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南漢劉隱

北宋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一肚皮不合時宜”的一代文雄蘇軾被扣上“謗譏先帝”的罪名,被貶居惠州(今廣東惠州)。蘇軾生性豪放,並不以此爲介懷。在惠州三年,蘇軾遊遍山河,在羅浮山下,蘇軾寫下了著名的《惠州一絕》:“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黃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坡翁晚食當肉、安步當車的豁達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當時的嶺南卻不似現在這般繁華,在古代,嶺南是著名的“煙瘴蠻荒”之地:“三代已前,是爲荒服。”犯事的官員多數被貶到這裡,客死他鄉。相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嶺南開發時間較晚,開發力度也不如江南。。不過廣東地接南海,盛產奇珍異貝,在唐宋以後海上貿易高度發達,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就在廣州(一說爲泉州)。

中國現在南方几個經濟發達的省份如浙江、福建、湖南、廣東在歷史上都建立過唯一一次爲正史承認的割據政權,而且無一例外的全出現在五代時期。錢鏐在浙江建立吳越國,王審知在福建建立閩國,馬殷在湖南建立楚國,而在廣東也曾經建立一個漢朝政權。因爲歷史上稱做漢朝的政權實在太多了,所以爲了區別,歷史上把建立在廣東的這個政權稱爲南漢。

南漢的創始人劉隱生於唐懿宗李漼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和許多其他政權的外來統治者一樣,他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後來世事變遷,劉隱的祖先遷到了上蔡(今河南上蔡)。劉隱的祖父劉仁安後來做上了唐朝的潮州(今廣東潮州)長史,便舉家南遷嶺南。劉仁安一輩子也沒當上大官,兒子劉謙因爲老子官位不顯,沒有大樹如何乘涼?唐朝的門第等級制度雖然沒有南朝那樣森嚴,但老子種樹兒乘涼,哪代不是這樣?

劉謙出道後,在廣州都督府謀了個牙將的差使,混的很不如意,不過算他運氣好,遇上了一個好上司。嶺南節度使韋宙很器重劉謙,經常對人說:“別看劉謙現在沒混好,將來必然是個大人物!”便讓劉謙做了他的女婿。

韋宙在歷史上沒甚名氣,但韋宙的七世祖先卻是大大的有名:北周大將軍韋孝寬!京兆韋氏在南北朝隋唐那是極副時望的世家大族,有沒有能力是並不特別重要,只要生在了豪門,照樣吃香喝辣的。

劉謙攀上了這門富親戚後,劉謙一路高升,唐中和二年(公元883年),劉謙被封爲封州(今廣東封開)刺史,並負責桂州(今廣西桂林)、梧州(今廣西梧州)一帶的防禦。

亂世中軍權大於一切,劉謙開始積極擴充實力,招兵買馬。你想出頭,別人比你更想出頭,亂世生存法則只有一個,那就是吃人。劉謙雖然地處偏闢地區,但只要有人存在,競爭無所不在。劉謙到乾寧元年(893年)死的時候雖然沒弄出多大動靜,但卻穩穩的坐住了封州。

劉謙死前告訴年方二十歲的長子劉隱:“現在天下大亂,唐朝積弱不可復振,封州不是幹大事的地方,你要學會擴張,不然只有死路一條。”劉隱年紀不大,不過卻還有點本事,劉謙剛死,手下就有人想取代劉隱,圖謀做亂。劉隱夠狠的,把這些人騙過來,一通殺了一百多人。

其他人見劉隱手狠,誰敢不服?便擁立劉隱爲封州刺史,當然中央政府的任命不過走個形式而已。嶺南節度使劉崇龜聽說劉隱會殺人,大喜:“這小子是個幹大事的!”封劉隱爲右都押衙,仍然負責賀江一帶防禦。

乾寧二年(公元895年),劉崇龜病故,朝廷讓玄宗弟薛王李隆業的後人李知柔去廣州接替劉崇龜。劉崇龜的手下牙將盧琚、譚弘圮等等人根本不認李知柔這個薛王,將李知柔拒之門外,盧琚讓譚弘圮駐守端州(今廣東肇慶)。李知柔也窩囊,不讓進就在城外呆着。劉隱知道這是個好機會,封州這座小廟容不下他這尊大佛,乾寧三年(公元896年)底,劉隱大起甲兵,沿鬱水(今廣東西江)東下來到端州。

譚弘圮在江湖上也聞得劉隱的大名,便派人給劉隱傳話:“兄弟,還沒娶媳婦吧,這樣吧,你別攻我,我把女兒嫁給你。”劉隱哪稀罕你的女兒,假意應承,帶着武士化裝成迎親隊伍在夜裡混進端州,擒斬譚弘圮,然後順流行至廣州。

盧琚一聽譚弘圮被劉隱宰了,也沒敢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劉隱,閉門死守。劉隱督軍急攻,不久便攻破廣州,殺掉盧琚。劉隱把李知柔接進城來,劉隱名義上只是行軍司馬,但卻是廣州的實際控制者,軍政財權都在劉隱手中,李知柔不過坐在辦公室裡開開空頭支票。廣州是嶺南第一大鎮,戰略意義不言而喻,這也爲後來南漢政權在嶺南立足打下堅實基礎。

李知柔在城中享福,日子過的不錯,劉隱對這位薛王也很恭敬。反正大權在自己手中,名不名的無所謂,曹操不也天天給漢獻帝磕頭嗎?就當拜拜佛像了。李知柔和劉隱的關係在這幾年處的不錯,各忙各的。劉隱坐在廣州城中,有人覺得眼紅:“蛋糕又不是你劉隱做出來的,憑什麼你吃?!”韶州(今廣東韶關)刺史曾兗不服氣,光化元年(公元898年)底,舉兵南下,廣州牙將王璙也調水軍會合曾兗。劉隱也算見過大世面的,在乎你這個?對於這場戰爭,史料非常簡潔有力:“一戰破之!”人頭拿下,地盤收下,劉隱好不得意。

到了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十二月,李知柔病死任上。劉隱上報朝廷,也在長安城中開空頭支票的唐昭宗李曄派來了同平章事徐彥若來接替李知柔。徐彥若來了也是白來,廣州城早就姓劉了,不過劉隱這時也需要藉助唐朝的來提高自己的威望。徐彥若非常知趣,從來不給劉隱找麻煩,並上奏朝廷晉升劉隱爲嶺南節度副使。

其實這時劉隱控制的地盤並不大,放眼嶺南,想吃到大頭的並非只有劉隱,交州(今越南河內)刺史曲顥、桂州刺史劉士政,邕州(今廣西南寧)刺史葉廣略、容州(今廣西容縣)經略使龐巨昭、高州(今廣東高要)防禦史劉昌魯等人根本不服劉隱:你算老幾?還有盤踞在虔州(今江西贛州)的盧光稠等人都對廣州虎視不已。當然,在當時對劉隱威脅最大的,還得說是湖南王馬殷。這哥幾個三天兩頭的打,劉隱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他有的是時間,這年他只有28歲。

要說劉隱真會做人,雖然接連擺弄了兩位木偶,但劉隱對他們絕對的尊敬(而不是尊重),除了大事自己做主,其他雞毛蒜皮的事情,無一不先請示二位爺。徐彥若只在廣州呆了一下也隨李知柔去了,死前給唐昭宗李曄上表請封劉隱爲嶺南留後,算是給劉隱這一年來對自己的照顧有所報答吧。

李曄雖然性命都不在自己手中,但還是想讓劉隱知道,自己不是你們家的雜貨鋪,隨便拿東西,不準。派同平章事崔遠去廣州任節度,崔遠聽說嶺南賊多,害怕劉隱對他下黑手,走到江陵時就折回長安去了。李曄沒法,這才同意封劉隱爲嶺南節度留後。

劉隱的小日子過的實在不輕鬆,剛得了彩頭,盤踞在虔州的盧光稠就來找他的麻煩。天覆二年(公元902年),盧光稠率軍越過大庾嶺,攻破韶州,讓兒子盧延昌守韶州,自己去攻潮州(今廣東潮州)。劉隱也想會會盧光稠,帶着大軍日夜急赴潮州,在城下將盧光稠扁了一頓,盧光稠哭嚎着逃回了虔州。

劉隱此時意氣風發,不顧行軍疲勞,折回頭趕往韶州。劉隱的弟弟劉巖勸哥哥:“哥哥,我軍來回數百里,疲勞至極,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也。如果我軍兵頓城下,而盧光稠又來抄我們的後路,我們怎麼辦?”

劉巖說的有理,虔州州離韶州不過百餘里,虔州軍可以節省不少的體力作戰,嶺南軍沒這個優勢,不如休整後再戰。劉隱這時熱火燒心,聽不進勸,率軍撲到韶州城下。盧延昌邊守城邊向父親告急。盧光稠心疼兒子,率大隊人馬又從贛州趕了過來。這時因爲湞水(現在的北江)發了大水,加上帶來的軍糧本就不多,軍心日益不穩。

盧光稠也是個人物,知道劉隱破敵心切,讓大將譚全播帶着萬把弟兄埋伏在山中,自己帶着老弱殘兵來勾引劉隱。劉隱並非不懂軍事,只是這會讓豬油蒙了心,也不考慮就追了上去。那還有好?虔州伏軍四出,將嶺南軍全殲,劉隱差點被俘,和劉巖逃回廣州。劉隱這個後悔,早聽兄弟哪會弄成這樣。

到了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劉隱還是個代理的嶺南節度,當起來不過癮,雖然權力在自己手中,有時還是需要給自己裝點門面的。但李曄這個人認死理,好在他已經被朱溫殺了,弄了個吃屎娃娃李柷當皇帝。劉隱想想還是直接找朱溫辦事的好,派人給朱溫送住了嶺南產的珍珠寶貝,請朱溫幫幫忙。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朱溫當然照辦。李柷哪敢不聽朱溫的,自己還不知道能活哪天呢,給就給吧。

收了人家的東西就必須給人家辦事,古往今來都是這樣。以前生活條件不好,想找人辦點事,拎兩瓶好酒好煙,哆哆嗦嗦跟做賊似的。現在不一樣了,這年頭誰還送菸酒?乾脆直接把新鮮貨塞在信封裡拍在桌子上。賄賂這東西,查出來就是犯罪,查不出來的?沒有讓哪查去?!

就這樣,劉隱和朱溫交上了朋友,廣東地界稀罕東西多,劉隱經常派人給朱三大爺送貨,朱三大爺當然高興不已:“這孩子真孝順,懂得孝敬老年人,不象我那堆不成氣的兒子!”

到了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朱溫不想再陪唐哀帝李柷這個小娃娃玩了,想當皇帝。不過朱溫還得按程序走,謙稱無才無德(無纔是假,無德是真),不敢接受。劉隱對唐朝沒什麼感情,知道朱溫需要幾個“託”,便寫了勸進表寄到汴梁。朱溫獻了幾回醜,這才當上大梁皇帝。劉隱勸進有功,朱溫心中有數,因爲劉隱祖籍徐州,便封劉隱大彭郡王(他們還是鄰居)。

劉隱這邊正和朱溫熱乎呢,湖南的馬殷就開始對劉隱下手了。開平二年(公元908年)九月,楚王馬殷派步軍都指揮使呂師周大舉討伐劉隱,劉隱只好先把朱三大爺甩在一邊,對付呂師周。楚軍連戰連捷,勢不可擋,嶺南軍吃揍不過,敗了回去。馬殷奪得了廣西東北部六州的大片土地,劉隱的封州老家也差點弄沒了。

經此慘敗,劉隱痛定思痛,不再輕動戰事,開始積聚實力,廣東這地方不比湖南、江西,這裡人口不多,農業發展不如北邊。而且最重要的是,劉隱這幾天只顧打仗,忽視了“智力建設”,身邊沒什麼人才,單靠自己那點智慧,能幹出多大事來?“以一人之智決天下之事,難!以天下人之智決天下之事,易!”唐末雖然天下大亂,但嶺南形勢相對比較好一些。

中原許多名家大族爲了逃避戰亂,有的去了西川投王建,有的則南下千里來到廣州。加上那些曾經被唐朝貶居嶺南的大臣們的後人,這些人文化素質都比較高,而且多數出身名門。隨便提一個人物:李衡,這個李衡沒多少名氣,可他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祖父:唐史上著名的牛李黨爭的李黨黨首李德裕。 ▪TTkan▪¢o

此外還有楊洞潛、王定保、趙光裔、劉浚等人,這樣寶貴的人才資源劉隱是不會浪費的,都把他們養了起來。這些人深歆中原制度,對劉隱在嶺南進行的政權建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養士在於用士,單純裝點門面的養士毫無意義,孟嘗君養過雞鳴狗盜之徒,後來幫孟嘗君逃離秦昭王的虎口,人才是永遠用不完的,只是看你想不想用,會不會用。

第15章 暗流涌動第40章 宣武軍第99章 天下精銳?第10章 江家之禍第24章 常郢論勢第36章 聽天命第148章 小諸葛第40章 大軍還朝第19章 太原府衙第7章 均地齊民令第107章 章 龍脈第71章 爲何而死第153章 破城第34章 茹毛飲血第46章 這,就是戰爭!第57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七(上)第126章 血戰山越族第5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一)第60章 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九)第14章 屠戮第74章 蠢蠢欲動第31章 出兵北上第92章 吳越宗順第116章 水上行舟第46章 雄雄猛士第49章 汴軍第111章 夜戰第146章 血洗雲州第135章 千鈞一髮第123章 南越孫虎第67章 石重貴第157章 南唐三帝第85章 打造第46章 絕路第139章 後蜀第10章 南唐變法之軍議第27章 漳泉史事(上)第41章 羣雄逐鹿第137章 曲終人散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44章 後院起火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161章 汴梁第98章 火燒叛軍第58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七(下)第31章 將府議事第17章 高季興第106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27章 歷史的車輪,詞帝李煜第37章 南地亂起(上)第59章 耶律述率第5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一)第80章 袞州張合第93章 南唐鐵騎第89章 坑爹的常郢第84章 浪漫的事第75章 宋國的震驚第43章 史上名戰第96章 金沙城第31章 將府議事第28章 潤州第31章 出兵北上第104章 南楚第70章 南唐毒刺第66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73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157章 三日當成第76章 再佔清河城第68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七)第78章 土地隱患古代的斥候第16章 對峙第35章 龍門峽谷第5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三)第15章 荊南節度使第120章 二十萬大軍伐吳越第162章 一統天下第61章 驚變第89章 坑爹的常郢第42章 楊延定的猜想第74章 蠢蠢欲動第26章 阿保機第29章 新式軍訓第102章 上谷關第120章 二十萬大軍伐吳越第141章 王建第158章 過關第87章 五百鐵騎第142章 風花雪月第4章 南唐變法之軍械第153章 楊行密卒第139章 後蜀第39章 南地亂起(下)第49章 汴軍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139章 後蜀第93章 南唐鐵騎第29章 焉敢復言我南地無猛士邪!第23章 逼降宋軍
第15章 暗流涌動第40章 宣武軍第99章 天下精銳?第10章 江家之禍第24章 常郢論勢第36章 聽天命第148章 小諸葛第40章 大軍還朝第19章 太原府衙第7章 均地齊民令第107章 章 龍脈第71章 爲何而死第153章 破城第34章 茹毛飲血第46章 這,就是戰爭!第57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七(上)第126章 血戰山越族第5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一)第60章 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九)第14章 屠戮第74章 蠢蠢欲動第31章 出兵北上第92章 吳越宗順第116章 水上行舟第46章 雄雄猛士第49章 汴軍第111章 夜戰第146章 血洗雲州第135章 千鈞一髮第123章 南越孫虎第67章 石重貴第157章 南唐三帝第85章 打造第46章 絕路第139章 後蜀第10章 南唐變法之軍議第27章 漳泉史事(上)第41章 羣雄逐鹿第137章 曲終人散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44章 後院起火第101章 漳泉平定第161章 汴梁第98章 火燒叛軍第58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七(下)第31章 將府議事第17章 高季興第106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第27章 歷史的車輪,詞帝李煜第37章 南地亂起(上)第59章 耶律述率第51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一)第80章 袞州張合第93章 南唐鐵騎第89章 坑爹的常郢第84章 浪漫的事第75章 宋國的震驚第43章 史上名戰第96章 金沙城第31章 將府議事第28章 潤州第31章 出兵北上第104章 南楚第70章 南唐毒刺第66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73章 月黑風高殺人夜第157章 三日當成第76章 再佔清河城第68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十七)第78章 土地隱患古代的斥候第16章 對峙第35章 龍門峽谷第53章 常郢七日定漳泉(三)第15章 荊南節度使第120章 二十萬大軍伐吳越第162章 一統天下第61章 驚變第89章 坑爹的常郢第42章 楊延定的猜想第74章 蠢蠢欲動第26章 阿保機第29章 新式軍訓第102章 上谷關第120章 二十萬大軍伐吳越第141章 王建第158章 過關第87章 五百鐵騎第142章 風花雪月第4章 南唐變法之軍械第153章 楊行密卒第139章 後蜀第39章 南地亂起(下)第49章 汴軍第132章 搖搖欲墜第139章 後蜀第93章 南唐鐵騎第29章 焉敢復言我南地無猛士邪!第23章 逼降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