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雷、馬、屏、峨

在讀和背《雲雀之歌)的時候,校長王星拱突然在文廟前廣場召集師生,宣佈一個重要的訊息:戰事失利,日軍有可能進犯四川,教育部下令各校在緊急時往安全地區撤退。指定武大由嘉定師管區司令部保護,在必要時撤退進入川康邊境大涼山區的“雷馬屏峨”彝族自治區。同學們都已成年,不可驚慌,但必須有心理準備。

在大學很少見到校長,更少聽他訓話。我記得那天在初春的寒風中,中國早期的化學學者、武大創校人之一的王校長穿着他的舊長袍,面容清瘦,語調悲慼,簡短地結語說,“我們已經艱辛地撐了八年,絕沒有放棄的一天,大家都要盡各人的力。教育部命令各校,不到最後一日,絃歌不輟。”

這之後六十年,走過千山萬水,“雷馬屏峨”這四個字帶着悲壯的聲音在我心中不時響起。代表着一種最後的安全。人生沒有絕路,任何情況之下,“絃歌不輟”是我活着的最大依靠。

我給父母寫了一封信,如果重慶失守。我到雷馬屏峨如何找到回家之路?十天之後,爸爸寫來一封快信,簡短有力地寫着,“國內戰線太廣,目前確實費力,但盟軍在太平洋及歐洲局勢日漸好轉。吾兒隨學校行動可保安全,無論戰局如何變化,我在有生之年必能找到你。”

那是一段真正惶恐的日子,夜晚睡在木板牀上,想着必須步行三百里旱路的艱困情景。女生宿舍中有高班同學傳說,嘉定師管區的軍人說:這些女學生平時那麼驕傲。隨軍進山的時候就驕傲不起來了。也有人說,這是左派“前進份子”故意製造分化的謠言。有些高班的男同學向學校建議,指派二百男生和女生隊伍一起隨軍進山。

在這樣惶然不安的日子裡,一九四五年四月初,在絃歌不絕的文廟,我第一次讀濟慈的詩,《初讀查普曼譯荷馬》大約是所有人讀他的第一首,用人們稱爲“戴着腳鐐跳舞”的十四行詩的格律寫他初讀史詩新譯時,如同探險家發現了新山峰的狂喜。

我讀不懂他的狂喜。炸彈正在我的世界四面落下,落彈的呼嘯和迸發的火海,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將我困在川西這座三江匯合的山城裡。如今連這裡也沒有安全了。我不懂他怎麼能與朋友“發現”了新的詩體,由天黑讀到天亮,黎明時,在星光下步行三英里回到寄居的小樓,一口氣寫了這十四行不朽的喜悅,託快郵送到朋友眼前……。自從這首詩後,他五年間用盡了一生的才華,二十六歲嘔血而死。

五年,對我是很長的時間,二十六歲也尚遙遠,而我過了今天不知明天是什麼樣子?爸爸信中說在他“有生之年”必能找到我,他今年四十六歲,“有生之年”是什麼意思?我心中有不祥之感。

朱老師再上課時,對我們的處境一字不提,開始進入第二首濟慈詩,《夜鶯頌)的講解。他說,世人讀過雪萊的(雲雀之歌)再讀這《夜鶯頌),可以看到浪漫時期的兩種面貌,以後你讀得愈多愈不敢給Romanticism一個簡單的“浪漫”之名。濟慈八歲時父親墜馬死,十四歲時母親肺病死,二十四歲時,在病重的弟弟病榻旁,面對漸逝的生命,悲傷無助,嘗試在藝術中尋求逃離人生之苦,遂構思此詩。在溫柔之夜聽夜鶯之歌,如飲鴆毒而沉迷,如嘗美酒而陶醉,然而夜鶯必不知道人間疾苦:"Here,Wheremensitandheareachothergroan"(這裡,我們對坐悲嘆的世界)。詩人坐在花果樹叢,“在黯黑的濃郁芳香中傾聽,在夜鶯傾瀉心靈歡欣的歌聲中,迎向富足的死亡,化爲草泥。”

閱讀和背誦這首《夜鶯頌》都不是容易的事,濟慈的心思出入於生死之間,詩句長,意象幽深豐富。棺校之下,讀雪萊金舌雀之歌)則似兒歌般的輕快了。此詩之後,又讀三首濟慈小詩,《懼詩未盡而死亡已至》另1首,《爲何歡笑)和《星辰啊,願我如你恆在)在這短短的兩個月中,我經歷了人生另一種境界,對濟慈的詩,有心靈呼應的知己之感。

第9節 千人大合唱第4節 兩岸三地文學再相逢第3節 啞口海中的父親第7節 臺灣的我們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14節 戰爭結束第14節 戰爭結束第5節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第9節 千人大合唱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10節 雷、馬、屏、峨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4節 辭鄉第4節 兩岸三地文學再相逢第3節 十八張牀的閨房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1節 外文系今昔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第4節 齊世英先生訪談錄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6節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第5節 爲訣別而重逢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4節 學潮第5節 童子軍日行一善的夢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4節 高級英文課和革命感情第14節 戰爭結束第8節 眉山的明月夜第5節 變樹的啓示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2節 白塔街女生宿舍第11節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4節 齊世英先生訪談錄第2節 再遇名師第12節 落伍與前進的文學第6節 從漢口逃到湘鄉第8節 永恆漂流的父親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5節 變樹的啓示第11節 大學聯考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14節 戰爭結束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2節 憶恩師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9節 戰火逼近時初讀濟慈第9節 從湘鄉逃到桂林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1節 戰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3節 紅葉階前憶錢穆先生第6節 青春作伴還不了鄉第1節 臺北印象第5節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2節 臺灣文學登上國際會議舞臺第1節 戰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1節 臺北印象第6節 林中鳥鳴天籟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5節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第6節 林中鳥鳴天籟第2節 鐵嶺齊家第2節 憶恩師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1節 戰雲密佈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10節 永別母校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5節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第12節 落伍與前進的文學楔子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1節 生命之初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前言第5節 渡不過的巨流河
第9節 千人大合唱第4節 兩岸三地文學再相逢第3節 啞口海中的父親第7節 臺灣的我們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14節 戰爭結束第14節 戰爭結束第5節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第9節 千人大合唱第9節 再讀《啓示錄》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10節 雷、馬、屏、峨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4節 辭鄉第4節 兩岸三地文學再相逢第3節 十八張牀的閨房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1節 外文系今昔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第4節 齊世英先生訪談錄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6節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第5節 爲訣別而重逢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4節 學潮第5節 童子軍日行一善的夢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4節 高級英文課和革命感情第14節 戰爭結束第8節 眉山的明月夜第5節 變樹的啓示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2節 白塔街女生宿舍第11節 九彎十八拐入川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4節 齊世英先生訪談錄第2節 再遇名師第12節 落伍與前進的文學第6節 從漢口逃到湘鄉第8節 永恆漂流的父親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5節 變樹的啓示第11節 大學聯考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14節 戰爭結束第12節 來自雲端的信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2節 憶恩師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9節 戰火逼近時初讀濟慈第9節 從湘鄉逃到桂林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1節 戰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3節 紅葉階前憶錢穆先生第6節 青春作伴還不了鄉第1節 臺北印象第5節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第6節 鐵石芍藥的故鄉第7節 城門樓上的頭顱第2節 臺灣文學登上國際會議舞臺第1節 戰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1節 臺北印象第6節 林中鳥鳴天籟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5節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第6節 林中鳥鳴天籟第2節 鐵嶺齊家第2節 憶恩師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1節 戰雲密佈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10節 永別母校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5節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第12節 落伍與前進的文學楔子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1節 生命之初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前言第5節 渡不過的巨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