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好戰必亡

朝廷已然決定再次南征,但朱高煦並未因此激-動。

他設想的軍工、運輸體系完全沒建立起來,從海外獲得實際利潤,至今也沒看到;各種戰爭的陰霾,卻很快擺在了面前。

國庫暫時缺乏現金,幾百萬貫的現錢歲入,如果用錢來打仗、估計打兩場就得耗光,官餉軍餉也不用發了。所以朱高煦要開戰,只能依靠原有的統-治體系,便意味着給各地百姓、衛所軍戶增加承重的負擔。

以徭役田稅爲主的統-治制度下,對外戰爭、根本不能轉移國-內矛盾,只會起反作用,秦末、隋末的事情就是前車之鑑。文官們比較反對對外用兵,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朱高煦仍決意要報-復陳季擴,實是被逼無奈。在這個時代,如果不用武力,便好像無法讓任何國策對外推行,非得要屍橫遍野,才能好好談。當年安南國胡氏挑釁朝廷,剛被明朝大軍掃滅沒幾年;陳季擴又沒法談了。(陳季擴遲早會明白,有點實力了就飄飄然、無視宗主國,總會付出代價。)

而朱高煦也明白過來:之前設想的長遠謀略,看來有點理想化,很快便出現了各種問題,要實現、似乎比想象中要困難……

衆文武在柔儀殿議事,朱高煦提出了此次南征的意圖:其一,速戰速決,要在明年雨季到來之前、結束安南戰爭。其二,戰役目的,止於瓦解叛軍各路北進的攻勢,並重點反擊陳季擴、阮帥、黎利部;嚴懲罪魁禍首之後,及時收兵。

勳貴們卻認爲安南國(只包括今越-南北部地區)地方狹小,大可以掃平全境。

朱高煦立刻否定道:“大明疆域遼闊,但可用於對外征討的國力有限。眼下的作戰,只能以實現必要目標爲主,便是維護大明朝廷的威嚴與規則。陳季擴等殺我將士,必得懲戒。餘下之事,將來再從長計議;否則咱們還要征討對馬島,就怕問題會更多。”

戶部尚書夏元吉聽到這裡,眼睛頓時瞪圓,他幾乎不顧禮儀地馬上質問道:“聖上,您難道還想在曰本國開戰端?”

衆文武也是第一次聽到朱高煦說出這件事,他們見夏元吉已經出頭詢問,都沉默不語、等着下文。

朱高煦只好解釋道:“曰本國有金銀銅硫磺等礦產,而且方便海運,正是朝廷亟需之物。朕也想通過擴大貿易來獲取,但曰本國幕府拒絕了邦交;此時須得想辦法打開商路。

對馬島是很好的對日大本營,且那裡的守護大名包庇倭寇,幕府卻無視我朝取締倭寇的要求;咱們正好有了道義和理由,將對馬島佔爲己有。

朝-鮮國王李芳遠已上書,準備發兵討伐對馬島。如果朝-鮮國先佔了此地,咱們再去討要,難免不從別的方面補償李芳遠,不然便顯得貪婪不講理了。

現在朝-鮮國與大明朝廷的關係最好,侯顯在巨濟郡得到了禮遇;咱們除非萬不得已,應該儘量維護這種關係。大明佔據對馬島,總比去佔濟州島要好辦。”

“唉……”夏元吉皺眉,毫不掩飾地嘆了一口氣。

朱高煦沒法和他溝通太深,要改變很多大臣的觀念、那種金銀不能當飯吃的想法、實在費勁。

朱高煦只得好言安慰他:“夏部堂不必太過憂慮,朕心裡有數,定會量力而行。剛纔不是說了,討伐安南叛軍之役,不能急功近利,而要見好就收,便是爲了節省成本。”

“好戰必亡,聖上明察。”解縉忽然抱拳進言道。

朱高煦:“……”

就在這時,新城侯張輔率先出列,抱拳道:“臣附議聖上之英明大略,臣請領兵安南、爲聖上分憂。”

第一次徵安南國之戰,張輔便是徵夷左副將軍,作戰表現不錯,有安南國作戰的經驗。現在張輔又支持朱高煦的策略,朱高煦便不再猶豫了,輕輕一拍桌案便道:“新城侯便爲此次南征的主將。”

張輔聽罷大喜,立刻拜道:“臣領旨!”

剩下的那些國公,此時都不吭聲了。張輔一個侯爵做主將,已經得到了皇帝許諾,國公們便沒法再做副將。

柳升急道:“聖上,臣願爲副將。”

這個柳升雖然是廢太子那邊投降過來的人,但在湖廣大戰中表現還不錯、十分扛打,北征韃靼時火器用得也很嫺熟。

朱高煦尋思了一會兒,當場開始決定人選:“此役,叫柳升爲左副將軍,尹得勝爲右副將軍(舊漢王府嫡系)。陳瑄爲水軍主將。刑部尚書薛巖、兵部侍郎裴友貞,領取聖旨,節制雲南、廣西、廣東、湖廣各地軍需調運。”

提到姓名的文武紛紛走到桌案前,一起叩拜領命。

朱高煦招手讓大夥兒免禮,轉頭又看向了守禦司左使侯海,說道:“侯左使,朕要給你派個差事,你可願意去安南國?”

侯海忙站出來道:“臣請聖上吩咐便是。”

朱高煦道:“守禦司北署的職責、本來便是收集外邦消息,你帶上靳石頭去安南國幹宣傳的事。收集好陳季擴、阮帥、黎利等人乾的壞事,讓安南官民明白他們的惡行;大明官軍每到一個地方,你們還要宣揚官軍的仁義。”

侯海道:“臣遵旨。”

朱高煦又對張輔道:“軍中也得注重輿情。要讓安南軍民明白,他們過得不好,全是因爲戰亂;罪魁禍首一是胡氏亂賊、二是陳季擴叛軍。而大明軍隊,是去幫助他們的好人。只有讓名正言順的陳氏後人做國王,才能避免野心者的非分之想,結束戰亂,叫百姓安居樂業。”

張輔抱拳道:“聖上英明神武,臣謹遵旨意。”

朱高煦道:“下令安南都督府、將士、文官、宦官,立刻停止在安南國劫掠閹-割男童,禁止強奪民女,禁止向宮中進獻安南珠寶,禁止無秩序的搶-劫。違抗者,照大明律嚴懲!”

衆臣執禮領命,翰林院的胡廣稟奏,將把今日決策的事寫成聖旨、讓皇帝御覽。

就在這時,柳升再次出列並作揖道:“陳季擴麾下叛軍,盤踞在清化城,起兵的老巢在其西南面不遠的乂安。臣請京營精銳五千、衛所軍一萬,攜帶火器糧秣,坐船從馬江登陸,直取清化、乂安!”

朱高煦聽罷,埋頭看桌案上的大地圖。

周圍的文武小聲議論了一陣,這時張輔勸道:“官軍已佔有東關(河內)及北面大片地方,大軍從東關出擊、進可攻退可守,柳將軍何必冒險去南面、變成一股孤軍?”

張輔的言論,確實是比較穩妥的說法。

此時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還是以陸路爲主,更加可靠。所以陸地接-壤的朝-鮮國已經調整國策,儘量與中原交好,不然要引發戰-爭;而安南國則不止一次受到中原王朝的武力幹-涉。只有曰本國孤懸海外,一直對中原不怎麼買賬,便是因爲沒有陸路相通的進軍路線。

可是朱高煦聽到柳升的大膽設想,頓時便不禁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因爲用海軍實現兵力投送,這是一種戰略性的進步;既然柳升主動想去嘗試,朱高煦一時間動心了。

然而當年元軍有前車之鑑,元軍想用海船向曰本國投送兵力的失敗、不能不算是一個教訓。朱高煦想到這裡,便不願馬上拍腦門決定。

他說道:“容後再議。”

大臣們紛紛叩拜謝恩,退出了柔儀殿正殿。

朱高煦又派曹福去請來王后陳氏,向陳氏告知、官軍要進軍安南的決策。並讓陳正元回國,繼承王位、兼領安南都督府都督一職。

他早已謀劃好、有關安南國的戰後統-治策略。便是扶持親近朝廷的安南國宗室、自行統-治本國;朝廷則在安南國駐紮一部分軍隊,一來保障朝廷扶持的國王權力,二來可以左右安南國國策。

駐軍人馬的兵權在安南都督府。都督由安南國國王兼領,名義上國王好像同時統率駐紮的明軍,以便減少安南人的抗拒心理;而實際兵權,則由副都督等一衆漢人文武掌握。

朱高煦認爲“交趾郡”自五代十國時期脫離中原之後,自立的時間太長了,當地還有各種勢力。如果朝廷想通過直接佔領、移民軍戶等方式開發,仿照遼東策略,恐怕平叛的代價太大。

所以他登基之後,一改永樂年間的國策,準備先控制住安南國上層;將來是不是要同化收復,再見機行事。總之操之過急,成本太高。

陳氏或多或少應該知道,朱高煦在安南國的投入、必定有所圖謀,但她不是很在乎;她的先夫死後,早就沒有實力了,當初她自己也東躲西藏、被各方勢力利用。現在完全依靠明朝的勢力,她才能讓兒子得到王位,所以看起來陳氏是真心感激朱高煦的。

商量了一陣,朱高煦忽然說起,陳正元有明軍保護,提議陳氏不用回國。

陳氏猶豫了之後,卻委婉拒絕了朱高煦的挽留。

第一百八十一章 話劇第七百七十章 內情第八十四章 順風順水第七百二十九章 和平的意願第六百零四章 憂國憂民第八百九十八章 繁華盛極常如夢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我修養第六十三章 大帥不見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舊甲第五章 君影草第四百七十三章 近在咫尺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患無辭第四百一十一章 燙手山芋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四十四章 四面楚歌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二百二十七章 惱羞的隱忍第一百一十七章 茅屋上的雨第六百三十二章 十分應景第七百八十六章 必要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六百三十三章 普世道德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門的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野心第六百一十二章 祭拜者第一百一十五章 真心歸順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茶第五十三章 水鳥第六十二章 事與願違第七百九十章 欲壑難平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我修養第六百五十七章 哪些人相信第三百三十三章 萬民表第五百四十章 衆正盈朝第六百七十八章 楊普誤俺第七百五十二章 兩人的秘密第六百七十一章 血之皇朝第四百三十四章 仁慈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會高陽王第三百零一章 胖非罪第三百一十四章 舉國抗敵(7)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戰天府之國(2)第七百九十一章 識大體第五百八十六章 真相大白人間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能指使之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縷陽光第六百二十二章 仿若地震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紅山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皆賭徒第四百八十一章 競技場第四百六十五章 河邊的氣味第六百六十章 真的可以嗎第七百三十四章 風雲無常第二百五十六章 全是她的錯第四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十二章 天公助俺第六百七十四章 狡猾之人第七百七十五章 短歌第三百四十三章 志在必得第七百三十九章 最長一日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九章 何必太執着第一百二十八章 嵐(5)第一百零七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七十四章 英雄好漢第一百九十一章 哪裡都是家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賴自己第二百六十七章 玉鐲第三百一十五章 舉國抗敵(8)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二百九十四章 你信我我信你第七百七十章 內情第二百一十七章 六脈神劍第六十二章 事與願違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檐聽春雨第十三章 夜奔第三百三十七章 入宮第六百九十八章 未盡的勝利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門的人第六百五十章 江湖第五十五章 誰是傻子第七百四十二章 平定王與船寇第三百零三章 品茶第五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三十五章 離別第三百五十九章 奉天撫運第六十一章 所料不及第四百三十八章 幽靜明亮的午後第二百六十八章 良辰美景第一百三十五章 義兄第八百六十五章 良宵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紅山第八章 試探與猜忌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皆賭徒第五百三十九章 輪迴第一百九十九章 四季如春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型烏龜第一百九十六章 我會回來第七百一十五章 廝守最真
第一百八十一章 話劇第七百七十章 內情第八十四章 順風順水第七百二十九章 和平的意願第六百零四章 憂國憂民第八百九十八章 繁華盛極常如夢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我修養第六十三章 大帥不見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舊甲第五章 君影草第四百七十三章 近在咫尺第七百五十八章 何患無辭第四百一十一章 燙手山芋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四十四章 四面楚歌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二百二十七章 惱羞的隱忍第一百一十七章 茅屋上的雨第六百三十二章 十分應景第七百八十六章 必要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六百三十三章 普世道德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門的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野心第六百一十二章 祭拜者第一百一十五章 真心歸順第六百一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八百七十八章 新茶第五十三章 水鳥第六十二章 事與願違第七百九十章 欲壑難平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我修養第六百五十七章 哪些人相信第三百三十三章 萬民表第五百四十章 衆正盈朝第六百七十八章 楊普誤俺第七百五十二章 兩人的秘密第六百七十一章 血之皇朝第四百三十四章 仁慈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會高陽王第三百零一章 胖非罪第三百一十四章 舉國抗敵(7)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戰天府之國(2)第七百九十一章 識大體第五百八十六章 真相大白人間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能指使之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縷陽光第六百二十二章 仿若地震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紅山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皆賭徒第四百八十一章 競技場第四百六十五章 河邊的氣味第六百六十章 真的可以嗎第七百三十四章 風雲無常第二百五十六章 全是她的錯第四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十二章 天公助俺第六百七十四章 狡猾之人第七百七十五章 短歌第三百四十三章 志在必得第七百三十九章 最長一日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九章 何必太執着第一百二十八章 嵐(5)第一百零七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七十四章 英雄好漢第一百九十一章 哪裡都是家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賴自己第二百六十七章 玉鐲第三百一十五章 舉國抗敵(8)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二百九十四章 你信我我信你第七百七十章 內情第二百一十七章 六脈神劍第六十二章 事與願違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檐聽春雨第十三章 夜奔第三百三十七章 入宮第六百九十八章 未盡的勝利第五百五十一章 開門的人第六百五十章 江湖第五十五章 誰是傻子第七百四十二章 平定王與船寇第三百零三章 品茶第五百四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三十五章 離別第三百五十九章 奉天撫運第六十一章 所料不及第四百三十八章 幽靜明亮的午後第二百六十八章 良辰美景第一百三十五章 義兄第八百六十五章 良宵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紅山第八章 試探與猜忌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皆賭徒第五百三十九章 輪迴第一百九十九章 四季如春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型烏龜第一百九十六章 我會回來第七百一十五章 廝守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