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暴風前夕

魏國此時仍然是曹爽把持朝政。魏正始八年(247)五月,司馬懿開始始稱病,歸隱於家,不參預政事。

蜀延熙十年、魏正始八年(247),魏雍、涼二州羌、胡反魏降蜀,蜀羌維領兵出隴右(今甘肅隴西)接應,與魏雍州刺史郭淮,討蜀護軍夏侯霸戰於洮村。胡王白虎文、治無戴等率部落隨羌維入蜀。

公元247年(赤烏十年)步騭逝世。由其子步協繼承其爵位,繼續統領步騭的軍隊,加爲撫軍將軍。步闡,繼任爲西陵督,任昭武將軍,封西亭侯,後來叛吳被斬。步璇,步闡叛吳降晉時被送往洛陽,任給事中、宣威將軍,封都鄉侯。

曹爽專擅朝政,驕奢無度,引起司馬懿等老臣紛紛不滿,紛紛託病回家,其實是司馬懿等人一直在等待時機。曹芳喜好寵幸親近一羣小人,在後園遊樂飲宴。同年七月,何晏上疏說:“從今以後皇帝到式乾殿或者到後園遊樂時,應該都有大臣跟隨,以便詢問商量政事,講解討論經書大義,併爲世世代代所效法。”十二月,散騎常侍、諫議大夫孔乂也上疏勸諫曹芳,但曹芳都沒有聽從他們的意見。當時的謗書稱“臺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當,一狗憑默作疽囊。”三狗就是指何晏、鄧颺和丁謐,默就是曹爽的小字。意思就是說三狗都想咬人,而丁謐最爲兇惡。

五月,郭太后被曹爽軟禁永寧宮,與曹芳相對哭泣告別。曹爽族的行爲不但違背了顧命大臣應有的本分,也使魏國國力衰退,不少有志之士頗感不安,希望司馬太傅主持公道。剛任命爲幷州刺史的孫禮面露忿色,不發一言來拜見司馬懿,司馬懿知道孫禮此人也是爲大魏立下了汗馬功勞。曹操攻平幽州時,徵聘孫禮爲司空軍謀掾。後來馬臺因受事件牽連而即將面對死刑,當時已擁職權的孫禮爲報舊恩,私自讓馬臺越獄逃亡,自己則不願潛逃,徑自前往主簿溫恢之處自首。溫恢探知始末後,非常欣賞孫禮有恩必報的行徑,於是把事情告知曹操,最後孫禮與馬臺都獲免死罪。不久孫禮升任河間郡丞,再遷任滎陽都尉。當時魯國地界有數百個山賊,憑恃險要,爲禍百姓,於是朝廷命孫禮爲魯國相。孫禮到任後,立刻犒賞軍吏,下令得賊人首級者可獲賞,另一方面又向賊人施以懷柔政策,招降納附,不多時就令當地治安回覆泰平。

此後,孫禮歷任山陽、平原、平昌、琅琊各地太守之職,又隨大司馬曹休引軍攻打東吳。其時大軍至夾石一帶,孫禮向曹休進諫表示不可深入重地,可是曹休不聽諫言堅持進軍,果致敗跡。後來孫禮再遷任陽平太守,最後迴歸中央擔任尚書。魏明帝大修土木的時候,孫禮力爭,免除百姓的勞役,魏明帝下詔書說:“採納正直的進言,迅速遣送百姓去從事農業生產。”此時李惠是修建宮殿的監工,他又上奏表要求將修建宮殿的百姓再留一日,等宮殿完成再說。孫禮直接來到修建工地,不再上奏表請示,口稱魏明帝已下詔書免去百姓的勞役,讓他們回去。魏明帝認爲孫禮的所爲是出於善意,所以沒有責罰他。後來魏明帝在大石山狩獵,有一隻虎跑到他的車子旁,孫禮便扔掉鞭子下馬,想揮劍斬殺老虎,魏明帝擔心孫禮會有閃失,便立即下令孫禮重新上馬。明帝駕崩之際,任命孫禮爲大將軍長史,加授散騎常侍來輔佐大將軍曹爽,但是被曹爽排擠,多次被調職,被改任爲揚州刺史,前幾年東吳大將全琮率領幾萬軍隊侵犯騷擾,此時州里的兵士有的在體假,有的已派遣出去,留下來沒多少人。孫禮親自率領衛兵抵禦,在芍陂與全琮交戰,從早晨打到晚上,將士死傷過半。孫禮在兵刃中衝鋒陷陣,戰馬多次被刺傷,他依然手執戰鼓,奮不顧身,直至敵人退兵,皇帝下詔書慰勞,賞賜絹七百匹。孫禮爲死於這場戰事的將士們舉行祭祀,集衆舉哀悼念,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悲傷,失聲痛哭,又把絹全部分給戰死將士的家人,沒有給自己一點,這一點還接受過司馬懿的表揚稱讚。

孫禮被徵召任命爲少府,出任荊州刺史,轉任冀州牧時,司馬懿對孫禮說:“如今清河、平原二郡爲地界已爭執了八年,更換了兩任刺史,還是沒能解決;就像殷末虞國和丙國爭奪地界由周文王來決斷一樣,應該政令完善,公正分明。”孫禮說:“訴訟者以荒廢的家墓爲憑證,聽訟者以先輩長老爲證據,而又不可能對先輩長老加以刑罰,家墓也有的爲

了靠近高敞之地而遷走,有的是爲了避開仇敵而遷走,都不足以證。如今所說的這些事情,即使是皋陶也將很爲難。如果想要了結這場爭端,應當憑藉列祖當初受封平原的地圖來決斷。又何必要推論古代詢間過去,來增加訴訟的證據。過去周成王用桐葉與叔虞開玩笑,周公就把唐封給了叔虞。如今地圖藏在朝廷的倉庫中,可以根據它來決斷,難道還要等到了州郡才解決嗎?”司馬懿說:“對啊,應當去辨別地圖。”孫禮來到藏地圖的倉庫,根據地圖,爭執的上地應該屬平原郡。

而曹爽偏向清河郡,便下文書說:“地圖不能用,應當檢驗一下虛實異同。”孫禮上疏說:“管仲是霸王的佐相,他的才能度量也很小,還能夠奪取他哥哥的驕邑封地,使無怨言。我身爲冀州牧,敬捧着聖朝明晰的地圖,來驗別二郡上地的分界,郡界確實以王翁河爲界限;而紉縣卻以馬丹候爲憑據,偏要說以鳴犢河爲界限。用虛假作僞的訴訟、疑惑來擾亂朝廷。我聽說衆口礫金,會不辨真假;浮石沉木,則令是非顛倒;三人成虎,是流言可以聳動視聽;慈母扔掉她的織布梭,說明傳聞可以動搖初始的信念。如今平原、清河爭界八年,之所以一下就得到解決,就是因爲有能解釋分析的書和能夠判斷的地圖,可以拿來研究考察,以取得證據,糾正疑誤。平原在兩河之間,沿河東上游,其間有爵畔,爵畔在高唐西南,而二郡所爭之地卻在高唐西北,兩地相距二十多裡,可謂令人慨嘆惋惜、哭笑不得。根據分析與地圖情況的判斷而上奏表,而紉縣卻拒不接受詔令,這是我軟弱不能勝任,我還有什麼臉面再居位食祿而不理事!”於是立即束好腰帶穿上鞋子,駕車等待解職離任。

曹爽看到孫禮的奏章後,認爲孫禮以退爲進,攻擊自己,因而大怒不已,於是劾奏孫禮怨謗重臣之罪,結果令孫禮受結刑五年,一直閒置家中。其時很多人爲孫禮進言求情,於是朝廷又任孫禮爲城門校尉。匈奴王劉靖勢力漸強,鮮卑族又屢犯邊境,孫禮才被任命爲幷州刺史。

司馬懿見狀便問:“你成爲了幷州刺史,是否有所不滿?抑或尚爲分地界一事而感到憤怒?如今即將遠別了,爲何你如此不快呢?”孫禮便說:“您怎會說出這樣的話呢!我雖然不算是一個有德行的人,但又怎會在意這些官位之事與及陳年舊怨呢?我本來以爲明公你能仿效伊尹、呂望的行跡,好好匡輔魏室,既報答明帝的託付,又可建立自己的萬世功勳。如今社稷甚不穩定,天下仍甚紛亂,這纔是我現在感到不快的真正原因呀!”說罷涕泣橫流,司馬懿安慰他說:“不要哭了,暫且忍受一下目前的情況吧。”

公元248年(正始九年)三月,黃門張當把內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送給曹爽,曹爽、何晏乘機與張當勾結,謀危社稷。

公元248年(正始九年)秋,遮塞等屯兵河關、白土故城,依據河險抵抗。郭淮假裝從上流出兵,卻秘密派兵從下流渡河,佔據白土城,發動進攻,大破敵兵。治無戴包圍武威,家屬留在西海。郭淮率軍逼近西海,想偷襲軍隊家屬,正好治無戴又率兵折回,兩軍在龍夷之北相遇大戰,治無戴戰敗後逃走。姜維出兵石營,向疆川,西迎治無戴,留下陰平太守廖化在成重山修築城堡,收取諸羌散兵做爲人質。郭淮想兵分兩路,諸將都認爲姜維向西連接強大的胡兵,廖化則守據天險,如果兵分兩路,定會削弱兵力,前進無法牽制姜維,後退又攻不下廖化所守之城,不如集中兵力一起向西開進,趁胡、蜀兩兵未能接上聯繫之前,各個擊破,這是上策。郭淮說:“今派兵攻打廖化,可以出其不意,姜維肯定要有所顧忌。等姜維趕回來,廖化已被擊敗,而且可以使姜維疲於奔命。姜維的軍隊不向西接應胡人,胡人自然會撤離,這纔是一舉兩全的上策。”於是派夏侯霸等在沓中等地追剿姜維,自己則率大軍強攻廖化,姜維果然率師來營救廖化,正如郭淮所預料的那樣。郭淮因功被封爲都鄉侯。

正始九年(248年)冬天,曹爽覺得司馬懿稱病太久,產生懷疑便讓已準備出任荊州刺史的李勝拜會司馬懿。

早有門吏報入,司馬懿告知兩子:“此乃曹爽使來探我病之虛實也。”乃去冠散發,上牀擁被而坐,讓兩個婢女侍奉着出來接見。讓他更衣,他卻把衣服掉在地上;指着嘴說口渴,婢女端來

了粥,司馬懿拿不動碗,就由婢女端着喝,粥從嘴邊流出,沾滿了前胸。李勝說:“大家都說您的中風病舊病復發,沒想到您的身體竟這樣糟!”司馬懿氣喘噓噓地說:“我年老體弱臥病不起,不久就要死了。你屈就幷州刺史,幷州靠近胡地,要很好地加強戒備。恐怕我們不能再見面了,我把我的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託付給你。”李勝說:“我是回去愧居本家鄉的州官,不是幷州。司馬懿裝聾作啞,故意聽錯他的話說:“你剛剛到過幷州?”李勝又說:“是愧居荊州。”司馬懿說:“我年老耳聾思緒迷亂,沒聽明白你的話。如今你回到本家鄉的州,正好轟轟烈烈地大展德才建立功勳。”李勝告退後,稟告曹爽說:“司馬公只是比死人多一口氣,形體與精神已經分離,離死不遠,不足以憂慮了。”過了幾天,他又流着淚向曹爽等人說:“太傅的病體不能再復元了,實在令人悲傷。”因此曹爽等人不再對司馬懿加以戒備。

公元248年,蜀漢後主劉禪延熙十一年,涪陵國人殺死都尉反叛,鄧芝率軍前往征討,將其渠帥梟首,使百姓安居。吳赤烏十一年(248)十二月,交趾(今越南河內北)、九真(今越南清化北)夷起事,攻沒城邑,交州騷動。吳帝孫權乃以衡陽郡(治今湖南湘潭西)督軍都尉陸胤爲交州刺史、安南校尉。陸胤別任,喻以恩信,降者五萬餘家,州境復清。

同年,官居鎮北大將軍,漢中太守的王平去世。馬忠在南中,鄧芝駐守永安,王平在漢中,三人各守一方,保障蜀漢變土的平安。鄧芝爲將二十多年,賞罰明斷,體恤士卒。身上的衣食從官府資取,不治私有財產,妻子甚至有飢寒的日子,死時家中也沒有多餘財物。他的性格剛強、質樸,不會修飾情緒,因而沒有士人和他結交;而且對當時的人也不大敬重,只曾器重姜維。王平在軍旅中長大,不會寫字,認識的字不超過十個,但是他能口述讓別人代寫書籍,都有意理。王平讓人讀史、漢一系列的書籍傳記,自己在一旁聽,能知其大義,論說的時候不會失其主旨。王平遵守並履行法度,與人交談從不開玩笑,從早到晚,都能端正坐姿。然後不足的是。王平性狹侵疑,爲人自輕。王平去世,其子王訓繼承了爵位。

正始九年(248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何晏請管輅,當時鄧颺也在何晏家作客。何晏對管輅說:“聽說您算卦神妙,請試卜一卦,看看我的官位會不會到三公。”又問:“近日連續幾次夢見十幾只蒼蠅落在鼻子上,怎麼揮趕都不肯飛,這是什麼徵候?”管輅說:“飛號鳥,是天下的賤鳥,它們在林間吃桑椹,則鳴唱懷念善人的好音,何況我心非草木,怎麼敢不盡忠言。從前有八元、八凱爲虞舜效力,盡忠盡職,周公輔佐成王,常常夜以繼日,所以能平撫各地,舉國安寧。這些都是遵循正道,順應天意,不是卜筮所能宣明的。而今您掌握重權,身居高位,勢如雷電,但真正能感念您的德行的很少,很多人是懼怕您,除非您小心謹慎,多行仁義。鼻子,屬艮,這是天庭中的高山。若高而不危,才能長守富貴。而今青蠅臭惡都雲集其上了。位高之人,跌得也狠。不能不考慮物極必反,盛極必衰的道理。所以山在地上叫‘謙’,雷在天上叫‘壯’。謙,意味着聚斂多反覺其少;壯,意味着非禮之事不做。天下沒有損己利人而不得到衆人愛戴的事,也沒有爲非作歹而不敗亡的事。願您追思文王六爻的意旨,想想孔子彖象的含義。這樣就可以做官到三公,青蠅也可以驅散了。”鄧颺說:“這是老生常談。”管輅回答說:“老書生看見不讀書的人,常談的人看見不談的人。”何晏說:“過了年要再見您。”

曹爽所作所爲都被司馬懿等老臣看在眼裡,開始暗中佈置,增強實力。公元248年(正始九年),王凌代高柔爲司空,而高柔遷任司徒,毌丘儉遷任左將軍,假節監豫州諸軍事,領豫州刺史,轉爲鎮南將軍。前太傅鍾繇幼子鍾會正從秘書郎升至遷尚書郎。此時主持耕田的鄧艾已經從公元243年(正始四年),出任參徵西軍事,轉任南安(今甘肅隴西東南)太守。而前豫州刺史賈逵之子賈充承襲父親陽裡亭侯爵位。後入仕曹魏,任尚書郎,典定法律法令,兼任度支考課。再遷任黃門侍郎、汲郡典農中郎將。

一場風暴新舊時代的交替即將到來。

(本章完)

外記(二)劫持獻帝的亂局第十九章 江東幼虎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策應第七十四章 智算華容第十七章 移駕許昌第一百一十二章 平定鮮卑第十四章 濮陽大戰第十五章 再次交鋒第九十二章 自領益州外記(十九)袁紹部將第七十章 初戰三江口第六十章 江東使者第五十五章 長阪怒吼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第一百零一章 白衣渡江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九章 美人心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改革風波第一百二十五章 合肥新城第九十五章 威震逍遙津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親旗幟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水幼麟第九章 美人心計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外記(三十二)短命法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決戰合肥第一百三十三章 伐蜀受挫第八十二章 西涼再反第十九章 江東幼虎第四章 關東聯軍外記(二十九)天命正統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舊交替外記(六)孫策遇刺的背後(一)第四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外記(十七)南方叛賊第一百三十章 平定遼東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第一百二十七章 治世之道第四十四章 三顧茅廬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民一品第三十六章 古城聚義外記(二十九)天命正統第九十六章 平定三巴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外記(三十二)短命法家第八十六章 趙雲截江第三十六章 古城聚義第四十六章 必爭之地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風五丈原第一百零一章 白衣渡江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敗街亭第十九章 江東幼虎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五十章 大難前奏外記(十五)曹丕三路伐吳下篇第四十七章 臥龍之理外記(七)袁紹的失敗第一百三十四章 二宮之爭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與壞弟弟第一百二十七章 治世之道第九十三章 單刀赴會外記(四十二)千年西北第五十一章 計獻荊州第十三章 新盟誕生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第六十一章 襄陽鬧劇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外記(三十九)三國親戚外記(二十三)興勢之戰第四十章 對峙博望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外記(三十四)道德改革外記(三十六)英雄記第四十八章 託孤遺言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時代外記(二十九)天命正統第一百章 暗藏殺機第二十八章 袁術敗亡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外記(三十)九品中正制第八十五章 劉備入川第一百三十章 平定遼東第一百五十四章 功臣叛亂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民一品第一百七十章 一統決心第七十章 初戰三江口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策應第二十二章 宛城失算第七十九章 義釋黃忠第六十六章 口舌爭鋒外記(二十七)東吳豪族第一百六十六章 羊陸宿敵第一百四十五章 淮南二叛第一百零七章 蜀漢興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淮南一叛
外記(二)劫持獻帝的亂局第十九章 江東幼虎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策應第七十四章 智算華容第十七章 移駕許昌第一百一十二章 平定鮮卑第十四章 濮陽大戰第十五章 再次交鋒第九十二章 自領益州外記(十九)袁紹部將第七十章 初戰三江口第六十章 江東使者第五十五章 長阪怒吼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第一百零一章 白衣渡江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九章 美人心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改革風波第一百二十五章 合肥新城第九十五章 威震逍遙津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親旗幟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水幼麟第九章 美人心計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外記(三十二)短命法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決戰合肥第一百三十三章 伐蜀受挫第八十二章 西涼再反第十九章 江東幼虎第四章 關東聯軍外記(二十九)天命正統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舊交替外記(六)孫策遇刺的背後(一)第四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外記(十七)南方叛賊第一百三十章 平定遼東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第一百二十七章 治世之道第四十四章 三顧茅廬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民一品第三十六章 古城聚義外記(二十九)天命正統第九十六章 平定三巴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外記(三十二)短命法家第八十六章 趙雲截江第三十六章 古城聚義第四十六章 必爭之地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風五丈原第一百零一章 白衣渡江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敗街亭第十九章 江東幼虎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五十章 大難前奏外記(十五)曹丕三路伐吳下篇第四十七章 臥龍之理外記(七)袁紹的失敗第一百三十四章 二宮之爭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與壞弟弟第一百二十七章 治世之道第九十三章 單刀赴會外記(四十二)千年西北第五十一章 計獻荊州第十三章 新盟誕生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第六十一章 襄陽鬧劇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外記(三十九)三國親戚外記(二十三)興勢之戰第四十章 對峙博望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外記(三十四)道德改革外記(三十六)英雄記第四十八章 託孤遺言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時代外記(二十九)天命正統第一百章 暗藏殺機第二十八章 袁術敗亡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外記(三十)九品中正制第八十五章 劉備入川第一百三十章 平定遼東第一百五十四章 功臣叛亂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民一品第一百七十章 一統決心第七十章 初戰三江口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策應第二十二章 宛城失算第七十九章 義釋黃忠第六十六章 口舌爭鋒外記(二十七)東吳豪族第一百六十六章 羊陸宿敵第一百四十五章 淮南二叛第一百零七章 蜀漢興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淮南一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