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狸貓換太子”

“狸貓換太子”

1

這雨來得突然,事先是沒有徵兆的。天空中劃了一道閃電,又響了一聲炸雷,大雨就來了。墨一般的黑夜,堆砌得實實在在,沒有一絲縫隙。只在閃電亮起的剎那,可以看到無數的雨箭從深不可測的天際疾飛而下,重重地射向地面,射向黑黜黜的咸陽城。

有人以爲這是異兆。

有這個想法的人名叫畢初,雷聲響起的時候,這位老實巴交的農民正眼睜睜地看着妻子畢氏在痛苦中掙扎。妻子的嘴裡咬着一塊看不清顏色的麻布,豆大的汗珠從臉上滾下,滾落到脖子,再滾落到胸前,浸溼了薄薄的麻衫。

雨點不時地穿透窗板飄進來,昏暗的油燈便隨着冷風忽閃。畢初的雙手沾着血,那是妻子的血,鮮紅,還帶着妻子的體溫。女人生第一個娃的時候就是他親自接生的,因此知道這件事有多麼壯烈。那時,畢初想去請個接生婆,卻被妻子阻止了,她說女人本來就要生娃的,這是天神定下的規矩,能有什麼危險哩?街坊鄰居有很多娃,哪一個不是順順當當就生了?當然,也有女人因爲生娃死了,可那樣的噩運怎會碰巧就落到自己的頭上哩?畢初嘴笨,平日裡就說不過妻子,家裡的大事小情都由妻子拿主意。既然妻子這樣說,他也就這樣聽,也這樣信。

今天天擦黑的時候,妻子就感覺不妙,就躺到了炕上。畢初已經有了一個男娃,還想再要一個男娃,城外那幾壟薄地還指望着娃接着種下去哩。女娃將來總是要嫁人的,嫁了人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對自己家是照看不了的。男娃就不同了,不光可以留在家裡,還能帶個女人回來,那女人若是身板壯實,還是一個好勞力哩。若是知禮守孝,對父母……妻子的哀嚎打斷了畢初的思緒,妻子的哀嚎像鈍鈍的刀片划着他的耳膜。他有些內疚,不能替代妻子受苦受罪倒也罷了,如何能在這樣的時刻想那些不着邊際的事呢?他把思緒收回來,從背後緊緊地抱住妻子,嘴裡不停地說着鼓勵的話。妻子看不到他的臉,當然也看不到他的眼淚大顆大顆地滾落。他們的淚水和汗水融在一起,空氣中瀰漫着熱乎乎的腥味兒,熱乎乎的燈油味兒,熱乎乎的土味兒和柴草味兒……

雨越下越大,嘩嘩的聲音像一團亂麻,塞滿了每一寸空間,擠得畢初喘不過氣來。他就想,這是一個異兆。眼看着麥子就要熟了,這場不期而至的大雨不僅毀了麥子,也毀了他的憧憬,更讓他不得不與妻子一起經歷生死考驗。如果能讓妻子平安無事,他寧願不要這娃,這男娃!

孩子露出了黑黑的頭頂,畢初意識到自己又走神兒了。爲了掩飾,他興奮的聲音有些誇張:“生了!生了!夫人,生下了!”果然,他雙手捧出了一個渾身青紫的嬰孩:“男娃!夫人快看,男娃!是男娃哩!”

畢氏側頭瞥了一眼,嘴角現出一絲疲憊的笑,然後就輕輕地閉上了眼睛——她太累了,連看兒子一眼的力氣也沒有。

畢家有了兩個娃,兩個男娃!老大叫畢鷹,老二就叫畢駿。名字都是畢初起的,鋤地的時候,恰好有狩獵的馬隊馳過。畢氏對駿這名字很滿意,而對鷹卻一直有些不以爲然:“鷹只在天上飛着,既不會拉車也不會犁地。我看以後我還要指望老二呢。”

畢氏之所以有偏心,是因爲這兩個孩子性格截然不同。老大從小愛哭,老二沉穩;老大愛鬧,老二乖巧;老大年長一歲,身強力壯,凡事都要佔先,老二卻天生羸弱,總被哥哥欺負。於是,當孃的就將更多的關愛給了老二。

2

那埸大雨確實毀了即將收割的麥子,不少人家斷了口糧,他們拖兒帶女逃往魏國或韓國,咸陽城裡就冷清了許多,從城裡拉出去的屍體也多了許多。

百姓的疾苦並沒有影響到惠文王的興致,這些日子他幾乎沒有離開過羋妃的後宮。這羋妃原是楚國女子,被楚王做爲貢禮送給了秦王,年方17,面容姣好,舉止婀娜,而且知書識禮,一入宮便深得惠文王的寵愛。就在那個暴雨之夜,她也生下了一個王子。

這一年爲周顯王43年,公元前326年。

惠文王原名嬴駟,做太子時曾經觸犯了國法,正在秦國強力推行變法的左庶長衛鞅說服秦孝公,將太子的老師公子虔和公孫賈分別施以劓刑和黥刑。此舉震驚朝野,新法得以順利實施,從此以後秦國國力大增。嬴駟繼位後,在公子虔的挑唆下車裂了衛鞅,但他並沒有廢除衛鞅定下的新法,而是在丞相張儀的輔佐下繼續推行中央集權。去年,他還變公爲王,正是人生得意的頂峰。如今又老來得子,自然樂不可支,每日將小王子抱在懷裡,須臾不肯放手。

對此,羋妃既高興又不無擔憂,她說:“大王,這些日子你留在後宮,滿心滿眼都是王子,若是荒疏了國事,臣妾可如何擔待得起呀。”

惠文王並沒有將將羋妃的話聽進耳中,他說:“愛妃你看,小王子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鼻挺口闊,明目大耳,一出生便帶有王者之相啊。”

聽了這話,羋妃連忙擺手說:“大王休說此話。若是傳了出去,只怕臣妾往後的日子不好過呀。”

惠文王不悅:“怕甚!秦國是寡人的秦國,天下是寡人的天下。寡人想傳給誰就傳給誰,無需他人多嘴!明日臨朝,寡人就宣佈重立太子,看他何人膽敢多言!”

羋妃倒吸了一口冷氣,急忙阻止:“大王不可!大王若是真心疼愛臣妾,就請不要再提此話。不僅不能再提,這樣的念頭也要從大王的心裡連根拔掉。臣妾不求母儀天下,只求母子相依,平安度日就好。”

羋妃這樣說並不是虛意謙讓,天下人都知道秦國太子乃是惠文王的長子嬴蕩,一廢一立必然釀成腥風血雨。羋妃在後宮被封爲八子,以她的實力怎敢與王后和嬴蕩爭鋒?

惠文王坐到羋妃身邊,摟着她的肩膀讚道:“愛妃寬容大度,實乃寡人之福。愛妃,寡人要你再生一個漂亮的公主,如何?”

羋妃含羞回答:“只要大王喜歡,羋妃何敢不從?大王,還請爲王子取個吉祥的名字吧。”

惠文王沉吟說:“嗯……王兒降世,天呈異像,又恰值麥熟季節。依本王之意,取名爲稷!江山社稷的稷!愛妃,就叫嬴稷如何?”

羋妃眉頭緊皺,正要阻止,王后的聲音從外面傳來“好啊!這名字好!”踩着話音,惠文後在使女的陪同下笑咪咪地走了進來。

“王后娘娘。”羋妃急欲起身施禮,卻被惠文王制止:“愛妃不必多禮。”

羋妃很是不安,偷眼看着惠文後。惠文後的臉上輕輕掠過一絲不悅,很快便含笑如初,說:“是呀,八子初爲人母,身體虛弱,且請免禮。”

惠文王接過話頭:“王后來得正好。你且說說,嬴稷這名字好還是不好?”

惠文後話中帶刺道“好好,好得很哪。江山社稷的稷,多好的名字啊!”

惠文王放聲大笑:“哈哈哈,小東西果真當得此名。”他將王子遞到王后面前:“王后請看,小王子出生數日,至今一聲未哭,真乃天神下凡也!”

惠文後腮邊的肌肉不經意地跳動了一下,強壓着內心的惱火:“哦?若真是如此,豈不是秦國的大幸了?”

惠文王說:“是呀!寡人在位11年,五十而得子,實乃上天格外眷顧。寡人要挑選良辰吉日,禮祭天地。上告先王,下布百姓,周知列國諸候,普天同慶。”

不待王后開口,羋妃便急道:“大王不可,萬萬不可。小兒前面除了太子,尚有七位王兄,哪裡就輪到他當此殊榮。王后娘娘,還請你勸勸大王,不要……”

惠文後冷笑說:“八子此言差矣。正因爲小王子,哦,正因爲嬴稷排在末位,才討得大王格外的歡心。再說,平日裡八子便深得大王恩寵,此刻又爲王宮添生新丁,理應受此恭賀。”

羋妃自然聽得出這番話中的嫉妒,她想開口解釋,卻被惠文王把話截了過去:“好!既然王后都這麼說,那就這麼定了!哈哈!哈哈哈!”

不知是惠文王的笑聲驚嚇了嬴稷,還是因爲嬴稷看到了惠文後,降生後從未哭過的他,此刻突然放聲嚎啕。不期而至的哭聲驚動了每一個人,惠文王的笑聲嘎然而止,羋妃面帶驚恐不知所措,惠文後嘴角現出一絲陰冷的笑。

嬰兒的哭聲就在這死一般的靜默中久久迴盪。

3

這一年的天氣確實有些反常,還沒有完全進入夏季就已溽熱難當。無論窮人還是富人,惡劣天氣的影響都是一樣的,畢初一家無法躲避,生活在咸陽宮裡的人們也不得不在酷暑中煎熬。

這樣,羋妃的睡眠就成了問題。她一連多日從噩夢中驚醒,汗水溼透了薄衫,緊緊地貼在身上。當然,連續不斷的噩夢並不僅僅是天熱的原因,她被驚醒是因爲有人在夢中揮舞着利劍殺死了她的兒子。

這個每夜光顧羋妃的夢境,處心積慮要置小王子於死地的人,就是太子嬴蕩。

嬴蕩天賦異稟,力大無窮,自詡天下人無可匹敵。當時聞名七國的大力士孟說、烏獲等均被他羅織於門下,每日舉鼎角力,只等接掌秦國大位。得知父王有意廢掉自己,改立出生不久的嬴稷爲太子,他怎肯善罷干休,引頸待戮?羋妃雖說入宮時間不長,但王宮中的險惡詭異她又豈能不知?

心驚膽戰的日子沒過多久,羋妃的奶水就斷了。小王子飢餓的哭叫讓惠文王心煩意亂,於是,他下令在全城強徵奶孃。噩運自然就落到了畢氏頭上,她不得不丟下兩個嗷嗷待哺的兒子,來到羋妃身邊。

嬴稷叼着畢氏的**,小嘴輕輕吮動。一雙清純無邪的眼睛望着畢氏,白裡透紅的小臉緊緊貼着她的胸脯,現出滿意的表情。畢氏用手輕輕撫着小王子的頭髮,淚水卻是不由自主地滾落下來。

羋妃看在眼裡,大爲不悅。她將對王后的不滿發泄到畢氏身上,質問說:“你爲何又在垂淚?要你奶喂小王子,莫非是委屈了你不成?”

畢氏急忙擦去眼淚:“奴婢該死。娘娘有所不知。能夠伺候小王子,每天與娘娘爲伴,這是奴婢的造化。只是……只是看到小王子,民婦不由得就想起家中兩個飢餓的娃,所以偷偷地流淚。民婦進宮多日,還不知道他們是死是活……”

羋妃有些奇怪,放緩口氣問:“兩個娃?”

“是。”

羋妃興趣大增,接着問:“哦,兩個娃多大?”

“一個去年生的,一個今年生的。哦,今年生的與小王子差不多,六月十三日出生……”

“哦?莫不是六月十三那個大雨之日?”

“正是。”

“稷兒是六月十三日亥時所生。”

“駿兒也是亥時。”

羋妃驚喜:“啊呀,世上竟有這等巧事!看來稷兒與你的孩兒前世有緣。”

畢氏急道:“娘娘可不能這樣說。百姓的娃哪能跟小王子相比呀?只是……只是奴婢的兩個娃太小,沒有奶水可怎麼活呀。”

羋妃思忖片刻,說:“你不必煩惱。明日我向大王奏明,容你將孩兒帶入宮中餵養便是。”

畢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娘娘,你說的……可是當真?”

羋妃解釋道:“稷兒獨自一人甚是孤單,每日驚哭不止。若有同齡的孩兒相伴,或許可以讓他忘卻煩惱,重拾歡樂。”

畢氏感激萬分:“娘娘,奴婢受此大恩,真不知該怎樣相報啊。”

“舐犢之心,人皆有之。做了母親,始知天底下惟有母愛仁厚無邊,惟有母愛廣博無疆。我又怎能看着你的孩兒因爲我的稷兒而受飢呢?”

畢氏流下眼淚說:“娘娘!難怪咸陽城的百姓都說娘娘賢良有德,果然是大仁大義呀。”

羋妃放低聲音叮囑道:“只是此事不可傳揚,尤其不能讓王后知曉。”

就這樣,畢氏將鷹和駿偷偷接到了宮中,每日與嬴稷爲伴。三個孩子還小,長相也都差不多,除了他們的母親,外人倒很難分清誰是誰。兩位母親眼睛裡看着可愛的孩子,口中說些閒話,卻也其樂融融。

轉眼間,嬴稷就滿了百日。惠文王特意在大殿中擺下酒宴,王后、衆位王妃和王子分列兩側,每個人面前的案几置滿酒肉。大殿正中另置一方大幾,上面擺着各類物事。羋妃抱着嬴稷走進大殿,按大王的吩咐,小王子被放到大几上。

“拿呀,稷兒,快拿呀!”惠文王滿面春風,眼睛一刻也沒有離開嬴稷,不停地催促道。

羋妃偷眼看去,就見王后陰沉着臉,面無表情。太子嬴蕩一隻拳頭叉在腰間,另一隻拳頭拄在案几上,看看嬴稷,再看看王后,最後將目光直盯着羋妃。羋妃周身一抖,慌忙迴避。她希望稷兒從衆多的物品中隨便抓起一件,就是不能抓起大王的虎符。

嬴稷卻好像根本不理解孃的心思,他在大几上爬着,爬過了繡帕脂盒、將珠寶錢幣拂到地上,徑直抓起虎符,笑呵呵地塞到嘴裡啃着。羋妃大驚失色,上前一步想把虎符大兒子手裡奪下來。

“哈哈哈!”惠文王放聲大笑,起身說道:“寡人早已說過,稷兒實非常人。他不愛金錢,不近女色,卻偏選取了寡人調兵譴將的虎符,可見人雖幼而志遠大,不可小覷,不可小覷呀!哈哈……”

他的笑聲在大殿中迴響,王妃王子們明白大王的話意味着什麼,個個低首垂目,暗中觀察着王后和嬴蕩的表情。嬴蕩滿面怒氣,正要開口,卻被王后用眼神兒制止。這一幕自然被羋妃看在眼裡,從此以後她更是憂心忡忡,謹小慎微。

後宮裡充滿了陰謀,王妃與王妃之間也彼此猜忌傾軋,因此羋妃在這裡並沒有真正的朋友,她的心裡話只能也只敢向畢氏傾訴。前些天,王后身邊的貼身使女投湖死了,因爲她偷了王后的玉簪。但每個人的心裡都明白,那個剛滿16歲的小宮女是清白的,她只不過成了王后發泄內心怨氣的犧牲品。小王子嬴稷百日抓起虎符,這進一步加深了王后對羋妃母子的仇視和警惕,嬴蕩更是怒不可遏,多次當面羞辱羋妃。羋妃不敢把實情告訴大王,只好忍氣吞聲,以求平安。

這一日,羋妃和畢氏正在訴說彼此的苦處,王后未經通報突然造訪。此時,再想藏匿畢鷹畢駿已經不可能了,情急之下,羋妃只得讓畢氏將兩個孩子抱進後屋。

“卑妾不知王后娘娘到來,有失迎迓,還請王后娘娘原諒。”羋妃強做鎮靜,躬身迎接惠文後。

“哎,姐妹之間不必多禮。”惠文後的眼睛盯着嬴稷,話中有話道:“數日不見,稷兒又長大不少,眼看着就要長大成人,承擔起治理國家的大任了。”

羋妃陪着小心說:“王后娘娘又在說笑。治理國家乃是大王的職責,大王之後還有太子。稷兒只不過是在諸位兄長的庇護下坐享其成罷了。日後,太子登基爲王,卑妾還想請王后娘娘說情,向太子討一處封地,帶着稷兒安享富貴呢。”

惠文後冷笑:“這可不好說啊。”

羋妃一怔:“莫非王后娘娘連這點臉面都不肯……”

“雖說大王立嬴蕩爲太子,可縱觀列國,廢立之事不勝枚舉。只怕到時候該是我向八子你求情啊。”

羋妃慌忙跪下:“王后娘娘,這樣的玩笑八子可擔當不起啊。太子不僅力大無窮,武功高強,而且聰明過人,這些年臨朝聽政,又學到許多治國方略,深得大王喜愛。大王素以國家爲重,豈可逆天意而爲之?

惠文後乾笑幾聲:“呵呵,八子果然好口舌,快快請起。唉,國家大事自有大王做主,或廢或立,大王自有考慮。你我婦人之輩不必操心,免得落個干政的惡名。眼看本月‘下九’(每月十九日,爲婦女集會之日)將至,我想邀約宮中姐妹出宮遊歷,不知八子意下如何?”

羋妃答:“這等小事,着一使女通告一聲便是,何勞王后親躬?”

惠文後起身欲走:“唉,我那宮中的使女,非賊即盜,哪似你這宮裡平安清靜。我若不親來,只怕八子……”

正說着,突然從後屋傳來了畢鷹的哭聲。羋妃頓時臉色煞白,她知道這將意味着什麼。

4

果然,王后抓住此事大做文章,欲就此除去羋妃。羋妃確實壞了宮裡的規矩,即使惠文王也不能置若罔聞,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畢氏把全部罪名頂起來,保全羋妃。

畢氏心驚膽戰,跪在大王和王后面前,連連磕頭:“奴婢有罪,奴婢有罪。望大王和王后,饒恕奴婢一條賤命。”

惠文後怒道,“饒你?此番若是饒你,豈不亂了宮裡的規矩?”

惠文王把手一揮:“既然你自認有罪,倒也不必多說。寡人賞你全屍,準你與兩個孩兒同葬。拉下去,活埋!”

兵士們答應一聲,就要上前。惠文後急忙阻止:“且慢!大王,憑她一個村婦,斷無此等膽量。畢氏,你快說,你是受了何人的指使?”

惠文王急忙插嘴說:“哎,王后,此事並非大事,罪魁禍首,就不必深究了吧。”

惠文後不以爲然,正色道:“大王差矣。定下的規矩便需上下同守,不得有違。後宮禁地,豈能擅自出入?再說,稷兒乃王子之身,整日與這骯髒不堪的村童爲伍,污身亂性,罪莫大焉!”

不容惠文王張嘴,王后接着說:“先王當政之時,重用商鞅,定下法度,上下同刑。大王那時不過發了幾句牢騷,便由太師代罪受刑,公孫賈被黥面,公子虔遭劓鼻,此事大王當然不會忘記。”

惠文王不悅:“莫提商鞅。寡人將其車裂,就因爲他不知尊卑,目無王室!”

惠文後咄咄逼人:“大王雖然處死了商鞅,卻並沒有廢除商鞅所立的法度。正因如此,秦國才由弱漸強,敢與列國爭鋒。如果凡事不了不之,王法虛設,大王,只怕貽害無窮啊!”

惠文王眉頭緊皺,他不能不承認王后說得有理,他也明白王后的真正用意是讓他親自下令處死羋妃,這如何使得?正在猶豫不決,羋妃突然跪下,主動承擔罪責:“大王不必爲難。此事皆由卑妾而起,還請大王、王后娘娘治罪!”

惠文王暗暗叫苦。羋妃接道:“大王,稷兒驚哭不止,日不思食,夜不安寢,卑妾心急如焚,便自作主張,命畢氏將其孩兒畢鷹帶入宮中與稷兒爲伴。自從畢鷹畢駿到來,稷兒驚哭之症果然痊癒,三個孩兒相與甚歡,其樂融融。”

惠文王聽罷,笑逐顏開說:“如此說來,畢氏母子不僅無罪,反而有功啊。”

惠文後不滿:“可是,大王,秦國的法度……”

惠文王臉色一沉:“哼!秦國的法度也是爲寡人而定,只要寡人高興,祖上傳下的法度也可以改變!”

惠文後受了搶白,憤憤不平。羋妃此時已抱定了必死的信念,說:“不,大王,法度既定便不可輕易更改。卑妾擾亂宮中規矩,就該當受罰。只是畢氏母子實屬無辜,還望大王降恩寬恕。”

惠文王思忖道:“這……那好,寡人便效仿商鞅,愛妃當罪,畢氏受罰。來人哪!將畢氏帶下去,施以黥刑,命她母子三人永遠不得入宮!”

羋妃還想替畢氏分辯,惠文王卻起身,不容置疑道:“此事已了,受妃不必多言!”

說罷,大步離開。惠文後恨恨地瞪了羋妃一眼,無可奈何地跟了出去。畢氏轉向羋妃,重重磕頭:“娘娘的大恩大德今生難報。若有來世,奴婢母子情願變牛作馬伺候娘娘。”

羋妃將她扶起,從頭上拔下一支玉簪遞過去:“唉,你代我受罰,是我應該報答你呀!自此一別,今生再難相見,且請好自爲之。這支玉簪請收下,變賣之後或可糴些糧食。”

畢氏接過玉簪,感激涕零。一旁等候的士兵催促道:“起來!走吧!”

畢氏只好起身,依依不捨。羋妃久久望着她遠去的背影,眼睛裡蒙上一層淚水。

5

公元前322年,惠文王出師大敗趙兵於河西,藺(今山西離石附近)歸秦地。次年,秦築上郡塞,爲了鞏固邊防,惠文王決定親自北巡。羋妃得知這一消息,未免憂心忡忡。

“卑妾聞聽北河臨近匈奴,尚未開化,大王何必深入狄夷之地,勞心乏身,自討苦吃呢?”趁着惠文王高興,羋妃斗膽勸說。

惠文王回答道:“自從寡人採納相國張儀之策,拆散公孫衍之合縱,一變而爲連橫,國力大增,疆界已擴至北河(今河套地區)。北河新來歸順,民心不穩。寡人身爲秦王,自當躬親安撫,以固疆土,豈可貪圖安閒,懈怠國事?”

羋妃說:“既然大王主意已定,卑妾安敢言不?只是大王此去路途漫漫,長則一二年,短也要三五月。卑妾和稷兒在宮中的日子可如何度過啊?”

惠文王安撫道:“愛妃不必擔心,此事寡人自有安排。近來,燕國示好,已譴太子抵達秦國,願意結盟共同抵禦齊國。來而不往非禮也,寡人也想將愛妃和稷兒送往燕國,以示誠意。”

羋妃大吃一驚:“燕國?大王欲將卑妾送往如此遙遠之地,莫非大王已不再珍愛卑妾?”說着,竟垂下淚來。

惠文王只得好言安慰:“愛妃休要多心。燕王譴來太子,寡人也不得不譴去親近之人。再說,燕國臨近北河,寡人此去,正要順道造訪燕國,那時便可將愛妃和稷兒一併帶回。再者,此番出使燕國,可令王室內外、舉國百姓皆知你和稷兒爲國立功,豈能再有非議?”

聽了這樣的解釋,羋妃雖然內心惴惴,卻也不便反駁。

啓程的日子很快就到了,惠文王特意選派一隊精壯的士兵一路護送,還提前派出信吏,請求沿途韓魏趙齊諸國多加關照。即便這樣,羋妃還是放心不下,這些天嬴蕩幾乎就沒有離開過王后的後宮,二人在密謀什麼,不用細想羋妃也能猜出一二。離開王宮就意味着離開了大王的保護,說不定她母子還未走出秦國疆界,就已身首異處。所以,羋妃早就把這次分別看成是生離死別,爲防不測,她命令車隊繞道選擇北門出城。

羋妃的擔憂並不是空穴來風,得知她母子即將前往燕國充當人質的消息,王后大喜過望,認爲這是天賜良機,她密令太子嬴蕩召集門人做好準備,就在咸陽城外動手。

畢初趕着毛驢車正要出城,親眼目睹宮中的車馬駛過,打聽之下,才知道羋妃母子即將前往燕國充當人質。他急忙回家,把這消息告訴了妻子畢氏。畢氏想起娘娘的恩情,堅持要見上一面,爲羋妃當面送行。畢初只好套上毛驢車,拉上一家老小向城外追去。經過太子宮門前時,他們看見太子嬴蕩率領全幅武裝的門人,殺氣騰騰策馬向東門跑去。

畢初抽打着毛驢,加快了速度,約摸一頓飯的功夫,遠遠就看到羋妃的車隊在前面緩緩而行。

“娘娘,等一等!”畢氏高聲叫喊:“娘娘,我是王子的奶孃,民婦畢氏呀!”

喊聲傳來,羋妃撩開車簾,向後看了一眼,下令停車。毛驢車趕到,畢氏抱着兩個孩子下車,拉着畢初一齊跪倒在地,說:“娘娘。娘娘要去燕國,還不知道何時才能相見,所以奴婢特意趕來與娘娘和小王子見上一面。”

羋妃看畢氏有情有義,眼圈兒不由得紅了。她也急忙下車,把畢氏從地上拉起來:“難得你們一片忠心。快起來吧。”

畢氏起身:“數年不見,娘娘可好?小王子可好?”

羋妃從車裡抱過嬴稷,說:“稷兒,你是否記得?這是奶孃,這是鷹,這是駿。你們從小一起玩的。”

畢氏看到嬴稷,興高采烈,將他抱在懷裡,親個不停:“哎喲,小王子長這麼大了,越發像個真正的王子了。”

“駿和鷹不也長大了?”羋妃說着,突然看到畢氏臉上的黥痕,關切道:“這些年你面帶黥痕,日子一定難過。”

畢氏說:“沒甚,不出門就是了。”

畢初看她們久別重逢,一味說些家長裡短,連忙提醒說:“夫人,且莫繼續寒喧,太子的兵馬很快就將追來呀!”

畢氏如夢方醒:“對了,娘娘,奴婢看到太子帶領兵馬出了王宮,直奔東門去了。不知是不是與娘娘有關?”

羋妃吃驚道:“啊,他果然是要途中動手。我弟弟早已料到他會如此,特意叮囑我們自北門離城,繞道而行。”

畢初說:“既是這樣,娘娘不可再耽擱,快快上車走吧!”

畢氏看了看人數不多的衛士,不免有些擔心:“大王就派了這些衛士護送娘娘?太子兵馬衆多,如果真得追來,只怕難以抵擋啊!”

羋妃垂淚說:“我死倒不足惜,可稷兒他如此年幼,少不更事,何罪之有啊!”

畢氏捨不得將懷中的嬴稷交還給羋妃,他看看畢鷹畢駿,突然靈機一動,獻計說:“娘娘,奴婢帶着小王子分道而行,或許可以逃過一劫。”

羋妃猶豫不決,畢初搖頭說:“不妥不妥。太子不見小王子,定不肯善罷干休,或早或晚都會被他……”

畢氏把心一橫:“娘娘,那就請你將駿兒帶上,冒充小王子。”她說着,將畢駿推到羋妃面前。

羋妃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這如何使得!”畢初也阻止說:“夫人!這萬萬使不得呀!”

畢氏打斷丈夫的話,固執已見:“娘娘待奴婢恩重如山,奴婢不能不報啊。駿兒命賤,死了也就死了。小王子可是大王之後,不能有什麼三長兩短哪!”看羋妃還在猶豫,畢氏不由分說道:“娘娘,你們東去,我們北上,在臨近魏國的大荔聚齊,你看怎樣?”

羋妃想想,也只有此法或可保全小王子的命,但她不想讓兒子離開自己太遠。於是說:“不,大荔太遠,只到高陵即可。我的兄長魏冉鎮守高陵,有他相送,以後的路途便可安然無虞。”

畢氏點頭:“那好,就在高陵聚齊。”

羋妃看畢氏態度堅決,不便再爭,而且時間急迫,也容不得繼續爭來爭去,只好猶猶豫豫將畢駿抱到車上。畢駿對眼前發生的事還不太明白,只知道要和父母分開,好在他天性隱忍,雖然不捨,卻不叫不鬧,只把一雙淚眼依依不捨地望着父母。面對這雙淚眼,畢氏也大爲不忍,她叮囑說:“駿啊,你是孃的好孩子,要不了幾天你就能再見到娘了,啊?”

畢駿似懂非懂地點頭,眼淚順着面頰滾落下來。畢初捨不得孩子,上前說:“駿兒,你……”

畢氏不等他說下去,狠心阻止道:“你不要多說!時間不多了,娘娘,快上車吧!”說完,將羋妃強行推到車上。

羋妃不放心,回頭叮嚀:“你們一定要來高陵呀。”

畢氏答:“娘娘放心,奴婢一定將小王子平安帶到高陵,親手交回娘娘手中。”

羋妃說:“若是我難逃此劫,還請你們將稷兒送回王宮,交給大王。”

畢氏點頭:“奴婢明白。娘娘快快上車走吧。”

羋妃不得已跨上馬車,眼淚汪汪道:“再讓我看看稷兒。”

畢氏只好把嬴稷遞過去,羋妃帶着滿臉淚水深情地親着兒子。嬴稷脖子上長命鎖在眼前搖晃,她捧到嘴邊輕吻,默禱說:“長命鎖啊,請保佑稷兒平安,長命百歲。”說罷,她又從車裡取出一袋錢幣,遞給畢氏:“這些錢幣請你們帶上。”

畢氏猶豫一下,接過去:“娘娘,不可繼續耽擱,我們走啦。”

說完,她抱着嬴稷坐上毛驢車,畢初也把畢鷹抱上驢車,他向兒子畢駿投去歸後一眼,含淚掉轉車頭走上了東去的岔路。

“爹!娘!”一直沒有出聲的畢駿,突然放聲大叫。畢氏怔了一下,但她沒有回頭,而是抹去淚水,催促丈夫加快了速度。羋妃的車隊也重新啓動,她扒着車簾,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漸漸遠去的毛驢車,內心充滿了絞痛。毛驢車好像載了太重的貨物,沉重地晃盪着,最後變成一個黑點。

“娘娘,他身上好臭。”

使女的聲音將羋妃的目光拉回來,她擦去淚水,不滿地瞪她一眼:“快找出稷兒的衣裳,給他換上。”

陽光照在毛驢車上,畢氏將畢鷹的粗布衣服脫下來爲贏稷套上。行不多遠,迎面她來一隊人馬,爲首的正是太子贏蕩。他們因爲追出了東門,耽誤了一些時間,發現不對時連忙折了回來。行到毛驢車前,贏蕩勒住馬頭,問道:“你等從何而來?”

畢初小心回答:“小民自咸陽來。”

“是否見到一隊車馬向北而去?”

畢初搖頭:“小民是從東門出來,不曾看到什麼兵馬。”

贏蕩滿腹狐疑,眼睛盯着車上的兩個孩子,畢氏強做鎮靜,她將嬴稷緊緊摟在懷裡,小聲說:“駿兒乖,駿兒跟娘去見舅舅啊。”

嬴蕩看不出破綻,揮動手中的長劍,驅動坐騎象一股風般追了下去。滾滾黃塵之中,畢初的眼淚嘩地流了下來,不住地念叨着:“駿兒死定了!駿兒,我苦命的兒呀。”

追出不久,羋妃的車隊便進入了嬴蕩的視野,他興奮大叫:“快追!統統殺掉,一個不留!殺死王妃賞金五百,殺死王子賞金一千!”

門客們受到刺激,一齊亮出兵器,高聲叫喊着衝殺過去。

太陽懸在頭頂,白光刺眼。

6

遠遠地,涇城出現在地平線上,穿過涇城再有一天的路就可以抵達高陵了,畢初思子心切,不由得加快了毛驢車的行進速度。自從與羋妃分手以後,他們避開大路,避開人羣,向北繞了一個大圈子,在荒涼的山路上馬不停蹄,飢寒交加。餓了就用羋妃給的那些錢換幾個饃就着河水吃下去;累了就靠在樹幹上小息片刻。大人是吃慣了苦的,挺過去也就罷了,孩子卻哪裡能受得這份罪?特別是嬴稷,貴爲王子,在宮中有多少人伺候着,經不得風見不得雨,萬般嬌嫩。離開羋妃的第二天傍晚,嬴稷身子發燙,畢氏就知道他病了,不久又開始咳嗽,整日昏睡。驛氏心急如焚,一路將他緊緊抱在懷裡,默默祈求天神的保佑,一刻也不肯鬆手。這樣就冷落了畢鷹,這孩子從小就與弟弟爭寵,動輒撒潑,哪裡容得娘把關愛都給了這個陌生的孩子?於是就哭鬧,哭聲攪得畢初心煩意亂,順手給了他兩巴掌。這是畢鷹出生以來第一次捱打,也是第一次看到爹陰沉的面孔。

畢初雖是男人,在家裡卻是由老婆拿主意。老婆不經商量就用駿兒換了小王子,那不是明擺着讓自己的兒子送命嗎?他心頭揪得發疼,頗頗抽打着毛驢,只求早一點兒趕到高陵,把兒子換回來。

進了城,看到街邊飄蕩着飯館的幌子,畢鷹就喊餓。畢初沒好氣地喝斥他,讓他忍着。畢氏忍不住,她讓丈夫把毛驢車停下,先給兒子買碗熱糊糊。畢初想想,這裡是高陵地界,羋妃不是說這裡是她弟弟魏冉的守城麼,料來是安全的,就把車停下,走進了一家小飯館。

飯館裡人不多,畢初要了一碗糊糊,買了幾個熱饃。正要離開,忽聽桌邊吃飯的客人正在

議論羋妃。他不由得停下腳步回頭望去,原來是兩個衙役邊吃邊聊。從他們的交談中,畢初知道羋妃和小王子已經死於太子之手!

畢初匆匆回到毛驢車旁,把這個震驚的消息告訴了畢氏。

“不,這不可能,一定是你聽錯了。”畢氏臉色蒼白,連連搖頭。

“怎麼能聽錯呢?那兩個差人說得活靈活現,他們親眼見到了娘娘的屍首。夫人,咱們駿兒死啦!”

畢氏感到天旋地轉,久久回不過神兒來:“這……這可如何是好啊?”

“娘娘死了,她弟弟自然也活不成。高陵是不能去了,我們還是轉回咸陽吧。”

“不,咸陽更不能回。”畢氏強忍着悲痛冷靜下來:“王后和太子容不下的就是小王子,把他送回宮中,豈不是送入了虎口嗎?要是太子知道我們用兒子換走了小王子,那我們的命還能保得住嗎?”

畢初更加慌亂:“高陵不能去,咸陽也不能回,這可如何是好啊?”

“不管去哪裡,就是不能留在秦國。”

畢初吃驚:“夫人的意思是……”

“這裡也不安全,快快出城,先逃往魏國再做打算吧。”

就這樣驚慌失措地出了城,再度踏上逃亡之路。畢鷹好像被父母凝重的表情嚇住了,又好像一下子長大懂事了,再餓再累也不敢哭出聲來。畢初夫婦見狀,反而心下不忍。他們已經失去了駿,就把剩下的愛全都給了鷹。畢氏將鷹也一併攬進懷裡,眼淚無聲地滴在他的頭上,畢初後悔自己打了兒子,一邊抽打着毛驢,一邊咒罵着自己,一邊流淚。

直到經過函谷關逃出秦國他們才鬆了一口氣,夫妻二人再也忍不住,就在路邊抱頭大哭了一埸。哭罷,重新回到車上,繼續東行。他們打算先留在魏國的管城,好在羋妃給的錢還剩下不少,夠他們將就過日。進入管城,第一件事就是給小王子找個郎中。嬴稷的病越來越重,最後連哭喊的力氣也沒有了。這可是大王的後代,若是死在自己手裡,那罪過可就大了。畢初明白這個道理,一進城就牽扯着毛驢車直奔藥鋪。

藥鋪裡有一位坐診郎中,櫃檯後面有一位抓藥的夥計。畢氏夫婦懷裡各抱着一個孩子,一進門就哀求郎中救救孩子。郎中倒也熱情,連聲安慰,要他們不必着急。他仔細察看了嬴稷的臉色,又看了舌苔,摸了摸額頭,最後擼起他的衣袖準備把脈。

嬴稷的袖口裡露出了青色的絲綢,這是隻有宮廷才能享用的絲綢啊!這樣,郎中的臉色就變了。畢氏的心全在嬴稷身上,並沒有察覺有什麼異常,還在不住聲地催促郎中快開藥方。郎中不動聲色地掀起嬴稷的衣襟,看清了粗布外衣下確實穿着全套的絲綢衣褲,也看清了孩子脖子上那隻黃澄澄的長命鎖。他擡起眼皮,打量着這對不尋常的夫婦,只見他們蓬頭垢面,臉黃肌瘦,決不是宮中貴人的模樣。特別是這個女人,臉上分明留着黥痕,一看就知道是犯罪之人。

看清了這些,郎中藉故走到小夥計面前,小聲叮囑他速去通報衙門。小夥計也算精明,略一點頭便快步向外走去。

這一切卻沒有逃過畢初的眼睛,這一路他擔驚受怕,風聲鶴唳,稍有動靜便心驚肉跳。此時,看郎中和小夥計鬼鬼崇崇的樣子,就以爲追查小王子的通令也傳到了魏國。他顧不得多想,一把抓起畢氏,示意她趕快離開:“我們不看了,快走!”

畢氏不明所以,正要發問,郎中跳起來攔住了他們的去路,他說:“這孩子路染風寒,若不及時救治,只怕生命不保啊。”

畢初將他推開,跑出藥鋪。畢氏大惑不解,甩開衣袖:“夫君,你這是爲何呀?小王子他……”

不等她把話說完,郎中突然放聲大叫起來:“抓竊賊呀!快快來人,抓住這兩個盜竊王宮的竊賊呀!”

畢氏大吃一驚,擡起頭,只見藥房的小夥計帶領幾名衙役,揮動長戟向他們衝過來。畢初顧不上停在門外的毛驢車,拉着畢氏鑽進了一條狹窄的小衚衕。衙役哪肯放過他們,一路叫喊着窮追不捨。

“夫人,你帶着孩子快逃吧!”畢初說着,將懷中的畢鷹遞給畢氏:“我來抵擋他們,要不然我們全家都沒命啦。”

“可你要是有個好歹,我們孤兒寡母的可怎麼辦呀!”畢氏猶豫。

“給我們畢家留一條血脈吧!快跑啊!”畢初大聲喊着,將畢氏推開,轉身迎向衙役。畢氏眼裡含着熱淚,向丈夫投去最後一眼,抱着兩個孩子跑出了衚衕。畢初跑到衙役面前,一下子跪倒在地,哀求說:“大爺,我們不是竊賊,求求你們放過他們母子吧。”

“天底下那個竊賊能說自己是竊賊?你的孩子身着絲綢,脖子上掛着王宮的長命金鎖!豈能不是竊賊”衙役喝道:“把他送往衙門,繼續追!定要人贓俱獲!”

畢初不顧一切,緊緊抱着衙役的腿,擋住他們的去路:“大爺,我們真不是竊賊。求你們不要再追了,不要殺他們呀!”

“老東西,快讓開……好個竊賊,你找死!”衙役大爲光火,揮起長戟捅向畢初的肚子。畢初慘叫一聲,卻依然不肯鬆手。

“殺!大王有令,凡遇竊賊皆可就地誅殺!”衙役們喊着,將手中的長戟一齊捅向畢初。畢初的身子慢慢滑落,血像噴泉一樣涌出來,溼透了衣衫。他雙眼圓睜,緊緊地盯着衙役,那目光既有不甘,也有不解。

畢初用自己的生命爲妻兒贏得了時間,畢氏抱着兩個孩子慌不擇路,一刻不停地逃出城門。眼看着管城越來越遠,她腳下一軟,癱倒在路溝裡。

“王子,小王子,你醒醒,醒醒。”她把畢鷹放到一旁,察看嬴稷:“小王子,你睜開眼。咱們去大梁,那裡有好郎中,能治你的病……”

贏稷無聲無息,身體像麪條一樣軟弱無力,臉色像蠟一樣蒼白,任憑畢氏如何呼喚,他再也不能醒過來了。

“王子,小王子,你讓我如何去見娘娘啊!小王子,你不能死,不能死啊!”

悽慘的哭聲在空曠的田野裡迴盪。時近黃昏,太陽落在起伏的峁樑上,母子二人的身影鋪在地上,很長,很長……

不知過了多久,他們的影子消失了,月亮爬了上來。貓頭鷹的叫聲打破了沉寂,緊接着又是狼的嚎叫。畢鷹害怕,他鼓足勇氣扯了扯母親的衣服,小聲地叫一聲娘。畢氏從失神的狀態中醒過來,她已經沒有了眼淚,眼淚早已被風吹乾,眼淚只在她的心裡流淌。

嬴稷的身體已經僵硬,畢氏將他脖子上的長命鎖取下,又脫下他身上的綢衣綢褲,連同羋妃送給她的玉簪一併小心地包好,揣進懷裡。然後,她脫下自己的外衣,把小王子一層一層地包裹結實,用雙手就地挖了一個淺淺的土坑,將他埋了進去。

她做這些時,非常耐心,不慌不忙,好像她這輩子只需要做這麼一件事似的。她用手拍打着新堆起的土包,手指上的血也隨之滲進了土裡。

7

畢初在涇城飯館裡聽到的消息並不準確,羋妃沒有死,畢駿也沒有死。

嬴蕩帶着門人追上羋妃的車隊,二話不說將護衛兵士盡數殺死。羋妃自知大限已到,只能引頸就戮。爲了秦國江山,爲了順利登上大王的寶座,嬴蕩沒有絲毫憐憫,揮起長戟,向羋妃砍去。

就在這時,不知從哪裡飛出一隻利箭,正中嬴蕩的左肩,他大叫一聲,落於馬下。正在納悶兒,四野裡響起了隆隆的馬蹄聲。回頭望去,一隊黑衣黑褲的蒙面人從山坡上疾馳而下,如同洪水激流,轉眼間已將嬴蕩的人馬團團圍住。

爲首的蒙面人大聲喝斥:“光天化日之下劫殺王室,何人如此大膽?”

太子贏蕩大怒:“我乃秦國太子,來者何人,竟然如此大膽!”

蒙面人勒住馬頭,冷笑道:“劫殺王室已是死罪。還敢冒充太子,更是萬惡不赦!”說着,搭上一支箭,瞄準了嬴蕩。

嬴蕩正要開口,羋妃從馬車上下來,阻止道:“壯士且慢!他確是秦國太子,請壯士手下留情。”

蒙面人愣了一下,嬴蕩粗暴地將羋妃推到一邊,伸手把箭桿從肩胛中拔出來,重重地扔到地上,揮起長戟厲聲說:“無須留情!你敢下馬與我一戰嗎?”

一位門客看對方人多,害怕太子逞能連累了自己,急忙阻止:“太子,且請忍耐,留得青山在,不怕……”不容他把話說完,嬴蕩伸出一隻手抓住他的衣領,大吼一聲扔向蒙面人。蒙面人躲開,門客撲通一聲摔到地上。

嬴蕩放聲大笑:“哈哈哈!天下誰人不知本太子力能拔山。速速下馬受死!”

“你力氣再大,也只能到陰槽地府去拔山了!”蒙面人並不上當,拉開弓弦,“嗖”地一聲將箭射出。

“啊!”嬴蕩大叫,低頭看去,剛剛拔出箭的傷口此時又插進了一支箭桿。他不無驚慌:“你……你犯上作亂,定要將你車裂而死!”

蒙面人從箭囊中又抽出一支箭,搭在弦上,對準了嬴蕩的心口。嬴蕩退後一步,心虛道:“爾等死已臨頭。且待本太子調集大軍,剿山滅寨,殺你個雞犬不留。”說罷,翻身上馬,帶着門客落荒而逃。

羋妃撿得一條性命,自然感激不盡,她上前施禮說:“幸虧壯士相救,否則……”

不等她把話說完,蒙面人跳下馬,扯去臉上的布巾:“姐姐!”

“弟弟?”羋妃驚喜不已:“弟弟,你怎會在此出現,莫不是……”

蒙面人正是羋妃的同母異父弟弟魏冉,他解釋說:“弟弟雖與姐姐約好在高陵相見,但這心中卻始終忐忑不安。弟弟深知王后不會輕易放過姐姐,太子也不會放過嬴稷,故而率領兵馬假扮山賊趕來相迎。”

羋妃的眼淚涌了出來:“前幾日弟弟派人送信,要我自北門離城,原來早有安排。幸虧弟弟來得及時,否則姐弟兩人只好在九泉相見了。”

“姐姐休要悲慽。時辰不早,還是趕路要緊。上車吧。”

羋妃望着兵士的屍體,憂心忡忡地說:“太子中箭,定然不肯善罷干休。此去前程漫漫,路途遙遠,我等如何能到得燕國呀?”

魏冉安慰道:“姐姐放心,弟弟將一路護送,直抵燕薊。”

“若是這樣,姐姐就安心了。”

羋妃回到馬車上,車隊繼續前行。他們不敢停留,日夜兼程趕到了高陵。羋妃住進了魏冉特意爲她安排的秘密府第,等候着畢氏夫婦帶着小王子嬴稷到來。

最初,羋妃並不想把換子的事告訴魏冉,但約好的日子已經過了,畢氏夫婦還沒有出現,她心裡發慌,便將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魏冉聽罷,兩眼圓睜,不住聲地埋怨姐姐過於大意。以他看來,畢氏夫婦定是受了太后的收買,用這種辦法奪去了小王子。羋妃自然不信,天底下有哪個母親願意爲了錢讓自己的親生兒子送命呢?魏冉想想也對,只好秘密派出兩隊兵士,在高陵與咸陽之間沿途尋找。

又過了十來天,小王子依然杳無音訊,羋妃和魏冉都慌了。特別是羋妃,如同從她心上剜掉了一塊肉,終日以淚洗面,痛不欲生。魏冉雖然也很焦慮,但他不得不在姐姐面前強做鎮靜,他說:“姐姐,不論如何,你不能繼續在高陵留住下去了”

羋妃聽了這話,吃驚地瞪着魏冉:“弟弟,難道你要姐姐丟下稷兒不管了嗎?”

“不是。按行程,你該在八月十五前抵達燕國。繼續耽擱下去,只怕大王生疑。還有,咸陽傳來訊息,太子從箭法上看出了破綻,已經認定是弟弟所傷,待他傷好之後定然興師問罪。到那時,只怕你我姐弟二人都凶多吉少啊。”

羋妃撲到牀上,痛哭失聲。魏冉接着說:“姐姐且請先去燕國,待弟弟細細打探。太子若是活着,弟弟一定將他找到,送回姐姐身邊。”

除此之外,難道還有更好的辦法麼?羋妃深知,多一天留在高陵,就多一份危險,自己死了倒不足惜,卻是不能連累弟弟呀。這樣想通以後,就懷着萬般不捨的牽掛,重新踏上了征程。

有弟弟魏冉相伴,一路倒也順利。只是越往北走,離開高陵越遠,羋妃的心情就越沉重,心中的希望就越渺茫。每天夜深人靜的時候,伴着驛站的孤燈,眼前浮現着兒子天真的笑臉,耳邊迴響着清脆的笑聲,她的淚水就像決了堤的河水,溼透了枕蓆。經過城鎮時,看到玩耍的孩子,她都忍不住停下車上前查看。有時候,她也把心中的怨恨發泄到畢駿身上,可一看到畢駿那含淚委屈的眼神兒,她又心下不忍,將畢駿抱在懷裡請求原諒。她的狀況讓魏冉暗暗擔憂,他不知道姐姐能不能支撐到燕國。

好在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就要結束了,進入燕國的都城薊的時候,魏冉叮囑羋妃說:“姐姐,這裡是燕國,你的身份是人質,可比不得咱們秦國。到了王宮,說話辦事需格外小心。特別是王子的事,更不可讓外人知曉。”

羋妃含淚點頭:“這個不需弟弟叮嚀,只是拜託弟弟一定要尋到稷兒呀。”

“姐姐且請安心,弟弟回去後一定加緊尋訪。說不定某日畢氏會帶着王子來到燕國也未可知。姐姐,且請把淚擦乾,一會兒拜見燕王時莫要讓他生疑纔是。”

燕易王看惠文王遵守誓約,將自己最喜愛的妃子和王子送到了燕國,心頭大喜,特意將後宮中的一處院落賜給羋妃居住。一切安頓停當,魏冉也該返回秦國,臨行時,羋妃眼睛望着畢駿,向弟弟說出了另一重擔心:“大王曾對我說,此次北巡,返回時將順便造訪燕國。他對稷兒瞭若指掌,若是發現這並不王子,可如何是好啊?”

魏冉眉頭緊皺,思忖說:“大王若是真要造訪燕國,就只能靠天神保佑了。不過,大王政務繁多,或許不會前來燕國。”

“即使大王不來燕國,他也說多則一兩年,短則數月便派人接我回來,那樣不也是……”

“若是大王召你回去,定要設法拖延纔是。過上幾年,孩子大了,大王自然也看不出真假。此事唯有你知我知……”

“不,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弟弟帶來那些兵士,看到姐姐終日哭泣,說不定已經有所懷疑了。”

魏冉上前撫摸着羋妃的肩膀安慰道:“姐姐放心,那些兵士決不會胡說八道。”說到這兒,他突然停下來,眼睛盯着一旁的使女蘭兒。他的目光透着一股陰冷之氣,蘭兒擡頭,不由得打了一個寒戰。

“姐姐,我想請蘭兒隨我一起返回秦國。”

羋妃不解:“這是爲何?”

魏冉解釋說:“弟弟回到咸陽,定要去畢家查看,你不是讓蘭兒給畢家送過糧食嗎?只有她知道畢家的所在。”

羋妃點頭:“嗯,也有道理。蘭兒,你就隨將軍一起回去吧。”

蘭兒也精明,她豈能不知魏冉的真實意圖,連忙說:“不不,娘娘,我不回去,我要留在這裡陪伺娘娘。”

羋妃不解其意,勸道:“蘭兒,我知道你捨不得離開,我也捨不得你呀。可是爲了稷兒,你就回去吧。等找到稷兒你再回來,再也不讓你離開了,啊?”

蘭兒無奈,只得跪下,向羋妃重重地磕了幾個響頭,淚流滿面地說:“娘娘,待來世……待來世再讓奴婢伺候娘娘吧。”

蘭兒的恐懼不是多餘的,離開薊城的當天夜裡,魏冉就在驛站把她殺了。不僅如此,回到高陵,跟隨他一同前往燕國的所有兵士也都被盡數活埋。可憐這些兵士,雖在九泉卻不知道自己犯下了哪條罪狀。

(本章完)

第八章 水破餘州第六章 魏萱公主第十章 初治泯水第一章 “狸貓換太子”第一章 “狸貓換太子”第十三章 重返蜀郡第四章 昭王即位第十四章 水神與死神第二章 恐水症第四章 昭王即位第二章 恐水症第二十二章 楚國的人質第十七章 二治泯水第十五章 愛與痛第二十五章 分水金剛堤第十八章 自薦蜀郡守第十章 初治泯水第一章 “狸貓換太子”第十二章 從此世上有李冰第九章 羌民的智慧第二十一章 火燒水激玉壘山第十章 初治泯水第十五章 愛與痛第四章 昭王即位第二章 恐水症第二十四章 逃出生天第一章 “狸貓換太子”第九章 羌民的智慧第十一章 太后的“母愛”第七章 蜀道難第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十五章 愛與痛第五章 範睢如何成爲張祿第五章 範睢如何成爲張祿第二十一章 火燒水激玉壘山第八章 水破餘州第三章 兩個王子第十七章 二治泯水第二十章 治蜀有方第十一章 太后的“母愛”第三章 兩個王子第六章 魏萱公主第十二章 從此世上有李冰第十八章 自薦蜀郡守第一章 “狸貓換太子”第十四章 水神與死神第十一章 太后的“母愛”第二十四章 逃出生天第十章 初治泯水第二十章 治蜀有方第七章 蜀道難第二十一章 火燒水激玉壘山第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三章 兩個王子第七章 蜀道難第二十章 治蜀有方第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一章 “狸貓換太子”第六章 魏萱公主第二十二章 楚國的人質第十三章 重返蜀郡第六章 魏萱公主第一章 “狸貓換太子”第二十章 治蜀有方第二十四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三章 原罪第十三章 重返蜀郡第十五章 愛與痛第八章 水破餘州第二章 恐水症第五章 範睢如何成爲張祿第二十三章 原罪第十章 初治泯水第二十三章 原罪第二十三章 原罪第八章 水破餘州第七章 蜀道難第二十三章 原罪第十三章 重返蜀郡第二十二章 楚國的人質第十三章 重返蜀郡第二十三章 原罪第二十三章 原罪第十六章 郡府辯冤第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十七章 二治泯水第七章 蜀道難第十二章 從此世上有李冰第二十五章 分水金剛堤第十七章 二治泯水第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九章 羌民的智慧第三章 兩個王子第四章 昭王即位第十八章 自薦蜀郡守第五章 範睢如何成爲張祿
第八章 水破餘州第六章 魏萱公主第十章 初治泯水第一章 “狸貓換太子”第一章 “狸貓換太子”第十三章 重返蜀郡第四章 昭王即位第十四章 水神與死神第二章 恐水症第四章 昭王即位第二章 恐水症第二十二章 楚國的人質第十七章 二治泯水第十五章 愛與痛第二十五章 分水金剛堤第十八章 自薦蜀郡守第十章 初治泯水第一章 “狸貓換太子”第十二章 從此世上有李冰第九章 羌民的智慧第二十一章 火燒水激玉壘山第十章 初治泯水第十五章 愛與痛第四章 昭王即位第二章 恐水症第二十四章 逃出生天第一章 “狸貓換太子”第九章 羌民的智慧第十一章 太后的“母愛”第七章 蜀道難第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十五章 愛與痛第五章 範睢如何成爲張祿第五章 範睢如何成爲張祿第二十一章 火燒水激玉壘山第八章 水破餘州第三章 兩個王子第十七章 二治泯水第二十章 治蜀有方第十一章 太后的“母愛”第三章 兩個王子第六章 魏萱公主第十二章 從此世上有李冰第十八章 自薦蜀郡守第一章 “狸貓換太子”第十四章 水神與死神第十一章 太后的“母愛”第二十四章 逃出生天第十章 初治泯水第二十章 治蜀有方第七章 蜀道難第二十一章 火燒水激玉壘山第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三章 兩個王子第七章 蜀道難第二十章 治蜀有方第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一章 “狸貓換太子”第六章 魏萱公主第二十二章 楚國的人質第十三章 重返蜀郡第六章 魏萱公主第一章 “狸貓換太子”第二十章 治蜀有方第二十四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三章 原罪第十三章 重返蜀郡第十五章 愛與痛第八章 水破餘州第二章 恐水症第五章 範睢如何成爲張祿第二十三章 原罪第十章 初治泯水第二十三章 原罪第二十三章 原罪第八章 水破餘州第七章 蜀道難第二十三章 原罪第十三章 重返蜀郡第二十二章 楚國的人質第十三章 重返蜀郡第二十三章 原罪第二十三章 原罪第十六章 郡府辯冤第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十七章 二治泯水第七章 蜀道難第十二章 從此世上有李冰第二十五章 分水金剛堤第十七章 二治泯水第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九章 羌民的智慧第三章 兩個王子第四章 昭王即位第十八章 自薦蜀郡守第五章 範睢如何成爲張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