。

張居正的身份是先帝臨終時的輔國大臣,是接受了先帝遺命教育輔佐皇帝。

張居正也是大明首輔,他的門下有軍、政、戶、綱憲言官,有些話,有些事,有些道理,張居正作爲帝師可以講,但是王家屏和範應期不能講,他們沒有那個身份。

王家屏和範應期走出了文華殿,彼此都露出了劫後餘生的表情,楊博如何怪罪,二人不知道,但是這要是舊事重提,把高拱那個《陳五事疏》拿出來說,那明天就得倒黴,而且是倒大黴,倒血黴!

高拱有先帝遺命在身,這陳五事疏上奏,換到了回家閒住,王家屏和範應期說這事兒,只是回家閒住的下場嗎?

王家屏和範應期從文華殿出來,直接走向了文華殿對面的文淵閣。

文華殿對面的文淵閣的格局,是和皇宮別處不同的。

文淵閣本爲大明皇帝藏書所在,這藏書臨水最爲安全,故此得淵字,這裡的琉璃瓦是黑色的,水五行屬黑,寓意遠離大火,黑色的瓦片和大明皇宮的明黃色琉璃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文淵閣面闊六間十丈,深不到五丈,高兩層。

廊柱爲綠,窗欄爲紅,在金水河汩汩的流水聲中,王家屏和範應期硬着頭皮讓中書舍人通稟後,走了進去。

文淵閣內,正中是首輔的位置,而側面並排放着閣臣的書桌,次輔呂調陽正和張居正商量着朝中之事,中書舍人和小黃門將奏疏抱到半間房去讓司禮監批紅。

司禮監的衙門在文華殿旁,只有半間,極爲狹小,大明皇宮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零半間房,這半間房就是司禮監的太監們辦公的地方。

“張閣老。”王家屏和範應期見禮,略顯尷尬,不知如何開口。

張居正有些悵然,他一共就偷懶偷了一刻鐘的時間,兩位能言善辯的學士,便沒有頂住陛下的火力,跑來求助了。

“二位來意,我已知曉,我立刻就去,二位回官署吧。”張居正沒有讓兩位學士開口,皇帝的那些問題,他有的時候都不知道如何作答。

張居正站了起來,向着文華殿而去,侍讀學士徐貞明一路上,跟張居正講明白了剛纔殿上發生的事兒。

“臣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張居正見禮,而後端着手開口說道:“陛下所惑,其實不難。”

“臣有《陳五事疏》呈奏陛下。”張居正從袖子裡拿出了一本奏疏,遞給了張宏,張宏呈送陛下御案面前。

馮保大驚失色,這是要做什麼?

難道張居正也要學高拱?

高拱那也是五事疏,你張居正也來個五事疏?!

但是馮保看來看去,張居正面色如常,他最終還是決定稍安勿躁,聽聽再說。

這是一封很長很長、行文非常正規的文言正字奏疏,只有句讀,沒有標點,不是俗文俗字,但朱翊鈞還是能看得懂,他看了許久,一邊看,一邊用鉛筆做好了筆記。

“第一事,皇帝御門聽政。”朱翊鈞看着文華殿的雕欄畫棟,確定自己已經在聽政了,這是當初高拱陳五事疏,大明晉黨和閹黨決戰之後,鬥爭之後的結果。

小皇帝的日常格外詭異,朝臣在下面吵,皇帝在上面讀書、聽政。

但這是不成文的規矩,現在成文了。

張居正這第一事,並不是說讓皇帝必須常朝,或者勤勉到像太祖高皇帝那般一日三朝,早朝、午朝、晚朝,聽政專指大明皇帝到文華殿來參加廷議,哪怕不說話,只是聽一聽,朝臣們在議論什麼。

聽政的話,朝臣們也能看得到陛下。

極爲勤政的朱元璋也沒想到,絕對想不到他的子孫當皇帝,還能搞出不上朝這種花活來,便沒有在《皇明祖訓》裡做出具體的規定。

張居正的要求也不過分,就是讓皇帝到常朝來,聽聽二十七廷臣,到底在幹些什麼,哪怕是不說話也好。

馮保卻鬆了口氣,皇帝到文華殿聽政,那是應該的,馮保也不怕,他代表的是皇帝跟廷臣們撕扯,皇帝陛下對馮保的《氣人經》做出過極高的評價。

“第二事,疏議必期於有終。”朱翊鈞說到了第二事,就直接樂了。

張居正的第二事其實寫得很長,引經據典,勸勉皇帝以勤爲本,又批評了一番很多奏疏被留中不發,導致國事不能正常流轉。

這第二條總結來說,就是所有的奏疏應批盡批。

張居正的意思很明確,哪怕皇帝在上面畫個圈,打個叉號,那也算批註了,也不要留在宮中不做批覆,於國不利。

“第三事,召輔臣面廷臣。”朱翊鈞說到了第三事兒,面色有些嚴肅,張居正這第三事兒,就是國朝有大事應當召見輔臣商議,而且要面廷臣,廷臣一共就二十七個人,不能避而不見。

廷臣有資格面見皇帝,若是請求覲見,皇帝應見盡見,很多事當面說清楚,小人讒言便不能進了。

大明廷臣們一共有二十七個人,文武皆有,若是不見臣子,中間就得隔着司禮監說話,這就容易有間隙,導致君臣誤判,君臣不和,天下不寧。

“第四事,諸事應議,不議處置,必有差錯。”朱翊鈞說到了第四件事兒看着張居正有些奇怪,這第四事,皇帝一答應,豈不是張居正自己給自己套了個籠頭?

這第四事的核心,就是每件事必須經過廷議,這廷議有文有武,有五軍都督府武勳、有六部尚書、侍郎、有綱憲言官、有司禮監、內帑太監,各方各派各有立場,要在各方立場中,折中出一個辦法來。

這每事必議之後,才能推行,那張居正還怎麼獨斷專行?

“第五事,京察三年期,君握六法四格掌銓選。”朱翊鈞讀到了第五事兒,發現張居正是真的狠。

太祖高皇帝定京察大計,就是由皇帝發起,由吏部主持對京官的考察,本來是三年一次,後來正統年間改爲了十年一次。

再到了明孝宗的弘治年間,京察大計改爲了六年一次,但是京察的方法方式,改爲了自陳疏,就是自己稽察自己,六年寫一份工作總結遞給皇帝就行,每到了京察的時候,大臣高聲疾呼自己德不配位幹得不好拼命辭職、皇帝則溫言良語死活不讓。

這京察大計就變成了鬧劇,對京官的考察,就變的名存實亡了。

明孝宗,屬實是鬨堂大孝了。

而張居正所說的六法,是指從六個方面,四個角角度去罷黜升遷官員,三年一次。

六個方面分別爲:無爲、不謹、年老、有疾、浮躁、才弱。對應的是官場上六種不良風氣,尸位素餐、玩忽職守、戀權不去、有疾不能視事、人浮於事、無才無能。

四個方面分別是:守、政、才、年,操守、政務、才華和年齡,對應的也是四個方面的績效考覈,分爲三等,權重各有不同,主要以政務爲主。

第五事,是考成法在京官之中的具體體現和延伸。

魚肉縉紳的海瑞和徐貞明、馬一龍都那般下場,張居正在幹什麼?在用具體的考覈辦法,來考覈京官,他在魚肉官僚,而且是大明權力中心的京官。

這麼做,死後真的要被口誅筆伐點天燈的!

“元輔先生不怕嗎?”朱翊鈞放下了手中的《陳五事疏—張居正版》問道。

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請假條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624章 這聽起來很大膽,但一點都不明智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
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纔是天下之大弊!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昇,大耀東方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564章 滿嘴順口溜,你是打算進解刳院啊!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請假條第七十二章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325章 定義別人的過去,就是定義他們的未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457章 人性本惡的鴻溝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萬銀,圖謀世界之路第541章 沿街乞討亦祖宗成法乎?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罵人,又難聽又誅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進步第624章 這聽起來很大膽,但一點都不明智第505章 我們要做的就是,殺光海寇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萬方有罪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396章 人主當急萬民之所急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