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家制衡

三家制衡

歷經千年滄桑,襄陽城終於在多年沉澱後,迎來一次舉世震驚、曠世奪目的盛會——襄陽盛會。

整個襄陽盛會由荀彧親自負責,六個講壇每日開講,持續一個月,同時在晚間舉行鑑文會,曹操都特意寫了《襄陽賦》,讓曹昂送到鑑文會賞鑑,諸葛亮也提筆寫下《南山賦》參加鑑文會。

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和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暘、劉楨都親自帶着新文而來。

由於百家講壇的舉行,鑑文會成了真正的文學性聚會,而商人們乘機推廣楚地新茶和文墨寶具,避世多年的孔融、王粲等人也乘機重新在襄陽文學院任職。

在百家講壇正式開講前,對於張魯的道教講義和管寧、邴原的儒家講義要進行審覈,雖然胡昭已經事先將儒、法、道三家平衡的思路和他們說過了,但爲防止萬一,劉協還是在處理完南北會談之後親自過問,於楚王府召開幕僚會,讓張魯和管寧、邴原帶着講義要略前來,進行一輪審覈。

按照劉協的意思,令張魯擔任道教教主,提倡老子原宗道義結合民間傳說,首尊黃帝爲道教之先,尊老子爲道教之祖,但卻避開莊子不談,刻意淡化莊子的避世主張,避免與儒家入世學說發生衝突。

劉協打算將對現在還較有影響魏伯陽的丹經學說和《周易參同契》視爲邪論,將煉丹學視爲道教的殊途,這樣一來將對整個東漢影響巨大的張道陵都形成了一種批駁,張魯非常不願意接受這個說法,畢竟張道陵是其祖父,而他能擁有今天這樣的地位也是拜其所賜。

胡昭採取折中的辦法,將煉丹學視爲殊途的同時,尊張道陵爲丹學之父,重新整頓丹學,同時讓張機暫時放棄在百家講壇上進行金丹對人多有害處的論證,轉述上古金丹多爲天賜,非人爲,後世所煉丹藥爲玄丹,只可用於丹學研學。

這次張魯倒同意了,實際上在襄陽學士圈落中,從劉協到荀彧,從司馬徴到年輕學子,從張機到襄陽醫學院都廣宣丹藥不利身體的言論,上層既然不喜歡丹學,下面的學子醫師自然經常依靠當衆驗證丹藥有毒對自己進行攻擊,靠此博位,幾個郡醫官都是因此脫穎而出。

從丹藥的主材金、鉛、汞到輔材的害處都有過幾次大規模的討論,從劉協尊醫開始,張魯的日子就不那麼舒服了,每天都有年輕的醫師跑到侯府前鬧事。

劉協繼續做了一個折中的說法,除了說張陵的丹藥爲上古仙丹之外,將五斗米道教所煉丹藥悉數銷燬,由張機新近開創的用於滋陰補陽的六味地黃丸等醫家丹藥代替,試圖將丹學和醫術相結合,用醫道的丹藥填充原有的丹學,只是要剝奪張機開創六味地黃丸的功績,還好目前知道的人並不多,而張機則淡淡的說:“殿下賜臣侯爵之位,令天下醫者敢自稱醫師,厚恩與天下醫者,今日殿下欲讓首創六位地黃丸之名讓與張天師,此乃借天師之名改丹學之實,使之有利於天下蒼生,功莫大焉,臣竊喜之!”

劉協知道他確實不在乎名利,感其淡泊名利,只求利民,遂令楚王府親造四輪紫絹六馬同拉的百乘車厚賜之。整個楚地能夠乘坐這種馬車的,至今也只有皇甫嵩和新近鬆開漢中軍權的丁原兩人而已,連荀彧、張昭這樣的重臣所乘者也不過四馬同拉的十乘車,令張機感激不已。

劉協屢次與人說,他能夠有今天,起始之時,靠的只是盧植、皇甫嵩和丁原三人而已,故盧公勞碌而亡,令自己倍感自責,絕不可以再辜負皇甫嵩和丁原,不可讓他們過於勞累,老則安享晚年,接受楚地百姓的敬仰。與此同時,劉協則出手將他們二人的軍權收到自己手中,加強軍權的控制。

在百家講壇開壇之前,張機能夠得到百乘車的厚賜,令楚地百官羨慕不已,而在劉協任內,亦不敢再懷疑醫師的地位。

道教的新定位將是決定儒、法、道三家平衡共治的策略能否實現的關鍵,劉協和胡昭等人,誰也不敢怠慢。

漢初,文景之世,竇太后好黃老之學與相國曹參實行以黃老之術(黃帝老子的學說)治國,省刑薄,與民休息,民皆便之,國以大治,老子學說於漢初見其大效,足見其非徒託空言之流。

故以黃老之說治世,也確實爲可取,但要融儒、法、道三家平衡共治,則必須避開三家衝突的地方。

老子有言:古之善爲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謂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這和儒家的愚民學說,頗爲雷同,皆取意權民於輕賦,治民於少識。

而這裡也是劉協不太喜歡的地方,但也不能突破,畢竟百姓掌握知識過多,確實不容易控制。

對老子退而求其次的避世思想,即與儒家力求救世的上進心態採取折中處理,講究民當自求善,而學士則應將報國救天下爲己任,將百姓和知識分子分開,避開漢朝以來兩家爭論最多的地方。

對老子哲學思想的取捨,則完全吸納,尤其是對於道的詮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讓張魯進行詮釋的時候,着重落實在這裡和無爲的細緻解釋,即人以地爲法則,地以天爲法則,天以道爲法則,而道是依照自然的法則而存在的。人應該遵從自然去隨道而行,自然是無限大的,沒有人爲思想或行爲存在其間的,人要把損害身心的壞思想或行爲去掉,那就是「無爲」,能夠無爲,心與自然是萬能的,無所不爲的,那就是無不爲,也就是自然所表現的道。

通過這種詮釋,告訴百姓和學士們,世界存在着無數的道,人必須遵守道的約束,不要做違規道的法則的事情,同時對法家的律與策視爲人的道,而要這種道成立,必須承載着地之道的皇帝來認可,只要皇帝認可的律策就是人之道,人就必須遵守。

但是,人之道是變化的,它不是從一不變,在變化追尋新的平衡,這就於法家學說的法不考古亦不鑑今的學說相吻合,避開法道相爭之處。而天之道和地之道卻是永恆不變的,只是人們不能完全認識,學士們要去認識他們,發現這些道,用以支持新的人之道誕生,讓人之道更符合天地之道的要求,實現天地人的諧和。

對於修身養性的原則,採納老子說的: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名無慾,使夫智者所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爲)。

虛其心,所以人要受道,要客觀研究自然;實其腹,所以要充實所要學的事物;弱其志,所以從理而無所攖,不受無理事物影響;強其骨,所以要自立而幹實事,要身體強健可以任事。

老子對軍事是排斥的,這點卻是劉協堅決不允許的,故在老子關於軍事的論證一律採取抹殺的行爲,將《老子》與此相關的部分進行修改,在兵家思想中融入道家思想,取其爲兵道,承認兵道爲衛國之本。

劉協要求新的道教必須宣揚:國之盛,源於農之穩健,求於商之厚利,依兵道之強盛,兵道之盛在於威震欲有爲之臨國,擅動兵者爲有爲,擅威者爲無爲,令四海皆歸無爲,乃地之道;民之健,源於農之薄賦、求於醫之防患,依於弓馬武道。

PS:老子的無爲被很多後人認知錯了,老子的無爲是指不做違背道的事情,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解釋,不要去破壞自然的和諧就是無爲,而不是簡單的避世,只是老子之後的莊子過分強調避世,使人們忽略真正的無爲。所以要實現儒、法、道三家共存,莊子的思想必須首先從道家中剔除,雖然莊子的思想也有非常多的閃光點,但確實不適合推廣用於治國,實際上歷代當政者推廣道教都首先把莊子的思想偷偷排除掉,他那種無政府主義確實很要命。

要求張魯在講壇上將國家強盛和百姓安康聯繫在一起,先有國之盛,後有民之安康;先有兵之強,後有國之盛;先有民之健,後有兵之強;先有道之昌,後有民之健。

張魯並不願意完全按照劉協的意思來說話,但命懸於其手,且能夠光復道教,與儒家和法家相互共融是最好的辦法,也只好對原先講義做了修改,完全按照劉協的意思來辦。

用胡昭的話來說,新的道教更像是一種迴歸,將五行學說和仙家道派、丹藥長生之說都去除掉,迴歸老子最初的道家思想,以修身無爲治國的核心思想奠定其根基。對漢初的黃老道和東漢的五斗米教都做了漠視處理,將這些愚民之說視爲邪說,將整個道家思想復歸最初的起始狀態。

對於長生不老之類的話,劉協嚴格進行禁止,讓道教既尊老子爲祖,就當奉老子之道,講究天人合一,守法循道,依照天地人的規則形事,講究一心向善守道換取死後重返天境,永享天福。

對於迷信這種東西,還是要搞得,畢竟大漢百姓沒有那麼明智。

張魯雖然反對,但他知道自己不過是劉協手中的傀儡,也只能按着劉協說的來講。可惜,管寧就不那麼好說話了,從他事先準備的講義來看,他還是提倡獨尊儒家的思想,而且對劉協提升商、醫的行爲頗爲指責,視其爲亂國之舉,對法家和道家思想的提升,也視爲對儒家的侮辱。

劉協大怒,問他可否更改講義,管寧傲然道:“士可殺不可辱,儒家之尊焉能和商、醫之流共存一府,又焉能和法、道宵小之學共同治世,此乃殿下亂國之舉,襄陽大治之功必毀於一旦。”

劉協猛然擡腳踢翻桌案,指其大罵道:“襄陽大治豈只是你儒家一家之功,無兵家之師威震四海,今日你我都是階下囚而已;若無商道大盛,今日你每年年俸百萬錢從何而來,你還只能在陋屋中讀你的破書;若無醫家之盛,今日你早就死於瘟疫之中。現在襄陽大治了,你這種腐儒就要跳出來爭功,你摸下你的臉,可配爭這個功勞。軍士在外守邊土,你再幹些什麼事情;商人風裡來雨裡去經營百貨的時候,向國家納稅的時候,你再做什麼;醫師苦行千里,救病治人的時候,你再做什麼。你除了清高自傲,你還有什麼比其他人更卓越,你對楚地大治到底做了什麼貢獻,我若是你,現在就找繩子上吊算了!”

又取書籍砸之,喝其滾離楚王府,管寧面色鐵青,眼中蓄淚,滿面滄桑,彷彿一瞬間老了數十歲,黯然轉身離開楚王府。

待其走後,隔了良久,劉協才平息心中怒氣。胡昭立刻跪於劉協案前,拜之於地,道:“望殿下追回管先生,先生在襄陽授徒十年,教習弟子過千,無一不忠於殿下,無一不精細克盡職守,無一不以百姓民生和殿下大業爲上,殿下不念其功勞,但念其十年如一日,嘔心瀝血傳徒授藝的苦勞,也該今夜親赴管府救先生一命。”

劉協一驚,問道:“何來救命一說?”

胡昭道:“先生何等重名節,今日殿下辱之,必以死明志!”

劉協沉吟片刻,道:“孤王言重了,此乃孤王之失,讓人備車,現在就去管先生府中請罪!”

胡昭大喜,急忙讓王熙和唐斬備車,前往管府。

到了管府,劉協未讓人通報,直接率人進府,扣管寧之門,良久無迴音,大驚,用力撞開屋門,見管寧果然舉繩自盡,急忙救下他,按胸換氣片刻才救醒管寧。

管寧泣道:“今日有此重訓,殿下當讓我自尋一死吧!”復又撞牆而去,被胡昭攔下。

胡昭道:“管先生,殿下已知言重矣,我等爲臣者當體諒主上,焉能以死明志,若公如此,則殿下盛名受污,令天下學士寒心,此乃殿下無意爲之,而管先生有意害之!”

管寧掙扎着拜倒劉協面前,泣道:“臣非不效力殿下,乃書生無用,只能授徒效力殿下,若臣知兵法,亦願領兵爲殿下征戰,然商者實爲天下之禍爾,道家先有避世之態,後有黃巾之亂,此亦妖言惑衆之輩,凡煉丹者殺人於無形,凡施符咒者欲害人於謊言,法家重於刑,亂國之首,望殿下明察。”

劉協也不願和他在這個問題上過於爭辯,扶他上牀,復令人取靜心養氣的湯藥來,親自喂他喝下,令管寧感激不已,淚流滿面。

劉協取巾拭其淚,道:“幼安不必動容,這都是因爲孤王的過失。”復又與他細細講述新的道教迴歸最初老子的哲學理論上,而現在黃老仙家和天一巫神鬼怪,金丹妙藥之說全部抹去不談。

管寧知道老子所闡述的治國之道和修身之說,以及無爲的思想本質和漢朝的道教本質上確實不同,與莊子的避世說也不一樣,故道:“若是如此,尚可於我儒家相提,昔日孔聖亦尊老子爲龍乎!”

劉協淡淡一笑,複道:“幼安覺得《楚律》定的法刑可以說是輕還是重?”

管寧道:“自然輕重合宜,取民刑爲輕,定官刑爲重,此乃大治之首,然法家倡導明主者使天下不得不爲己視,使天下不得不爲己聽,此乃謬說,害殿下之說啊,又提倡重罪治天下,此亦邪說。殿下既然重道家,當知道老子亦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劉協道:“老子這句話說的很對啊,但有一點,若百姓可活,則畏死,若百姓不可活,則不畏死啊,故法家之根在於儒家,以儒家教化百姓,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再有法家延續大治,穩定國強民富的根基並不能完全只靠儒家。轉而過來看,儒家的葉又生於法家,以法家定天下,再以儒家教化百姓,此纔是治國之道。令祖管仲曾經說過‘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四維所說得正是禮、義、廉、恥,與孔子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本質上其實也是一樣的。其實,依孤王所看,法儒之爭不在於刑,在於法求制,儒求仁,法家講究以制束民而治天下,而儒家要求帝王以仁教化百姓,其實幼安心中應該清楚,完全以仁教化百姓有可能嗎?孤王以爲有些人可以教化,有些人卻是教化不了的,所以這個時候就有求於法,法的存在使人畏,雖然不一定歸於仁化,但至少不會危害其他追求仁義忠孝的百姓。”

復又道:“其實啊,孤王以爲儒家所說的治國之道並不能實現天下大治,大漢雖然實施獨尊儒家的策略,但結果呢,漢武皇帝還是窮兵黜武,也還用嚴法治理天下,故孤王不認爲單靠儒家就可以治國,法家的思想對儒家而言是一個最好的補充。法家追求法、術、勢三者結合,追求廢私立公,講禮儀反禮權,講定分止爭,追求興功懼暴,講好利惡害,追求不法古,不循今,這些都是治國之道,如果沒有這些,試問天下會是什麼樣子,漢室歷代皇帝,誰沒有用這些呢?而幼安所看到的襄陽大治和孤王的《襄陽治略》本質上也都是法家的精髓。故楚地有今天,法家功不可沒啊!”

“當然,法儒兩家必須要平衡,即不能過於重法,也不能過於重儒,以法儒共定天下,復以法儒共制之,彼此制衡,使大漢的律法即不重刑,也不過於重禮權,使商人趨之以利,使軍政官員趨之以功,然又以儒學勸之,使其知孝忠,再以道家規勸百姓守法重道,休生養息,安國定邦,這纔是孤王所要的治國之學。”

管寧沉默良久,道:“既然殿下如此決議,臣苦諫無功,身爲下臣,只能爲殿下推廣之,但願殿下所說的治國之學確實能夠治理天下!”

胡昭喜道:“若有管先生推廣三家平衡共治的策略,那天下學士必信之!”

劉協道:“如果幼安自己不信服,說於他人,他人又豈能信服。”

管寧道:“我祖效力於齊桓公,雖廣有功績,實則忽視了兩點,法制定之時不考慮民的想法,又過於強調法的威嚇,故雖可立一時之功,難保千秋,以致齊國之敗,而李斯又導致了秦朝之敗啊!”

劉協微微頷首,道:“儒、法、道三家制衡共治,正是要取各家長處,相互彌補,新的法家將由劉巴主力推介,將法的威嚇作用改爲人之道,追求法是一種帝王和百姓都認同的規矩,而不是簡單的法制,以道家的學說勸誡百姓不要犯法,新法、道兩家的論點都認爲法的恆變性,就是說法的存在是因時而變的,只有最適應當今人之道的法纔是合理的。孤王希望幼安作好新儒家的改良,融入商道,對於利國仁忠的商士尊爲儒商,將只顧私利的商人視爲不仁不義之人;法家納兵道,除重刑之苛,亦採納天人合一,萬物守道的法;而道家納入醫道,排除丹學,這樣一來,三家就可以相互融合,互不衝突,雖略有制衡,亦對天下有利!”

管寧道:“願從殿下之言,臣近日必定重訂講義,不再獨尊儒術,求與法、道共融,望殿下謹記今日存善去弊之言,日後不可過於重法重法,亦不能棄儒學!”

劉協寬慰他道:“幼安權且放心,孤王必謹記之,三家制衡,各取長者,使天下大治!”

在管寧接受儒、法、道三家制衡共治的思想後,劉協對推廣這種思想也更加富有信心,同時安排糜竺在商道中要首尊儒家,稱自己爲儒商,令張機將醫道融於道家,而兵道則歸於法家分支,講究以儒約商,以法治軍,以道釋醫。

劉協也清楚,最困難得還是將商融入新儒學中,這不僅是商人單方面願意就可以的,實際上儒學大士有誰不藐視商人的,只是劉協折中制衡詮釋,認爲儒家的重農的本質不是如何鼓勵農的發展,而是要實現農的薄稅至無的境界,要令天下百姓務農者少納稅,就必須依靠商人進行補貼和維持。

也許,數百年內都不能完全實現百姓務農無需納稅的重農目標,但將其定位新儒家的核心夢想,就一定會有無數的學士爲了這個目標而奮鬥下去,甚至不惜大力發展商業。

劉協打算在這一次百家講壇正式提出自己的治國學說——三家制衡說和強國本策——以儒約商,以法治軍,以道釋醫。

這絕對會影響一起更大的風暴,究竟會遇到多少阻力,劉協自己就不清楚了,但一定比上次的內政風暴更加強大。

第33章 大國雄風第2章 歐亞盛宴第9章 全線侵擾大漢帝國主要軍隊簡介第19章 南非之旅第2章 歐亞盛宴第24章 帝王之家第26章 中亞強敵第34章 阿非利加第18章 曹操接旨第17章 完美帝國第2章 左右逢源第9章 迴歸洛陽第34章 阿非利加第1章 太尉府之會第7章 集商社第15章 神秘祭祀第3章 幷州丁原第35章 青年移民第10章 巧得涼州第22章 遼州統一第20章 東非之旅關於都城選擇的一點說法傳統儒家文化對東亞經濟的影響探討第8章 晉陽密會第6章 希臘戰爭第4章 定南策第4章 最終決裂第13章 郭嘉救急大漢帝國瀛州地理簡介第14章 火燒五丈原第28章 西涼戰神第22章 遼州統一第40章 噩夢連襲第28章 農畜工紡第6章 陳羣相伴第26章 明爭暗鬥第1章 太尉府之會第3章 執政同盟第5章 才子猛將第4章 南北賦稅亞洲及大漢帝國主要地理氣候特徵第5章 翼衛精兵第4章 丁原談馬第11章 會見閻行孔子和老子之辨道家的氣玄學說和中國古代的氣論第4章 南北賦稅第25章 皇子劉巍第5章 九年籌備第十一卷帝國動盪第二十七章第23章 科技時代第21章 五子良才第13章 鐵血控鉉第13章 帝國風範焚書坑儒及漢朝尊儒的歷史論證第4章 定南策第11章 迎娶月英第8章 伊籍故友第2章 大國民道家的氣玄學說和中國古代的氣論第12章 張飛之血第8章 噩夢弩第5章 曹操之擇第1章 襄陽風華亞洲河流特徵第6章 商軍策第24章 五軍變革第11章 壺關鏖戰第32章 千古遺憾第8章 噩夢弩第25章 皇子劉巍第11章 迎娶月英第33章 內陸統一第25章 烏孫突襲第16章 銀元稅制論中國兩次海洋機遇的喪失轉載第23章 守望之冬第10章 金陵建設第31章 華夏之樹第14章 火燒五丈原第5章 曹操之擇第9章 陳登父子唐代城市消費的方式水平和結構研究第6章 周瑜之銳第19章 南非之旅第4章 襄陽軍備第9章 賈詡孫堅第1章 青州風波第21章 五子良才第5章 皇甫嵩第10章 巧得涼州第1章 青州風波第25章 繁華與危機第8章 帝王使命第25章 皇子劉巍第14章 關羽之敗第7章 水鏡學府第27章 由分至和亞洲河流特徵
第33章 大國雄風第2章 歐亞盛宴第9章 全線侵擾大漢帝國主要軍隊簡介第19章 南非之旅第2章 歐亞盛宴第24章 帝王之家第26章 中亞強敵第34章 阿非利加第18章 曹操接旨第17章 完美帝國第2章 左右逢源第9章 迴歸洛陽第34章 阿非利加第1章 太尉府之會第7章 集商社第15章 神秘祭祀第3章 幷州丁原第35章 青年移民第10章 巧得涼州第22章 遼州統一第20章 東非之旅關於都城選擇的一點說法傳統儒家文化對東亞經濟的影響探討第8章 晉陽密會第6章 希臘戰爭第4章 定南策第4章 最終決裂第13章 郭嘉救急大漢帝國瀛州地理簡介第14章 火燒五丈原第28章 西涼戰神第22章 遼州統一第40章 噩夢連襲第28章 農畜工紡第6章 陳羣相伴第26章 明爭暗鬥第1章 太尉府之會第3章 執政同盟第5章 才子猛將第4章 南北賦稅亞洲及大漢帝國主要地理氣候特徵第5章 翼衛精兵第4章 丁原談馬第11章 會見閻行孔子和老子之辨道家的氣玄學說和中國古代的氣論第4章 南北賦稅第25章 皇子劉巍第5章 九年籌備第十一卷帝國動盪第二十七章第23章 科技時代第21章 五子良才第13章 鐵血控鉉第13章 帝國風範焚書坑儒及漢朝尊儒的歷史論證第4章 定南策第11章 迎娶月英第8章 伊籍故友第2章 大國民道家的氣玄學說和中國古代的氣論第12章 張飛之血第8章 噩夢弩第5章 曹操之擇第1章 襄陽風華亞洲河流特徵第6章 商軍策第24章 五軍變革第11章 壺關鏖戰第32章 千古遺憾第8章 噩夢弩第25章 皇子劉巍第11章 迎娶月英第33章 內陸統一第25章 烏孫突襲第16章 銀元稅制論中國兩次海洋機遇的喪失轉載第23章 守望之冬第10章 金陵建設第31章 華夏之樹第14章 火燒五丈原第5章 曹操之擇第9章 陳登父子唐代城市消費的方式水平和結構研究第6章 周瑜之銳第19章 南非之旅第4章 襄陽軍備第9章 賈詡孫堅第1章 青州風波第21章 五子良才第5章 皇甫嵩第10章 巧得涼州第1章 青州風波第25章 繁華與危機第8章 帝王使命第25章 皇子劉巍第14章 關羽之敗第7章 水鏡學府第27章 由分至和亞洲河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