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

大清國的禮親王代善來到遼東,派遣使者專門趕赴錦州,送來了請求議和的文書。

這份請求議和的文書,引發了很大的爭執。

以鄭錦宏爲代表的鄭家軍諸多的將領,堅決反對與後金議和,明確的形勢擺在面前,鄭家軍在遼東之戰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八旗軍,如此時刻正是要趁勝追擊的時候,若是同意後金議和的事宜,豈不是放棄了前面的勝利,再說皇上剛剛作出部署,鄭家軍已經準備出擊,收復遼河以西所有的地方,且對後金採取封鎖的政策,讓後金慢慢的崩潰,到了那個時候,鄭家軍再行對八旗軍發起總攻。

以周延儒爲代表的文官,態度模糊,他們不是特別贊成與後金議和,但是認爲皇太極既然派遣代善爲使者前來,大明朝廷還是有必要見一見的,若是乾脆拒絕了代善,則有可能讓遼東的局勢完全惡化,不利於對後金的徹底封鎖。

說起來朝廷的意見基本上一致,都是反對與後金議和,畢竟大明朝廷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不管是在國力上面,還是在軍隊方面。

最終能夠做出決定的,還是鄭勳睿。

議和的文書,擺在桌上。

鄭勳睿已經看了好幾遍了,皇太極突然派遣使者前來議和,出乎了他的預料,而且派遣的是大清國的第一親王代善,這個舉措已經表明了皇太極迫切想着議和的心態。

可是不是就能夠依次做出判斷,大清國已經無法維持,鄭家軍可以對瀋陽發動總攻了。

鄭勳睿絕不會這麼看,他知道皇太極也是一代梟雄,做任何的事情都是反覆思索的,絕不會只給自身留下一條道路。

鄭勳睿需要思考的問題不少,是不是同意代善代表大清國前來議和,皇太極派遣代善前來議和的主要目的究竟是什麼。

朝中的文武大臣都是反對此次議和的,因爲代善是以大清國的全權代表前來的,若是同意進行議和。則是大明朝廷變相的承認了大清國的存在,這一點就連自縊身亡的先皇都沒有做的,先皇從未承認過大清國的存在。

鄭勳睿到不在乎這一點,不管是大清國還是後金。最終都要被鄭家軍掃除掉,不一定說同意代善前來議和,就是對大清國的承認,也不是說朝廷不同意議和之事,大清國就不存在了。皇太極在崇禎九年創建大清國登基稱帝,已經是盡人皆知的事情,這麼多年過去了,大明朝廷一直都不承認,人家也是好好的。

實力纔是關鍵。

周延儒和楊廷樞兩人進入廂房的時候,鄭勳睿還在低頭沉思。

周延儒已經從寧遠趕過來,既然皇上在錦州,周延儒肯定是要趕赴錦州的。

周延儒和楊廷樞恭恭敬敬的行禮。

鄭勳睿看着兩人,開門見山。

“周愛卿,楊愛卿。朕請你們來,所謂何事,你們也是知曉的,有關代善前來議和的事宜,爭執很大,朕知道上下都是不同意的,鄭家軍之中的將領完全不同意代善到錦州來,你們則是認爲代善可以到錦州來,但不是來議和的,這問題就擺在了朕的面前。朕想聽聽你們的意見,今日的商議,你們想到什麼就直接說,不要有什麼隱瞞。”

周延儒看了看楊廷樞。首先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代善想着以大清國使者的身份前來議和,這是萬萬不行的,朝廷從未承認大清國之存在,若是代善以皇太極的代表前來議和。或者是商議其他的事情,尚可以考慮,不過臣對議和的事情,沒有什麼好的看法,臣認爲這是皇太極的緩兵之計,不過是想着拖延時日,看看能不能夠找到解決困難之辦法。。。”

周延儒說完之後,楊廷樞也跟着開口了。

“皇上,臣贊同周大人之分析,臣以爲皇上大可不理睬代善,若是皇上決定要代善到錦州來,隨便派人與代善商議就可以了,至於說鄭家軍對後金的壓迫,不能夠有絲毫放鬆。。。”

鄭勳睿微微點頭,看來周延儒和楊廷樞都仔細思考過。

“你們說的不錯,朕也有這樣的看法,不過皇太極既然派遣代善前來,朕也不能夠失去了禮儀,朕看這與代善商談之事,還是請周愛卿直接負責。”

說到這裡,鄭勳睿的臉色有些嚴肅了。

“朕這兩日也在思索,皇太極派遣代善前來議和,其最爲主要的目的,怕是想着拖延是時日,八旗軍在遼東遭遇了慘敗,皇太極的日子也不好過,也需要時間來調遣大軍和平復情緒,包括後金滿人權貴的情緒,不過朕可不會認爲鄭家軍此時進攻瀋陽,能夠取得勝利。”

“朝廷對待後金的政策,不會出現變化,不管代善前來議和是什麼目的,說出來什麼樣的條件,或者有什麼樣的誠意,朝廷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

“朕想着同意代善前來議和的事宜,也是想着爭取到時間。”

“朕知道一個典故,就是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兩位想必沒有聽說過,這青蛙善跳躍,不管遇見什麼危險,都是要迅速跳躍離開的,不過將青蛙放置在冷水之中,慢慢的加熱冷水,讓青蛙不知不覺,等到青蛙發現水已經很熱了,想要跳躍,已經沒有了能力,最終在滾燙的熱水之中身亡。”

“朕對待皇太極和後金,也要採取此等的辦法。”

“朕同意讓代善前來議和,這就等於是給了後金和皇太極機會,議和談些什麼不重要,也無所謂,關鍵是麻痹皇太極和後金,讓他們以爲鄭家軍短時間之內不會發動對瀋陽的進攻,如此情況之下,鄭家軍從遼東和遼南兩個地方嚴密封鎖與後金的所有貿易,你們都要記住,議和的過程之中,什麼互市的事情,絕不要提及。”

“後金缺乏了商品的來源,特別是糧食的來源,基本難以維持,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是皇太極親自前來議和,也沒有作用了。”

周延儒和楊廷樞離開之後,鄭錦宏進入了廂房。

面對鄭錦宏的時候,鄭勳睿更是實話實說,他做出的所有決定,鄭錦宏是絕對擁護的,而且是不折不扣的貫徹落實的,鄭勳睿需要做的就是給鄭錦宏說清楚其中的道理,接着鄭錦宏在鄭家軍諸多將領之中將意思說清楚。

鄭勳睿說到議和之事,鄭錦宏聽的非常仔細,期間幾次都想着開口說話,可最終還是沒有開口,鄭錦宏的這些表情,鄭勳睿當然注意到了。

“錦宏,朕看你一直都想着開口說話,想到什麼就直接說。”

鄭錦宏到也沒有猶豫,跟着就開口了。

“皇上,臣覺得讓代善前來議和,是便宜了皇太極和後金,再說臣聽周大人和楊大人也說過了,要是同意代善前來議和,豈不是承認了大清國。”

鄭勳睿臉上露出了笑容。

“錦宏,你一直都在朕的身邊,這麼多年,朕所做的事情你都是知道的,朕的脾氣你也是最瞭解的,朕也感覺到,這些年過去,你的進步是很大的,很多地方都能夠領會到朕的意圖,不過有一點你還是沒有能夠注意到。”

鄭勳睿的這些話,讓鄭錦宏感激和緊張。

鄭錦宏這樣的表情,讓鄭勳睿無限感慨,高處不勝寒,他登上皇帝寶座之後,不管是鄭錦宏還是徐望華,態度就變得異常恭敬,不敢有絲毫的不敬之舉,這樣的情況,鄭勳睿也無法改變,幾千年的儒家思想,已經將帝王擡上神一般的位置,特別是他這種靠着自身的奮鬥登上皇帝寶座的,下面的人更是畢恭畢敬的。

“朕看重的是實際利益,不是表面上的東西,就說這代善是不是代表大清國,有什麼關係,朕不管他代表什麼,是大清國或者是皇太極,都無所謂,從開海禁這件事情上面,你就能夠看見朕的態度,當年鄭和下西洋,不管他是什麼目的,可他最終的做法,都是展現大明朝廷的權威,給出去的東西多,獲取的東西少,朕是不看好的,還有就是萬國來朝的事宜,朕明確了態度,若是這些使者都想着從朕這裡得到什麼好處,那是不可能的。”

“最爲鄭家軍的總兵,內閣大臣,你也要有這等的看法,不要計較眼前的得失,要看的長遠,鄭家軍最終都是要佔領瀋陽,收復所有失地的,不管是大清國還是後金,最終都是要被鄭家軍徹底剿滅的。”

鄭勳睿說完這些話,鄭錦宏的臉紅了。

鄭勳睿能夠給他說這些話,說明了完全的信任,跟隨鄭勳睿身邊這麼多年,鄭錦宏很清楚,現在的皇上、以前的少爺,沒有因爲登基稱帝之後有多大的改變,皇上一直都是睿智的,而且始終保持了這等的態勢,不管遇見什麼事情,都能夠從容的應對,皇上那種以民爲本的策略,在大明朝廷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現如今的大明王朝,愈發的強大起來,就是最好的說明。

這就讓鄭錦宏更加堅定了決心,一定要好好的跟隨在皇上左右,拼盡全力好好的做事情。。

第5章 父子長談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92章 京城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160章 家中來人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234章 誘惑第112章 直來直去第159章 整合第999章 瀋陽之戰(3)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835章 潼關之戰(1)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56章 古今融合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265章 亂攤子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27章 亦師亦友第55章 明確目標第227章 惡少第575章 警告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111章 陰影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34章 嚴師第589章 痛心(2)第135章 家底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450章 出征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514章 慘敗(3)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657章 寇白門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27章 亦師亦友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593章 深層次分析第88章 當頭一棒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132章 先軍策略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30章 府試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927章 關鍵的建議第115章 當值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926章 權鬥第689章 焦灼(1)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237章 反間計第413章 兩難第388章 江湖傳說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328章 抓重點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788章 不着急第345章 蓬萊閣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937章 范文程的頹廢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809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339章 丙子之亂第926章 權鬥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356章 穩妥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940章 海外奠基之戰(2)第839章 潼關之戰(5)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820章 整體歸降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690章 焦灼(2)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160章 家中來人第27章 亦師亦友
第5章 父子長談第913章 皇太極的憤怒第92章 京城第533章 高陽之戰(6)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746章 這就是人心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160章 家中來人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234章 誘惑第112章 直來直去第159章 整合第999章 瀋陽之戰(3)第119章 亂象漸生第964章 本能的厭惡第835章 潼關之戰(1)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56章 古今融合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265章 亂攤子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27章 亦師亦友第55章 明確目標第227章 惡少第575章 警告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111章 陰影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34章 嚴師第589章 痛心(2)第135章 家底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450章 出征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691章 不易察覺的變化第514章 慘敗(3)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630章 本性如此第657章 寇白門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27章 亦師亦友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837章 潼關之戰(3)第200章 破除牽制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593章 深層次分析第88章 當頭一棒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132章 先軍策略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30章 府試第903章 御駕親征第927章 關鍵的建議第115章 當值第865章 通州之戰第382章 必須搬遷第926章 權鬥第689章 焦灼(1)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497章 骨子裡的奴性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703章 上面的擔憂第237章 反間計第413章 兩難第388章 江湖傳說第825章 年輕人的弱點第328章 抓重點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788章 不着急第345章 蓬萊閣第283章 漁翁得利第209章 不可饒恕第937章 范文程的頹廢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809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339章 丙子之亂第926章 權鬥第623章 襄陽失陷(6)第587章 講武堂開課第310章 調整之前第356章 穩妥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940章 海外奠基之戰(2)第839章 潼關之戰(5)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820章 整體歸降第171章 家人團聚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690章 焦灼(2)第175章 火炮的作用第160章 家中來人第27章 亦師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