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定局

沈儒平與女兒沈昭容於靜室中對坐,前者唉聲嘆氣,後者默默流淚。

沈昭容與柳玦的婚約已經宣揚得滿京城皆知,那封婚書上的字跡也被證明與“沈儒平”的字跡相同,即使沈家父女辯解那是沈昭容寫的,結果也沒什麼區別。總之,有物證,也有人證(章家人)可以證明,他們在流放期間與人定下了婚約。對方是出身世家的旁支子弟,這門親事在當時可以說是沈家高攀了,而且又在定下婚約後接受了對方的資助和照料,即使在恢復身份後,與對方好好商量了才解除婚約,也免不了要落得個過橋抽板、不守信義的壞名聲,更何況是騙走了人家的錢財逃走?

而在應天府尹向柳玦詢問事情細節的過程中,杜氏殺人一案的始末也都被公之於衆。世人不但知道沈儒平因爲協助藏屍,曾經被判入大牢,也知道沈昭容在柳家給人做過伴當,而且還意圖勾引柳家嫡子,卻陰差陽錯地勾上了人家遠道而來的侄兒。杜氏殺宮氏,據說是因爲柳家看中了宮氏的女兒,也就是章家的二姑娘,正打算議親,沈昭容在柳家人面前誣衊章家二姑娘的名聲,才引來宮氏尋他家晦氣,導致了命案的發生;而杜氏殺李沈氏與李雲飛母子,也是因爲李雲飛與沈昭容本有婚約,因擔心事情暴露後,會導致柳玦與女兒的婚事生變,才生出滅口之心。

綜上所言,沈家姑娘已經不僅僅是因爲生母的罪行而被人懷疑教養有問題了,她本身就是個品行不正的人!如果說先前傳言中她與皇上曾經有過婚約,那她與李家嫡子的婚約又是怎麼回事?!誰家女兒會同時許給三家人?她還要不要臉面了?!

沈儒平嘆道:“算了吧,事情鬧到這一步,我們的盤算已經完全落空了!如今只盼着皇上仍舊象從前那般寬宏大量,不會爲難我們。我們到鄉下避些時日,等風聲過去了再回來。到了明年。我就帶你回老家去,那裡的人想必不會知道京城裡發生的事,藉着皇上與安國侯府的臉面,給你說門體面的親事,還是不難的。”

沈昭容咬着脣哽咽道:“女兒不甘心!女兒從十歲開始,就以爲自己會嫁給表哥。成爲一國之後,女兒等了他五年!如今落得這樣的結果。叫女兒情何以堪?!”又恨道:“都是章家的錯!當初的事我們一直是瞞着柳玦的,他怎會知道底下的事?一定是章家告訴他的!”

沈儒平皺眉道:“我知道你總是怪章家,不過如今咱們也得罪不起他們了。若你大姑母能管事兒,或許還能迴轉一二,但如今我們連她一面都見不了,可見章家對她也早已不耐煩了,還容她坐在正室位置上,想必只是爲了她兒女的體面與前程而已。你就別再花心思在這件事上了,明兒就收拾行李。隨我出城。只要我們走了,應天府還沒那個膽子發海捕文書!”

他總是以自己是皇帝親舅舅而自傲,總覺得應天府尹不會連皇帝的面子都不買,卻完全忘記了對方已經無數次落他的臉了,又怎會在乎再落一次?

沈昭容低頭抽泣,哽咽道:“女兒真的不甘心!我們家對皇上可是有大恩的啊!不但有救命之恩。還有撫養之恩!難不成因爲女兒曾一時糊塗,他就把這些恩情都忘了不成?女兒已經一退再退,不再奢望爲後,只求能入宮爲妃了,爲什麼他連這點小事也遲遲不肯答應?”

沈儒平聽了,除了嘆氣也沒有別的反應了:“說來都是你和你母親糊塗!若當初他死訊傳來時,你們不是急着要另找人家。而是再多等幾個月,皇后之位就穩穩當當到手了!無論是宮氏,還是你小姑姑,全都是因爲你的婚事才死的。爲何當初就不能再等一等呢?他才走了半年,燕王就起兵了,哪怕是他真的死了,守上一年也是盡了禮數。”

沈昭容咬牙道:“都是陳家人胡亂傳消息,興許當時章家明知道他沒死,卻來哄騙我們!否則,女兒又怎會以爲他當真死了?!”

沈儒平有些煩躁地道:“陳家人只不過是說了沉船的事,若不是那姓呂的事先說了要走海路,我們也不會誤會他與皇上遇難了。章家當時也是亂成一團,怎會是哄騙我們的?況且當時我們兩家只是略有些不和,尚未到死仇的程度,他們何必拿這種事來騙我們?!你就少說幾句吧,我還是那句話,那時候要是再多等幾個月就好了,你母親糊塗,你也跟着胡鬧,事實上你纔多大年紀?何必急着嫁人?!”

沈昭容窒了窒,仍舊不甘心地說:“就是他們害的!若不是他們一再與我們家過不去,女兒又何必着急?那鄉下地方連個象樣的人家都沒有,也就柳家可以勉強入眼,又不會瞧不起我們這些流放的罪眷,女兒才覺得他家勉強可以配得。若早知道皇上無事,女兒又怎會看得上他家?!”

沈儒平這回是真的不想聽下去了,直接站起身來:“你再埋怨也是於事無補的,就這樣算了吧。再鬧下去,你的名聲就真的無法挽救了。萬一老家的族人聽到了風聲,前來逼着我將你送去家廟,或是直接叫你自盡以證清白,你又該如何是好?我只剩下你一個骨肉,你難道還叫我再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滋味不成?!”

沈昭容掩面痛哭,哭了半晌才道:“如今即便是我們想要息事寧人,只怕章家人也不肯輕易放過我們了。女兒如今落得這樣的結果,除了嫁入宮中,還有別的活路麼?!只有入宮才能救下女兒的命,父親,您就發發慈悲,替女兒想想法子吧!”

沈儒平睨了她一眼,心頭更加煩躁了。皇帝若是想納女兒入宮,早就點頭了,又怎會拖到這時?看來這個女兒是真的廢了。他開始覺得,也許他該早日續娶一房妻子,不需要高門大戶,只要是清白的書香體面人家。身子康健,容貌端莊,等日後有了能傳宗接代的子嗣,沈家纔再次有了希望。

沈昭容還不知道父親心裡轉着什麼念頭,她如今見不到皇帝,無法向他訴說心中的委屈。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可以自由進宮的大姑母沈氏身上。爲此,她越發嚴厲地催促杜大去打通安國侯府門房的關節了。因爲杜大遲遲不能成事,她開始懷疑,當初因爲聽說這人姓杜,讓她想起了冤死的生母,就一時衝動將人買下,或許是個錯誤的決定。

還沒等到沈昭容成功聯繫上沈氏,皇帝已經在朝上宣佈了自己看中的皇后人選,正是李家二姑娘李瑤。至此,小道消息早已傳遍了京城的上等人家。開始向中等人家滲透了。衆人一瞧,果真如傳言所說的那樣,皇帝選中的是出身老牌勳貴、有着出衆品行的名門閨秀,都沒有了異議——就算有,在長時間的等待與猜測中也漸漸消退了。衆人回過頭來看,才發現這一切確實早有證明:李家剛剛在幾天前孝滿。如今要給家中的姑娘小爺們辦喜事就沒有妨礙了,皇帝能考慮得這麼周到,實在是個知禮之人。

不過,皇后的人選無人挑剔,不代表事情就順利解決了。既然正宮的出身高貴,那後宮總要添幾個出身略差些的人吧?皇帝年紀也不小了,總不能只守着一個正宮娘娘。於是。在與年輕的小皇帝以及老辣的燕王討價還價了三天後,朝臣們又贏得了一場勝利——有兩家閨秀將會在皇帝大婚後的第三天入宮,成爲妃嬪,其中一位是先帝老臣張家的孫女,另一位則是臨國公府石家的庶女。

李家二姑娘代表着燕王等一衆從龍功臣的勢力,張家孫女代表着先帝老臣與一衆文臣清流的勢力,而石家的庶女,則代表着那羣曾經服從或屈從於建文帝與馮家的權勢、默認其權位的建文舊臣,從此真正臣服於新君座下,也爲新君所接納。

三方勢力都感到很滿意,當中尤其以石家這類人家最爲興奮。自打新君登基以來,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提防着會被人秋後算賬,但如今就不一樣了。皇帝是個仁厚之人,既然接受了石家女兒爲妃,就表示是真的不追究了。從前做過的一些不能見光的事也會自此被深埋於地下,無人知曉。等將來石家庶女在宮中生下皇嗣,他們就真的翻身了。

若有什麼遺憾的,那就是石家庶女是通房所生,出身實在低了些。但也沒辦法,他們一夥人都身份敏感,若不是石家還曾經爲皇帝與燕王收集京中情報出過一點力,又與章家是姻親,皇帝與燕王還未必肯接受他家的女兒呢。偏偏出身更高貴的嫡女又出自馮家女兒的肚子,萬萬不可能入宮的,馮氏手段厲害,屋裡連個體面些的妾室都沒有,只有一個通房是婆婆石章氏賜下來的,才生了個女兒,年紀又正好合適,只得拿她充數了。若是能有一個更合適的人選,他們也不會選擇這個庶女。張家的孫女是嫡出,還未進宮就被定下了一個寧妃的名號,而石家庶女卻只被封爲美人,地位差得太遠了,若不能得到皇帝的寵愛,日後能發揮的效用實在有限。

這些人猶在那裡爲自家日後的權勢斤斤計較,卻不知道暗中早已有許多眼睛盯上了他們,就等着他們露出馬腳,好一舉拿下。

皇帝要立後了,這是大明開國以來,第一次有在位的君王迎娶皇后,大婚典禮自然不能馬虎。不過,由於建文末年,國庫與內庫都有了大幅虧空,加上建文“逃走”時,又曾放火燒宮,皇宮有多處宮室被焚燬,新君至今還只能在大殿側面的一處宮院起居,未能搬入他曾祖父、祖父們做皇帝時曾居住過的宮室,而要舉行大婚儀式,自然不能在側宮將就。哪怕是皇帝再三說,天下初定,不該太過靡費,宗人府、禮部與宮內二十四衙門也不可能答應只辦一個簡單的婚禮的。於是,經過朝上朝下多日商討,朝臣們才勉強與皇帝達成了協議,決定將儀式的規模減小,但程序不改。婚期就定在十月中旬。

李家二姑娘已經被家人恭送進了家中一處新整修的小院。這裡景緻極好,房屋精緻,原是燕王妃李氏在家時住過的地方,經過重新翻修,正好用來給侄女待嫁。等到李二姑娘出了門子,這處小院就會被家人完全封存起來,不再有別人入住,以示對“皇后”的尊敬。同時,燕王妃也以男方長輩的身份,主持了六禮中的幾個儀式,並且送去了幾位在宮中當差多年、熟知宮廷禮儀常識的嬤嬤。她們將會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裡教導未來的皇后一切需要的知識,好讓她入宮後馬上就能承擔起一國之母的責任來。

這幾位嬤嬤,都是先帝元后常氏曾經用過的舊人,最是可靠不過了。

同樣的待遇也發生在張石兩家身上,京城上下翹首以待,就等着看一場開國以來首屈一指的盛事。連先前曾經一度沸沸揚揚的沈柳兩家毀婚官司,也無人再關注了。

一日,李雲翹忽然和丈夫兩人帶着柳玦來到了南鄉侯府求見。

明鸞帶着老張出面去見她,問:“你怎麼又來了?可是又有事要我們家幫忙?先跟你說清楚,若是太過分,我可不會答應!”

李雲翹苦笑了下:“放心,不會叫你們爲難的!”她指了指呆坐在側的柳玦:“我聽說他兄弟就在你們府上住着,就把他帶來了,請他兄弟把人帶回去吧!”

明鸞看了看柳玦,有些莫名其妙:“你不是不肯放他跟柳璋回來嗎?怎麼今日又改了主意?官司怎麼辦?難不成要我們替你去打?”

李雲翹恨恨地道:“還打什麼官司?!上頭髮了話,讓應天府草草結案,叫我看在外祖父母的份上,手下留情!我倒是想留情呢,可我母親的仇又有誰能報?!若不是爲了沈家父女,那杜氏又怎會殺我母親與哥哥?!如今我滿門皆亡,要看外祖父母的臉面,那誰又顧得了我親祖父母的臉面?!”

明鸞有些吃驚:“怎麼?皇上發話了?先前他不是不管的嗎?怎麼這時候又插手了?!”

第9章 無題第35章 袍子第20章 會親第68章 巧遇第26章 傳話第70章 疑雲第18章 下屬第39章 唐突第72章 探病第72章 探病第67章 偶然第61章 請求第39章 北平(上)第67章 候場第50章 鬥法第53章 泄露第28章 文章第11章 提醒第15章 迷霧第45章 路遇第33章 謀劃第13章 謝恩第15章 迷霧第69章 逃避第1章 優柔第42章 黃雀第64章 喪訊第21章 解決第2章 驚惶第30章 取捨第24章 宮闈第1章 穿越第18章 探監第86章 離京第25章 隔閡第72章 真相第93章 小兒女第5章 驚變第93章 小兒女第61章 避嫌第9章 原委第97章 紛爭第85章 脫殼第32章 晦氣第107章 新元第2章 生計第46章 出氣第31章 婚約第8章 展望第49章 威脅第7章 圍府第17章 敵蹤第47章 決心第57章 起程第36章 狹路第100章 扶正第17章 賞賜第12章 月月第48章 定局第2章 驚惶第27章 條件番外一昭容第6章 月下第37章 遷怒第33章 謀劃第7章 猜疑第2章 生計第6章 訥悶第47章 謀劃第83章 威脅第75章 朝陽第8章 箭第13章 暗手第9章 原委第47章 謀劃第18章 回家第36章 泥坑第8章 搜府第21章 爭執第29章 威逼第71章 板凳第12章 質問第50章 半夜第4章 秘聞第62章 少年第25章 夫妻第62章 倉促第46章 來客第62章 蓮花井第53章 囑咐第6章 訥悶第61章 請求第24章 前程第93章 小兒女第14章 威脅第8章 決斷第61章 請求第58章 藏屍第90章 悶雷第62章 倉促
第9章 無題第35章 袍子第20章 會親第68章 巧遇第26章 傳話第70章 疑雲第18章 下屬第39章 唐突第72章 探病第72章 探病第67章 偶然第61章 請求第39章 北平(上)第67章 候場第50章 鬥法第53章 泄露第28章 文章第11章 提醒第15章 迷霧第45章 路遇第33章 謀劃第13章 謝恩第15章 迷霧第69章 逃避第1章 優柔第42章 黃雀第64章 喪訊第21章 解決第2章 驚惶第30章 取捨第24章 宮闈第1章 穿越第18章 探監第86章 離京第25章 隔閡第72章 真相第93章 小兒女第5章 驚變第93章 小兒女第61章 避嫌第9章 原委第97章 紛爭第85章 脫殼第32章 晦氣第107章 新元第2章 生計第46章 出氣第31章 婚約第8章 展望第49章 威脅第7章 圍府第17章 敵蹤第47章 決心第57章 起程第36章 狹路第100章 扶正第17章 賞賜第12章 月月第48章 定局第2章 驚惶第27章 條件番外一昭容第6章 月下第37章 遷怒第33章 謀劃第7章 猜疑第2章 生計第6章 訥悶第47章 謀劃第83章 威脅第75章 朝陽第8章 箭第13章 暗手第9章 原委第47章 謀劃第18章 回家第36章 泥坑第8章 搜府第21章 爭執第29章 威逼第71章 板凳第12章 質問第50章 半夜第4章 秘聞第62章 少年第25章 夫妻第62章 倉促第46章 來客第62章 蓮花井第53章 囑咐第6章 訥悶第61章 請求第24章 前程第93章 小兒女第14章 威脅第8章 決斷第61章 請求第58章 藏屍第90章 悶雷第62章 倉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