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新盟誕生

公元193年(漢獻帝初平四年),劉虞擔心公孫瓚反叛,於是率兵十萬攻打公孫瓚。當時,公孫瓚的部曲放散在外,倉卒欲從東城逃走,劉虞的士兵不習戰,又下軍令不準騷擾百姓,久攻不下。公孫瓚於是招募精兵數百人,順着風勢放火,趁勢殺入劉虞兵營,劉虞大敗。劉虞與他的部下往北逃到居庸縣(今北京延慶東)。公孫瓚三天就攻破了居庸城,活捉劉虞及其妻子兒女回到薊縣。此時董卓已死,獻帝派使者段訓給劉虞增加封地,令其督統六州,升遷公孫瓚爲前將軍,封易侯。公孫瓚誣陷劉虞與袁紹謀取稱帝,脅迫段訓斬劉虞及其妻子兒女於薊市。公孫瓚將劉虞的首級送到京師,被劉虞的舊部下尾敦在路上劫走並安葬。公孫瓚殺了劉虞之後,得到了整個幽州,日益驕矜,不恤百姓,記過善忘,睚眥必報。

經過曹操的威望逐漸提升,滿寵字伯寧,山陽昌邑(今山東鉅野昌邑,一說今山東微山)人任爲軍中從事,毛玠字孝先,陳留平丘(今河南封丘)人,任爲治中從事,呂虔字子恪,是任城人,任命爲率領家兵鎮守湖陸。襄賁校尉杜鬆的部民炅母等人叛亂,與昌豨勾結,曹操用呂虔來代替杜鬆。呂虔到任後,設計誘使炅母和他的同伴幾十人,賜給他們酒食,暗中派壯士埋伏在兩側。呂虔觀察到炅母等人都喝醉了,便命令兩側的伏兵把他們全殺死,並安撫了其他人,這批叛賊於是都被掃平,也在於禁的推薦曹操得知了典韋一人。典韋是陳留己吾人。他形貌魁梧,膂力過人,有大志氣節,性格任俠。其時同鄉劉氏與睢陽人李永爲仇敵,典韋便爲劉氏報怨。李

永曾任富春長,家中備衛甚爲嚴謹。典韋駕車,載着雞酒,僞裝正在等候別人的閒人;當李永府前開門,李永親自出府時,典韋便懷匕首向前截殺李永,並殺李永妻,再慢慢走出來,取出車上刀戟,步行離去。由於李永的居所鄰近市,此事發生後全市驚。從後而追者雖有數百人,但卻無人敢近。典韋行了四五里,遇上李永伴衆,雙方轉戰不久,典韋脫身而去,自此爲豪傑之士所賞識。

曹操見道:“我觀此人容貌魁梧,必有勇力。”夏侯惇說:“他曾爲友報仇殺人,提頭直出鬧市,數百人不敢近。只今所使兩枝鐵戟,重八十斤,挾之上馬,運使如飛。”操即令韋試之。韋挾戟驟馬,往來馳騁。忽見帳下大旗爲風所吹,岌岌欲倒,衆軍士挾持不定;典韋下馬,喝退衆軍,一手執定旗杆,立於風中,巍然不動。曹操說:“此古之惡來也!”遂命爲帳前都尉,解身上錦襖,及駿馬雕鞍賜之。

徐州之戰後,前來相助的袁紹將領都將被送回。朱靈說:“我閱人很多,沒有像曹公這樣辦事的,這真是明主啊!現在已碰上了真的明主,還要投奔誰呢?”便留下來不再離開,他所帶的將士都仰慕曹操,全跟着朱靈留下了。朱靈字文博,冀州清河國(今山東聊城市臨清東北)人,朱靈初爲袁紹部將。清河人季雍以鄃城背叛袁紹而投降公孫瓚,公孫瓚遣兵往守鄃城。袁紹遣朱靈攻之,但朱靈家人都在城中,公孫瓚便將朱靈母弟置於城上,誘呼朱靈。朱靈望城涕泣道:“丈夫一出身與人,豈會復顧全家室!”於是力戰拔城,生擒季雍,然而朱靈一家皆死。

曹操很高興,便任爲夏侯惇副將,留在帳內聽令。

呂布自從長安殺出後,曾在城北與郭汜單挑決勝負,呂布以矛刺中郭汜,郭汜被左右軍隊所救,雙方遂各自罷兵。呂布先投靠袁術,但因袁術不滿他自恃有功而十分驕恣、恣兵抄掠,所以被拒絕,於是呂布改投袁紹。在袁紹處,與其聯手在常山會戰張燕,黑山軍有一萬多精兵、幾千騎兵。呂布經常騎着能夠騰躍城牆、飛跨壕溝、赤兔良馬,與手下猛將成廉、魏越等幾十個人騎馬衝擊張燕的軍陣,有時一天去三四次,每次都砍了黑山軍的首級回來。連續作戰十多天,終於打敗了張燕的軍隊。呂布仗恃自己的戰功,再次向袁紹要求增加軍隊,袁紹不答應,而呂布手下的將士也時時搶劫、掠奪,袁紹開始疑恨他。呂布感覺不安,就請求回洛陽。袁紹同意他的要求,以天子名義任命呂布領司隸校尉,派甲士送呂布而暗中要除掉他。呂布懷疑袁紹打自己的主意,就派人在營帳中彈着箏,自己悄悄逃了出去。半夜那些甲士出動,亂刀砍呂布的牀,認爲他已經死了,第二天袁紹卻得到呂布還活着的消息,於是下令關閉城門,呂布得以逃到河內,與張楊聯合。袁紹擔心呂布對自己不利,再次派兵追殺呂布,那些士兵都害怕他,追上了也沒有一人敢逼近。途中經過陳留,太守張邈派人迎接呂布,對他大加款待,臨分手時兩人握住對方手臂發誓結好。

張邈在陳宮的撮合下,與呂布的結成聯盟,新的聯盟的誕生讓縱橫北方的兩大聯盟產生了威脅感,果然在曹操第二次攻徐州時,自己的兗州告急。

(本章完)

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第一百四十章 東興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民一品第一百三十三章 伐蜀受挫第四十七章 臥龍之理第一百三十二章 重演奪嫡外記(二十五)司馬子元第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八十七章 孫權藝術第八十六章 趙雲截江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風五丈原外記(六)孫策遇刺的背後(二)第六十章 江東使者第七十七章 江陵堅盾第一百四十章 東興之戰外記(四十二)千年西北第九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九十二章 自領益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淮南三叛第二十二章 宛城失算第一百六十八章 羊祜其人第九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六十八章 羊祜其人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第七十章 初戰三江口第四十九章 江東英豪第一百六十九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時代第六十九章 江東都督第八十三章 離間之計外記(三十八)士族階級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外記(七)袁紹的失敗第六十五章 江東水師第二十一章 轅門射戟外記(十八)黃巾餘賊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第二十五章 呂布喪命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外記(四十三)曹魏統治西北第一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第四章 關東聯軍第六十五章 江東水師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第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七十章 初戰三江口外記(四十九)人物生卒蜀國第一百四十一章 決戰合肥外記(二十六)再論太和浮華案外記(三十六)英雄記第七十四章 智算華容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帝歸天第二十七章 青梅煮酒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舊功臣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分漢中第三十九章 郭嘉遺計第二十八章 袁術敗亡第七十四章 智算華容第一百七十三章 東漢中期第一百五十四章 功臣叛亂第一百三十二章 重演奪嫡第一百二十三章 劍閣身死第九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六十一章 襄陽鬧劇第五十九章 營中對策第七十章 初戰三江口第七十八章 計取桂陽外記(三十)九品中正制外記(四)宛城陰謀外記(六)孫策遇刺的背後(一)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第五十三章 當陽交兵第三章 董卓入京外記(二十七)東吳豪族第二十章 平定江東第一百零四章 廢漢自立第二十四章 再擊呂布第二十四章 再擊呂布第三十七章 再破袁紹第一百零三章 孟達叛變第二十一章 轅門射戟第四十一章 坐領江東第五十四章 單騎救主第八十章 蜜月陰謀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第一百三十五章 暴風前夕外記(十三)逍遙津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外記(二)劫持獻帝的亂局外記(十四)崔琰之死第八十一章 大宴銅雀臺外記(二十八)明元郭皇后第一百二十七章 治世之道第四十七章 臥龍之理第四十六章 必爭之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九十六章 平定三巴
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第一百四十章 東興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民一品第一百三十三章 伐蜀受挫第四十七章 臥龍之理第一百三十二章 重演奪嫡外記(二十五)司馬子元第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八十七章 孫權藝術第八十六章 趙雲截江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風五丈原外記(六)孫策遇刺的背後(二)第六十章 江東使者第七十七章 江陵堅盾第一百四十章 東興之戰外記(四十二)千年西北第九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九十二章 自領益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淮南三叛第二十二章 宛城失算第一百六十八章 羊祜其人第九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六十八章 羊祜其人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第七十章 初戰三江口第四十九章 江東英豪第一百六十九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時代第六十九章 江東都督第八十三章 離間之計外記(三十八)士族階級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外記(七)袁紹的失敗第六十五章 江東水師第二十一章 轅門射戟外記(十八)黃巾餘賊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第二十五章 呂布喪命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外記(四十三)曹魏統治西北第一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第四章 關東聯軍第六十五章 江東水師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第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七十章 初戰三江口外記(四十九)人物生卒蜀國第一百四十一章 決戰合肥外記(二十六)再論太和浮華案外記(三十六)英雄記第七十四章 智算華容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帝歸天第二十七章 青梅煮酒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舊功臣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分漢中第三十九章 郭嘉遺計第二十八章 袁術敗亡第七十四章 智算華容第一百七十三章 東漢中期第一百五十四章 功臣叛亂第一百三十二章 重演奪嫡第一百二十三章 劍閣身死第九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六十一章 襄陽鬧劇第五十九章 營中對策第七十章 初戰三江口第七十八章 計取桂陽外記(三十)九品中正制外記(四)宛城陰謀外記(六)孫策遇刺的背後(一)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第五十三章 當陽交兵第三章 董卓入京外記(二十七)東吳豪族第二十章 平定江東第一百零四章 廢漢自立第二十四章 再擊呂布第二十四章 再擊呂布第三十七章 再破袁紹第一百零三章 孟達叛變第二十一章 轅門射戟第四十一章 坐領江東第五十四章 單騎救主第八十章 蜜月陰謀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第一百三十五章 暴風前夕外記(十三)逍遙津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外記(二)劫持獻帝的亂局外記(十四)崔琰之死第八十一章 大宴銅雀臺外記(二十八)明元郭皇后第一百二十七章 治世之道第四十七章 臥龍之理第四十六章 必爭之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九十六章 平定三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