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風情古鎮 (1)

如夢西塘

無論是來過西塘的人,還是不曾來過的人,都會覺得,西塘就是一個夢,一個屬於江南的夢。它詩意古老,樸素寧靜,曾經被世人遺忘,如今又被世人追尋。我總以爲,走近西塘的人是一些放不下有情過往的人。因爲這裡的每一片風景,都可以輕而易舉地打動你的柔腸。在西塘寧靜的風物裡,可以做一個悠長的夢,夢醒時,也會有一些抓不住的時光。

來到西塘之前,我也只是一個偶然的路人,卻不知早在千年,就與它有過些許的緣分。春秋時期吳國伍子胥興水利,通鹽運,開鑿伍子塘,引胥山以北之水直抵境內,因此西塘也稱胥塘。也就因一個“胥”字,讓我認定,我和西塘是有着命定因果的。儘管只是我一相情願,可心存這份感覺,我對西塘的一景一物,便有了許多不由自主的依戀。

寧靜的光陰,在漿聲四起的水波中微微盪漾。青瓦灰牆下,彷彿一眼就能看到西塘久遠的歷史。其實西塘並沒有多少厚重深沉的歷史,也沒有多少叱吒風雲的人物。歲月就像這裡的一條河流,一路緩緩走來,沒有驚濤駭浪,只是平淡安穩。這座千年古鎮,自一開始就是這般古樸的模樣。從容地經過四季更替,從容地看淡人生離合,也從容地接受往來的過客和他們所帶來的不同情懷。

臨水的西塘,似乎一直縈繞着如紗的薄霧,彷彿只有這樣,纔可以映襯出江南水鄉的風韻。流水低吟,槳櫓淺唱,兩岸古典的民居,是小鎮原始而真實的影像。多少年來,也經歷過無數人事變遷,只是再多的輪迴,都不能將青黛的記憶改變。長天之下,看不到城市高樓,只有裝扮一致的老宅,年復一年講述着幾近相同的故事。

質樸的木樓有幾扇敞開的軒窗,讓我忘記旅程的疲憊,甚至多情地以爲,有一扇窗是爲我而開,有一個人是爲我等待。卻不知,西塘的風景,從來都不會輕易被人驚擾。這是許多人夢裡的水鄉,你可以在很近的距離感受它的呼吸,但沒有多少人,能夠永遠地停留。只是剎那的擁有,亦能換取一生的回憶,西塘也不會辜負任何從它生命裡走過的人。

來過西塘的人,一定忘不了那悠長的千米廊街。在江南,這樣臨水枕風的廊街隨處可見,可只有西塘的廊街會令你一生難忘。因爲那長度,走上去,彷彿可以抵達前世。你可以在這裡隨心地做夢,不必擔心會被任何現實的物象驚醒。只靜心感受流轉在長廊的風,吹拂着心底淡淡的清涼,而江南的畫卷、人生的故事,就這樣徐徐地舒展。

有人告訴我,這長長的廊街有着一些美麗的由來。而我卻不想知道那些舊事前因,只想在這命運轉彎的長廊,平靜地擁有這段相逢,一段與西塘的相逢。就算轉身後,她會將我遺忘,我也會捧着這份不能割捨的牽掛,好好地珍藏。

我總是以過客的方式在行走,在西塘的渡口,我等待一艘船,將生命中的際遇安排。在相逢的這一刻,就預見了離別,只是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爲了過程而匆匆趕赴。在註定的因果裡,沒有誰還會不厭其煩地計較得失。順水而行,試圖忘記自己背上的行囊,在流淌中尋找一份隨遇而安。西塘的古橋,像是一架架橫在水鄉之上的古琴,同樣的琴絃,每個人可以撩撥出不同的絃音和清韻。

關於橋的記憶,總會讓人想起詩人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而我總以爲,站在橋上的人,未必知道自己成爲別人的風景,坐在船上的人,也不會知道他已經裝飾了別人的夢。

其實,人與人的陌路相逢,多半隻是擦肩,他們所能記住的是那經年不變的橋,而不是遊走的風景。又或許,多情的只是這些過客,因爲橋,每天送往迎來,它們無心去留意那浮華的許多。流水潺潺不止,載着我去另一個彼岸,只有西塘的橋和水鄉的人家,相看兩不厭。

在西塘,還有一處可以收藏靈魂的地方,就是被譽爲“江南第一弄”的石皮弄。在不起眼的角落裡,寫着“石皮弄”這三個尋常的字。狹窄古老的小弄堂,就像是時光縫隙裡遺落的一道往事,若隱若現間,彷彿沒有盡頭。來到西塘的人都不會捨棄這段相逢,儘管石皮弄從來沒有給過任何人,一個簡單的承諾。可那帶着某種神秘的質樸,讓人可以看到真實的從前。

歲月的老牆承載着斑駁的記憶,時光將它們一片片剝落。就是這些落下的記憶,收集着古往今來雲水的漂泊。薄薄的石板路上,一些人的腳步悄悄走近,一些人的腳步已經匆匆走遠,只有無言的時光停留在這,從來都不問因果。

黃昏隨着恍惚的思緒漸行漸遠,華燈初上的西塘則是另一番別樣的美麗。沿河的長廊,掛着一排排紅燈籠,柔和的燈光似江南絲綢,流淌着多情和暖意。西塘的夜,很靜,靜得只能看到兩岸黛瓦青牆落在水中的影子。西塘的夜,在幽幽燈火下,又有一種遮掩不住的華麗。

水上戲臺,是西塘夜晚最生動的風景。傳統的江南戲曲,吳儂軟語的輕唱,在明月清風下似一杯淡淡的清釀,將臺上臺下的人都薰醉。多少年華,被溫潤的水鄉打溼,而他們甘願沉落在水的憂傷裡,只爲心中那份柔軟的感動。每個人都藏有細膩而美好的情懷,在煙火的凡塵,他們不輕易地將自己流露。是西塘,讓他們勇敢地表白,並且在束縛的人生裡,可以擁有這麼一次忘乎所以的快樂。

在西塘的某個茶館,點上一壺茶,靜靜地看着來去的行人,心在氤氳的水霧中淡定平和。我把西塘的所有的記憶,都泡在這壺茶裡,待到茶淡茶涼,我就離去。既是沒有給彼此許過諾言,所以也不必留下糾纏的痕跡。在西塘,我只是流水光陰裡飄過的一粒沙塵,也許轉身,它就忘記我是誰。可我,始終會留下一雙心靈的眼睛,堅守它古老的美麗。

西塘美得就像一個夢,卻又真的不是夢。或許在多年後的一天,我會風雨歸來,彼此都被歲月模糊了容顏,可它還是它,我還是我。

丹青婺源

許多時候,來到一個地方不需要任何理由。抵達之後,都願意相信一種緣分的說法。這樣就可以輕易穿越歷史春秋,看到足夠令你一生回味的風景。婺源,這座被譽爲“中國最美的鄉村”,相逢的剎那,便讓你我褪去城市的錦衣華服,與這裡質樸的時光同步。儘管許多人與婺源一見傾心,卻沒有誰想要和它擬下某種誓約,只想在這平靜的山水人家,感恩一段溫暖的際遇,共有一份尋常的幸福。

白雲深處,那些白牆黛瓦的村落安然地落在羣山之中,那麼寧和平靜,那麼不與世爭。就像是一幅定格的水墨畫,畫中的煙雲不會消散,畫中的時光不會流轉。而慕名前來的人會忍不住思索,這遠離車馬喧囂的地方,是否也隱藏了人間最平凡的故事?然而,正是這無塵之處,瀰漫着更多尋常的煙火,留存了更多質樸的民情,也居住了像朱熹這樣的鴻儒。

從古至今,爲了這份安寧,那麼多的文人墨客甘願捨棄名利,遠離都城,騎一匹瘦馬,隱居田園。守着簡樸的柴門,修幾徑籬笆,看三兩桃李爭豔吐芳。或靜坐光陰下,泡一壺清茶,聽樑間燕子嬉戲呢喃。又或是荷鋤在田埂間,牽一頭黃牛,遙看天邊的晚霞。鄉村的寧靜是造物者的安排,彷彿一棵樹木、一片青瓦、一隻螻蟻,都有其不可言說的宿命。

最是人間四月,婺源的村頭長滿了一片片金燦燦的油菜花。它們在春天的枝頭毫無遮掩地綻放,不去擔心是否韶華短暫,只將生命交付給鄉間素樸的春光。每一個外來者需要繞過這片芳菲的花海,才能抵達夢裡的村莊。

佇立在村口以及院牆旁的諸多古樟樹,它們或者可以忘記自己的年輪,卻不會忘記每一個路人與婺源的相逢,不會忘記每一段瓶梅清風的往事。青石鋪就的驛道,多少人擦肩而行,誰也記不住誰的容顏。只在俗世的煙火裡,將日子過得淡如清茶。潮溼的季節,青石的縫隙裡滋長着苔蘚,彷彿刻意地珍存一些不該丟失的片斷。有些刻了字的石頭,守着村莊一寸無涯的時光,靜靜地講述婺源風雨的從前。

婺源的村落依山傍水,村前多有古渡口。渡口被古樹翠竹掩映,散發着歲月的寧靜和沉香,沒有誰記得它們的歷史。只是年復一年停留在村莊的碼頭,平和且沉默地看着客來客往。河水一如既往地澄澈,就像婺源人尋常的日子,波瀾不驚。整齊的竹排,簡單的竹椅,戴着草帽的船伕,用一竿竹篙劃過碧綠的江水,在煙雲籠罩的河道尋找下一個渡口。採茶的姑娘揹着竹簍,唱起了山歌,手腕上戴着祖母留下的銀鐲,在陽光下盪漾着屬於這個民族的獨特韻致。

村莊的人,乘着竹排去勞作,去趕集,樸素地走出去,樸素地走回來。而這座質樸的山莊,不改最初模樣,幾畝水田,幾畦菜地,幾口古井,幾間老屋,幾縷炊煙,像一本墨跡風乾千年的老書,供後人翻讀。渡口不是人生的歸宿,只是靈魂的驛站,無論你我走過幾程山水,它無聲無息。

木板廊橋也是婺源不可缺失的一道風景,多少年來,用其蒼老的脊樑橫亙在青山碧水之間,無怨無悔。說起廊橋,總忘不了那段廊橋舊夢,而婺源的廊橋收藏的是婺源人平實的夢。廊橋寄寓了他們美好的心願,所以每一座廊橋都有一個美好的名字。“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說的是婺源縣清華鎮的彩虹橋,被譽爲“中國最美的廊橋”。

木質廊橋,優美的造型,古樸的韻致,那長度彷彿讓人看到了遙遠的南宋。八百年的歷史,無數人在這裡歇息腳步,修築故事。八百年的風雨,從前世到今生,彩虹橋一如當年,淡定平和,只是滄桑了那麼一點點。坐在廊橋上休憩,看畫裡鄉村,碧水青山。一艘艘木筏悠然淌過,攜着人生,就這樣,不問歸途,無謂往返。

就是在這最美的鄉村,留存了素樸典雅的徽派建築。粉牆黛瓦、飛檐翹角,婺源民居以同一種格局,坐落在幽深的山村,世代傳承。像是被歲月遺落的一座老宅,吸引無數人想去敲開深院的重門,看一段婺源往事。精美的石雕、木雕,鏤花的窗檐,雖歷經春秋數載,卻保存得完整無缺。門上掛着的老式銅鏡,桌臺擺放的青瓷花瓶,還有那搖擺的鬧鐘,無論時光過去多久,它們都平靜如初。

淳樸的山裡人,在簡單的宅院裡過着最平凡的生活。醃一缸酸菜,釀幾壇米酒,曬幾斤春茶,屋子裡飄散着清純的米飯香、臘肉的薰香。光陰倏然而過,人生就像是老戲臺上的一場戲宴,從開始到落幕,有圓滿,也有遺憾。婺源,是他們生命的居所、靈魂的歸依,任由命運如何安排,他們都甘願淪陷,一生無悔。

穿過曲折寧靜的街巷,不期然會與某一座祠堂邂逅。在婺源,祠堂是晾在村莊的一幅古畫,泛着歷史的醇香。祠堂也是婺源人的根,無論他們到了哪裡都知道,有那麼一處與自己姓氏相同的祠堂在故鄉歲歲年年將他們等待。祠堂對於背井離鄉的徽商來說是一彎明月,掛在心頭最醒目的角落,稍微碰觸,便會抖落一地的感動。

汪口村有一座被稱作“藝術殿堂”的俞氏祠堂,自清乾隆年間建成,以其雄偉的氣勢,精妙的工藝,完美的佈局,和獨特的風格,震撼萬千觀賞者的心靈。門樓、樑柱、檐角均用深淺不一,虛實相應的手法,雕刻了龍鳳麒麟、人物戲文、飛禽走獸、蘭草花卉等精美圖案。這裡的祠堂,不僅是婺源百姓的根,更沉澱了婺源深厚的民俗文化。縱算遠在天涯,終有一日要回歸故里,來到祠堂,追懷祖德,頌揚宗功。

在這座中國最美的鄉村,太多的風景令人流連。可以選擇去華夏第一高瀑——大鄣山瀑布,讓奔流的清澗洗去心間最後一抹浮華。也可以去世界最大的鴛鴦湖,看成雙成對的鴛鴦在綠野萍水間纏綿嬉戲,用流光交換溫柔。還可以在田園和一隻大雁對話,銜一縷鄉村的炊煙,踏夢而飛。

這個有着“書鄉”、“茶鄉”之稱的村莊,像是一株老樹,年復一年,以同樣的姿勢守候於此。誰也不會在意它的年齡,不會計較它的一成不變,來的人,都願意將自己交付給這裡素樸的光陰。

第4章 花開見佛 (4)第11章 菩提道場 (3)第19章 皇城北平 (1)第2章 花開見佛 (2)第12章 一面湖水 (1)第11章 菩提道場 (3)第20章 皇城北平 (2)第19章 皇城北平 (1)第15章 夢裡水鄉 (1)第3章 花開見佛 (3)第18章 蓉城光陰 (2)第6章 風情古鎮 (2)第21章 皇城北平 (3)第3章 花開見佛 (3)第11章 菩提道場 (3)第4章 花開見佛 (4)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11章 菩提道場 (3)第21章 皇城北平 (3)第18章 蓉城光陰 (2)第16章 夢裡水鄉 (2)第1章 花開見佛 (1)第4章 花開見佛 (4)第1章 花開見佛 (1)第1章 花開見佛 (1)第15章 夢裡水鄉 (1)第4章 花開見佛 (4)第6章 風情古鎮 (2)第5章 風情古鎮 (1)第8章 風情古鎮 (4)第9章 菩提道場 (1)第8章 風情古鎮 (4)第22章 海上重逢 (1)第6章 風情古鎮 (2)第17章 蓉城光陰 (1)第6章 風情古鎮 (2)第21章 皇城北平 (3)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17章 蓉城光陰 (1)第11章 菩提道場 (3)第4章 花開見佛 (4)第6章 風情古鎮 (2)第19章 皇城北平 (1)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18章 蓉城光陰 (2)第7章 風情古鎮 (3)第19章 皇城北平 (1)第7章 風情古鎮 (3)第15章 夢裡水鄉 (1)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5章 風情古鎮 (1)第10章 菩提道場 (2)第2章 花開見佛 (2)第20章 皇城北平 (2)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5章 風情古鎮 (1)第22章 海上重逢 (1)第2章 花開見佛 (2)第19章 皇城北平 (1)第19章 皇城北平 (1)第7章 風情古鎮 (3)第16章 夢裡水鄉 (2)第3章 花開見佛 (3)第16章 夢裡水鄉 (2)第17章 蓉城光陰 (1)第20章 皇城北平 (2)第10章 菩提道場 (2)第15章 夢裡水鄉 (1)第8章 風情古鎮 (4)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1章 花開見佛 (1)第19章 皇城北平 (1)第6章 風情古鎮 (2)第21章 皇城北平 (3)第18章 蓉城光陰 (2)第1章 花開見佛 (1)第18章 蓉城光陰 (2)第15章 夢裡水鄉 (1)第12章 一面湖水 (1)第22章 海上重逢 (1)第8章 風情古鎮 (4)第21章 皇城北平 (3)第20章 皇城北平 (2)第10章 菩提道場 (2)第14章 一面湖水 (3)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6章 風情古鎮 (2)第14章 一面湖水 (3)第7章 風情古鎮 (3)第21章 皇城北平 (3)第18章 蓉城光陰 (2)
第4章 花開見佛 (4)第11章 菩提道場 (3)第19章 皇城北平 (1)第2章 花開見佛 (2)第12章 一面湖水 (1)第11章 菩提道場 (3)第20章 皇城北平 (2)第19章 皇城北平 (1)第15章 夢裡水鄉 (1)第3章 花開見佛 (3)第18章 蓉城光陰 (2)第6章 風情古鎮 (2)第21章 皇城北平 (3)第3章 花開見佛 (3)第11章 菩提道場 (3)第4章 花開見佛 (4)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11章 菩提道場 (3)第21章 皇城北平 (3)第18章 蓉城光陰 (2)第16章 夢裡水鄉 (2)第1章 花開見佛 (1)第4章 花開見佛 (4)第1章 花開見佛 (1)第1章 花開見佛 (1)第15章 夢裡水鄉 (1)第4章 花開見佛 (4)第6章 風情古鎮 (2)第5章 風情古鎮 (1)第8章 風情古鎮 (4)第9章 菩提道場 (1)第8章 風情古鎮 (4)第22章 海上重逢 (1)第6章 風情古鎮 (2)第17章 蓉城光陰 (1)第6章 風情古鎮 (2)第21章 皇城北平 (3)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17章 蓉城光陰 (1)第11章 菩提道場 (3)第4章 花開見佛 (4)第6章 風情古鎮 (2)第19章 皇城北平 (1)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18章 蓉城光陰 (2)第7章 風情古鎮 (3)第19章 皇城北平 (1)第7章 風情古鎮 (3)第15章 夢裡水鄉 (1)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5章 風情古鎮 (1)第10章 菩提道場 (2)第2章 花開見佛 (2)第20章 皇城北平 (2)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5章 風情古鎮 (1)第22章 海上重逢 (1)第2章 花開見佛 (2)第19章 皇城北平 (1)第19章 皇城北平 (1)第7章 風情古鎮 (3)第16章 夢裡水鄉 (2)第3章 花開見佛 (3)第16章 夢裡水鄉 (2)第17章 蓉城光陰 (1)第20章 皇城北平 (2)第10章 菩提道場 (2)第15章 夢裡水鄉 (1)第8章 風情古鎮 (4)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1章 花開見佛 (1)第19章 皇城北平 (1)第6章 風情古鎮 (2)第21章 皇城北平 (3)第18章 蓉城光陰 (2)第1章 花開見佛 (1)第18章 蓉城光陰 (2)第15章 夢裡水鄉 (1)第12章 一面湖水 (1)第22章 海上重逢 (1)第8章 風情古鎮 (4)第21章 皇城北平 (3)第20章 皇城北平 (2)第10章 菩提道場 (2)第14章 一面湖水 (3)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13章 一面湖水 (2)第6章 風情古鎮 (2)第14章 一面湖水 (3)第7章 風情古鎮 (3)第21章 皇城北平 (3)第18章 蓉城光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