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

趙王丹從小到大,何曾受過如此屈辱,拔出腰中的長劍,一劍將踢翻的案几,劈成兩半,咆哮道:“秦王老兒,安敢欺我。”

平陽君知道議和失敗,就代表大戰的開始,忙道:“王上,我們要準備好與秦國大戰。”

諸臣見議和失敗,和秦國一戰,不能避免,齊聲高呼道:“我等願與秦國血戰。”

“好。”趙王丹將長劍送回劍鞘,戰意十足,“我們就和秦國打到底。”

虞卿沒有附和衆人之言,相反,坐在一邊,縱身長笑。這道笑聲,成爲衆人關注的焦點,也成功吸引了衆人的目光。趙王丹見虞卿狂笑不已,心情不悅,問道:“虞卿,你笑什麼。”

虞卿雙眼看着別處,彷彿沒有聽見,也沒說話。

趙王丹知道虞卿是有主意的人,也後悔沒聽虞卿的話,才導致議和失敗,問道:“秦王欺寡人,寡人該如何。”

衆人義憤填膺地喊道:“打。”

趙王丹受了這麼大的委屈,再加上他年輕氣盛,哪裡忍得下去。然,虞卿在這個關鍵時刻,卻不說話,想必是不贊成諸臣的意見。趙王丹見先前言語上衝撞了他,心中充滿內疚,同時爲了詢問虞卿的意見,放下身段,問道:“虞卿,寡人悔不聽你之言。議和失敗,我們該怎麼辦。”

虞卿見趙王遇事一點都不淡定,有失君王之風,嘆道:“王上,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趙王丹本以爲與秦國議和勝券在握,卻沒想到虞卿之言,一語成真,對他更是敬服不已。當初,若是聽了虞卿的話,他也不會讓趙國陷入險境。

趙王丹想起這些事,後悔也來不及了,沉重地吸了一口氣,輕聲道:“是啊!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宦者令見王上能夠說出這句話,顯然是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宦者令苦於沒有智慧,爲趙王丹解憂,眼神又往虞卿看了看,卻見對方神色鎮定,又選擇靜默不語。

宦者令揣測虞卿發笑定是有原因。之所以,不說話,想必是還在爲那個賭約之事生氣,問道:“此乃,關乎國家大事。虞卿,你是如何看。”

平陽君也聽說趙王丹與虞卿打賭之事,更知虞卿的才能。虞卿也是藺相如之後,最善謀略之人。秦國與趙國開戰,沒有他的主意是不行的。

平陽君四顧看了看,對着朝臣道:“大戰在前,我們應該放下成見,一致對外,對戰秦國。”

虞卿知道,平陽君這句話是對朝臣說的,也是對他說的。然,虞卿仍舊我行我素,也不多加理會。

趙王丹見虞卿還是不肯獻策,性子有點急了,卻見平陽君遞來一道神色,心領神會,朝着虞卿賠罪道:“寡人年少氣盛,才與你打賭。虞卿,請別放在心上。此戰,關係我國的安危,請虞卿爲寡人獻策。”

虞卿發笑,是覺得羣臣一怒伐秦,太不把征伐之事,當回事兒。他笑而不語,並非是因爲與趙王丹打賭之事,而是擔心自己再次獻策,也不會被趙王採納。虞卿沒想到趙王丹會再三放下姿態,也有先王知錯就改的性格。

虞卿看着趙王丹問道:“王上,我們能戰乎?”

趙王丹不明其意,問道:“虞卿不也是主張戰,爲何現在會說出這樣的話。”

“臣主張戰,那是因爲秦王不知道我們的底牌。我們拋出了底牌,再戰有何意義。”虞卿見趙王陷入思考,又問道,“此刻,我們亮出底牌。秦國拒絕議和,說明了什麼。”

平陽君搭話道:“秦國有把握戰勝我們。”

虞卿看着眼前這個主張求和之人,“秦國知道我們的底牌,拒絕議和,選擇擴大戰事。只能說明,秦國與我們對戰,有把握、有信心。”

趙王丹心中涌現出一股害怕,問道:“那該怎麼辦。”

虞卿不答,又問道:“秦王欺詐我們在前,又扣押我國使者,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王齕被我們阻擋在丹河西側,秦軍糧草、軍械不足。”平陽君見趙王答不上來,主動接話,“秦王欺詐我們,扣押鄭朱,就是爲了大戰,爭取時間。”

“這是其一。”虞卿又道:“其二,是秦國孤立我們與諸侯之間的關係。”

平陽君道:“秦國孤立我們?”

“秦國與我們開戰,蓄謀已久。要開戰,就要準備充分。秦國糧草充足、軍械完備。我們又被諸侯孤立,且沒有備戰。”虞卿嘆道:“戰局對我們十分不利。我們冒然進攻,只會徒增傷亡。臣認爲,不能戰。”

“不能戰?”趙王丹不甘心地問道:“我們不打,難不成被秦國欺負不成。”

“臣說的不能戰,是不主動出戰。”虞卿又道:“秦王執意與我們開戰。三晉男兒,豈能沒有決戰的勇氣。”

平陽君想了想,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但一想到虞卿,三見先王就被拜爲上卿,定有過人之處,虛心求教道:“請,先生指教。”

虞卿見大多數羣臣因爲議和失敗,喪失了理智,唯獨平陽君是少有的清醒之人,降低語速,“秦軍來勢兇猛,士氣旺盛,我們出動出擊,正是秦國想要的。臣不主張出戰,不是怕了秦國。而是覺得不是出戰的最佳時機。”

趙王丹問道:“不戰,如何退秦。”

虞卿道:“我們不戰,便以守。”

趙王丹追問道:“丹河,能夠阻擋秦軍的攻勢乎?”

“廉老將軍在丹河東側,佈陣,阻擋了秦軍的攻勢。秦王增兵,也不能輕易突破老將軍的防線。”虞卿停頓少許,續道:“征伐之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秦軍拿不下丹河,定會士氣大減,我們就能反戈一擊。”

趙王丹恍然醒悟,問道:“虞卿的意思是要寡人堅守壁壘,以守爲攻,與秦國打持久消耗戰?”

虞卿點頭道:“秦軍不能速勝,我軍也不會速敗。我們和秦國這場仗,只會持久。以守爲攻,打持久消耗戰,是我們抵擋秦軍最好的方法。”

平陽君想了想,覺得持久戰會有弊端,問道:“我國國力,不如秦國。打持久消耗戰,會不會對我們不利。”

虞卿不答反問道:“事到如今,我們還有辦法,與秦國速戰速決?”

趙王丹沒有主意,又見諸臣不說話,表態道:“寡人就與秦國打持久消耗戰。”

虞卿見趙王丹採納了自己的主張,又道:“此戰,我們能否取勝,要分三步。”

趙王丹見有辦法阻截秦軍,轉憂爲喜,虛心問道:“虞卿,請說。”

“第一步,就是要阻截秦軍的攻勢。這一步,是最難,也是最重要的。”虞卿道:“我們能不能阻擋秦軍的攻勢,就看廉老將軍,能否守住丹河東側的防線。”

趙王丹問道:“第二步是什麼。”

虞卿道:“我們要和秦國打持久消耗戰,就要做好長期的準備。此戰,不是小打小鬧,而是國運之戰。也是我國和秦國多方面、全方位的較量。”

趙王丹想到要和秦國全面開戰,沒有了底氣,心慌道:“一對一,我們能否戰勝秦國?”

“我們一國打不贏秦國,不如聯合齊國。”虞卿並非自大之人,也知趙國的國力,全面對抗秦國,的確有些吃力。

“齊國會幫我們擊秦?”趙王丹想了想,也覺得這是不可能了。

當年,趙王繼位之時,秦國伐趙取三城。趙威後將長安君送去齊國爲質,齊襄王因爲各種考慮才選擇助趙抗秦。今,齊襄王甍,新王年幼,君太后主政。齊國是不會捲入秦、趙兩國的紛爭。

平陽君道:“王上,不用擔心。我們和齊國,尚有盟約。”

“縱使我們和齊國還有盟約。”趙王丹問道:“我們以什麼藉口,去齊國求助。”

平陽君也想不出方法,將齊國捲入秦、趙之爭。再說呢?齊國又憑什麼幫趙國抗秦。

虞卿見諸臣沒有說話,開口道:“臣認爲,我們以購糧唯由,試探齊國的態度。齊國答應將糧食賣給我們,會盟尚能成功。若不賣,那就危險了。”

平陽君問道:“不賣,有何危險。”

虞卿想到了最壞的打算,“齊國不願意與我們結盟。對抗秦國,我們只能以舉國之力。”

趙王丹見此事關係重大,往大臣之中看了看,問道:“何人去齊。”

平陽君道:“王上覺得誰去齊國比較合適。”

趙王丹見計策是虞卿獻的,那去齊國促成兩國會盟,非他莫屬,拜託道:“辛苦,虞卿走一趟了。”

虞卿就知道趙王會將這件事交給他,搖頭道:“臣去不合適。”

趙王沒想到會被拒絕,也不生氣,問道:“虞卿,你不合適,還有誰合適。”

虞卿見趙王把那個重要的人物給忘了,語調不快不慢地說出三個字,“都長君。”

趙王丹聞言,擔憂道:“都長君患疾,行動不便。我們讓他去齊國,會不會…”

虞卿知道趙王尚未說出口的那句話,笑道:“都長君效仿望諸君,爲兩國和平奔走。他去齊國,再合適不過。”

趙王丹相信虞卿的判斷,喊道:“好,寡人給都長君傳令,讓他速速去齊國。”

虞卿勸道:“傳令是不妥的。王上要親自去”

趙王丹也覺得,他親自前去效果更好,忙道:“寡人疏忽了。”

“廉老將軍守住陣地,都長君入齊會盟。”平陽君見虞卿說了兩步,還有一步沒說,問道:“虞卿,最後一步是什麼。”

“消耗秦軍,以求決戰。”虞卿又道:“王上,當務之急,我們要守住丹河,不能讓秦軍前進一步。”

趙王丹忙道:“來人,速速傳令給廉老將軍,固守陣地,不可讓秦軍渡過丹河。”

......

“報。”一名斥候,急色來到主軍大帳,高呼道:“廉老將軍,發現大量秦軍,集結丹河西側。”

廉頗聞言,大感不妙,揮手道:“再探。”

斥候剛離去,平原君急色走了進來,“廉老將軍,這是王上派人送來的書信。我們議和失敗了。”

廉頗早就知道是這個結果,臉色平靜道:“議和失敗了。我們和秦國的大戰就要開始了。平原君,等待我們的將會是一場激烈的暴風雨。”

平原君吞了口吐沫,穩定心神,問道:“我們真的要和秦國大規模開戰。”

“非我危言聳聽。”廉頗看着丹河西側的方向,吐出了一口氣,“斥候來報,秦國已經增兵了。”

平原君聞言,神色不安道:“廉老將軍,我們如何應對。”

廉頗胸有成竹地說道:“平原君,不用擔心。有我在,秦軍休想前進一步。”

平原君見廉頗很有把握,那顆心,也不在顯得慌亂,“廉老將軍的能力,我相信。但,戰場瞬息萬變,萬一丹河失守,我們守不住,那該如何。”

廉頗笑道:“平原君不用擔心,我們丟了丹河,還有一道屏障,能夠阻截秦軍。”

“廉老將軍說得是百里石長城?”平原君這才明白了,廉頗修建長城的深意。

“不錯。我們依託長城,定能阻截秦軍。”

“秦王增兵,野王的秦軍也匯聚丹河,秦軍的人數比我們多。我們也不能大意。”平原君見廉頗早就想好了下一步計劃,更加對他佩服不已。有廉頗在,他也放心了不少。

平原君拿出趙王丹的書信,遞給廉頗,又道:“此次與秦國議和,我們失敗了。秦國定會加大對我們的攻勢。王上命廉頗老將軍固守壁壘,將秦軍阻截在丹河西側。廉老將軍,有把握乎?”

廉頗接過國書,見上面寫的幾行字。趙王丹示意他固守壁壘,堅守不出,將秦軍阻截在丹河西側。趙王丹在戰與和之間,先選擇戰,後選擇和。今,議和失敗,攻與守之間,選擇了守。

廉頗不知道年少的趙王丹想的是什麼。以守待攻,也是他的方略。此時,與趙王丹不謀而合。廉頗看着平原君,許諾道:“秦軍雖衆,但不利於大規模作戰。此地,我親自把守。秦國休想再前進一步。”

平原君寬慰道:“有廉老將軍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二十一章 燕武成王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三十八章 第二個屈原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軍出戰第五十三章 三晉男兒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十六章 趙國以地換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二章 秦昭襄王廢太后、四貴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五十六章 平原君入上黨第六十六章 秦昭襄王和趙孝成王第五十六章 平原君入上黨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國豈能無將乎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六十三章 馮亭陣亡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九章 魯仲連第一百三十五章 蘇厲入秦第八章 齊襄王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一百章 離間計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第四十六章 楚頃襄王託孤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五十六章 平原君入上黨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一百三十三章 守邯鄲 赴國難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二十三章 樂乘斬三將第三十九章 韓恆惠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立誓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邯鄲,棄長平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第二十六章 克中陽、圍燕下都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三十二章 大喪之年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九十二章 都長君?安平君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立誓第七十一章 光狼城第二十三章 樂乘斬三將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一百三十三章 守邯鄲 赴國難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二章 秦昭襄王廢太后、四貴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骨之地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如廉頗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一百二十八章 馬服子戰死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如廉頗第一百零二章 廉頗叛國?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邯鄲而戰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七十三章 魂兮歸來,以瞻山河第一百章 離間計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一百二十章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一百零九章 武安君白起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三十五章 蘇厲入秦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四十九章 五世相韓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二十八 城下之盟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二十一章 燕武成王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三十八章 第二個屈原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軍出戰第五十三章 三晉男兒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十六章 趙國以地換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二章 秦昭襄王廢太后、四貴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第五十六章 平原君入上黨第六十六章 秦昭襄王和趙孝成王第五十六章 平原君入上黨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國豈能無將乎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六十三章 馮亭陣亡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九章 魯仲連第一百三十五章 蘇厲入秦第八章 齊襄王第八十五章 不破不休第一百章 離間計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五十章 秦禍移趙第四十六章 楚頃襄王託孤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五十六章 平原君入上黨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一百三十三章 守邯鄲 赴國難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二十三章 樂乘斬三將第三十九章 韓恆惠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十三章 長安君入齊第十五章 燕國伐趙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立誓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邯鄲,棄長平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第二十六章 克中陽、圍燕下都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三十二章 大喪之年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九十二章 都長君?安平君第四十二章 英雄落寞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立誓第七十一章 光狼城第二十三章 樂乘斬三將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一百三十三章 守邯鄲 赴國難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二章 秦昭襄王廢太后、四貴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骨之地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如廉頗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一百二十八章 馬服子戰死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如廉頗第一百零二章 廉頗叛國?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邯鄲而戰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七十三章 魂兮歸來,以瞻山河第一百章 離間計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一百二十章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一百零九章 武安君白起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三十五章 蘇厲入秦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四十九章 五世相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