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包圍(三)

對於劉興華來說,幾乎是三天三夜沒有合過眼了,便是打一個盹,最多也不過半個時辰。他自己非常清楚,在這個時候不僅要保持冷靜,更要保持高度的清醒,他的手下,還有兩千人在看着他,而這些人也都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了他,他不能帶着大家走向深淵。

從柳林車站出來不久,天就黑了下來,冬天的夜來得很早,還有一個原因是由於下雨的緣故。雨已經停了下來,但是滿地的泥濘使人走一步滑一步,行動的速度很慢。讓劉興華稍稍放下心來的是後面的追兵停在了柳林車站,並沒有再追將下來。夜晚的來臨,也使人有了一點點的安心,國民黨兵一般是不會在晚上出動的。

不過,劉興華還是不得不佩服張賢的領兵能力,不是每一個部隊的國民黨兵都有這麼高的素質,能緊緊跟在他的身後,在雨中的山地裡行軍,卻沒有被他們落下來。原以爲自己的部隊打仗雖然不敵張賢,而在山地行軍應該是一流的,看來,結果也並不是這樣!人呀,在什麼時候都不能自滿,真應了那句古話,須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司令員,我們早上派出去的偵察連回來了!”尹劍來到了劉興華的身邊,打斷了他的沉思。

劉興華擡起了頭來,點了點頭,卻誇讚着:“好呀,這個連不錯呀,沒有跑回柳林去!”

尹劍笑了笑,對着他道:“司令員,看你,我們的偵察連有這麼差嗎?”

劉興華也笑了笑,擺了擺手,打趣地道:“是呀,要是連敵我的營寨都分不出來,還當什麼偵察兵!呵呵,說說看,他們都偵察到了些什麼?”

尹劍的劍馬上嚴肅也起來,老實地道:“我們的情況很危險呀,此時我們的四面都有敵人,而第十縱隊的八十九團和衛生部已經被敵人包圍在董家坡與老茶山之間的區域裡,這個時候估計已經被打散了。敵人把守着北面與西面的山口,南面也有他們的伏擊部隊,但是在東北角方向的堰彎附近,有一個缺口!”

劉興華不由得一愣,馬上來了精神:“可靠嗎?”

“可靠!”尹劍點着頭,向他道:“那裡是通向鐵路上的東雙河鎮,在東雙河鎮駐守着敵人的一個工兵部隊和炮兵部隊,人數也不在少數,所以敵人可能認爲有這些部隊守在那裡,我們的人就算是從那個方向過去,也會撞上他們部在東雙河的部隊,所以在這個方向上比較薄弱。”

劉興華不由得眼睛一亮,他對這片地理十分了解,腦海中馬上出現了一條逃生之路。

“這真是天助我也!”劉興華經不住地喊了起來。

尹劍愣愣地看着自己的這位首長,問道:“司令員,你有辦法了?”

劉興華笑了起來,這幾天來的勞頓一時之間全然散去:“呵呵,敵人也是百密一疏呀!雖然東雙河那邊有他們守衛的部隊,但是我們要是不過鐵路,而是從堰彎轉出敵人的包圍圈,直接向北去呢?”

“那就會到信陽城!”尹劍道,驀然一愣:“信陽城?不會吧?信陽城是他們的根據地,不可能沒有兵力佈置在那裡的!”

“呵呵,所謂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劉興華笑着告訴他:“信陽城是他們的重點,肯定駐有重兵。但是這個時候,他們的兵力也都派了出來,城裡一定兵力空虛。呵呵,我們也不是要去攻打信陽城,只是乘着他們兵力空虛的時候,從城外走一圈,同時佯裝一下攻城,敵人定然會慌亂,這個時候我們就虛晃一槍,從城邊上向西繞過去,呵呵,等敵人反應過來,我們已經進入了桐柏山了!”

尹劍張大了嘴巴,半天之後才合攏了來,劉興華這是在懸崖頂上走鋼絲!但是,如今這個時候,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按照這個方案行事,說不定可以成功。

但是,當劉興華整理部隊,準備往東北堰彎方向進軍的時候,卻意外地收容到了一支部隊,這是八十九團的一個營,在八十九團被圍後,全營官兵在宋營長的帶領之下,血戰着衝出重圍,已然失去了團部的消息,而此時全營也只剩下了兩百人。

當渾身是血的宋營長來到了劉興華的面前時,他就像是看到了家長一樣,癱軟在地,經不住淚如雨下。

“劉司令,你快去救救我們的同志們吧,我們衝殺了一天,還有很多人沒有殺出來!”這個身高近一米八的河北漢子一邊說,一邊哭着,象是一個孩子。

劉興華心情沉重起來,看來,八十九團與衛生部已經被敵人吃掉了,這個時候再返身到戰場,無疑是自投羅網。

“我們營打出來的時候,後面本來還跟着衛生部的幾百人,但是打着打着,就不知道他們到了哪裡,那些都是醫生,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我都不知道應該如何向我們縱隊的首長報告了!”這個宋營長越說越是傷心,渾忘記了自己也是剛剛殺出重圍。

正在這個時候,武小陽快步領着一個人跑了過來,帶來的這個人是二十八旅的一個參謀,也是在二十八旅返身營救八十九團和衛生部的時候,與部隊衝散了,黑暗中深一腳淺一腳的便走到了這邊,與他們相遇。

從這個參謀的口中,劉興華得知了二十八旅此時正從公路那邊返身回到戰場,此刻,他的這個團也不能置身於事外了,當下,必須要救出那些被圍的同志們,不管能救出多少,都要努力!

劉興華終於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十分清楚,這個時候他的這個決定,其實就是把大家帶進了烈火之中。

※※※

天亮之前,張賢終於聯絡上了十八旅的覃旅長,此時的十八旅已經開到了柳林車站之東,當下,張賢毫不猶豫地將柳林的守備交給了覃旅長,自己帶着十一旅再一次出發,卻是撲向鐵路之西的戰場。

昨天一整天,西面的槍炮聲都沒有斷過,到深夜的時候,還可以聽天偶爾發出的零星槍聲,雨早就停了下來,可是在第二天早上的時候,便是大霧迷漫,很難看清前面十米的物體。張賢不由得有些後悔起來,在這種大霧天裡作戰,並不件容易的事,而且很容易誤傷到自己人。

還是按照來時的列隊,白京生的三十一團作爲開路先鋒,小心翼翼地向西摸索着,爲了避免誤會,張賢命令隨旅的報務員用無線電接通整編二十師的電話,隨時保持着聯絡,這樣一來,倒是解決了許多的問題。

此時,整編二十師正在收緊包圍圈,戰鬥已經集中到了西南面的董家坡與駱駝嶺一帶,對於解放軍來說,如果衝過這個防線,就可以越過信陽到平靖關的公路,抵達安全地帶。

駱駝嶺,是這附近的一個制高點,電話裡,楊師長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其中的關鍵,但是他十分無奈地告訴張賢,就在整編二十師準備搶佔那個制高點的時候,斜刺裡卻殺出了一支解放軍的部隊,搶先着佔領了那個山嶺,儘管整編二十師發起了五次衝鋒,卻都被那投解放軍打了下來,所以他請求整編十一旅能夠從駱駝嶺的東面夾擊過來,與整編二十師一起消滅上面的解放軍。

接到這個電話,張賢也把目標定在了駱駝嶺,但是在行軍的過程中,三十一團與三十二團一直處於交戰的狀態,一路上竟然俘獲了幾百名被衝散的解放軍,這讓白京生與熊開平兩位團長興奮不已,而尤其令他們感到高興的是,他們還抓到了一個穿着長筒馬靴的人,一看就是共軍的一個當官的,訊問之下,這個人竟然是一個團長,還是留過蘇聯的,只是此時他的腿斷了,根本就跑不了!

張賢見到了這名解放軍的團長,這倒是一個十分魁梧的漢子,人長得也很標緻,但是與他一番交談,張賢卻不斷得搖頭,發現這個團長原來是一個死板的傢伙,也就難怪他會成爲自己的俘虜。當問到他對自己被俘有什麼感想的時候,這個團長卻憤懣不已,認爲自己之所以會被俘,完全是由於上級指揮的錯誤。

也許這個團長說得的確不錯,但是對於張賢來說,上級的命令雖然無可違背,而作爲領兵之將,也要有判斷是非的能力和果斷決定的魄力。

直到下午的時候,濃霧才漸漸散去,張賢帶着十一旅也終於趕到了駱駝嶺。

※※※

此時的駱駝嶺上,劉興華帶着襄河縱隊的第一團,加上隨行的二十九旅一個營和三十旅八十九團的一個兩百人的殘營駐守着。

劉興華在決定加入戰團後,便立即指揮部隊搶佔了駱駝嶺,他搶佔這座高山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吸引敵人的注意,把四周的敵人都吸引過來,只有這樣,纔可能有效地幫助那些還在迷霧中打轉的友軍順利突圍,否則,以他這一個團的能力,也不可能在這片混亂的戰場上一個個地來爲大家解圍。

駱駝嶺正扼守在信陽到平靖關公路的東側,是從柳林方向往桐柏山區而去的必經之處,同時這座山嶺也控制着從信陽到譚家河南北的交通,無論是從南面來的敵人,還是從北面來的敵人,都會經過這裡。

當整編二十師收縮包圍圈的時候,也就不可避免的要拿下這個駱駝嶺。而楊師長還是反應慢了一招,當他的士兵跑到半山腰的時候,劉興華帶着他的團已然先一步搶上了山嶺,立即開起火來,同時發起衝鋒,這些以爲勝利在握的川軍士兵們就這樣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丟盔卸甲地敗下陣去。

看看駱駝嶺已然被搶到了手,劉興華馬上佈置開來。這個駱駝嶺是由兩座東西相連的山峰所組成,遠遠看去就好象是一個臥在那裡的駱駝,所以被叫做駱駝峰。劉興華自己親自帶着一個營和二十九旅的那個營守住東峰;讓尹劍帶着另外兩個營及八十九團的那個殘部守在西峰。在剛剛佈置好的時候,整編二十師便發動了第二次攻擊,雙方激烈地交起火來,雖然這些川軍的將士們也十分拼命,但是最終還是被劉興華和他的部隊擊退。

隨後,整編二十師又發動了三次進攻,三次進攻也都沒有能夠得逞,其中有一次最爲兇險,已經有一部國軍衝到瞭解放軍的陣地之中,雙方絞殺在一起,行刺刀與貼頰之戰,雙方的死傷無數,從山腳,沿着山坡直到山頂,橫七豎八地隨處可見到兩方面犧牲的人,整個山嶺上一片得血色,便是連漸漸褪去的迷霧也帶着一股濃濃的血腥。

劉興華也十分清楚,他們這個地方部隊之所以能夠堅守住這個山嶺,除了將士們拼死的精神之外,一個最關鍵的原因還是要感謝這天的濃霧,一霧中,敵人的炮火與優勢武器並沒有佔到上風,許多炮彈其實都成了禮花彈,根本就沒有打到山上的陣地上來。而隨着濃霧的散去,天也漸漸地明朗起來,雖然還是這麼得陰沉,但是足可以看清山上的面貌,劉興華知道,這個時候,要想再守住駱駝嶺,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第四二章 亂戰(一)第六七章 幹校(一)第二一章 較量(二)第三九章 城廂(二)第四三章 巷戰(二)第五三章 作保(二)第十七章 軍令(一)第四章 還鄉(二)第六五章 追伏(二)第十五章 營副(一)第三二章 血色(二)第三六章 急進(一)第六四章 進擊(二)第五八章 轉攻(三)第四五章 轉變(一)第二章 入朝(一)第七一章 希望(三)第十六章 疾馳(三)第五一章 蒙城(一)第二十章 戰書(一)第五七章 板橋(一)第五七章 雪峰(四)第六四章 險境(一)第六三章 新生(一)第五一章 君側(一)第二八章 迷魂(一)第四二章 打獵(三)第二五章 杯酒(二)第五五章 赴會(二)第二九章 羣毆(二)第二六章 寶藏(二)第二九章 火併(一)第六四章 人證(一)第三章 重生(二)第六四章 山門(四)第四五章 摸哨(一)第七章 開顱(三)第二二章 孤注(二)第二章 浴火(三)第七一章 希望(一)第三九章 夜襲(二)第七十章 歷程(三)第十五章 包信(三)第三八章 升任(二)第十三章 狼嚎(一)第四三章 十勝(二)第十五章 渡江(二)第二五章 進山(一)第三四章 汝南(二)第二章 監禁(三)第八章 清鄉(二)第四八章 潁河(二)第二章 信陽(二)第六四章 火焰(二)第十七章 袍澤(三)第六十章 奪藥(三)第六九章 悲回(三)第二七章 圍突(三)第二八章 苦戰(二)第二七章 山寺(三)第二二章 孽情(一)第十章 宴請(二)第六七章 南京(三)第十八章 突圍(一)第十八章 西向(二)第六十章 坦克(三)第三三章 退兵(二)第六六章 無言(四)第六章 兵殤(一)第四六章 歸塵(二)第四四章 韓奇(三)第六章 策反(一)第五三章 四團(一)第三七章 雷霆(三)第五二章 傷逝(三)第六四章 套狼(一)第六九章 赴死(二)第十五章 包信(一)第六五章 圍堵(四)第三四章 宿遷(一)第三四章 常德(三)第十六章 並行(二)第五一章 蒙城(二)第二十章 戰書(二)第二五章 穿插(三)第二一章 行刑(一)第五七章 過年(二)第六六章 渡河(一)第五章 阻戰(三)第六一章 風聲(二)第六八章 靜心(三)第二八章 迷魂(二)第二二章 故地(一)第二八章 迷魂(二)第四五章 白馬(二)第三三章 蘇北(一)第五四章 民殤(三)第五十章 雪夜(一)第六十章 護送(二)第十一章 靈犀(二)
第四二章 亂戰(一)第六七章 幹校(一)第二一章 較量(二)第三九章 城廂(二)第四三章 巷戰(二)第五三章 作保(二)第十七章 軍令(一)第四章 還鄉(二)第六五章 追伏(二)第十五章 營副(一)第三二章 血色(二)第三六章 急進(一)第六四章 進擊(二)第五八章 轉攻(三)第四五章 轉變(一)第二章 入朝(一)第七一章 希望(三)第十六章 疾馳(三)第五一章 蒙城(一)第二十章 戰書(一)第五七章 板橋(一)第五七章 雪峰(四)第六四章 險境(一)第六三章 新生(一)第五一章 君側(一)第二八章 迷魂(一)第四二章 打獵(三)第二五章 杯酒(二)第五五章 赴會(二)第二九章 羣毆(二)第二六章 寶藏(二)第二九章 火併(一)第六四章 人證(一)第三章 重生(二)第六四章 山門(四)第四五章 摸哨(一)第七章 開顱(三)第二二章 孤注(二)第二章 浴火(三)第七一章 希望(一)第三九章 夜襲(二)第七十章 歷程(三)第十五章 包信(三)第三八章 升任(二)第十三章 狼嚎(一)第四三章 十勝(二)第十五章 渡江(二)第二五章 進山(一)第三四章 汝南(二)第二章 監禁(三)第八章 清鄉(二)第四八章 潁河(二)第二章 信陽(二)第六四章 火焰(二)第十七章 袍澤(三)第六十章 奪藥(三)第六九章 悲回(三)第二七章 圍突(三)第二八章 苦戰(二)第二七章 山寺(三)第二二章 孽情(一)第十章 宴請(二)第六七章 南京(三)第十八章 突圍(一)第十八章 西向(二)第六十章 坦克(三)第三三章 退兵(二)第六六章 無言(四)第六章 兵殤(一)第四六章 歸塵(二)第四四章 韓奇(三)第六章 策反(一)第五三章 四團(一)第三七章 雷霆(三)第五二章 傷逝(三)第六四章 套狼(一)第六九章 赴死(二)第十五章 包信(一)第六五章 圍堵(四)第三四章 宿遷(一)第三四章 常德(三)第十六章 並行(二)第五一章 蒙城(二)第二十章 戰書(二)第二五章 穿插(三)第二一章 行刑(一)第五七章 過年(二)第六六章 渡河(一)第五章 阻戰(三)第六一章 風聲(二)第六八章 靜心(三)第二八章 迷魂(二)第二二章 故地(一)第二八章 迷魂(二)第四五章 白馬(二)第三三章 蘇北(一)第五四章 民殤(三)第五十章 雪夜(一)第六十章 護送(二)第十一章 靈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