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大學聯考

我記得我們準備聯考,也和現在的考生一樣辛苦。南開中學裡有很多學生更辛苦,因爲戰時他們的家不在四川、重慶,只能以校爲家,所以學校的自修室每天開放到晚上九點,願意的學生可以留校讀書,直到聯考結束。不過不許點燈。因爲怕火災,雖如此大家還是喜歡去學校讀書。我家就在沙坪壩,但我也到學校唸書。當年聯考也是七月,重慶是三大“火爐”之一,夏天極酷熱,我記得鐵椅椅背都曬得燙人,可是我們還是坐在那椅子上拚命讀,有時坐着還想打瞌睡。靠着英文和國文遞補了奇慘的數學份數(只有四十八分),我考上第二志願國立武漢大學哲學系。但第三志願西南聯大外文系竟在發榜後不久,來信通知南開說我的英文分數高,歡迎我前往就讀,但是我當時一知半解,執意“追求真理,思考人

生”,決心讀哲學系。誰知一年後在武大受朱光潛老師勸告,仍轉入外文系,一生命運似已天定。終我一生,人生、真理似乎都非我思考能解。

關於南開,使她揚名於世的是校友。南開著名的校友,自第一屆的梅貽琦(一九0八年)和喻傳鑑(負責校務數十年)以及後期的周恩來、吳大猷、曹禹(萬家寶)、吳納孫(鹿橋)……等,名單可以達“一里路長”。一九四九年國府遷臺時,南開出身的有大使十多人,部長四、五人。近年在自傳中敘述南開中學影響的有張忠謀和大陸總理。南開大學與西南聯大的校友更多,但這已在我成長教育回憶的“感情範圍”之外。

我認爲在南開中學已滿百年的歷史中,家長名單似乎更爲精采,幾乎可以自成一本近代史。最早的梁啓超、袁世凱、黎元洪、段祺瑞、胡適、張學良、張自忠、翁文澈、汪精衛等,抗戰時,在重慶南開我與馬寅初的小女兒馬仰同班三年,抗戰時期的名將(大約都在四、五十歲年紀)泰半都有兒女送來,因爲住校,免去他們的後顧之憂。同學間似乎沒有人注意到別人的家世,因爲大家都差不多。我至今記得當時與華北名將傅作義的女兒傅?菊(比我高一班)在宿舍談文論藝的情形。抗戰勝利後,國共戰爭的轉折點是,原在北平抗共的傅作義於一九四九年一月響應喊出的“停止內戰。和平統一”,後來我駭然地讀到他的女兒是勸降者之一。在我迷戀詩詞、神馳於文學,對政治除了抗日愛國之外幾乎是“無知”的那些年,原來另一場風暴已經在醞釀了。

第9節 千人大合唱第2節 鐵嶺齊家第12節 落伍與前進的文學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6節 林中鳥鳴天籟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1節 溯江第8節 大轟炸第9節 千人大合唱第4節 兩岸三地文學再相逢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6節 青春作伴還不了鄉第9節 灑在臺灣的汗與淚第15節 渡海第15節 渡海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3節 從南京逃到漢口第7節 一九四三春風遠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3節 牧草中的哭聲第2節 文化交流之始第5節 變樹的啓示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10節 從桂林到懷遠第11節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8節 大轟炸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11節 鼓吹設立國家文學館第9節 戰火逼近時初讀濟慈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7節 臺灣的我們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9節 戰火逼近時初讀濟慈第4節 李彌將軍的戰馬第11節 張大非,家破人亡的故事第11節 鼓吹設立國家文學館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10節 北平, 臨時的家第4節 國破家亡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7節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第6節 從漢口逃到湘鄉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5節 爲訣別而重逢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4節 李彌將軍的戰馬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7節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4節 辭鄉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3節 十八張牀的閨房第7節 一九四三春風遠第12節 落伍與前進的文學第3節 從南京逃到漢口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4節 國破家亡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10節 雷、馬、屏、峨第5節 童子軍日行一善的夢第15節 渡海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2節 文學播種國文教科書改革第1節 溯江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6節 青春作伴還不了鄉第7節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6節 林中鳥鳴天籟第10節 永別母校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8節 永恆漂流的父親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5節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第12節 三江匯流之處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7節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4節 國破家亡第4節 學潮第12節 三江匯流之處第9節 灑在臺灣的汗與淚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3節 從南京逃到漢口第3節 紅葉階前憶錢穆先生第12節 三江匯流之處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4節 姻緣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
第9節 千人大合唱第2節 鐵嶺齊家第12節 落伍與前進的文學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6節 林中鳥鳴天籟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1節 溯江第8節 大轟炸第9節 千人大合唱第4節 兩岸三地文學再相逢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6節 青春作伴還不了鄉第9節 灑在臺灣的汗與淚第15節 渡海第15節 渡海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3節 從南京逃到漢口第7節 一九四三春風遠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3節 牧草中的哭聲第2節 文化交流之始第5節 變樹的啓示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10節 從桂林到懷遠第11節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8節 大轟炸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11節 鼓吹設立國家文學館第9節 戰火逼近時初讀濟慈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7節 臺灣的我們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9節 戰火逼近時初讀濟慈第4節 李彌將軍的戰馬第11節 張大非,家破人亡的故事第11節 鼓吹設立國家文學館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10節 北平, 臨時的家第4節 國破家亡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7節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第6節 從漢口逃到湘鄉第1節 南開中學張伯苓校長第5節 爲訣別而重逢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4節 李彌將軍的戰馬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7節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4節 辭鄉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3節 十八張牀的閨房第7節 一九四三春風遠第12節 落伍與前進的文學第3節 從南京逃到漢口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4節 國破家亡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10節 雷、馬、屏、峨第5節 童子軍日行一善的夢第15節 渡海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2節 文學播種國文教科書改革第1節 溯江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6節 青春作伴還不了鄉第7節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6節 林中鳥鳴天籟第10節 永別母校第10節 霧漸漸散去的時候第8節 永恆漂流的父親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5節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第12節 三江匯流之處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7節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4節 國破家亡第4節 學潮第12節 三江匯流之處第9節 灑在臺灣的汗與淚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3節 從南京逃到漢口第3節 紅葉階前憶錢穆先生第12節 三江匯流之處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4節 姻緣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