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下

想歸想,他是不敢開口了,剛剛一說話,童貫得了特進銜,更加了樞密副使,已經不知道有沒有惹蔡京生氣,這貨幣制度是蔡京的地盤,沒有和他事先溝通好,還是別貿然說話的好。

哪知蔡京卻沒忘記他,說了一會錢引發行的事宜,忽然向趙佶道:“官家,今提舉東南應奉局高強,在東南自辦大通錢莊,所發之銀票大行於東南,商賈稱便,臣以爲,此銀票對於我朝錢引不無借鑑之功,不妨請高應奉說說其中道理。”

“啊?”高強心裡一哆嗦,就像是被老師突擊考試的學生一樣,這題目根本沒準備過,到底要如何作答呢?“老蔡啊老蔡,就算你對童貫這樣的升遷不爽,用不着把我放到爐子上烤吧?”

腹誹歸腹誹,既然已經被點名,硬着頭皮也得上了,高強向趙佶磕頭,又向殿上諸位大臣都行了禮,而後將自己的錢莊業務約略說了一下。好在朝中的文臣多半是蔡京一系,因此倒沒人過分駁他面子。

等說了一會,中書侍郎樑士傑(原大名府留守,蔡京的女婿)皺眉道:“高應奉的錢莊倘若本錢豐厚,匯兌生意作的大了也沒什麼問題,只是這等銀票只好用作大宗往來,卻與本朝的錢引有異。”

“誰說古人沒見識?誰說的我跟他急!”高強再次感慨,古人與今人的區別,大概類似與某些農村人與城裡人的區別,在於接觸的信息量大小而已,同一件事情要是以同一個起點讓古代人和今人競爭,鹿死誰手當未可知啊。

“樑中書所言極是,下官辦這錢莊,說起來乃是不務正業。自然更不會去弄個錢引之類的出來。只是以下官經營銀票匯兌的經驗,若要這銀票爲商賈所信用,須得打響了自己的招牌,讓人家拿了銀票就能當白銀使用,無論何時拿到我錢莊裡來,當時便能兌出現銀來。既然銀票肯定能兌出現銀,商賈們便可以拿着銀票當現銀交易,然則這銀票輕省的優點才能顯露出來。”

“高應奉所說,是否我朝要避免象交子一般大大賤價。就得讓錢引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按照上面的面值兌出現錢來,那這錢引就能通行天下了?”

高強一看這位不認識,說的話可在點子上,忙請教了姓名,原來也是聽說過的,就是那位曾經出使遼國,讀了錯別字的林攄大人,此時已經又升任戶部尚書。

“怪道蔡京說他不喜歡讀書。人卻是有本事的,這一下可說是領會了紙幣的基本要素了。”高強暗暗點頭,笑道:“林尚書所言得之矣!只需這錢引能隨處兌出現錢來,又能輕省便攜,百姓哪有不樂用好藏之理?天長日久,銅錢便流回官中,這錢引就代替現錢流通於市,不但省了鑄錢運錢等耗費。連錢引的換屆都可免了,只需將損壞的錢引定期收回改發新錢,又何必每三年一變錢法?”

這一下將錢引的真正好處說了出來,殿上哄地便吵鬧開了。大臣們有能接受的不能接受的,有接受的多的接受的少的,相互間議論紛紛,吵的像鴨子塘。

由於大宋實行銅本位的貨幣制,這個制度也影響到了周邊的遼國。西夏,吐蕃,大理,高麗等鄰國,銅價是日益攀升,每年的鑄造貨幣對於官府來說都是賠錢的買賣,一面是大宋的銅錢流入周邊各國,一面是市井中將銅錢熔鑄爲各種銅器,這中間的利潤非常之高,因此屢禁不止,銅錢經濟對於大宋朝廷已經是不堪重負了。現在高強指出的,錢引可以完全替代銅錢流通,不但避免了實物銅錢的種種弊病,朝廷更是一舉丟掉了銅錢貨幣制度地經濟負擔,這樣的好事上哪去找?

不過,高強只說了理想紙幣制度的好處,並沒有涉及維持這一制度的種種限制,而要維護一個良好地紙幣信用,使錢引避免落得象解放前國民黨的金圓券那樣惡性膨脹,最後導致國民經濟崩潰,這中間朝廷的作爲起到關鍵性作用。

好在關於錢引發行的問題,蔡京在與高強交流之後,已經與衆手下進行了溝通,今天在殿上提出來,背後有着充分的籌劃,因此自然有人將話題引到這個方面。

過不片刻,那林攄又道:“今我大宋鑄錢,每鑄十錢須費十三錢,倘若真能如高應奉所說,令錢引可代替貨幣,則僅此一項,每年便省卻二百萬貫,誠美事也!況且一旦邊中有事,我大宋隨時可變紙爲錢,億萬軍資一朝可具,豈非更妙?”

“非也非也!”高強這時也瞭解了蔡京的用意,這樣危險的問題,一定要在最開始打好預防針:“錢引之可行,其本身便是銅錢,只是指代銅錢,非其本身爲錢也!朝廷既然無法隨手而出億萬銅錢,便也不能出億萬錢引,否則發行出去後,一旦地方沒有這許多現錢來兌換錢引,這錢引便又不值錢了,從前交子之貶值,可爲前車之鑑也!”

“如此說來,到底一屆發行多少錢引,纔是限度?”問這話的不是別人,正是當今最高的決策人,皇帝趙佶。

“官家聖明,錢引之妙,正在此處!”見天子關心,高強不敢怠慢,先一個馬屁上去,才道:“今交子大壞,而錢引新發,若能謹慎從事,一除交子陳弊,則爲大佳。因此下臣以爲,第一,這錢引不可有期限,當言明隨時可兌銅錢,地方若發多少錢引,便須得準備好同量的銅錢爲本,以備收付,待百姓習用錢引之後,這儲備爲本錢的銅錢纔好漸漸收回。因此錢引之發,當視各路所備銅錢而定。”

一直沒撈到機會說話的張康國,這時候總算抓住機會,冷笑道:“高應奉,本朝各路銅錢多寡不一,凡多用交子處,都是缺錢的,你反要銅錢多處才發錢引,然則要這錢引何用?見今西北用兵,銅錢運輸不易,這錢引多是要用在西北的,照你這般做法,西北的軍費要如何去籌集?”

第四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三章第23章 無聲(下)第九十三章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下)序章第六十章第四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45章 整編第3章 回京(下)第3章 回京(上)第18章 召見(上)第3章 邀約第八十七章第18章 佳期第23章 災起(上)第十五章第35章 受降(下)第31章 天書(上)第29章 馬車第四十二章第五十七章第23章 災起(上)第31章 河工(上)第十八章第8章 花石第17章 翠屏第15章 頭陀(下)第四十七章第25章 憔悴第十四章第十八章第11章 待發第2章 上第七章 下第二十三章第六十四章第十四章第三十一章第77章 相殘第16章 劉公島(下)第十二章第10章 曾頭市(上)第17章 包裝第18章 唐猊第九章第26章 私鹽(下)第7章 盟議第1章 清溪銀(上)第13章 夜探(上)第19章 藥師第11章 閱軍第十一章第五十七章第16章 變數第13章 街鬥(上)第24章 傷逝第二十四章第六十七章第2章 叔賊第十二章第15章 賣刀第28章 解勸(下)第23章 歸來第50章 神兵第15章 備荒(下)第24章 鹽務(下)第21章 驚變第33章 詭譎(下)第7章 錢法(下)第21章 究問(下)第十四章第四十九章第十章 下第5章 見童(下)第七十二章第15章 備荒(上)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六十五章第13章 錢莊第31章 最長的一夜之汪公老佛與魯智深第9章 傑肯(下)第四十六章第4章 易相第五十四章第六章 上第12章 算計(下)第46章 錦囊第九章 上第15章 奚車(下)第22章 括田(下)第33章 再見宋江第十章第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31章 故人來(下)第十二章
第四十一章第三十二章第十三章第23章 無聲(下)第九十三章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下)序章第六十章第四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45章 整編第3章 回京(下)第3章 回京(上)第18章 召見(上)第3章 邀約第八十七章第18章 佳期第23章 災起(上)第十五章第35章 受降(下)第31章 天書(上)第29章 馬車第四十二章第五十七章第23章 災起(上)第31章 河工(上)第十八章第8章 花石第17章 翠屏第15章 頭陀(下)第四十七章第25章 憔悴第十四章第十八章第11章 待發第2章 上第七章 下第二十三章第六十四章第十四章第三十一章第77章 相殘第16章 劉公島(下)第十二章第10章 曾頭市(上)第17章 包裝第18章 唐猊第九章第26章 私鹽(下)第7章 盟議第1章 清溪銀(上)第13章 夜探(上)第19章 藥師第11章 閱軍第十一章第五十七章第16章 變數第13章 街鬥(上)第24章 傷逝第二十四章第六十七章第2章 叔賊第十二章第15章 賣刀第28章 解勸(下)第23章 歸來第50章 神兵第15章 備荒(下)第24章 鹽務(下)第21章 驚變第33章 詭譎(下)第7章 錢法(下)第21章 究問(下)第十四章第四十九章第十章 下第5章 見童(下)第七十二章第15章 備荒(上)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六十五章第13章 錢莊第31章 最長的一夜之汪公老佛與魯智深第9章 傑肯(下)第四十六章第4章 易相第五十四章第六章 上第12章 算計(下)第46章 錦囊第九章 上第15章 奚車(下)第22章 括田(下)第33章 再見宋江第十章第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31章 故人來(下)第十二章