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

收費章節(12點)

在大戰行將結束的時候,美國的很多軍事項目都極爲瘋狂,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當時美**方啓動了一個代號“Z”的軍事項目。因爲在英文字母中,Z是最後一個字母,所以代號“Z”,表明是終極計劃,而且有兩層含義,一是結束戰爭的軍事計劃,二是終結人類文明的軍事計劃。

有趣的是,這不是唯一的“Z計劃”。

事實上,“Z計劃”本身是一系列軍事項目的合成,其中的每一個軍事項目,都具有毀滅全世界的能力。

二零五六年初,美軍在戰場上使用的病毒類基因武器就是“Z計劃”的一個項目。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代號“Z13”的病毒類基因武器,絕對是美軍這一系列瘋狂軍事項目中最不起眼的一個。

事實上,病毒類基因武器也沒有毀滅整個人類。

在病毒類基因武器之前的十二個項目,才真正具有毀滅性。

代號“Z12”的是一項化學戰計劃,目的是摧毀美國控制區內的所有綠色植物,手段則是落葉劑等化學藥品。

提出這個設想的是一個叫海因裡希的德裔美國科學家,他也是一個戰爭狂人。

按照他的設想,只要美國破壞了美洲大陸上的所有綠色植物,全球氣候就將遭到毀滅性破壞,中國將不得不在全球自然災害即將到來的情況下,與美國媾和,最終讓美國體面的結束這場戰爭。

客觀的講,海因裡希的瘋狂設想根本不可能實現。

不可否認,美洲大陸上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溫帶雨林與熱帶雨林,而且陸地面積相當於全球陸地的三分之一。如果美洲大陸上的所有綠色植物全部枯萎,絕對會造成極爲嚴重的自然災害。

問題是,該計劃能夠實現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別說即將戰敗的美國,就算是鼎盛時期的美國,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個月內毀滅整個美洲大陸上的植被。

要知道,北美洲與南美洲的陸地總面積超過了四千萬平方公里,即便除掉南北兩端的冰原地區,也有三千多萬平方公里。按照每平方公里撒佈一公斤的化學藥劑,並且反覆播撒十次才能除掉所有植被,總共需要三十萬噸化學藥劑。雖然以美國的工業實力來說,生產三十萬噸化學藥劑不是什麼難題。關鍵就是,如何平均的撒佈這些藥劑?最有效的方式,應該是進行空中撒播,可是美國已經喪失了制空權,也沒有那麼多飛機來執行任務,更難以把藥劑運送到其他地區。

正是因爲執行難度太大,這個瘋狂的計劃被美軍放棄了。

事實上,就算能夠實施,也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原因很簡單,在大戰爆發前,全球植被面積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早在二零四零年,就有科學家提出,隨着全球各地的植被陸續恢復,全球氣候很有可能降溫,從而導致嚴重的自然災害。

要知道,降溫所產生的災難,不比升溫低。

就此,科學家提出,應該有計劃的砍伐一些樹林,減少被植被吸收的二氧化碳,以人爲干預的手段來調控全球氣溫。

只是,在二零四零年,這個提議太超前了。

更重要的是,當時全球自然災害剛剛過去,幾乎所有人都把環保放在首位,認識到了加強環保的重要性。在這個時候提出大規模砍伐森林,顯然與輿論民意背道而馳,肯定不會得到支持。

當然,也沒有哪個國家的政府有這個能力去做這樣的事情。

要知道,在二零四零年,各國政府最關注的還是全球自然災害的持續影響,誰也不會去管森林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

只是,僅僅五年之後,氣溫下降的問題就引起了重視。

最先重視該問題的,就是中國政府。

原因很簡單,在過去的七年裡,中國的自然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政府必須考慮與環保有關的問題。

當然,這有一項技術有關,即農業工廠化技術。

到二零四五年的時候,中國已有百分之六十的耕地退耕,其中四分之三進行了森林化改造,另外四分之一則被改造爲草原。爲此,政府每年都投入了鉅額資金,加快全國耕地退耕速度。

好處是,中國的自然環境大幅度改善。到大戰爆發前,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已經由全球自然災害前的百分之十七提高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草原提高到了百分之二十二。也就是說,植被在中國國土上的覆蓋度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五十。雖然這離最終計劃還有一段距離,即森林與草原覆蓋面積達到百分之七十五,但是產生的影響卻很突出,比如東北地區冬季的平均氣溫已經降低了四攝氏度。

這些現象,讓中國政府認識到,植被覆蓋太多也不是好事。

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中國政府在二零四七年否決了對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改造項目,決定維持沙漠原樣。

已經有足夠多的證據表明,沙漠是地球自然環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也正是如此,戰爭結束之後,歐洲聯邦提出的對撒哈拉沙漠進行改造,才遭到了衆多科學家反對。

總而言之,在大戰爆發前,中國的科學家已經形成共識,即植被覆蓋率已經超過了維持地球正常氣溫水準的最高限度,在必要的時候應該有計劃的砍伐森林,或者是直接向大氣層中排放二氧化碳。

當然,這裡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因素,即聚變核能帶來的影響。

在聚變核能成爲人類文明的主要能源之前,化石燃料擔負則類似的角色,因此人類每年都要向大氣層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在聚變和能逐漸取代化石燃料之後,排放到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急劇減少。雖然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活動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實際上之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五十分之一,製造二氧化碳最多的不是人類,而是細菌,其排放量是人類活動的四十倍。但是科研結果同樣表明,只要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數量有百分之一的變化,就會對氣候產生影響。

要知道,到大戰爆發的時候,聚變核能在中國的能源消費中佔到了百分之八十,在美國佔到了百分之六十,在歐洲佔到了百分之三十,在其他國家也有相當高的比例,比如在巴基斯坦達到了百分之七十,在印度達到了百分之四十,在巴西爲百分之三十,在墨西哥爲百分之二十五。

更重要的是,中國與美國原本是全球最大的兩個化石能源消費國。

在聚變核能得到推廣應用之前,中國與美國就消耗了全球百分之六十的化石能源。

當中國與美國的化石能源消耗量急劇減少之後,全球的化石能源消耗量,在大戰爆發的前一年比二零三五年降低了百分之六十

這是個什麼概念?

這相當於人類排放到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至少減少了百分之五十。

結果就是,大氣層所含二氧化碳變化率超過了百分之一。

事實上,這也是全球氣候在二零四五年之後開始變冷的直接原因,也是科學家提出應該砍伐森林的直接原因。

說得極端一些,在聚變核能全面取代化石能源之後,恐怕每年都要燒掉一些森林,往大氣層中排放足夠多的二氧化碳。

搞清楚了這個道理,就能明白,海因裡希的瘋狂計劃,實際上毫無意義。

要知道,就算美洲大陸上的植被全部遭到破壞,全球氣候也不會出現太大變化,大不了讓幾個國土面積巨大的國家繼續搞綠化。事實上,從技術角度上講,能源不成問題,人類已經能夠對氣候進行微調了。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美**方如果採用了海因裡希的瘋狂計劃,吃苦的肯定不是中國。

第一受害者,絕對是美洲大陸上的十多億平民,以及那些依靠植被爲生的野生動物。

說得再簡單一些,只要美**方領導人稍微有點頭腦,就不會做如此愚蠢的事情。

在戰後,海因裡希也接受了審判,只是因爲他的行爲並沒構成直接危害,所以最後在國際戰爭法庭上被無罪釋放。

有趣的是,海因裡希在戰後,成了一個堅定的環保主義者,甚至是一個有點極端的“物種平等論者”。後來,他加入了一個極端環保組織,阻止各國政府有計劃的砍伐森林,並且參與了很多秘密襲擊活動。十多年後,他在新幾內亞島上參與一次破壞活動時,與隊友走散後失蹤。直到數個月後,搜救人員才找到了他的遺骸。殺死他的不是人,而是他致力保護的野生動物:鹹水鱷。

當然,這個代號“Z12”的計劃只是個笑話。

從危害性上講,最爲恐怖的是代號“Z1”的項目,而且該項目,在美軍中又被稱爲“末日計劃”。

與該項目有關的資料,直到大戰結束五十年後,才由中國官方公佈。

可以說,就算已經過去了五十年,哪怕是五百年,所有看過這些資料的人都能得出一個結論:在第三次世界大戰末期,人類命運命懸一線,離全面毀滅,也就只有一步之遙,沒有毀滅,只是運氣太好了。

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28章 屈服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227章 滅絕第88章 進退維谷第203章 覆滅第175章 三板斧第90章 一網打盡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54章 突然襲擊第17章 運氣不錯第114章 向前看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01章 反擊第37章 抽絲剝繭第22章 誰輸誰贏第73章 擴軍備戰第184章 強攻第10章 重在過程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33章 超級航母第31章 不可避免第81章 前沿科技第14章 戰爭前奏第109章 艦隊出征第67章 錯失良機第20章 剋制第45章 阻止戰爭第70章 外交戰場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86章 膠着第12章 前途未卜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49章 拋開幻想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7章 機關算盡第8章 擴軍浪潮第162章 彈雨第62章 戰術反擊第76章 水下力量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3章 把握機會第43章 薄弱環節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11章 玩火自焚第86章 精心部署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127章 雷暴第3章 大難不死第282章 秘密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79章 撲火第69章 惡仗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77章 誘餌第63章 卸甲第72章 愛國商人第36章 破例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39章 機會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237章 攻堅戰第39章 積極備戰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52章 空中力量第79章 撲火第46章 大戰略第82章 十一比八第20章 保持沉默第59章 猶豫不決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31章 返航第81章 防空攔截第77章 誘餌第84章 守株待兔第8章 不知進退第72章 愛國商人第153章 關鍵日第54章 最後衝刺第4章 科技競賽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36章 前仆後繼第219章 火線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3章 大國實力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38章 戰前會議第30章 誰更瘋狂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30章 誰更瘋狂第194章 誘餌
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28章 屈服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227章 滅絕第88章 進退維谷第203章 覆滅第175章 三板斧第90章 一網打盡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54章 突然襲擊第17章 運氣不錯第114章 向前看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01章 反擊第37章 抽絲剝繭第22章 誰輸誰贏第73章 擴軍備戰第184章 強攻第10章 重在過程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33章 超級航母第31章 不可避免第81章 前沿科技第14章 戰爭前奏第109章 艦隊出征第67章 錯失良機第20章 剋制第45章 阻止戰爭第70章 外交戰場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86章 膠着第12章 前途未卜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49章 拋開幻想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7章 機關算盡第8章 擴軍浪潮第162章 彈雨第62章 戰術反擊第76章 水下力量第186章 及時醒悟第3章 把握機會第43章 薄弱環節第3章 絕不是巧合第11章 玩火自焚第86章 精心部署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127章 雷暴第3章 大難不死第282章 秘密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79章 撲火第69章 惡仗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77章 誘餌第63章 卸甲第72章 愛國商人第36章 破例第153章 運氣成分第39章 機會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157章 司令部風波第139章 豪爽軍人第237章 攻堅戰第39章 積極備戰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52章 空中力量第79章 撲火第46章 大戰略第82章 十一比八第20章 保持沉默第59章 猶豫不決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31章 返航第81章 防空攔截第77章 誘餌第84章 守株待兔第8章 不知進退第72章 愛國商人第153章 關鍵日第54章 最後衝刺第4章 科技競賽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36章 前仆後繼第219章 火線第129章 重返戰場第3章 大國實力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38章 戰前會議第30章 誰更瘋狂第276章 簡單就是美第30章 誰更瘋狂第194章 誘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