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監手段

自打見了匡敏後,秦琬感觸極深:“我早就懷疑紀清露背後的人來自宮中,卻沒想到會是他。”

匡敏對聖人的忠心毋庸置疑,即便聖人讓他自盡,他也會二話不說,拔劍自刎,誰能想到竟會有這麼一出?

話又說回來,常青對魏王何嘗不是忠心耿耿,爲魏王的大業做盡傷天害理之事?但魏王的心胸氣度,膽略見識,又豈能與聖人相提並論?

“他只忠於聖人,旁人不過是連帶着,穆家絕了紀家上進之路,此等深仇大恨,不報豈能爲人?”裴熙倒是很坦然,“人都是會變的,身份改變,地位不同,親朋好友,甚至一兩句無心的言語,都會讓人與人之間良好的關係變了味……利益共同的夫妻尚且貌合神離,何況主僕、好友呢?再說了,這樣大的事情,固然有許多人爲了富貴追隨,也有些人是被逼無奈。無論哪種人,歸根到底都是看重性命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嘛!”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榮華富貴雖好,也得有命享纔是。

秦琬輕輕頜首,又來了興趣:“你說,匡敏是以什麼藉口離開皇宮的?”

“這就太難爲我了。”裴熙倒是很坦然,“若能知道這麼多隱秘的事情,我就不是現在這樣子了。”

斷了魏王一處根基的秦琬自是高興非常,匆忙趕回皇宮的匡敏想到聖人對鍾婕妤的厭惡,對魏王的不喜,再想想樂平公主的做派,憤怒、愧疚之餘,又產生一絲“果然如此”的感覺。

他打小就跟在聖人身邊,目睹聖人運籌帷幄,破江南,平叛亂,履至尊,幾十年來勵精圖治,創下了三十餘載的太平盛世,對聖人早就佩服得五體投地,有種近乎盲目的崇拜和信任。這麼些年來,他也就因紀嵐之事對魏王略有些親近,不似聖人,哪怕想將江山交付魏王,仍是不喜這個兒子的。

只有這麼一次與聖人的意見相悖,便被現實扇了幾個耳光,匡敏的面上雖帶着一如既往的謙恭微笑,心裡卻將魏王恨到了極處。

匡敏此番出行,奉得是聖命,公事辦完了再來辦私事。聖人知他在外頭有宅子,收養了孩子,讀書的讀書,經商的經商,也沒見哪個真正有出息,無不平淡安穩度日,只當匡敏孤苦非常,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見匡敏來了,聖人也沒問他行程,更沒派人暗中跟着他,只問:“查得怎麼樣了?”

“誠國公在京郊北邊的莊子,確是進得人多,出得人少。登上莊子旁的山巔遠眺,京郊大營若是出動了騎兵,雖稱不上一目瞭然,也頗爲清晰。”匡敏的心緒已然平復,畢恭畢敬地將自己調查到的情況一一稟報。

聖人聽了,左右踱步:“誠國公性情疏闊,卻謹記分寸,結交得多爲文人清客,不碰勳貴世家,少涉綠林草莽。”即便他們一直懷着狼子野心,卻也用了幾代人做好表面功夫,別說聖人手上還沒握有真憑實據,哪怕有,也容易被倒打一耙。

即便做了多年唯我獨尊的皇帝,聖人也一直很注意爲人處世的分寸,他竭力做到公平公正,有功必賞,有錯必罰。哪怕爲了政治考慮,不得已委屈一方,他也會盡量做出補償,就好比紀嵐之事,匡敏爲何不怨聖人,只恨穆家,連帶着疏忽了懷獻太子?實在是那時樑王和穆家鬥得太過激烈,聖人不得不出手保住穆家,卻也沒忘記紀嵐。說是說貶謫,其實是平調,只不過在世人的眼裡,京官始終比地方官高貴些罷了。若不是紀嵐氣性小,經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無妄之災,再等個十年八年,未嘗沒有翻身回京的機會,如何會一病不起,抑鬱而亡?

燕王容襄爲使百姓不受異族掠奪,拒絕與異族合作,從而失去了問鼎中原的機會。誠國公一脈也一直表現得十分安分守己,不捲入皇位爭奪,不覬覦實權要職,甚至連朝堂之事都避而不談。與誠國公相比,代王都能算插手政事了,畢竟他接納了好些勳貴人家的子弟做侍衛,雖然是幫魏王做人情。

這樣安分的人家,祖先又有那等光環在,無論是出於善待投誠者的考慮,還是顧忌影響,聖人都不好對誠國公府動手。

皇帝對功臣、妻族甚至一直追隨自己的酷吏動手,固然十拿九穩,畢竟沒有誰傻到一直與皇帝做抗爭,反正死得是別人又不是自己,但他們的心會寒,脊樑也會彎。心一寒了,就不會想到做些政績出來,爲百姓謀些福祉,而是會拼命撈錢,頗有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意思;脊樑彎了,今天能對皇帝卑躬屈膝,坐視對方指鹿爲馬,明天就能對侵略者俯首稱臣,割地賠款。

聖人雖知千秋萬代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謊言,皇室綿延數百載,終究會出不肖子孫敗光偌大江山,也不希望壞影響是由自己起頭。匡敏揣摩聖人的用意,又對魏王存了偏見,來的路上已將這幾年的事情反反覆覆琢磨了一遍,總覺得魏王極不妥當,打定主意給對方顏色看看,便道:“聖人,老奴有些愚笨的見識,不知當說不當說。”

“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還是這般脾氣,倒不愧‘慎行’二字。”聖人笑着搖了搖頭,無奈道,“說吧!”

慎行是聖人給匡敏起的字,匡敏自詡這些年也不負謹言慎行,唯獨……一想到魏王,他心裡就涌起一團無名火,直接拿最壞的眼光去看待對方,挖起坑來毫不手軟:“老奴左思右想,總覺得蘇世子與高大人這一行實在太順當了,蘇世子說孟懷有問題,孟懷這個舉世無雙的大清官便真有些說不清楚;蘇世子說富商王家有問題,他們家就真的私造兵器,竟沒走半點彎路。這麼大的案子,不過小半年的工夫,竟拿到了賬本和名錄,纔會出事……蘇世子到底年輕,高大人又不好與世子擰着來,真要踩入了別人的陷阱也未可知啊!”

聖人對誠國公府早有些疑慮,這些年也留神盯着他們,雖知他們不像表現出來的那樣安分,到底沒查出有什麼大問題。他心裡也明白,諸王爲了奪那張椅子,什麼都幹得出來,聯絡上誠國公府也不奇怪。再有便是其餘諸侯的後裔,瞧着自己東躲西藏,最好也不過是一介百姓,還要提心吊膽,怕官府查出來他們的身份,再看看誠國公府的富貴,眼紅不已,藉機栽贓也是有可能的。孟懷又是寒門舉子爲官的表率,激勵着天下讀書人奮進,實在打眼得很,更不好隨便處理。

匡敏知聖人留了心,暗暗告了一聲罪,坑魏王的同時,不忘爲秦琬,爲代王說好話:“蘇世子帶着賬本失蹤了大半個月,消息怕是快蓋不住了,縣主若是知道了,指不定該多傷心呢!”

蘇彧若真遭了什麼不幸,而且是這種功虧一簣的局面,即便死了,哀榮也有限,秦琬……

罷了罷了,夫家不足,孃家補上就是了。

聖人因蘇彧之故,對魏王有那麼一絲疑惑,原先覺得有些荒謬的念頭,此刻又在心中冒了頭,他沉吟片刻,便道:“召代王進宮,讓伺候的人都退下去。”

代王秦恪被天使召進宮的時候,還不知又出了什麼事,聖人也直接,屏退衆人後,直接來了一句:“朕欲立你爲太子,你看如何?”

聽見聖人這麼說,秦恪徹底怔住了。

他倒不是驚訝聖人要立他做太子,這麼多年過去了,他自己有幾斤幾兩,他心裡明白,這麼大的擔子交到他手上才叫稀奇。他震驚得是,秦琬問了他一聲,您要不要仿東海恭王,願意的話就交給我去辦。這才過了幾天啊,聖人就問他想不想當太子?他女兒何時有這麼大的能耐了?

秦恪滿頭霧水,壓根鬧不明白秦琬到底做了什麼,看在聖人的眼裡卻是長子被嚇呆了,不由在心裡嘆了口氣。

這麼大人了,還實誠到這地步……想到這裡,聖人心也軟了,便道:“朕不是唬你,全是爲了保你,你明白麼?”

秦恪回過神來,聽見聖人推心置腹地一句話,再看看昔日英武豪邁的父親身子佝僂,老邁盡顯,眼淚忍不住就下來了:“兒子,兒子明白——”

聖人見秦恪答應得這樣快,還當他會錯意,忍不住問:“你……當真明白?”

“兒子會推拒的!”秦恪老老實實地說,“若是不夠,讓兒子躲到深山裡也成。”說到這裡,又有些擔心,“要不,要不兒子的爵位就別換了?您追封琨兒做晉陽郡王,已經讓御史盯上了代王府的後院……”語氣中竟帶了點埋怨。

見長子這樣識趣,聖人心中大慰。

他雖是一代雄主,到底年紀大了,平素看不出來,關鍵的事情上就有些左性。他愧對代王,想要補償,就容不得旁人妄動手腳。聽見代王連晉王的封號都不敢受了,心中酸澀之餘,也打定了主意。

第六章 賢惠第三百八十五章 積怨已久第八十六章 嫌隙極深第三百九十五章 殷殷囑託第二百四十四章 初次議政第三百六十九章 世情百態第一百九十五章 媵妾盧氏第一百九十五章 媵妾盧氏第二百三十四章 初疑鬼神第一百零四章 略施小計第三百五十四章 落井下石第四百五十八章 復仇之路第七章 抽薪第三百五十六章 創辦女學第二百五十一章 儲君之議第一百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六十二章 歲月如刀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之砒霜第三百五十九章 意義重大第十章 趙九第十一章 誤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四百四十九章 此生不忘第三百八十九章 趁亂潛入第二百八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七十章 國之儲貳第一百七十五章 有來有去第二百七十章 今時往日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二百一十九章 子嗣傳承第三百三十九章 先斷家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刀鋒森寒第九十四章 棘手之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醜陋嘴臉第一百五十章 平叛軍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琴瑟和鳴第七十七章 琴師臨歌第四百三十二章 棋局已收第一百六十一章 冤假錯案第一百六十一章 冤假錯案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三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琴瑟和鳴第五十七章 草菅人命第六十七章 背主之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卑與否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失一王第六十八章 良師益友第九十三章 目光短淺第三十九章 萌芽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有巧合第二百七十六章 逼上絕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穆家退路第三百七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恭王舊事第二十九章 分析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生緣定第十一章 誤會第二十一章 客至第四百五十四章 情深似海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海深仇第六章 賢惠第三百四十三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一十章 商賈來投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四百二十七章 勿忘初心第三百零一章 平地驚雷第四百七十四章 如意難尋第一百零二章 帝王心術第五十四章 不合時宜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拔寨第七十四章 媚俗之流第四十四章 初露鋒芒第五十二章 往事如夢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失一王第四十一章 舐犢情深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喜有憂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九十章 當利公主第三百三十七章 付出代價第二百零二章 消災弭禍第二百一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二十章 攜風傾雨第二十章 廝殺第二百五十三章 女子堪憐第二百四十七章 功利庶女第一百四十八章 穆家退路第三百六十章 土地之弊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二百四十四章 初次議政第三百三十九章 先斷家事第八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二百九十八章 借力打力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一百八十八章 書房之爭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二百一十三章 深得聖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鋒芒畢露第五十五章 飛揚跋扈第三百二十九章 以身犯險
第六章 賢惠第三百八十五章 積怨已久第八十六章 嫌隙極深第三百九十五章 殷殷囑託第二百四十四章 初次議政第三百六十九章 世情百態第一百九十五章 媵妾盧氏第一百九十五章 媵妾盧氏第二百三十四章 初疑鬼神第一百零四章 略施小計第三百五十四章 落井下石第四百五十八章 復仇之路第七章 抽薪第三百五十六章 創辦女學第二百五十一章 儲君之議第一百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六十二章 歲月如刀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之砒霜第三百五十九章 意義重大第十章 趙九第十一章 誤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四百四十九章 此生不忘第三百八十九章 趁亂潛入第二百八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四百七十章 國之儲貳第一百七十五章 有來有去第二百七十章 今時往日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二百一十九章 子嗣傳承第三百三十九章 先斷家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刀鋒森寒第九十四章 棘手之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醜陋嘴臉第一百五十章 平叛軍心第一百三十二章 琴瑟和鳴第七十七章 琴師臨歌第四百三十二章 棋局已收第一百六十一章 冤假錯案第一百六十一章 冤假錯案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三十八章 郡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琴瑟和鳴第五十七章 草菅人命第六十七章 背主之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卑與否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失一王第六十八章 良師益友第九十三章 目光短淺第三十九章 萌芽第一百四十七章 事有巧合第二百七十六章 逼上絕路第一百四十八章 穆家退路第三百七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恭王舊事第二十九章 分析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生緣定第十一章 誤會第二十一章 客至第四百五十四章 情深似海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海深仇第六章 賢惠第三百四十三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一十章 商賈來投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四百二十七章 勿忘初心第三百零一章 平地驚雷第四百七十四章 如意難尋第一百零二章 帝王心術第五十四章 不合時宜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拔寨第七十四章 媚俗之流第四十四章 初露鋒芒第五十二章 往事如夢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失一王第四十一章 舐犢情深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喜有憂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九十章 當利公主第三百三十七章 付出代價第二百零二章 消災弭禍第二百一十一章 抽絲剝繭第四百二十章 攜風傾雨第二十章 廝殺第二百五十三章 女子堪憐第二百四十七章 功利庶女第一百四十八章 穆家退路第三百六十章 土地之弊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二百四十四章 初次議政第三百三十九章 先斷家事第八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二百九十八章 借力打力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一百八十八章 書房之爭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二百一十三章 深得聖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鋒芒畢露第五十五章 飛揚跋扈第三百二十九章 以身犯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