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

原來,就在觸龍進宮的時候。趙王丹去見了長安君。趙王丹和長安君說了很多話,但趙王丹口中說的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這八個字令長安君熱血澎湃。

今,秦國攻破趙國三城,邯鄲人人恐慌。長安君身爲趙氏子孫,怎能袖手旁觀。其實,趙王丹不來說這些話,長安君也會挺身而出。當長安君說出,‘有幸報國,不負年少’這八個字,也令趙王丹神情激盪。

翌日,第一縷陽光照進邯鄲城,鐘鼓驟然響起。羣臣聽見鐘鼓聲,魚貫而入,進入宮中。避宮不出數日的趙太后,位居朝堂主政。

趙太后對着諸臣道:“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長安君雖年少,但也是趙氏子孫。長安君說‘有幸報國,不負年少’,這句話讓我羞愧!我寵愛長安君,不想他去齊國受苦。我的婦人之見,差點將國家,推入危險之中。爲了國家安危,長安君主動去齊,我還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平原君早就得知太后願將長安君送去齊國的消息,卻故作糊塗地問道:“太后是打算將長安君送去齊國,締結兩國邦交?”

趙太后點頭道:“我豈能負了長安君之志,豈能誤了國家之事。我願將長安君送去齊國,締結兩國邦交,共擊秦國。”

平原君高呼道:“太后聖明。”

諸臣也高呼道:“太后聖明。”

趙太后看着趙王丹問道:“王兒,打算如何安排長安君去齊國。”

趙王丹起身,走向太后,行了一禮道:“長安君爲國出使齊國,乃趙國大功臣。孩兒願率領文武大臣,親自相送,並車百乘。”

趙太后沒想到趙王丹會主動開口,還以這麼大的排場相送,心中涌出暖意道:“午時,我和王兒一起送長安君出邯鄲。”

轉眼間,午時就到了。趙太后、趙王丹及趙國的文武大臣,送長安君出邯鄲城。

趙太后拉着長安君的手,叮囑道:“孩子,去了齊國,凡是都要靠你自己。你要經常寫信回來,告知母后,你過得好不好。”

“孩兒會的。”長安君道:“母后,要保重身體。”

趙太后見孩兒掛念自己的身體,早已經淚流滿面,哽噎說不出話來。長安君又對着趙王丹道:“王兄,我走了。母后就拜託你了。”

“你安心去吧!”趙王丹道:“我會照顧好母后。”

“有王兄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長安君辭別道:“母后,王兄,我走了。”

說完,長安君轉身登上馬車。

趙國文武大臣,齊聲道:“恭送長安君。”

長安君及車百乘,浩浩蕩蕩踏上了東去齊國臨淄的道路。然,長安君卻不知,自己這一走,就再也見不到母后。

齊王田法章身在齊都臨淄,處理政務。魯仲連提前命人送來消息,說趙國答應了送長安君來齊國爲質。

齊王沒想到趙太后會答應這個苛責的條件,更沒想到趙國會以車百乘的規模出使齊國。當這則消息蔓延臨淄,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齊王召集羣臣問道:“趙國將長安君送來齊國,我們該怎麼辦。”

諸臣皆反對道:“王上,我們好不容易復興齊國,國內祥和,豈能捲入秦、趙之爭。”

“你們想齊國顏面掃地?”齊王怒喝道:“趙國將長安君送來齊國,並以車百乘的規模,進入臨淄。趙國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天下諸侯早已知曉。我們拒不發兵,天下諸侯將會怎樣看待齊國。你們是想要寡人揹負罵名?”

衆大臣,雖不想救趙,但齊王之語,也不無道理。今,趙國送來長安君的消息,天下諸侯皆知。齊國還有什麼理由不出兵。此事,也關係到齊國的聲威,也關係到齊王的威名。

齊國諸臣,皆沒想到趙太后會答應將小兒子送來臨淄,還以車百乘的規模。趙國這一手,打了齊國一個措手不及。齊國背盟不出兵,齊國的名聲可就毀了。

齊王見諸臣無話可說,對着安平君田單,問道:“安平君,事已至此,寡人應該如何。”

安平君田單擲地有聲道:“秦國無道,攻伐趙國,齊國豈可坐視不管。臣,贊成和趙國結盟,對抗秦國。”

“好。”齊王有了安平君的這句話,頓時,信心大增,殺伐果斷道:“寡人與趙國結盟,對抗秦國。”

安平君聞言,琢磨出齊王早就有意聯合趙國,對抗秦國。齊王要趙國長安君入趙,不過是爲了掩人耳目,故弄玄虛。今,長安君入齊已成定局,齊王才詢問他的意見,也是震懾諸臣,敲打他。如此看來,齊王打算對他動手了。

齊王謀事,必定周全。安平君也不知道,齊王會如何對付他。果不其然,齊王不怒自威,面對諸臣問道:“你們覺得如何。”

“臣等附和。”朝臣見安平君點頭,齊王也拍板定案,縱使他們想要和平,不想捲入秦、趙兩國的爭鬥,也無濟於事。

齊王見無人反對,又問道:“齊、趙兩國結盟,共同對抗秦國。秦國號稱虎狼之國,秦王稷繼位以來,若非趙國的馬服君閼與之戰,破了秦國不敗的神話,山東六國豈能有十幾年的和平。我們聯合趙國抗秦,也不能大意。齊國不出則已,出,必勝。”

朝臣齊聲道:“王上所言甚是。”

齊王問道:“我國應該以何人爲將,抗擊秦國。”

齊國最能打,又最有威望之人,除了安平君田單,還有何人。安平君見朝臣的目光都看着自己,又見齊王也看着自己,心想,“王上,謀劃這一切,動了不少心思吧!”

安平君早就知道功高震主,這四個字的意思。他也知道,齊王忌憚他的軍功,對他頗有不滿,早晚會排擠、打壓他的勢力。然,齊國復國已經有十幾年,齊王坐穩了王位,穩定了局勢。卻不見齊王對他動手。安平君總覺得自己瞭解齊王,卻也從來都摸不透齊王的心思。今,齊王說的這些話,他琢磨出話外之音。

安平君見躲不過,挺身而出,主動請纓道:“臣,願領兵,聯趙抗秦。”

“安平君不愧是寡人的福將和智囊。”齊王沒想到安平君主動請纓,省了他不少事,朗聲道:“安平君復興齊國,居功甚偉。若論戰功,何人能及。安平君領兵,聯趙抗秦,定能一戰而定,揚我齊國聲威。”

諸臣聞言,呼道:“王上萬歲,齊國萬歲。”

齊王又問道:“此次,援趙,安平君想要多少人馬。”

安平君道:“三萬足矣。”

“好。”齊王厲聲道:“寡人給你三萬人馬,安平君要打出齊國的威風。”

安平君躬身道:“臣,定不辱使命。”

齊王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問道:“安平君,此戰,將會打多久。秦、趙之間會不會升級戰事。”

安平君想了想答道:“王上,臣估計秦、趙之間,只是小打小鬧,戰事不會升級。”

齊王見他說得頭頭是道,忙道:“爲何。”

安平君雖在齊國,卻也關注中原戰事,語調不高不低道:“此戰,秦、趙雙方都沒有做好準備。秦國趁着趙國喪主,新君年幼,太后主政之際,渾水摸魚,求取好處。然,秦國十年前敗給了趙國,也沒信心一戰而勝。趙國也不想和秦國爭鋒相對,否則,趙國也不會向我國求援。臣揣測,此戰不會升級。”

“你說的有理。”齊王也覺得他分析很對,又道:“此戰,將會持續多久。”

安平君道:“秦國欺負韓、魏到可以,想欺負趙國沒那麼容易。今,我國援助趙國,秦國見了,就更沒信心。當秦國得知,我們出兵援助趙國,就會考慮退兵之事。”

齊王點頭道:“你說得不錯。趙國武力,不弱秦國。今,趙文有藺相如、平原君等人,武有馬服君、廉頗、望諸君等人。反觀秦國,秦王驅逐穰侯、華陽君等人,導致秦國內政不穩。秦國攻伐趙國能夠成功,皆是因爲趙國新君年幼、太后主政之故。”

安平君答道:“王上所言不錯,臣也是這樣想的。”

齊王問道:“秦王驅逐穰侯,何人爲相。”

一人道:“王上,秦國的國相是范雎。”

“范雎?”齊王想了想,沒有任何印象,問道:“此乃何人,怎能取代穰侯的地位。”

安平君提醒道:“王上莫非忘了。十幾年前,魏國曾出使我國,與我國交好。此人是魏國中大夫須賈的門客,也來到我國。王上與之辯論,還賞賜他十金。”

“你說的就是他啊!”齊王感嘆道:“他是魏國人,怎麼成了秦相。”

安平君見王上很少關注中原政局,忙道:“王上賞賜他十金,回國後遭到了魏相的打壓,差點一命嗚呼。”

齊王驚呼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安平君道:“王上賞賜他十金,被人誣告,說他賣魏交齊。魏齊的個性,王上豈不瞭解。對待通敵賣國之人,豈會讓他活着。”

“魏齊的性格,寡人豈能不知。寡人感念其才,賞賜他十金,卻沒想到給他帶來大禍。”齊王停了下來,又問道:“此人又是怎麼死裡逃生,又怎麼到了秦國,還成爲了秦相。”

“具體原因,臣也不清楚。”安平君道:“此人,能夠死裡逃生,還成爲秦相,足以見得不是平凡之人。秦王廢太后、逐四貴,皆有此人一份力。否則,他怎能成爲秦相。”

“魏國還真倒黴啊!竟出些損害母國之人。前有張儀,攪得魏國苦不堪言。如今,又多了一個范雎。魏國的苦日子來了。”齊王想了想,覺得那裡不對,又道:“此人受辱,爲何不出兵伐魏報仇,怎會出兵伐趙。”

安平君道:“秦國以霸道的口吻,逼迫魏王交出魏齊。魏王懼怕秦國之威,但又念及魏齊之功。魏王交出魏齊,不僅會寒了魏國三軍將士之心,還會讓魏國臉面無存。魏齊不想魏王左右爲難,也不想給母國帶來禍端,所以逃出大梁。”

“逃了。”齊王驚道:“魏齊逃去何處。”

“去了趙國邯鄲,投奔平原君。”

“寡人明白了。”齊王想通了一切,笑道:“平原君那小子,愛賢,收留了魏齊。秦國就以此爲藉口,兵伐趙國。”

安平君道:“正是。魏國懼怕秦國,容不下魏齊。趙國有實力,也有底氣,自然不怕秦國。平原君乃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趙王丹的叔父,位高權重,身份顯赫。平原君也沒把秦國放在眼中。”

“魏王沒想將魏齊抓起來,交給秦國,足以說明魏王不是被秦國嚇破膽之人。”齊王笑道:“平原君,寡人也聽聞他的事蹟。平原君膽敢收容魏齊,顯然是沒把秦國當回事。看來,三晉又有真男兒傲然於世了。”

安平君道:“三晉男兒,何曾怕過秦國。”

“秦國以魏齊爲藉口,討伐趙國,這個理由太牽強了。寡人看啊!秦國是想趁着趙國喪主,渾水摸魚,找回閼與之戰,慘敗之恥。三晉是我國和秦國緩衝之地。三晉若在,必將阻擋秦國東出,染指中原。”齊王換了一口氣,叮囑道:“安平君,你可要幫趙國狠狠揍秦國。秦國被揍怕了,數十年就不敢東出函谷。我們幫趙國,也就是幫齊國。”

“喏。”安平君道:“臣定會幫助趙國,痛擊秦國,揚我齊國之威名。”

“好好好。”齊王倍感滿意,“有安平君這句話,寡人就放心了。”

翌日,午時剛過。安平君在宮中諾達的廣場上,排兵列陣,等待齊王下達出征的命令。齊王登臺,檢閱和鼓舞出徵的將士。

齊王站在高臺,拔出長劍道:“三軍將士聽令,揚我國威,痛擊秦國。天佑寡人,天佑齊國。”

“喝,喝,喝。”齊國三萬將士,齊聲高呼。

齊王高喝道:“出征。”

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起拒不奉詔第八章 齊襄王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趙寧亡不卑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王丹無兵可調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五十四章 趙孝成王納上黨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七十六章 百里石長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九十七章 馬服子趙括論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相不和第五十一章 馮亭獻上黨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七十六章 百里石長城第六十七章 初戰失利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九十七章 馬服子趙括論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三十七章 秦王伐韓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二十六章 克中陽、圍燕下都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六十一章 廉頗出征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王稷舉國親征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與降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八章 齊襄王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邯鄲 亡趙國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七十三章 魂兮歸來,以瞻山河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一百四十二章 魏齊喪命第八十七章 一戰定天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豎子不弱與我第一百零八章 秦王稷秘密換將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一百二十章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第六十八章 老馬嶺失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如廉頗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五十三章 三晉男兒第十章 趙太后怒斥羣臣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三十二章 大喪之年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八十三章 全力以赴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七章 趙太后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邯鄲而戰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一百零六章 廉頗與藺相如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一百四十章 平原君入秦第七十六章 百里石長城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七章 趙太后第七十八章 田忌賽馬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五章 平原君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六十九章 以守爲攻第三十二章 大喪之年
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一百四十八章 白起拒不奉詔第八章 齊襄王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趙寧亡不卑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王丹無兵可調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五十四章 趙孝成王納上黨第三十五章 吳越之歌第七十六章 百里石長城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九十七章 馬服子趙括論戰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相不和第五十一章 馮亭獻上黨第五十九章 秦將王齕第七十六章 百里石長城第六十七章 初戰失利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七十章 二鄣城第九十七章 馬服子趙括論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三十七章 秦王伐韓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二十六章 克中陽、圍燕下都第三十三章 齊襄王託孤第七十七章 提兵親征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六十一章 廉頗出征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王稷舉國親征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與降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八章 齊襄王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邯鄲 亡趙國第一百零一章 趙武靈王伐秦之策第七十三章 魂兮歸來,以瞻山河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五十八章 秦昭襄王怒伐上黨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一百四十二章 魏齊喪命第八十七章 一戰定天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豎子不弱與我第一百零八章 秦王稷秘密換將第十四章 安平君入趙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一百二十章 流芳百世?遺臭萬年第六十八章 老馬嶺失第一百零五章 我不如廉頗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一百三十六章 王道與霸道第五十三章 三晉男兒第十章 趙太后怒斥羣臣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三十二章 大喪之年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八十三章 全力以赴第四十一章 圍魏救趙第七章 趙太后第一百三十四章 爲邯鄲而戰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一百零六章 廉頗與藺相如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七十二章 許氏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出於藍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一百四十章 平原君入秦第七十六章 百里石長城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八十一章 鄭朱入秦第七章 趙太后第七十八章 田忌賽馬第八十二章 議和必敗第五章 平原君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六十九章 以守爲攻第三十二章 大喪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