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漕運

“去歲,自福建、浙江、湖廣發漕糧十二萬石,隨南洋輸糧七萬石,經海運輸往山東即墨遇颶風,覆漕船九艘,失米八千七百石,死兵五十四人。”

“戶科給事中、巡倉御史還有山東撫按都上書陳海運不便,應廢止海運,重輸河道。”

張居正說着將目光轉向吏部尚書張翰,臉上帶着些笑意道:“南洋的陳帥,則言辭堅決地反對河道漕運,認爲海運不能停。”

“若單單是些御史、言官,僕不去看也無妨,他們的言語未必有甚見地;但山東撫按傅後川也反對海運,他做過淮揚海防兵備,從兵事上、損耗上,言辭誠懇地認爲國朝不能偏用海運,且尤其提起陳帥,山東撫按對陳帥心有不滿呀。”

張翰老爺子本身是沒有做吏部尚書資歷的,因而任事處處小心,此時見張居正提起陳沐,又提到山東撫按傅希摯對他不滿,雖不知是因何不滿,他還是說道:“後川先生有賢名,學生想來必有他的看法。”

張翰今年六十有五,鬚髮白了腰板勉強着纔不佝僂,面上生出老年斑,官居吏部尚書,朝廷六部一號長官,就這,張居正當面也得自稱學生。

君不見連顧命大臣高拱都被排擠出內閣,遠發南洋還是朝廷施恩,雖然說對張翰來說如果不是上了歲數,去南洋沒準比在京師過得還舒服,畢竟陳南洋對老爺子是執子侄弟子禮的,但這也要看朝廷到時候派不派他去呀。

人家能去南洋流放,那是因爲人家是高拱,別人能一樣?

“子文不必如此小心翼翼。”張居正這麼說着,心裡卻很受用,此人受他提拔,知曉念他的好處,他說道:“傅後川之議,一在陳帥四下開戰,南洋諸國多受盤剝,與西夷作戰,東面又駐軍五島、苦兀,朝堂大臣都很擔心戰火燒到兩京一十三省,過去大明在海上,沒有這樣的先例。”

“一旦偏用海運,如有朝一日海戰受挫,海運行不通又疏於漕運,南糧北調即破,朝廷難矣!”

“二來則擔憂疏於漕運,河道不疏,連年決口賑災又是一筆支出。”張居正轉過頭,就見戶部尚書王國光也連連點頭,“想必汝觀也是這麼想的。”

王國光頷首道:“還有漕運的一點好處傅後川未說,數百年漕運河道上下,十幾萬張口等着吃飯,沒有漕運,他們就活不下去。”

“陳帥也說到此事,不過他覺得此非壞事,海運一年即使遇到颶風,輸十九萬石損尚不值一萬石;倘漕運十九萬石,漕陸齊走,時日比海運久月餘,損耗亦比海運遇風重二十五成,途經各縣徵發徭役,苦役者數萬還要耽擱農時,一出一入半數糧草皆被損耗。”

“且他認爲,海運遇風,是漕船水手不熟風浪的緣故,來年早發,則可避過風浪,長此以往,必敦促國朝造船、海事有所長進。”說到這,張居正笑着說了句題外話,道:“去歲,我大明海軍禦敵於海上五千裡外,於關島大挫西夷,海軍大有用武之地啊!”

去海五千裡什麼概念,如果道路都是直的,從北京到廣州府才四千五百里上下,不用朝廷支援、不用輜重損耗,在五千裡外打一場交戰兵力上萬的戰役,天方夜譚般的事情。

王國光是傳統儒士,喜仁政勸善政,別看陳帥年年給戶部輸金銀,但這種綁着大明稱霸的做法也不是很得他心,尤其最近助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受到阻力頗大,讓他搖頭感慨道:“陳帥心狠手辣,目光也屬常人遠不可及!”

在張居正話裡,陳沐裡裡外外沒提到那些指望漕運吃飯的人今後若沒有河道輸送,他們怎麼辦。

漕運上下是不乾淨沒錯,但那不乾淨的不光是官,還有民,更多的民,十幾萬張嘴才能幾個官?河道左近都是天下最好的田地,老百姓纔能有上幾畝?

他們沒田地的,那些地方隨處可見都是佃農,哪個大戶家裡也不缺幾個佃農,連佃農都當不了,一年到頭河裡摸魚能養活家人宗族?都靠着漕運過日子!

整個朝廷哪個官不知道漕運壞透了,戶部哪裡吏員不知道漕運兩石才能輸京一萬?

漕運所過之處,苦役甚重是不錯,但途經之地苦役半月就管半月的飯,忙完了還能帶一石半石的口糧回家,就算沒給糧還能免些賦稅。

人人都知道,誰能真狠了心提廢徭役的事?

每年運十萬石虧五萬石,兩岸百姓能有一兩月果腹,朝廷寧願認虧。

治政,說得玩的?

尋常人家連十個人都管不好,一任知府卻要顧及十萬人幾十萬人生老病死,能不把人害死安安穩穩過幾年就已經很難了,還談什麼長進——無稽之談!

王國光可不會若認爲陳沐這種官居正一品的右都督,能弄通海運卻不懂這道理,他認爲陳沐只是不在乎。

所以說帶兵的心狠手辣。

張居正呵呵呵笑了,他心裡跟明鏡似的,不能再清楚了,南洋那位大帥他就是不懂。

“那是一味虎狼藥,單服是要人老命,加以調劑卻也可藥到病除。”

張居正太明白了,陳沐一年要給他寫多少封信,榆林驛新入職的驛卒單憑從他那把南洋軍府發來急件送進首輔府上,六個月就能像三品大員一樣跟遊七稱兄道弟。

如果把陳沐每封信裡的奇思妙想比作男子,那就缺胳膊斷腿的宋玉潘安。

陳沐嘴裡就說不出壞點子,各個都是極具長遠目光的治國良策,但張居正要真按陳沐說的幹,自太祖皇帝逐前朝元寇於漠北,延續二百零六年,至今正顯中興之態的大明朝最多三年就能被他摧毀。

“各有各的說法,僕以爲今後減漕運糧,亦開海運糧,漕糧活人、海糧補給,即使有日黃河決口漕糧不行,尚有海糧;有人海戰受挫,國中也有漕糧,且海糧不論如何都要送,南洋陳帥已派人與占城、大城兩國交涉,以棉布、硫磺、珠貝等物換購糧食,這是要走海運的。”

張居正喜歡南洋軍府,因爲他足夠激進,並且任何建議被自己否了都不着急,這種不着急體現出一種官員之間少有的自信與信任,他自信自己提出的利國利民,也信任張居正會在合適的時候做出正確選擇,因而僅僅把事說清,從不說怎麼辦或要何時辦。

他只說一點,只說或許可以這麼幹。

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還是他足夠激進,任何時候朝堂遇見懸而未決的困難,只要從廢紙堆裡收拾收拾陳帥寫過信,拿到朝堂上議一議,讓陳帥挨頓罵,張閣老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多半都會同意的。

連張閣老都因爲陳帥而顯得溫厚起來!

第二百五十九章 深思熟慮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十九章 圖紙第十五章 算計第四百九十章 先鋒第二百六十三章 熊貓眼第八十二章 必徵第三十二章 宿務第四十二章 威望第八章 萬曆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五章 競賽第十五章 毒物第八十四章 軍匠第四百五十六章 國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我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八章 養子第三十二章 緣由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四十四章 備戰第二章 南洋第三百一十二章 麻煩第九章 潮水第七十七章 要贏第一百九十二章 車城第一百零四章 兼併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朝上國第三百二十九章 請求第三百九十二章 牧河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二百九十六章 生產力第二十二章 焙礁第五十二章 絲綢第一百零一章 浩蕩第九十三章 如鬆第三十章 修心第二十八章 內訌第三百六十七章 威信第三十八章 起航第一百零八章 石矛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二百五十一章 法辦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三十六章 北山第三十九章 木津第三十六章 折衝第三百一十三章 睡衣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險家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九十九章 活口第七十五章 大王第一章 大沽第九十章 無用第一百零一章 二事第四十九章 書坊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三百四十六章 繳械第二十二章 海瑞第二十三章 六年第五十三章 操炮第二百零四章 希望第三百零五章 與世長存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八章 鞠躬第一百五十一章 擔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生第一百七十章 迎接第七十一章 心臟第八章 陳璘第七十二章 亞念第一百零九章 人才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三章 好吃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三百九十八章 長弓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二百零三章 今夜第四十二章 威望第十章 學習第六章 試射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四百五十七章 寶藏第三十九章 禍福第一百一十一章 巡檢第五十五章 測試第二百六十章 連天第三百四十六章 相逢第八十七章 煤油
第二百五十九章 深思熟慮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十九章 圖紙第十五章 算計第四百九十章 先鋒第二百六十三章 熊貓眼第八十二章 必徵第三十二章 宿務第四十二章 威望第八章 萬曆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日第五章 競賽第十五章 毒物第八十四章 軍匠第四百五十六章 國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我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八章 養子第三十二章 緣由第二百零七章 快活第九十二章 守禦第一百九十二章 舞劍第二百三十二章 折返第四十三章 道理第四十四章 備戰第二章 南洋第三百一十二章 麻煩第九章 潮水第七十七章 要贏第一百九十二章 車城第一百零四章 兼併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朝上國第三百二十九章 請求第三百九十二章 牧河第三百五十章 懂事第二百九十六章 生產力第二十二章 焙礁第五十二章 絲綢第一百零一章 浩蕩第九十三章 如鬆第三十章 修心第二十八章 內訌第三百六十七章 威信第三十八章 起航第一百零八章 石矛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備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車第二百五十一章 法辦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路第三十六章 北山第三十九章 木津第三十六章 折衝第三百一十三章 睡衣今天章節晚上發第三百一十五章 探險家第一百六十二章 捲土第九十九章 活口第七十五章 大王第一章 大沽第九十章 無用第一百零一章 二事第四十九章 書坊第一百四十二章 年景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六十一章 水陸第三百四十六章 繳械第二十二章 海瑞第二十三章 六年第五十三章 操炮第二百零四章 希望第三百零五章 與世長存第二十七章 三處第八章 鞠躬第一百五十一章 擔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生第一百七十章 迎接第七十一章 心臟第八章 陳璘第七十二章 亞念第一百零九章 人才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三章 好吃第三百一十四章 牧野第三百九十八章 長弓第九十二章 馳援第二百零三章 今夜第四十二章 威望第十章 學習第六章 試射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三十九章 戰壕第二百五十二章 門清第五十一章 援軍第四百五十七章 寶藏第三十九章 禍福第一百一十一章 巡檢第五十五章 測試第二百六十章 連天第三百四十六章 相逢第八十七章 煤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